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家里的一位小朋友聊天,谈到了毕业求职的话题。小朋友有点沮丧,他觉得自己没有台成清交的名校招牌,念的也不是一般认为的热门科系,我说了一番鼓励他的话之后,他看起来好多了,这也让我想起三四年前,担任PMP讲师时和同学的一番讨论。 隐约记得我在课堂上提到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专案管理手法,中午和大家一起吃便当,有人聊到宏达电股价大涨的新闻,有位同学就一副悻悻然的样子,把筷子一放就开炮了:“老师啊,你说的那些国外的案例老实说在国内意义不大,当PM的在台湾就是打杂啦,不会有什么发展的!”“那你觉得在国内做什么才会有发展?”我有点不爽,想要反将他一计。“我跟你说啦,做什么都没差,有权有势比较重要。你看宏达电现在红了,谁赚最多,就是王雪红,还不是因为他有王永庆这个老爸!” 他一说完,整个场景瞬间凝结,不管是咬着排骨的,还是含着卤蛋的,每个人都静静望着我。我老早忘记当时的回应,总之,我没能把这个沮丧的气氛给扭转过来。我当然颇不认同这位同学的看法,但却也找不出他哪里说错了。其实这不是个案,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被迫面对这类“愤世嫉俗”的情绪,有时是上我课的同学,有时是客户的员工,有时则是部落格的读友。几年下来,我也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再让我遇到当年那位同学,我会怎么回应他。 说“愤世嫉俗”也好,说“沮丧失落”也罢,我其实是完全了解这样的情绪,因为我自己经历过一段很堕落又自暴自弃的日子,现在想想挺好笑的,但当时的我可完全笑不出来…… ========= 时光回到1997年分隔线 ========= 刚进硕一,我是研究室里大学成绩最差的一个,或许是老师的偏见,也可能是我真的程度不够,总之我是每天待在实验室最晚的学生,却也是被老师K得最惨的一个。后来,又被交往了四年的女友劈腿(她的新欢还是熟人),导致心情消沉,不但预官考试落榜,整天一副死人样,自然也被指导教授K的更惨了。精采的还在后面,那年端午节,我租的套房半夜发生火灾,我从睡梦中惊醒逃窜,全身只剩下身上穿的T-Shirt和短裤(紧急到连皮夹钥匙都来不及拿),所有的家当不是烧成焦碳就是泡在水里,其中包括一台骑不到1000公里的全新125机车,还有一台属于我们研究室,专门用来控制仪器的笔记型电脑,里面刚好存了我过去几个月蒐集的实验数据。 我还清楚记得当时的景象,我匆忙跑下楼,光着脚丫跟楼下几位围观的群众,一起欣赏自己赞助的烟火秀。先是窗帘起火,接着窗户爆炸,然后带着火花的碎玻璃从天而降,路人惊呼闪避。经过了这么多惨事,最后竟连住的地方都烧掉了,我的心情与其说震惊,沮丧,还不如说是一种诡异的亢奋。隔壁锁店的老板也是围观群众之一,记得他跟我说:“那不是你家吗?啊!你怎么还笑?!” ========= 时光回到2011年分隔线 ========= 可想而知,那段时间我的心情down到谷底,而且开始“为他人的成功找理由,为自己的失败找藉口”。同门师兄弟实验顺利,我觉得是来自于老师的支持和偏心;同学考上预官我没考上,是因为他们实验室太闲了,才有时间准备。至于女友移情别恋,当时心中想的话,碍于尺度此处不便打出。总之,是这个大环境对我不友善,衰神上身,我现在做什么都没有用。除了开始喝酒,我也染上抽烟的习惯,空闲时我把自己锁在家里,开始看一些带有灰色小说。我当时对村上春树笔触中那种淡淡的哀愁相当着迷,后来也开始读三岛由纪夫,众所周知,这位作家后来以切腹自杀结束一生,让他作品中那种“幻灭性的悲剧美学”更增添了无以伦比的说服力。 文字可以让人沉沦,也可以让人觉醒。那时灰暗的心情,反倒让我静得下心来读些西洋哲学的东西。我把老爸给我的一本尼采语录翻过,又读起了祁克果、卡谬、沙特还有西蒙.波娃的大作,他们几位的思想让我颤动不已,也让我摆脱内在情绪,试着从外部的观点来检视自己。其中“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或多或少塑造了我现在的人生观,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世上除了人以外的所有事物,都是本质先于存在。比方说一把剪刀,还没出工厂就已经被决定了它的用途和特质,几乎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的小Baby),也都是顺应着本能来决定行为,花豹会追逐羚羊,藤蔓会向上攀爬,都是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之前就可以预期的。