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豆 发表于 2014-11-19 14:33:36

求解.谢谢楼主分享议题.

coolsu35 发表于 2014-11-19 14:34:34

楼上几位已经表达的比较清楚了,补充几点。
1、案例中公司未给员工缴纳社保这时硬伤,无法回避,金额再大,视同工伤的结果无法改变,这个风险你们应该在聘用之初就该考虑到。
2、只要不存在业务冲突、影响工作或者故意隐瞒的情况,员工同时为2家企业工作是允许的。
3、楼上已经提出了很好的预防方案,商业保险(例如雇主责任险)是最好的规避手段。

煜李 发表于 2014-11-19 14:58:07

学习了。

dan0712 发表于 2014-11-19 15:28:01

事儿既然来了,该花的就花吧,息事宁人。

好学习天向上 发表于 2014-11-19 17:25:16

学习与充电 发表于 2014-11-19 1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种问题比较难。我们公司前不久也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购买了保险,不过工伤鉴定不了,因为该员工马上要到 ...

感谢分享

好学习天向上 发表于 2014-11-19 17:27:36

管水 发表于 2014-11-19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这名员工的情况是视同工伤,这个是确定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待遇给予赔偿。
第二:根据 ...

感谢管水

frank_hughes 发表于 2014-11-19 17:31:09

已解决,基本处理意见如下。

一、虽未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但员工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尽快申报工伤,支付为丧葬补助金、工亡补助金及供养的直系亲属赡养金。(员工该享受的,于情于理不得逃避)安抚亲属,尽早妥善处理后事。
1.丧葬补助金为上年度社平的6倍;
2.工亡补助金为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赡养金:如配偶如经济来源,需证明。
支付配偶:当事人月工资的40%;
赡养金:年满80岁,支付当事人月工资的30%直至死亡,按5年计算。[因工死亡的,其供养直系亲属可以要求一次性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不满18周岁的,一次性计算到18周岁;其他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计发20周年,但55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周岁减少1年,70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子女:已成年,无须支付。

二、经前往当事人原单位查证:当事人确与原公司签署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且已办理内退,每月领取内退生活费。
[内退,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的办理了退休手续,只是在单位内部的一种近似退休待遇的办法,办理内退的人员可不在单位工作,但每月可从单位领取一定数额的内退费,不过这些人的社会保险并没有终止,而是由单位继续在社保中心缴纳,一直到到达退休年龄条件后正式办理退休。单位一般也对内退设置一定的年龄界限(譬如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内等等)。所以,这实际上是一种保留劳动关系但又无须在岗的情形,一般在国企较多,主要是对一些无法安排合适岗位但又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员工的过渡性办法。]


总结如下:

一、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司法解释,劳动者在两家单位任职的,两家单位均应为其购买工伤保险。根据,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函〔2004〕256号第一条规定职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二、如果因特殊的原因,一定要录用社保关系不在公司的人员,则需要按照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聘用内退人员时:
(1)、请把内退人员提供的他在原单位的《内退证明》和参保清单核实后复印,并要求该人员在该《内退证明》和已参保清单上的复印件上声明是由他本人自愿提供这些资料的意见,并签名、署日期后存档。
(2)、请内退人员自己书写一份解释不愿或不能在公司参加社保,并自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的申请书(此申请书在法律上属于无效,但是于情理应当提交)。
(3)、公司与内退人员的原单位签订《借调协议》,约定内退人员的原单位同意内退人员借调至公司。若在公司劳动期间若发生工伤事故的,由原单位申报工伤保险,但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由公司承担。若原单位不同意采用《借调协议》的,也可由原单位出具《保证不追究连带责任的承诺函》,此为必须环节。
(4)、或公司与内退人员签订《聘用顾问协议书》,说明公司不能参加当地社保的原因,约定双方属于劳务关系等。
(5)、为聘用的内退人员参加商业意外保险。
2、聘用退休人员时:
(1)、请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明》,验原件收复印件,并要求该人员在该《退休证明》的复印件上声明这些文件是自愿提供,并签名署日期后存档。
(2)、公司与退休人员签署的《离退休人员聘用协议书》。
(3)、为退休人员参加商业意外保险,有条件的再参加雇主责任险。


员工工作期间发生劳动伤害,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无法预期的,对于企业需要情理分析,人性化解决,客观公正的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员工的聘用,hr们需要严格把控入职管理,特别是敏感人群劳动风险控制,以备不时之需,防患于未然。

frank_hughes 发表于 2014-11-19 17:33:02

billy.liang 发表于 2014-11-19 1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板想省钱,HR既想表现也想保饭碗。
这年月是推着好人“温水煮青蛙”地变坏人呀!
3个问题都明显带有偏向 ...

接受批评,同时需要自我批评哈。
客观、公平、中立、合理的解决问题,还需要修炼。

frank_hughes 发表于 2014-11-20 09:36:59

管水 发表于 2014-11-19 13: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这名员工的情况是视同工伤,这个是确定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的待遇给予赔偿。
第二:根据 ...

很清晰,目前问题基本解决。
现在要做的是对此类人员的风险管理问题,要及时进行完善。
是否有好的建议,求教?

管水 发表于 2014-11-20 10:50:50

frank_hughes 发表于 2014-11-19 17: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已解决,基本处理意见如下。

一、虽未给员工购买工伤保险,但员工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尽快申报工伤,支付为 ...

感谢分享案件处理结果。
想问一下,聘用内退和退休人员你签署的协议具体有法律效力么?即发生工伤后,如果员工要求不按协议处理并向劳动部门,法院提出申请,劳动部门或法院会支持哪一方?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工作时间猝死如何处理?(已解决,在17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