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一条街上有三个水果店。一天,有位老太太来到第一家店里,问:“有枣子卖吗?”
店主见有生意,马上迎上前说:
“老太太,买枣子啊?您看我这枣子又大又甜,还刚进回来,新鲜得很呢!”
没想到老太太一听,竟扭头走了。
店主纳闷着,哎,奇怪啊,我哪里不对得罪老太太了?
老太太接着来到第二家水果店,同样问:“有枣子卖吗?”
第二位店主马上迎上前说:“老太太,您要买枣子啊?”
“啊”老太太应道。
“我这里枣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买酸的还是想买甜的?”
“我想买一斤酸枣子”
于是老太太买了一斤酸枣子就回去了。
第二天,老太太来到第三家水果店,同样问:“有枣子卖吗?”
第三位店主马上迎上前同样问说:“老太太,您要买枣子啊?”
“啊”老太太应道;
“我这里枣子有酸的,也有甜的,那您是想买酸的还是想买甜的?”。
“我想买一斤酸枣子”
与前一天在第二家店里发生的一幕一样;但第三位店主在给老太太秤酸枣子时,边聊道:“在我这买枣子的人一般都喜欢甜的,可您为什么要买酸的呢?”
“哦,最近我儿媳妇怀上孩子啦,特别喜欢吃酸枣子”
“哎呀!那要特别恭喜您老人家快要抱孙子了!有您这样会照顾的婆婆可真是您儿媳妇天大的福气啊!”
“哪里哪里,怀孕期间当然最要紧的是吃好,胃口号,营养好啊!”
“是啊,怀孕期间的营养是非常关键的,不仅要多补充些高蛋白的食物,听说多吃些维生素丰富的水果,生下的宝宝会更聪明些!”
“是啊!哪吃哪种水果含的维生素更丰富些呢?”
“很多书上说猕猴桃含维生素最丰富!”
“那你这有猕猴桃卖吗?”
“当然有,您看我这进口的猕猴桃个大,汁多,含维生素多,您要不先买一斤回去给您儿媳妇尝尝!”
这样,老太太不仅买了一斤枣子,还买了一斤进口的猕猴桃,而且以后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要来这家店里买各种水果了。
在面对客户时,我们如何更好地做到像第三家店主一样呢?
(kikia提供)用户“coral”于2005-5-11 9:02:54编辑过此帖。
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一个不算太新鲜的故事,之所以想到要推荐它,是因为有位朋友让我替他寻找一份对商场超市导购员的培训资料,我突然就想起了这个故事。我个人是不太喜欢在购物时有人在旁边盲目介绍的,因为大多数导购员都是在完全不了解顾客需求的时候胡乱介绍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推销出商品,至于这种商品是否适合这位顾客,是否是顾客想要的,他们从不会加以考虑。而这种无的放矢的行为不仅推销不出商品,往往也会令顾客心生反感,甚至会因此不再光顾。
人与人之间,必须处于一种协调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和平共处,进而才能追求利益共享,而这些,取决于追求利益最迫切的某一方是否站在另一方的角度为对方着想。
欢迎大家对这篇文章发表看法,也可以顺便谈谈在日常生活发生在自己身上类似的现象。
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奇怪的是,看到这个故事,我能想到并不是什么推销技巧等等之类的东西。一下子跳到脑海里却是以下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在相处的时候,往往会不自觉地拿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要求去看待别人的行为,假如说有一件事情自己认为是对的,那么与这个自认为正确的行为相悖离的行为,就全部都是错误的。
我也是如此……不知道哪一天我可以学会不以自己的观点来判断人?
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正是我想到两点:1.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如果推销只是为了业绩,而不管以后的长期发展,蒙一个是一个。没有应顾客所需,把产品推销给适用它的人。是很不利于长期发展的!
2.在人与人之间,往往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自己认为好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而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比如,我有一堆特好的苹果,有一个好友到我家做客,他只喜欢吃桔子,讨厌吃苹果,我却偏偏让他吃苹果,最后,不管他有没有吃,大家都不会很开心的!
总之,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最重要的是多考虑别人的感受!
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作为一个好的销售人员或推销员必需根据顾客的需要因势利导,而不是不顾顾客的感受和需求,自己夸夸其谈。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销售不是卖给顾客我们认为好的,要卖给顾客他想要的,他最需要的。其实销售很简单,只要抓住顾客的心理,对症下药就行了。
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销售人员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却很难,所以如何去销售就显得很重要了。RE: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其實最關鍵的就是一個誠信加踏實的問題,不要過於吹噓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在做销售的时候,更为关键的是要人性化的关怀!!!RE:[版主推荐]老太太买枣子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