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绪控制能力对招聘人员的重要性
谁说招聘的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动动嘴而已,你出来,我保证不打你脸。最近电商猎头Arya在做一个外贸岗位的项目,在薪酬谈判上遇到了坎儿,自己迈不过去了,只好请负责人出马,好在经过负责人的努力协调,才拿下了这个offer,好艰辛的说。后来候选人说,你们工作也挺不容易的啊,不光要动脑子,还要动心,什么问题都要先替对方考虑到。不得不说看了这位候选人的消息,Arya是感动的不要不要的了。因为真的是大多数人都认为,招聘就是动动嘴,磨磨嘴皮的事情。每每被说“你们不就是打个电话的事儿么?还收费那么贵”的时候,小猎就会火冒三丈······虽然心里会觉得很生气,但是还是当耳边风听听就算了,情绪控制能力对于招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小猎一直在修炼和想要达成的目标。
奇葩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在寻访过程中总会遇到让你哭笑不得的人,比如有些对接人,休假了,我这边一直被候选人催,我也一直在联系对接人,然并卵,后来通过多种方式找到这个对接人的同事,听到对接人休假的消息,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候选人那边都等的花谢了,菜凉了,这边对接人休假却并没有通知我们,你说气人不气人,这家伙,不安排好接替工作的同事,也不吱一声就悄悄休假了啊,搞的我以为对接人失踪了呢。你说碰上这样的,能不上火么!可是嘞,还是需要压住火沉住气,找到其他相关人员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只能事后再严肃的给对接人提意见,有啥事情提前沟通,难道真的要翻脸不跟人家合作了不成?
再说候选人这边,实际上大部分都还是不错的,偶尔会遇到一些职场小白咨询问题,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小猎的一个候选人推荐了一个朋友给我,说是要来青岛工作,做财务的,三年的工作经验,这也倒没什么,打听一下,有合适的坑也就帮忙推荐了。重点是,这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小姑娘显然就是职场小白一枚,什么都不了解,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对自己以后晋升所需要的一些硬性的职称都不晓得,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只是因为家里人说青岛好,想让她先来青岛闯一闯,然后她就很听话的开始往青岛地区找工作投简历,因为都石沉大海,所以就有朋友把小猎的微信号给了她。小猎也只能给她留一些相关的机会,并给了一些建议给她。但是聊着发现她对于什么都一无所知的时候,小猎突然好为她的未来担忧。聊着聊着情绪就有些控制不住了,总是觉得这种一无所知的情况不应该出现在一个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人身上。话说回来,跟这样的人发脾气有什么用呢?所以也只能平静好自己的情绪,温柔的结束两个人的通话。
说实话,小猎也是急脾气的人,自从做了招聘之后也没少火冒三丈,但是慢慢的意识到在冲动的时候去做事情是很不明智的,也不会做成功什么事情,就慢慢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啊,就是不停的洞见自己然后修炼自己。
呵呵,小猎说的真好啊。
自己也是从事招聘或者管理招聘有些年头了,期间也是有时候搞得精疲力竭的。但是,身在其岗必为岗位考虑,有时候也是想,如果我能穿越将司马懿給召回来,那我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招聘哪能是打打电话、动动嘴皮儿那么简单的,得走心嘛不是。有时候考虑不到对方的情况,可能引火烧身甚至砸了自己的招牌。看走眼的时候的尴尬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的。
情绪是个人都有的东西,弥勒佛还有发脾气的时候呢,只是他老人家的情绪控制能力比我们的场大多了而已。修炼情绪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累年累月的发生、迁善;再发生、再迁善周而复始的运转之后才会有的啊。 sdkjrzb 发表于 2016-5-30 10: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小猎说的真好啊。
自己也是从事招聘或者管理招聘有些年头了,期间也是有时候搞得精疲力竭的。但是, ...
是呀是呀,不过HR做时间长了之后心理素质也是挺强大的,锻炼出来了 以前有位前辈推荐一本书,是曾国藩的《挺经》,然后看了几篇,发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是没必要发脾气的,因为我平时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看了书之后,感觉对于自身修身养性还是蛮有帮助的。建议楼主在忍不住想发火的时候,可以想想能否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不要一言不合就翻船不是?一时的三观不合也不代表大家以后不可以可以做朋友嘛~{:4_96:}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