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无贼》看如何“管理人才”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21世纪什么最宝贵? 人才!那么,什么是人才呢?
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他们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所以,人才是一定要和某些领域或工作岗位相关联的,我们选择人才,就是要尽量做到“人职匹配”。一般我们说一个人是人才,只是一个简称,其实心里说的他是一个销售人才、管理人才或者会计人才等等。
这个世界并不存在全面的人才,因此企业或组织为了完成一些有难度的事情,是需要各方各面的人才的,大到一个政府的宏大计划,小到一家不足10人的公司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如此。比如一家公司缺少不了管理、销售、财务及后勤人员,没有这些人才的集合与协作,企业是无法发展的。又如:美国为研发核弹而设的曼哈顿计划,集中了当时反法西斯同盟国中最优秀的各类科学家,以及大量的管理、规划、后勤人员,动员了10万多人参与这一工程,才最终获得了圆满成功。
其实定义人才最重要的两个维度是“内能”和“外能”
从上面对人才的阐述,可以了解到何谓人才主要看两个方面:
1) 外能:外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是指:人通过学习或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又称为“外在能力”;
2) 内能:内在的素质和驱动力,是指:人内在的精神层面的素质,包括性格、天
赋、动机等。又称为“内在能力和能量”。
3) 内能与外能的关系:
A)内能大于外能:外能只是个人素养的冰山一角,内能才是潜藏的动力。
B)内能影响外能:内在力量的驱使让外在能力得以发展。
因此我们总结出:一个人是否是某些职业方向的人才,他的内能和外能都是同等需要的,但内能对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影响更大,当一个人的这两种能力与岗位需求高度吻合,我们即称之为人才!
在“内能”和“外能”这两个重要的维度中,个人“内能”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1)一个人是否能胜任岗位要求,外在能力和内在能力同样需要,但外能可以培养,内能却不能。
2)假设:甲是一个内能与岗位匹配度高的人,而乙则是内能与该岗位不匹配的人。这种情况下,甲对岗位需要的外在能力的学习欲望会比乙大得多。结果是甲比乙学习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速度和深度会更加的优秀,对此投入的时间甲也会更加的长,这种学习渴望度和投入度,对于像甲这种类型的人,甚至会伴随他的一生。
3)当个人外能与内能都与其从事的职业方向相吻合时,会有兴奋、投入、专注的行为表现,结果就是绩效比常人更加的突出,常常会成为该类型岗位的优秀工作者。
另外,职业敬业度与保留率会比常人多出五倍以上。
4)对一些经常处理难度及复杂程度较大,要求工作者更加专注、投入的岗位,比如:
管理、销售、会计师、研发策划、技术专家等工作,内能与岗位的匹配就变得更加必不可少了。如果一个人只有“外能”而“内能”欠缺的话,他很难做到优秀,并且会倍感压力,导致绩效和保留率低下。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识别一个人的内能呢?
事实上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识别一个人的“外能”并不困难;只要通过问话、操作演示、专业证书等简单方法就能识别出来。因此企业或组织在选拔人才时,关键是在于如何精准地识别一个人的“内能”情况,而识别个人“内能”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即使一个经过专业训练并有长期经验的HR专家仅仅通过问话也会经常犯错,更遑论一般企业里的人事部职员了,所以因为选错人,造成企业巨大损失甚至倒闭的情况屡屡发生。
对此,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和职业心理学的专家为了解决如何准确识别个人“内能”的难题,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和尝试,最终发明了职业定位测评,通过个人对测评中的问题作出选择,可以准确识别出个人的天赋、性格、动机等各项“内能”指标。
为此,我们推荐大家使用“T12职业定位系统”这套系统最大的作用就是帮助对企业精准选人。
1) 如今,国外著名的职业测评公司的收费通常很昂贵,一份初步的个人测评报告就要高达79美金,而且并不包含“内能”中关于性格、动机的部分,所以当前优秀的职业定位测评系统在国内也并不是每家公司都用得起,基本只在大型公司中使用,小微企业很难在日常招聘和选拔中大量使用。
因此,人啊人公司为了解决以上的难题,通过引入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多年自主研发,开发出了适合所有国内企业的职业定位系统-----T12职业定位系统,无论从识别个人“内在能力”的精准度、全面程度,再到经济性都达到了优秀的标准。
2) 为确保测评结果更为精准,不同的企业在用测评报告进行招聘和选拔前,最好先确定岗位的“内能”匹配模型。该模型可以在同类岗位中的优秀员工所做的T12职业测评报告中提取,基数最好在三人以上,如自己企业的优秀员工不足,也可以在相同行业中同类岗位的优秀员工的测评报告中提取(意为提取“内能”中的共同点)。
3)“内能”中的天赋和性格部分一般不会变化,但个人动机部分可能会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外界环境包括工作、家庭、情感生活等。所以我们建议人事部门每隔6个月(至少一年内)就要给职员做一次职业测评,并做出评估,作为岗位调配、激励、和保留的有力依据,并把报告收录入人事档案,以便对比和查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