但唯有人类,是“存在先于本质”,我们被赋予了自由意志,然后被抛到这个世界来(存在),却未被设定任何指令(本质)来引领我们的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常会迷惘,会恐惧,会觉得孤独的原因。 以上几位哲学家和他们的概念,常被归类为所谓的“存在主义”。其实是什么主义对我来说意义不大,但我从中却得到一个很宝贵的结论,帮助我走出了阴霾: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人生,最关键的课题不在“你是什么”,而在你如何“定义”自己! 这也正是为何多数的教育学者一再强调“正面鼓励”与“自由发展”对小孩子的重要性。一个从小常被打击的孩子,多半会把自己“定义”成一个逊咖,在这样消极的自我暗示下,长大极有可能真成为一个Loser。相反地,从小被激励的孩子,则会充满信心,积极进取,自然成功的机会也高。事实上,也的确有科学实验提供佐证: 哈佛大学两位心理学教授Robert Rosenthal和Lenore Jacobson在1966年提出了一份非常有名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是针对一群小学生还有他们的老师进行的实验。他们到了班上宣称给大家进行智力测验,测验做完后,他们跟全班宣布其中有几位小朋友资质突出,会在课业上有优异的表现。事实上,这几位“资质突出”的小朋友根本是两位教授用“电风扇”吹出来的,也就是随机选取。但所有的小朋友包括老师在内全都蒙在鼓里,有趣的是,这几位被选出小朋友,后来真的在班上成绩优异,连原本成绩不好的人也都突飞猛进。这实验告诉我们,人的表现会和自己与旁人的期待产生连动,简单的说就是:You will get what you expect!(所望即所得) 不过,可怕的是,相反的状况也适用。我在王溢嘉医师的书里看到一个案例: 有个非洲部落因为某种原因严禁族人吃野鸡,并警告族人食用野鸡会遭致厄运与死亡。结果有个部落的年轻人到外地旅行,接受朋友宴席招待,朋友再三保证这不是野鸡肉,他也就大快朵颐一番。大概过了几年后,这朋友不知为何告诉那年轻人说,其实那天吃的是野鸡,这年轻人立刻脸色发白,全身发抖,结果当天就死了。 医学上对此的解释,是因为恐慌造成的迷走神经失调,导致休克致死,但就心理学来说,人的确会因为自己真心相信的事情,而连带影响行为,甚至影响生理。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应验”(Self-Fulfillment)。棒球选手打击前,用球棒指向外野,结果真的打出全垒打,与其说他会预言,不如说他散发这种坚强的信念,带动了自己全身上下的神经,也影响了对方投手。我在国外工作时,有位主管曾写了一篇“未来的新闻稿”贴在墙上,内容是我们这个专案因为大成功而接受专访,里面还有每位成员的回应,写得跟真的一样。他的目的就是让团队建立起必胜的信念,这样的方法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去年爆红的电影Inception(全面启动/盗梦空间),当中男主角提到一段很有深意的话。人的念头(Idea)是比病毒还要厉害的东西,即使是心中一个小小的Idea,也会像种子一样成长茁壮,最后掌控这个人的一切(片中男主角的妻子就因为有“死亡是唯一出路”这样的念头而走向自杀)。我们的心里要埋下什么样的念头,人生要抱持什么样的态度,还有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事没人能帮我们决定,得靠我们自己来下定义! 其实有件事情说来矛盾,我发现会“愤世嫉俗”的人,往往都是聪明、有企图心的人,否则也不会像一开始提到那位同学,不但花钱来上PMP的课,也认真研究企业家的背景(我一开始还搞不清王雪红是谁),反而真正不在乎的人,根本不会有任何情绪。会这样的原因,多半是在生命中遇到了挫折,对未来产生了迷惑,基本上跟当时“女友兑人走、半夜火烧厝”的我有一样的心情。如果还有机会遇到他,我想告诉他的是,王雪红的成功跟王杯杯到底有多少相关性,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事实上也不重要。如果想要成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心底保留所有对成功有帮助的想法,去除那些没有帮助的负面念头。就像农夫种田一样,播下好的种子,除去无用的杂草,这样才是通往丰收的道路,你觉得呢?(文Bryan Y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