粉色羽绒服 发表于 2005-4-27 16:05:00

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三)

与老板交谈过了,基本上老板对我表达了信任的意思,同时也对我寄予更大的希望。

发现老板的要求真是越来越高呀!

幸好我当初留了一手,还有更大的空间来展现自己,好险呀,要是“黔驴技穷”那多麻烦呀。

老板关心的主要是车间的卫生及材料的浪费现象。车间的材料真是浪费很多呀,我经过一整理,发现几乎30%的材料浪费了,以前我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老板的眼光真是很锐利,怪不得老板对这些情况心疼得要命。

我正在按邱先生的意见我努力改善,车间的卫生我也在努力整顿,呵呵,

过一段时间再跟大家汇报成果吧,

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要谢谢各位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如果小子小有所成,将在我所工作的地方请客与大家沟通也值得!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记连载(一)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记连载(二)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三-六)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七)

主题:辉辉的工厂日志连载(八-九)

主题:辉辉的工厂工作日志连载(十)

主题:辉辉的工厂日志连载(十一、十二)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三)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四)

主题: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五)用户“粉色羽绒服”于2005-4-27 16:16:52编辑过此帖。

粉色羽绒服 发表于 2005-4-27 16:06:00

RE: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三)

在管理上进行变革,大部分从书上得来的知识,都是指导我们通过全面质量管理(TQM)、企业再造工程(BPR)、规模与结构合理化、文化及观念调整等形式,来改变经营运作的方式。

但如果我们本身不是企业领导人,即使是衔领导之命,倘若按照书上的做法,大部分都是成为“螃蟹理论”中用来刺激组织生存的螃蟹角色而已。

所以,从实务操作来看,身为员工必须先从显而易见、就事舍人的方向,来进行生产管理的改善。一方面,必须要先体现出改善的价值,另一方面,不要因为人际上的冲突,模糊了改善的焦点。

用比较浅显的话来说,就是从“物”的浪费先改善,这是最不需要花费管理费用,就能即刻显现出实质增加的利润,如果换成老板的视角,对您的后续改善肯定能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

相反地,如果一开始就去改变管理流程、或者是急于变动人员,那么恐怕要先平复内部的动荡,甚至于内部的反弹,老板又看不出绩效,自然心中会对您的变革产生怀疑,下一段的工作也很难继续下去。其次,在管理上的变革,成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出来,在整体尚能顺利运作的前提下,在短期不容易看出量化的绩效数据。

总之,先从材料浪费开始进行(成本),其次是抓重工返修、停工待料(质量、交期),然后是设备管理、作业安全。从物到人的理顺,或许这是比较从非领导人的角度来进行工厂改善的方式,虽然有一点颠覆传统的理论,但我认为是比较合适楼主目前的做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辉辉的工作日志连载(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