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恒智信咨询 发表于 2021-3-12 09:59:01

股权激励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股权激励通过赋予一定数额股票期权的方式, 使企业和员工形成以产权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而将私人收益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挂钩, 可以有效协调二者目标利益不一致的矛盾, 有效缓解代理冲突。20世纪50年代以来, 股权激励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大小公司, 成为股东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1999年,武汉3家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试点改革, 但直至2005 年证监会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 我国才具备了实施真正意义的股权激励的条件。随后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企业纷纷涌现。股权激励越来越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是股权激励毕竟是新引入的管理模式,问题的出现无可避免。下面华恒智信根据多年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经验,将股权激励机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供些许参考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股权激励机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运行环境问题。
(1)运行市场不成熟。一个成熟和规范的资本市场是实现股权激励的前提条件,只有公司价值提高、股价不断攀升,经营者才能相应地获得自己的股权激励收入,股权激励的作用才能最终发挥出来。然而,我国股市目前属于弱式有效市场,总体功能薄弱,股价背离真实价值现象比较严重,还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取自己的预期收益,经营者很有可能放弃经营努力,利用信息优势参与股市投机,哄抬股价,从而使股权激励机制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这种股价与业绩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有可能出现反向激励效应,影响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效果。(2)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目前我国的经理人市场比较落后且发展缓慢。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往往不是通过市场来进行配置的,而是通过行政任命或其他非市场选择的方法确定的,经营者的去留与其业绩不具有直接相关性,经理人的升迁也不由资本市场上股票价值的升降来决定。这种弱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及国有企业特有的“行政任命制”,使很多高管可以高枕无忧,即使业绩不够出色,也很少面临被解职的风险。这种消极的工作态度与股权激励强调的“高付出、高回报”的理念相冲突,导致其实施效果减弱。经理人市场不发达的直接后果,必将是企业无处选择合适的经理人才,难以对在职的经理人员形成“就职替代压力”和有效的监督。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声誉机制”的空缺导致经理人员的选拔脱离市场选择,没有合适的激励机制,股权激励制度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2、公司自身原因。
(1)激励方案的设计不完善。在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企业中,普遍存在股票期权模式受宠,公司董事和高管人员获得的激励股票期权数量过多,核心员工分配较少,激励成本过低等现象。制定者没有考虑在市场低迷时期,股票期权可能失效,给予公司董事和高管过多的激励数量会导致价值分配不均衡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2)绩效考核指标不健全。绩效考核是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内容。国外上市公司一般用股票价格作为评价经营者业绩的指标,而我国的上市公司包括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仍多采用财务会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指标。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考核标准使用得最频繁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侧重于传统的业绩评价标准,财务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细致,非财务指标涉及较少。过于简单的财务指标使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易于实现,无法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估激励对象的工作成效,并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包括企业短期行为、高风险经营、人为篡改财务数据等。(3)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者约束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目前,国内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有近半数公司的董事长是由总经理兼任的,并且公司中存在大量的内部董事,从而使得股权激励方案变成了董事会自己激励自己的方案。导致了企业大量的短期行为以及控股股东之间的不正当关联交易;对经营管理层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损害了广大员工的利益;企业董事会独立性不强,董事会与经营层高度重合,董事兼任总经理或是经理的现象十分普遍,导致董事会内部监督机制不到位,甚至缺失,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 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相关措施
1、加强我国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
现在国内企业股票的价格还不能客观反映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因此,应从观念、政策、制度等多方面着手来规范市场环境,以保障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一方面,我们要加强采取股权激励的企业的信息披露,充分披露股权激励的实施对象、实施范围等信息,并对信息披露的时机进行严格控制,做到有章可循,避免经营者通过操纵股价和信息披露时机来间接增加个人的收益。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对目前企业的股权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强监督和监管的力度。因此,我们只有加强监管,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才能提升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发展的质量,进而完善市场环境。
2、健全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
股权激励手段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理人市场的完善程度,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股权激励才能发挥其引导经理人长期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经理人的培育、选拔和使用尚缺乏畅通有效的渠道和契约保障。经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股东的长期利益,除了其内在的利益驱动以外,还受到各种外在机制的影响。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经理人市场,改变经营者的聘任机制,引入竞争机制,由行政命令机制转向市场引入机制,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公平、公开、竞争的经理人选拔和聘用机制,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从而促进高素质经理队伍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为推进股权激励创造良好的条件。
3、制定更加合理完善的业绩考核指标。
股权激励的实施依赖于业绩评价标准的程度完善。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股权激励的作用,首先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而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应该具有客观、公正、易于操作的特点,并且是全面、系统的,做到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并重,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并重,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并重,物质奖励与非物质奖励并重。使企业在执行股权激励方案时,考核指标应该更全面和公平。比如作为考核指标之一的业绩增长率,不能明显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长率水平;行业龙头企业的业绩考核更应该提高门槛。在行业景气时,相应提高行权的业绩考核指标,同时适当延长行权期。此外,可以适当加入个人绩效等其他指标。从长期来看,随着股权激励实践的不断深入,可以邀请独立、公正的中介公司参与进来,构建一套更为科学完善的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客观地评价公司的经营业绩。
4、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监督作用。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股权激励有效发挥的基础,否则股权激励只会成为少数企业决策人员中饱私囊的工具。因此,我国应该加快企业改革、公司化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提高股权激励制度的激励强度。同时要增强外部董事的独立性,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的诚信体系、考核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发挥好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约束职能,加强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并加大对管理层必要的监督和约束,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推动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实施。
华恒智信原创,欢迎大家转载,但请注明华恒智信原创及来源,否则视为侵权!!!(欢迎致电010-84641991了解更多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股权激励常见问题及其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