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门户 中人博客 查看内容

从富士康现象看全球化人力资源之调和情绪管理

2010-6-25 14:14| 发布者: 果核| 查看: 922| 评论: 25|原作者: 人力马夫

摘要: 从富士康现象看全球化人力资源之调和情绪管理 人力马夫 礼记一书中所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乐者,通伦理者也。”在企业伦理的道德范围内,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企业范畴,将个人的伦理行为准则扩展到企业行为 ...

从富士康现象看全球化人力资源之调和情绪管理

人力马夫

礼记一书中所说“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乐者,通伦理者也。”在企业伦理的道德范围内,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到企业范畴,将个人的伦理行为准则扩展到企业行为准则。在人力资源全球化的进程中,跨时区、跨文化、跨经济、跨政治环境的工作日益复杂,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并在全球化的商业模式运作下的方式,为减小消耗、推广流水线及操作标准化,来承受降低成本、员工责任和职场伦理的压力。“凡音者,生于人心者”,当全世界的媒体都来指问富士康时,当全中国的网民都来议论跳楼这件事时,我要问的是,这些声音都是基于人心吗?

富士康是一家世界工厂,是世界500强企业,也是华人IT10强企业之一,当此事发生时,我作为曾经在富士康工作过四年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深思另外一个问题,要人力资源全球化运作过程中,各级组织怎样进行调和情绪管理?

一、      从社区管理缺失看政府职能缺陷

我们国家的行政区划从来都是按地域划分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一个企业的人口达到或者超过一个行政区域的人口时,我们看到这种行政管理的方式就没有得到改变,我记得我离开富士康时,那时员工只有不到10万人, 而现在员工都快50万人了,区还是那个区,企业还是那个企业,而我们伟大的党提出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却没有在特区取到特殊作用。如果将富士康的个别员工跳楼事件仅仅看着是员工对家庭不负责的行为,或看作是企业管理缺失,这都是片面的和不负责的。我也听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但如果仅仅是对现在政府的责骂和抱怨,也是狭隘的行为。如果在富士康园区内设立一个一级政府管理机构,如果我们政府部门的服务意识再增加一点,如果我们--------这一切的如果只能看着是一种缺陷。我们的国家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努力,经济实力已经上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圈地位,硬实力的提高和软实力的淡化,所引发出来的社会问题却逐浙严重,在历史发展的拐角处,我们如果忽略有权人有钱人将小孩送到国外或贵族学校教育而大众之子却在垃圾教育环境中自生自灭的社会现象,我们民族教育就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经济不是唯一的,如果国民的教育不能跟经济的发展同步,我们只能说十几亿的大国竟然缺乏人才。有人说富国与穷国的区别在于国民的素养,重提两个文明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当然这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去谈的,那我们也反过头来看政府部门在事发后又做了哪些事情,除了表示关注外,我没有看到政府的作为。我赞赏富士康企业和郭台铭董事长在事件发生后采取积极地自救措施,而他救的行为,我们看到的只是媒体狂轰乱炸后的不了了之,政府部门也只是看过了就不管了,他们是不管员工是为什么而死的,只要有经济的利益,只要有政治的需要,哪还管谁的责任,可是人力资源管理却是政府部门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所在。

二、       从社会和谐、企业和谐到家庭和谐的传承文化建设

据媒体报导,在富士康中国总部,集团发言人刘坤告诉英国《金融时报》:“我们的工厂非常不像是一个工厂。它既是一座工厂,同时也是一座城镇,但这里的基本单位是宿舍,而不是家庭。”企业在城镇中,城镇在企业里,家庭在企业中,这种城镇不象城镇,工厂不象工厂,家庭不象家庭的三不象运营模式,无法满足和适应象富士康工业园区这样超集团的发展。

在国学流行之时,《弟子规》作为中国儒家家庭教育的主要读物现以广为流传, 目前在相当多的企业和学校也开始导入,这些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们,以及无比善良和诚信的企业家们,为了教导人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做一个爱学习的人而付出,这种传统伦理道德观的教育已开始受到重视,“教育慎于开始”的理念得以传承开来。五伦之教、天然之道,是每一个人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维系社会安定常态的大学问。能够将此教育理念,落实到家庭、学校、社会、宗教,普及于各个阶层,确实是齐家治国的最高指导原则。只要掌握住传统教育总纲,进而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则人人皆可以恢复本性本善;人人皆可以成圣成贤,过着幸福美满、自在安乐的生活。世界的安定和平,自然也是指日可待的。

