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职涯发展与执行力

2013-2-22 13:47| 发布者: 懒猫琪琪| 查看: 218| 评论: 1|原作者: chalicewang

摘要: 每个社会新鲜人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对于职场的憧景有如演播剧情的期待。而最终的结局总是期盼能够成为一位成功的高阶白领或者富有的创业者。(说到这里,我们得先跳脱『二代』思维模式,因为命好是没得比较的)。 ...
每个社会新鲜人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起,对于职场的憧景有如演播剧情的期待。而最终的结局总是期盼能够成为一位成功的高阶白领或者富有的创业者。(说到这里,我们得先跳脱『二代』思维模式,因为命好是没得比较的)。归类目前在中国区8亿多的职场工作者,有80%的人事属于『泛泛之辈』,15%的人『稍微突出』,只有5%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精英』。其中的差异,先不去讨论『命运机会』,相信众多人资、管理学者的前辈们,一定都会认同『执行力』这三个字。

庙算者胜,不算者不胜
在职场上,每个人在学校所吸收的理论基础都不一样。每位学校或者老师的教育方式与教学技巧,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程度。所以在学生毕业之后,每个人站在职场上的起点不是相同的。我们暂且将此现象归类为『先天不足』。进入职场之后的我们,依然有机会『迎头赶上』,而创造这种『迎头赶上』、『后天差异』的关键,就在于自己是否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职涯规划』。

对于企业而言,员工的职涯发展规划以及如何落实,都关系着企业组织的体质与发展韧性,很多CHO同业提到关于『员工发展地图』的执行状况。在企业规划与实施中,通常会发生『中途跑人』、『主管推拒』、『资源无法支持』的现象。不管是员工个人问题、主管之间的沟通协商、预算编审、制度规范支持等等,对于所有的主管人员而言都是执行力的挑战。『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备之于庙算、行之于军令、成之于将道』,员工能否与企业共同成长、可否提供应有的水平甚至卓越的贡献、优秀的人才不会中途流失。这些症结的问题CHO/HRD都应该在前置的规划中充分分析研议,与各阶层主管说清楚讲明白,取得共识,单靠空降部队是无法长久提升组织、单位的绩效,唯有『百年树人』的长期培育人才,才是百年企业、永续经营之道。

有理想没有实践,就是『梦想』。
首先,我们先厘清自己的『人生图监』,想清楚在自己现在以及未来的几个年龄阶段中,需要完成哪些重要的事情。例如:
25岁以前,以工作事业为主,累基层实务经验。
26岁~28岁以在职进修为目标,多念书进修相关的专业技术。
29岁~30岁争取职位晋升,历练主管职位。
30岁~35岁累积同业或者社会人脉。
36岁~40岁以吸收企业经营策略实务经验为主,进修高阶专业技术的理论与实务经验。
40岁~45岁争取历练高阶主管职务。
46岁以后除了必须熟练集团化的营运实务工作,开始规划顾问谘询的专业技巧。
55岁以后干个10年企业顾问,分享这大半辈子的实务经验。算是对得起党和社会的培育了。
以上只是举例,不是准则。依据个人生涯与事业发展方向去设计。有了自己的规划,就剩下如何去实践的问题了。

