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平衡管理扼住“鞭打快牛”之手
去年业绩超额完成30%,今年董事会还要继续提高目标,怎么办?一个财年下来,李经理的公司业绩超额完成30%,但他显然没有因此而感到高兴,相反,他却显得一筹莫展。
这几年,销售目标已经由前年最初的2000万元提高到了今年的8500万元,利润也由最初的800万元提高到1900万元,但股东们还是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更高的利润目标。2002年经过公司上下奋力拼搏,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1.2亿元的销售额,谁知道董事会在此基础上又要增加多少任务指标,这样年年加码,明年能完成多少谁又有把握呢?
而一旦市场的多变性影响到业绩,股东和投资者们的评判标准则会有一个转变。为了保持公司业绩的可持续和稳健性,谨防今年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李经理让财务总监在去年的财务上减少3000万元,把这部分利润转移(预留)到今年底。
每一个财年结束后,像李经理这样为超额完成任务而发愁的经理大有人在,他们也都选择了李经理的解决办法———“粉饰”账面。
平衡管理不只看重财务指标
“这完全是为下一年的业绩提前做了预留准备。”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沈晗耀认为,这种做法其实在企业当中是很普遍的。在通常情况下,企业为了保证明年的业绩看起来有一个比较稳健的成长期,而把今年业绩中的一部分转移到明年的财务报表上,这种平衡管理其实是一种财务上惯用的手法。沈认为,对这种财务上的平衡不能完全进行否定。事实上,有些大企业选择这种做法,是为了完成既定的预期目标。在担心市场多变而影响业绩的情况下,这种做法通常会增加中小投资者及股东对企业的信心。
的确,这种做法是非常普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些企业进行财务平衡管理的时候,会有一个相应量化的指标,这种行为通常可以理解为善意的。如李经理的企业,如果把去年3000万元的利润转移到今年财政年度,那么去年的账面利润同样是盈利的。今年的利润或许会受到市场影响,但上年度预留资金已足够应付今年的窘态,由此今年的业绩同样是给投资者的一个稳中有升的局面。但这种做法并非是夸张的、无序的。对此,一位分析师认为:“如果这种善意的做法不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反而有助于营造企业稳健、持续的经营风格,并得到投资者认同的,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换句话说,当平衡管理成为好的预期收益时,没有任何投资者会去指责企业的这种行为。这种案例在上市公司当中似乎更要明显一些。
曾有一家上市公司,2001年10月获取一笔投资收益,但并没有把这笔收益纳入当期来计算,而是通过种种办法转移到了2002年。尽管去年这家公司的业绩一般,但由于2001年度的收益算到去年,因此每股收益仍有微增。
事实上,这种平衡管理更多是与公司绩效评价密不可分的。北大博雅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咨询师刘璐认为,平衡管理涉及到公司绩效全面评价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对“平衡”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和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的RoberKaplan和诺朗诺顿研究所的David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TheBalancedScorecard,BSC),这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认为,在信息社会里,注重财务指标的传统业绩管理方法局限很大,组织应从学习与成长、业务流程、顾客、财务等四个角度审视自身业绩,并从中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平衡计分卡(BSC)“平衡”什么?平衡计分卡反映了财务、非财务衡量方法之间的平衡,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平衡,结果和过程平衡,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的平衡等多个方面。它反映了组织综合经营状况,使业绩评价趋于平衡和完善,从而利于组织长期发展和提高组织整体管理水平。
恶意粉饰账面导致自食恶果
“但你还要看到平衡管理的双重性。”刘璐认为,以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企业应属传统企业而不属现代企业,现代企业是以可持续成长为最高宗旨和最高追求的经济组织,经营者的责任是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中追求生存与成长,寻求平衡管理是企业经营者的主要任务。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全球已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与市场“变”是主流,因而企业管理平衡是相对的,打破平衡创新非平衡管理则显得十分迫切。&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在经过一段改革后,一旦进入“平衡”阶段就会出现效率低下、内部活力下降等问题。目前处于转型或变革的国有企业就面临这个问题。尽管国有企业信誉高,管理规范,但是渐进式的改革使国企近几年市场适应能力越来越差。激励机制不到位、管理观念落后、业绩不良的情况突出,更需要采用借鉴BSC的思想,提高对市场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有些国企的领导为了完成国有资产增殖保值的目标,只是在财务数据做假账上做文章,以求达到“平衡”的目的。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平衡管理与粉饰账面又有着很大的关系。曾有保险公司的交易员对国债市场发表评论指出,场中交易员在互相帮助,或为减少全年的亏损,或为隐藏过高的利润。输家想输,赢家想赢,双方一拍即合。
这种平衡显然是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基础之上的。美国世通则是最好的佐证,虽然方法不一样,但道理却是相同的。美国世通公司的过失是它将日常费用全部资产化,这是彻底的欺诈行为。有些公司则将那些得到许可的费用资产化,但他们投入这项工作的热忱程度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美国会计业的批评家说,问题在于假如一项产品的销售情况未能达到预期的话,其开发成本就会在此后的某日被计入一次性费用,而这将对盈利造成打击。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吴威认为,最常见的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是税务上的考虑:避税、偷漏税、延税,等等。看看税务部门的企业财务记录,私企的利润往往很低或为负数。企业通过财务报表来考核业绩,使得财务报告直接关系到管理层的奖金福利、个人地位的升迁,这无形的压力也迫使管理者通过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另外,企业为了争取更多的信贷资金,会通过财务粉饰来提高企业信用。
这种平衡管理(财务平衡管理)的方法通常有,当期应计费用未计入、虚列未实现的销售;掩藏或虚构负债;延长折旧年限;减少摊提折旧准备金;保证或担保的票据不予列示,等等。而这种平衡管理的方法,最终或许如同安然、世通甚至蓝田的结局。
当平衡管理能成为预期收益时,这种平衡管理会在双重性的空间选择。也就是说,选择平衡管理的结局肯定会有两种:生存或者毁灭、善意或者恶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