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81 发表于 2006-5-22 10:32:00

[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人力资源管理似乎一夜之间在全国企业从无到有,得以普及,但真的有效支持了企业的业务和发展战略 吗?日前,在浙江众成客户俱乐部主办、中华英才网协办的“基于目标和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上,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杭州中粮美特容器有限公司、宁波新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的HR经理人共 聚一堂,交流了想法与思路。
   
  HR的道与术
   
  人力资源管理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最好的做法,只有最合适的做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新 和改造,才能最终为企业创造绩效,实现从“有”到“有效”的飞跃。实现这个原则的方式方法可以有变化,即“术”与“道”的区别,这可以用“煮水饺”做个贴切的比喻。煮 水饺一定要不断加凉水,这就是“术”,但为什么一定要加凉水,那就是“道”的问题了。过去煮水饺用柴火烧炉灶,调节火候不方便,用水来调节火候最合适。现在用的是煤气灶, 可以很方便地调节火候,把火调小就可以了。所以,环境不同,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便有所不同。加凉水这个“术”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用别的“术”同 样可以达成目的。
   
  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样的,“道”虽相同,即要达到最终创造绩效的目的,但“术”可以不 断创新,随环境的需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说,十万元的年终奖金如何发才能达到最佳激励效果?如果一次性给了员工,明年如何激励他?这时,考虑怎么给就是战术创新的 过程。HR可以告诉他今年干得不错,奖励给他六万块钱;再拿出两万,代表公司发给他的妻子,作为对她支持丈夫全力工作的奖励;再拿出两万,代表公司慰问他的父母。这样,激 励的作用不仅可能会比简单地发给员工十万元大大增强,也为明年的强化激励留下更大的余地。
   
  但是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定的指导思想,即“道”的指引。比如,定岗定编 如何定。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员的定岗定编是“术”,成本的合理控制是“道”。现在定岗定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并不多。作为一家企业来说,要根据战略要求实现哪些事情来确定 需要哪些岗位、哪些人员。那么,谁最有权威确定岗位和人员的增减呢?就是负责具体工作的部门经理。如果成本不需要由部门自己出,那部门就会想方设法扩大规模;如果成本 控制的要求落实到部门层面,部门就会真正从成本和工作效果的角度考虑人员和岗位的需求问题。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只有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进行恰当的控制,才会得 到一个合理的人员和岗位定额。而把业务单元尽量划小,利用内部的竞争机制提高效率的做法,也可以在人数有限的基础上提高效率,实现成本控制的“道”。
   
  弄清前提条件出处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先搞清楚工作方法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比如关 键绩效指标实施的前提是要有具体的数据,如果不能收集到具体的数据就无法抽取关键绩效指标,而绩效数据的准确收集是比较困难的事;360度考核,前提是对事不对人,但在中 国这种国情下是很难做到公正、公平的。
   
  我们学习西方的东西,主要学习他们的思想,更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调整。中国和西方发 达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东西方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国外用的很成功的方法在中国却不一定能成功。比如,国外的组织结构扁平化执行得很成功,可以在企业内成功地做“减法”, 合并部门,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但是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减法”未必有效,我们反而是要做“加法”,把部门拆细。这是因为,做“减法”即合并部门有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要 有综合能力比较强的职业经理人,但是在中国缺的就是综合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第二要规则清楚,规则清楚了就不费事,但是在中国规则是模糊的,还有很多真正起决定作用的 “潜规则”;第三要下属很能干,很多事情有能力自主处理,但在中国,大多数下属还达不到这个水平。所以,简单地根据西方的方式方法做“减法”的成本是很高的,效果也不会 好。在充分解析前提条件的基础上,杭州中粮美特公司做了“加法”,把原来的大部门分拆。当时企业内部意见很大,但是真正操作下去以后,责任明确了,也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原 来的主管不是真正的主管,是办事员,现在则成为真正的主管,可以把本部门的工作做精做专,做深做透,整个公司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所以,管理无所谓对错,只有合适与不合 适,做加法还是做减法,关键是要看前提条件适合做什么。

lily81 发表于 2006-5-22 10:33: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架设“人才排水管”
   
  多数企业对于企业“开国元勋”的心态都很复杂,因为没有他们就没有企业的今天。但企 业要想更上一层楼这些元老就必须让位于贤。如何架设“人才排水管”,建立一种恰当的退出机制,并使企业“排水管”通畅呢?
   
