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部分罚招 据记者调查了解,从上月至今,发生在某某发型设计公司里的各种处罚远不是一次两次、一个两个。用一名员工的话说就是“全员参与、花样层出”。 罚招一:绕城墙跑一圈 这一处罚方式发生在小寨店。因为上月营业额未完成,按照当初的“承诺”,由一名区域经理带队,店经理和十几个店员绕着城墙跑了一圈。他们从南门出发,绕城墙一圈又回到南门,距离将近15公里,许多店员跑了4个多小时。跑到最后,几个女店员累得手扶着腰直喘气,但都坚持跑完了全程。 罚招二:女经理扮乞丐 这是一名姓任的区域经理的自我处罚方式。1日大会结束后,这位女经理就来到东郊的金花店,跪在店门前,扮成乞丐向过往行人乞讨。为了扮得像,女经理披散开头发,当天气温稍低,但她还是换上一件短袖,在后背还泼了一片墨水。从下午3时许一直到晚上7时,这位女经理共讨得31.2元。 罚招三:光着脚走大街 10月的一天,因为下达的业绩未完成,另一名姓党的区域经理带着南新街店的店经理和店员,共十几个人光着脚从南新街店出发,一路走到端履门店,帮端履门店刷洗完了厕所之后,又光脚走到案板街店,刷完厕所,光着脚再回到本店。十几个大人光着脚走在大街上,当时还引起许多人围观。 罚招四:从1楼蛙跳到27楼 上个月土门店的全体员工因业绩不佳接受的处罚是蛙跳。就在公司总部的大楼,在区域经理的带领下,店经理和十几名店员蹲下身子,双手抱着后脑勺,从1楼开始,一直蛙跳到公司所在的27楼,中间还有公司的人给摄像。 罚招五:在办公室吃住7天 也是在上个月,百汇店未完成下达的营业额,百汇店的经理被罚在龙腾大厦27楼公司的办公室里吃住一周。7天168小时,这名经理除了上厕所,其余时间不能离开办公室,吃饭都是电话叫上来,至于睡觉,沙发、办公桌瞅哪睡哪。 罚招六:生吃苦瓜 由于党经理负责的7个店营业额未完成目标,被罚生吃苦瓜一个,尽管吃得龇牙咧嘴,但这位女经理还是硬撑着吃完了一整个苦瓜。 罚招七:女经理剪短寸 同样在上个月,案板街店因为未完成任务,女经理被罚剪成短寸。这位女经理以前一直留着头发,也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但剪掉头发的她让以前的朋友都有点认不出来。 这种自我惩罚制度由来已久,用该公司一名高管的话说就是—— 以前我们比这还厉害 打耳光、扮乞丐、吃生苦瓜,这些超乎常人能接受的行为,在某某公司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记者调查了解,这种近乎残忍的自我惩罚制度由来已久,用公司一名高管的话说就是:以前我们比这还厉害。 10月开始的处罚只是以前的延续 某某发型设计公司(现称某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建于1988年,是一家专业的美发连锁机构,目前在西安有多家连锁店。在早期,以严厉处罚为主的管理方式在当时西安的理发店、美容场所较为普遍,某某公司也不例外。后因员工反对太强烈,公司才停了这种管理方式。 今年9月,公司的金花店和百汇店开始了一场业绩挑战。两个店分头下了挑战书,并写下保证,如果输给对方,全体店员将光脚走到对方的门店。结果百汇店输给了金花店。 10月1日,钟总带着一名部长,从位于小寨的百汇店出发,光着脚两人一路走到位于金花路的金花店,中间要过十几个站点,百汇店的十几名店员一直跟在身后。这次挑战拉开了该公司新一轮处罚制度的序幕。10月份至今,该公司上到管理层,下到各个连锁店的店员,都加入到这种完不成任务就接受处罚的业绩比拼中,至于什么样的处罚方式,在接受任务时由自己做出承诺。因为承诺的惩罚之严酷,许多店员都感到压力很大,用一名店员的话说就是:“要不接受惩罚,就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完成任务。” 到了10月份最后一天,金花店本月的业绩任务还差一万七千多元,而前一天该店的营业额只有三千多元。这天一上班,金花店的店经理当着全体店员的面打了自己20个耳光,“激励”店员“把今天作为生命最后的一天来挑战”,结果当天的营业额果然超过了一万七千元。 “用生命捍卫自己的承诺” 据记者了解,某某公司属于家族企业,目前管理公司的除了法人代表钟总,还有他的爱人和丈母娘。在公司里,经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用生命捍卫自己的承诺”,这句话还被作为公司理念写进员工训导词里。 为了把处罚制度落到实处,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公司的办公室,记者就看到各个店写下的承诺书。一张大红纸上,开头是××店,之后是这个月的业绩要完成多少,如果完不成将愿意接受何样惩罚。在承诺书的下面,是每个店员的签名。在兑现承诺时,公司相关人员要现场监督,无论是经理还是普通店员,都要在大家的众目睽睽下完成对自己的惩罚。“假如一个人连乞丐都做不好,那你还能做什么?”这是记者在该公司听到的另一句话。 钟总在给员工的讲话中也说:为了承诺,我都可以放弃颜面、态度和身份地位,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行?而且每次做承诺,钟总都是“以身作则”,先做给员工看。公司一管理中层也表示,这其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为的是激励员工不断上进。 如果没有人格了,再好的业绩也是零 当下市场竞争残酷,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夹缝中生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的确不易,但是不是就要放下做人的尊严,突破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底线来拼市场,就需要三思而后行。一名业内人士也表示,开始受惩罚的人也许还有耻辱感,受罚的人多了,就成了习惯,其激励作用也就会越来越小。“如果没有人格了,再好的业绩也是零。”一名做管理工作多年的业内人士表示,他对这种处罚制度不能接受,也不可能用之于他的工作中。他说,现在一些企业把处罚作为激励员工取得更好业绩的一种方式,这很平常,但必须是不能突破底线,如果这种处罚伤害到员工做人的尊严甚至身心健康,那么肯定不可取。 昨晚8时许,记者来到某某美发机构太白路店,员工们正在有序地工作着,营业正常。 据该公司培训部部长尹某说,每个公司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每个人也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记者多次希望正面和钟总本人对话,尹某也通过电话多方联系,但最终没有结果。而尹某联系到的公司总经理也不方便和记者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