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周一,晴 上周五的人员需求会议开完,我直到今天还有点晕。 今年年初连续三个月的高离职率让我们措手不及,二季度疲于奔命,我们也不希望故事在明年重演。 负责员工招募的同事周末已经提出招聘计划,从大专院校、中介代招、报纸/户外广告、内部推荐等列出大致的人员来源,下午与我们另外一个厂区(他们需要年前招募更多。。)进行了交流,我提出两点:一是强调在招募渠道上一定要多元化,多找第三方机构帮忙消化部分需求,多尝试一些新的方法,比如外部人员推荐;二是制订出费用预算,从现在开始全面推进,务必完成此任务,因为这关系到春节后生产计划的达成,重要级别相当高。 当紧急招募成为一种常态,需要检讨的便是人力规划工作的缺失。招募的价值就在于,永远踏上节拍,需要的人正好到了,不早也不晚。做到这个目标很难,所以,有时候在成本接受的前提下,宁可人早到,若总是晚于业务的需求时间,你就等着成为众矢之的吧,最后一定都会谈到“人手不足”的问题。 有时,看上去紧急招聘不是我们造成的,好像是业务部门变化太快,所以在压缩我们的招募时间,此时你无力去争辩,因为实现运营目标才是最重要的,这时候的“救火”就是考验招募团队能力的时刻。救完火后,你还是需要和业务部门谈谈,告诉他:不要总是让你充当一名消防队员。 于是,经历了几次救火,你会考虑建立一套流程,要求业务部门按照招募的时间点提前给出需求,业务部门在做运营计划的时候,要考量到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如果总是让别的部门在救火,你可以质疑他的计划与预测能力。 当日常招聘有条不紊,你会发现你有更多时间考虑渠道啊、甄选啊等问题,当不多机会的紧急招聘变成一次难得的能力展现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渴望那种挑战。 我期待有一天,我们的招募团队能实现以上的愿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