希望都是美好的事物,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人的幸福才是根本。我们除了进一步搞好经济建设外,还要加强文化建设,我想这样的道理有很多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都比我更有资历,我只是想说社会以和谐理念引导人的幸福,社会和谐让政府尽到责任,企业和谐让企业家尽到责任,家庭和谐让家长尽到责任,在这种文化传承的环境里,再来思考和解决富士康员工文化与爱缺失的原因与问题。这样,幸福才能从政治家的语言和承诺中落到广大人民的身上。

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调和情绪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外,还在了解一些心理或情绪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影响问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Seligman)提出了一个幸福的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其英文的表达:H=S+C+V。后天的环境与控制心理的力量都是我们能通过努力达到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研究室主任费立鹏表示:“富士康最近的事件中,显然存在明显的盲目模仿的因素。”可见,人们的社会心理状况最终取决于社会生活实际,直接形成于种种现实生活迹象对人们的刺激和人们的理解与感受。这时,富士康现有人力资源部门的适度介入,辅导心理并进行情绪管理的教育,用正确地人生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帮助员工找到方向。除此之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要懂得了解80年后期与90年代员工,特别是农民工子女的价值取向与心理期望,正确对待他们的基本需求,活学活用马斯络的五个需求理论,结合我国儒家思想,用社会伦理学,在工作中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的多样需求,让员工在意愿最大化时创造价值最大化,实现多赢的和谐结局。

愿祖国繁荣富强!愿富士康越做越大!愿富士康同仁幸福安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1-12-2 16:07
在富士康做过的同仁有很多,我也是其中之一!但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不能否认已违背了"人性化"的原则
引用 2010-7-3 21:01
富士康,毕竟全世界只有一个,这个老板也是个了不起的人了。呵呵,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呀。。。。。。。。
引用 2010-6-23 17:50
感谢1至21楼朋友们的指导!
引用 2010-6-23 17:48
回复18楼@神经病有所好转:您好!我在1996年6月1日进入富士康总部,后分配到黄田富士康C/P竞争产品事业处人事部(后改为人力资源部 ,现徐课长为原同事),后调至龙华富士康C/P竞争产品事业处人力资源部(现搬迁到山东富士康,现陈副理为原同事和朋友,台干木协理为原领导都在山东),一直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师四副课级,2000年3月离开富士康去了精英集团。
引用 2010-6-20 22:46
从社会心理、政府职能乃至以传统文化的为基础的心灵搭建来思考和看待问题,很好的文章!
个人不赞同个别朋友以作者没有从富士康自省的角度来写,这是楼主很好的思考问题的角度,很深刻!
学习了,感谢楼主的分享!
引用 2010-6-18 11:33
楼主很有见地,离开旧主多时竟然还为其说话,说明富士康在某些方面的魅力十足啊!但任何一个事情都有它的两个方面,盲目的跟从跳楼,是纯粹的盲目吗?为什么会盲目?政府有责任,员工有责任,企业有责任,但谁的责任更大呢?归根到底,根源在哪呢?防护网措施是硬件,能防护得了员工受伤的心灵吗?金钱能抚慰亲人痛失爱子爱女的心灵吗?
引用 2010-6-17 16:38
 楼主只说一些空洞无物的东西,从本质上将是在包庇富士康,根本没有实话实说,极度虚伪!~鄙视
引用 2010-6-17 14:36
敢问楼主是哪一年到哪一年在富士康的哪一个厂区的人力资源的哪一个部门从事的哪一个职位,我倒是想听一下您的背景.


