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招聘一路走来……
招聘一路走来……,收获与付出,喜悦与眼泪,孤独与支持……让子弹飞一会……
虽然本职,不是招聘,但断断续续,一路走来,总是有太多的感悟与感触。
有过被醍醐灌顶的顿悟,有过不被看好的迷茫,有过另辟蹊径的天外惊喜,有过得到全力支持的感动
看似收获不少,但付出的远比收获多得多;看似喜悦,有人竖拇指但个中滋味流着眼泪在微笑;想标新立异却无奈独自承受,但共同的目标把分歧捣碎,默默的支持让你承受心的苦楚。
引子:曾几何时,招聘离我远的不得了
本人从开始接触HR就是培训,并且自己在这方面乐此不疲,需求-计划-课程-讲师-记录-评价-考核-档案,深深浅浅,按部就班,虽无大进步,但业务得心应手。随着个人兴趣的发展,主动介入员工关系。
招聘,专员,主管甚至于经理,更为甚者,总监,总经理,都在忙乎着,业务员的招聘,专员的招聘,操作工的招聘,工程师的招聘,部门负责人的招聘,副总的招聘等等,奇怪了,怎么这么缺人?总是在疑惑。
反正,你来人,我就培训。
进门:醍醐灌顶般的顿悟
记得在2010年10月份,国庆长假起来,公司引进一名据说是高手的HRM,人家在对公司HR业务,人员了解后,择良日,给我们开展业务培训。(窃喜,咱也见识见识高手)
我们记着笔记……
招聘,需要搞清楚对象,对于招聘对象的要求条件,越详细越好,越全面越好,越准确越好。
第二步就是要选择招聘渠道,只要把你要招的人,选对了渠道,你就事半功倍,否则,就是事若干倍功为零。
招聘渠道总结为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攻势。
所谓海,就是海选,海选从哪里来呢,就是网络,借助互联网进行全面撒网。互联网,选择专业网站,门户网站,区域网站。海选主要适用于那些管理岗位,技术岗位。
所谓陆,就是到场招聘,包括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校园招聘,现场招聘,张贴广告招聘。这个渠道根据场地选择不同而有所区别。
所谓空,就是信息传递的口耳相传,包括内部引荐,推荐。
招聘对于企业也好,对于个人也好,那可是历练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识人无数“
一番高见,我等崇拜之至。
激发起号称爱学习的我的强烈兴趣!!!
恰好,公司一个车间缺普通操作工,每天调度会上,叽叽咋咋,缺人缺人。按着海陆空渠道选择,全面发力!!
但收效甚微,后总经理限期招聘,这哥们带着本人,到劳动力市场招人,破釜沉舟之壮烈!(他本人是外地人,去大城市招聘居然把个人全部行李都带着),在劳动力市场转了两天,成绩是0,主要原因是待遇不满意。这哥们居然,玩起了潜水。
赶紧给领导汇报,“闪人了!”
后来,仔细分析一下,受益至今
1、招聘成功与否,你要对招聘对象掌握清楚清楚再清楚;渠道针对要明确,但不是唯一匹配。
2、招聘成功与否,你要了解市场,更要了解自己,工资待遇,福利待遇,作息安排以及求职者其他关注内容。
不管怎么样,醍醐官邸的指导还是受益匪浅,从那以后,学着用系统思路看问题,做事情!
首擎帅杖,开启第一次校招
承蒙领导抬爱,居然让我,培训主管牵头组织企业第一次校园招聘。
查阅各种资料后,开始排兵布阵,战前囤粮草,做策划。
收集公司适合于校招的岗位,已储备居多。要求提供校招岗位需求表。整理编辑招聘简章。基础工作,细之又细。
校招,你得有闪亮的吸眼之物!
编辑企业校招宣传手册,从策划到找素材到设计到编写文案到选择印刷单位再到查收印刷品,克服重重困难,最后放在面前的事第一版宣传手册,没想到的是,领导居然时候提出了好多修改意见,不理睬他了!
编写校园招聘海报,这可是大吊学生胃口的技术艺术活计,一张大红纸。倒数第三天,上面写着“三天后**公司来了”;倒数第二天,“两天后,我们来了”,倒数第一天“你关注了吗,这些专业要招人”。最后一天早晨“就是我们,在*号展位”。满世界张贴。爽
校招现场,播放碟片,发放资料,填写简历,张贴小海报。下午组织专场宣讲,继续接收简历。
那效果,真是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那效果简历好几袋子。总经理那个翘嘴嘴呀。
校招秘籍,你要准备务必充分。材料一个不能少。
校招秘籍,你要设计招聘宣讲过程,从开始到末了。
标新立异,内部竞聘的组织
公司老大要秘书,社招不满意,那就内部竞聘吧。
设计方案,准备工具表格,发布信息。
问题就出在信息发布上面了。我做了一个“英雄帖”,以江湖口吻,向内部发出英雄帖
这么好的创意,居然被直接领导给无情的毙了。
好纠结好纠结。只好循规蹈矩继续开展。
事后,直接上级,组织内部慰问时,说了好多好多的桌面下的事情,要不然,我早就被死翘翘。
竞聘秘籍,有噱头,才有吸引。
屈指算来,陆陆续续断断续续做招聘也好几年了。还好,识人无数还在路上。
人力资源本位高,从业人员个个强;
六大模块有关联,选用育留比较难;
专业稳固有技巧,效果明显才是真。
若要问我哪个强?实话实说看通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给招聘点赞 给每一个做招聘的HR点赞 最后的打油诗不错奥!继续努力 文采飞扬,点一个赞 有点武侠的味道,还蛮有画面感。其中的经验值得学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