  一些代表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几个原则:第一,元老一定要善待。怎么对待元老,体 现的是公司的理念问题。如果没有善待元老,会使企业里一大批人寒心,让大家想到这批老员工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第二,要坚持新陈代谢,在元老们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时, 这些岗位是一定要让出来的。至于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让位,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对于那些不想退出的元老,可以给他一个层级较高的虚职,比如“高级营销督导”,享受副总 级待遇,在副总的领导下提供销售支持;对于那些能力不行、但责任心很强的老功臣,可以设一些专职监督岗位(如监事长),以发挥他们的余热和专长;也可以采取把元老送出去 读书的形式,从而把重要的岗位空出来给更胜任的员工。总之,企业在快速成长中,既要有人才蓄水池,又要有通畅的排水管,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内部人还是空降兵
   
  究竟要使用内部人还是空降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首先要考虑企业的成长速度。西方跨国企业有时间和空间来培养内部员工,对于稳健发展 的企业可以采取从内部提升员工的做法,但是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企业,只用内部人是不够的,一定要大量引进外部的高素质人才,否则无法实现快速成长。公司的快速发展创造 了无数的岗位出来,有时候宁可到外面高薪招聘,也不能在内部随便找一个不能胜任工作的人勉强开工,否则会延误公司发展的时机。这不仅是用人观念的问题,更是一个企业开 放程度的表现。
   
  其次要考虑空降员工对企业的认同问题。内部人比起空降兵对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更为熟 悉和了解,也往往更为认同,这就使企业和员工之间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如果企业要启用空降兵,就应该在重用之前对其进行一定的培养和内化,使其适应并融入企业 的氛围,认同企业文化。宁波一家打火机制造企业新海电气公司,原则上对应届生培养三年,对外部引进的人才培养一年。但如果是一个很优秀的空降兵,对环境的适应和领悟能 力比较强,便可以立即得到任用提升,并非一定要等一年;如果是不能接受公司文化和理念的人,即使才高八斗,也不能任用。该公司曾招聘过一位日立公司的专业人才,他业务 能力很强,但是两个月以后,发现他并不能认同并融入企业的文化和理念,最后只能让他离开。
   
  平衡记分卡(BSC)的本土化
   
  国内能够成功使用平衡记分卡的企业很少,如何成功实现BSC的本土化?
   
  平衡记分卡要求战略明确、职责清楚、基础数据完备,但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硬 要去推行平衡记分卡会花费很高的管理成本,效果也不一定明显,最终又会流于形式。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可以借鉴平衡记分卡的管理思想,将之本土化,既吸收其精髓又使 其适合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状况。
   
  平衡记分卡原本就是战略管理的一种工具,如何把这个工具利用好以帮助企业达成战略目 标才是问题的关键。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利用平衡记分卡的管理精髓:第一,从目标当中找到几个关键的具体指标;第二,从工作中找到几个薄弱的环节,实质上这是针对工作 流程瓶颈环节的一种改进;第三,关注上个月的重点工作,把没有做好的工作跟踪下去,不断地学习和改进;第四,多跟客户沟通,用客户的标准找差距。关键指标可能就体现在财 务上,流程指标可能就体现在薄弱环节上,这样结合起来就能够将平衡记分卡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贯彻下去,并逐步实现其本土化。
   
  总之,企业千万不要为“有”人力资源管理而管理,“有”和“有效”之间不仅是一字之差, 更是思路与方式方法的差别。

博宽 发表于 2006-5-22 21:12: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BSC的本土化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实践经验

小不死的男人 发表于 2006-5-23 00:21: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小不死的男人 发表于 2006-5-23 00:22: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xlw 发表于 2006-5-23 10:15:00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
http://www.zgc.study365.cn    jtylkjyxgs@sina.com

张刚梁赞 发表于 2006-5-23 15:00: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好,有深度。

正赜 发表于 2006-5-24 09:35: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lonefire 发表于 2006-5-24 13:38:00

RE:[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

u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普通] 人力资源管理 从“有”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