引用 2010-6-17 13:04
楼主,别以为你在富士康干过就可以说这些!在富士康做过的不止你一个!
或许这篇文章是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也认可你的一些观点!但希望你客观的从不同方面也谈谈!富士康的保安队伍是啥样,你真的不清楚吗?你可是在里面干了四年的人啊!
不明白为什么富士康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一线工人去应聘?——产线增加?业务量增加?为富士康提供人力派遣的公司可不少啊,这些公司能有什么好处呢?你不知道?
不是大家不放过富士康,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关键是坏的程度!
郭台铭说员工签的那个协议没经过他同意?这是真的吗?我觉得他可以去当演员,很有娱乐精神!富士康不是对流程控制的很好吗?这么重要的协议内容发出去,会没经过某些人的同意?
引用 2010-6-17 10:03
关于富士康本不想说什么,不过看了楼主的博客,实在有些忍不住了。
首先非常佩服郭台铭,花钱收买了某些著名的心理学家,抛出了低于全国平均自杀率的说法,真令我寒心。作为一个全国著名的心理学专家居然说出了这种话语,只能说金钱的力量大于你的职业操守。我非常后悔曾作为你的学生。
其实,富士康所追求的极致的标准化操作,作为他的鼻祖的西方管理学都已经发现它的不足,进而摈弃了它。过犹不及,这种极端的模式其实是反人性的,人不是机器,从这种角度看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的。
当然导致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显然是复杂的,多种多样的,不过我坚持认为上述原因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总是从外界找客观原因(当然有客观原因),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傲的,不悔改的,不尊重的行为,非常鄙视这样的行为!
引用 2010-6-17 09:14
看了评论,很寒心,都是hr做的评论,都没站在死者角度和死者家属角度考虑问题,都是千篇一律地为企业为说话的,小心,枉死的冤魂晚上去找你!都是hr做的评论,都没有站在死者角度考虑问题,
引用 2010-6-17 09:10
楼主,清高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负责管理的是富士康,富士康有责任有义务对员工加以监护;不要一出事就说社会有责任,社会即使有责任也是排第二位的,排第一的,永远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关爱员工心念不足造成的!
2.富士康13连跳,富士康人多,这都是在找客观理由;别的企业为什么没有跳楼的?
3.楼主既然是富士康出来的,就应该秉公言语,不应该偏袒旧主;
4.我们做人力资源的是要干什么?是要在坚持原则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本着“以人为本”、“以员工需求为本”、“以培养人、爱护人、关心人为本”的善念去工作,而不是像富士康一样,出了事作危机公关,他早干嘛去了?
5.我最讨厌富士康的假惺惺!危机来了,赶紧公关,公关完毕就撤厂迁地,她是在公关吗?他是在阳奉阴违、过河拆桥!!这种假惺惺的公关,楼主还为其张目?楼主的善念何在?楼主的慈悲心肠何在?楼主的做人力资源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何在?以人为本不是嘴上说说就行了,是在实实在在做的!
6.我在港资、台资企业里都做过,晓得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请楼主站在中立位置,告诉大家真正事实,不要讲旧主多么好,不要博点击率,不要讲那么多大道理,请楼主回答我以上的问题即可!!
引用 2010-6-15 19:16
中国好多不如富士康的企业比比皆是, 主要在员工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引用 2010-6-14 18:03
两个文明建设,已经好多年没有听说了,在物质文明还欠缺的情况下,是不是更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引用 2010-6-14 17:38
说得都挺有道理~~  或许富士康事件只是蝴蝶效应~
 不过在管理上 在我个人看来真的是出了问题 !
引用 2010-6-14 11:31
楼主见识不凡,很有启发。支持
引用 2010-6-14 09:15
最后一句话写得好啊
愿祖国繁荣富强!愿富士康越做越大!愿富士康同仁幸福安健!
引用 2010-6-13 23:47
楼主的观点我很赞同,如今敢这么说实话的人已经不多了,因为,我们不在官场,具有相对的言论自由,我们还没有泯灭做人的良知,我们还掌握着唯物主义的辩证方法论,我们是局外之人又是大局中人,我们才敢这么讲话。然而,我们的话语很可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国家这么大,事情这么多,再加上轻重缓急,很可能到最后就不了了之,国情就是这样,国人就是这样,向你致敬。
引用 2010-6-13 19:18
。。。。。。。。。。。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自身素质的培养
引用 2010-6-13 16:39
我赞同笔者观点,媒体舆论不应该把不幸事件的结果全部加在富士康企业的身上,这当中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的构成,造成“十二跳”有死者的“盲目跟从”因素在作怪!

查看全部评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