有了时间旅程的目标,就很轻易的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而『实践』就是『执行力』去保证了。当然,除了工作,家庭子女父母都是在这个奋斗过中,不可缺少的『甜蜜负担』。很多人都会有压力,但是当你把这些压力放在13亿人口的职场社会中,那根本就算不上压力。比我们苦的、累的人一大堆。用感恩的心去包容对待身边所有发生的人、是、物。你会发现自己至少还拥有着『不会饿死』的幸福。所以好好珍惜目前的机遇,充实好自己的能量,等待适合自己的机会。
新鲜人在入职后的3年内,通常是出了校门之后与社会环境的磨合期,学校所教导的专业理论,以及默背三天三夜的计算公式,在企业千变万化的资讯软件中,变得渺小且微不足道。吸收企业工作中的经验以及软硬件的操作技巧,就成为个人职涯规划中,专业技术发展的第一个关卡。很多年轻人在此阶段只能用『爬翻滚』三个自来描述这个『惨』况。没天没夜的慢慢在电脑桌前爬着企划文案,思绪在脑汁榨干中痛苦的翻滚。许多人『滚出』了原来的公司岗位,寻找不一样的专业继续重复着这个过程。所谓『滚石不生苔』,一个三年没结果,两个三年还是在原地打转。久而久之,最多你就是那个80%的『泛泛之辈』。
在职进修与毅力
有少部份人,忍了下来,三年后,企业环境熟悉了,软硬件也通透了,主管同事的关系也明朗了。逐渐地你的工作实力以及辛劳付出终于慢慢受到了企业的肯定。但是,你还是只是站在『基础岗位』上,熟悉的还是一般事务性的工作。要说价值,不是没有,而是『可以没有』!所以,别让微薄的薪水麻痹的你的生活。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要求持证上岗,你固然有经验,但是还不如一张薄薄的红印文件。这也不用气馁,考证不难,难在愿不愿意花时间去进修。通常上班、加班已经够让人加速老化了,如果要利用晚上、周末假日去上课,估计每10个人只有1~2个人愿意。这时候『差异化』就产生了。谁的坚持多一些,职场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此外,企业中也有自办的课程,别小看这个环节,可有学问的了。不管是不是属于自己的专业,有课就尽量参加。与讲师(通常是主管)互动、课堂临机表现,都可以让企业主管、同事留下加分印象。况且,多学一技之长,对于自身而言,也算得上是职场上的加分吧!
很多企业都认同表现好的『资深员工』,所谓资深,依照笔者的经验,同一个企业内待满5年能算上了。当然,要跟国营企业相比,私企民营员工的年资是相较于比较低的。某国营运输集团的员工平均年资高达13年,可见一斑!要在这种企业生存发展,还需要外一个『稳定剂』,那就是『毅力』。国营企业福利好就不说了,工作节奏与压力小,这是众所周知,但是如果要有发展空间,除了要服从党支书记外、别忘了补充大的项目工作经历,这也是补足自身学历专业不足的一种方式。但是说到要担任或者参与一些集团大项目的工作,至少也要积极主动去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吧!每个项目总有些不一样的地方,多问、多学、多看还不太够,还是脱离不了在职进修的范畴。
战略与创新思考是基本的思维
有了年资与工作经验,并非职涯发展就一帆风顺。高度不同,想法角度也不一样。成功的高阶白领或者成功的创业者,与多数工作人员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战略』、『创新』两个关键点。

战略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差别在于理解问题的核心上,如何扩大为解决整个集团的营运方式。这需要对于企业整个战略环景的充分了解,对于跨区域性问题的分析与整合。这时候要去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成果与企业战略效益挂勾。简单的说,就是企业的战略成功与否,需要你的努力与成效。
每个人其实在这个阶段的岗位上,重要性都差不多。CFO(财务长)、CTO(技术长)、CHO(人资长)哪个重要?对于CEO而言,他们都重要!但是员工个人要想冲出这个束缚,就得靠『创新』这两个字。我们说的『创新』不是异想天开,不是天马行空,而指的是跳脱旧有框架,以新的思考策略角度去设计解决问题得方法。例如:医药研发人才的取得,不一定非得要国内一本大学或研究院,那些在国外已经开展的研发项目机构,不乏『怀才不遇』的怪胎。以『学术交流』、『参访沟通』的方式,逐渐接近、拉拢、吸收。重点是:你要知道哪里有这些机构、如何联系这些怪胎。
所以在企业历练过一段时间(通常6~8年)之后,自己要设法开展一些属于跨区域性的人脉关系。政府也好、同业异业也罢,当然适当的拥有跨区域、跨专业的猎头人脉也不错。
执行力是唯一的条件
执行力,是一个强而有力的职场武器。对于自己而言,那是前往幸福生活的『推土机』。对于职涯发展而言,那是让上司能够清楚的看见你身上的『战斗装甲』。执行力的含意很多,包含『毅力』、『抗压力』、『分析力』、『学习创新力』、『沟通力』。也就是代表着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确保目标达成的各种人格特质、专业技术的能力。不管是员工个人、企业组织都应该强调并集中执行力的提升。
没有爬不过的高山,没有过不了的江河。要在职场上成功,要让企业组织更加强大,就只有这两个法宝。员工在看得见自己未来出路与发展的提之下,成长茁壮于企业『惜才、爱才』的氛围中,感受风雨相携的革命情谊,而企业组织也能够将执行力文化发扬光大,以坚定不移的激情,屡屡突破挑战峰顶,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weet rabbit 2013-2-22 14:22
精僻!谢谢楼主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