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网聚的时候,一位朋友问起我和Joe的创业历程,我尽量不加油添醋地说了一下当年走上创业之路的过程后,对方又问了一句:Bryan,我很好奇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创业的理想的? 这问题再正常不过,但我却给问傻了。“创业的理想”?嗯,我记得我从小学开始就有出国留学的理想;研究所时就对成为一位管理顾问充满理想;在美国取得管理学位后,便一直期待能参与国外的大型专案,这当然也是理想!但是说到创业,我还真想不到是哪个时间点,我开始怀抱这样的“理想”。 网聚结束,我回到家,还是忍不住咀嚼这个问题。在模糊的记忆隧道里探询许久,一张我过去公司的名片跳了出来,伴随着我邻居的身影,还有一件公司制服。 当时,我退伍刚好一年,我告别了第一份工作:一间小型公司的PM,转进职涯的第二份工作。这是一间颇具规模与知名度的工程公司,我是部门里最年轻的工程师。记得早上上班常遇到一位邻居,他是事业有成的建筑师,穿着很雅痞,表情却很严肃。每次和他共乘电梯下楼,我会主动和他打招呼,但他却顶多严肃地点个头,不发一语,也没有微笑。 我这人有个毛病,对我越冷漠的我越想逗他开口!有次又在电梯巧遇,我心想这位大哥既然是个建筑师,跟我也算同行,不妨找个工作相关的话题试试。我就问他啦,您是从事哪方面的建筑设计呢?是楼房、景观、还是室内设计?结果他仍是很酷地回答:都有!然后便是一阵静默…眼看本次的搭讪又要失败,我只好从口袋里拿出新印的名片,递过去说:这是我的名片,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罗! 没想到雅痞邻居看到我的名片,眼睛突然一亮:喔!原来你在XX公司喔!你负责那些案子?原来你是学结构的啊!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就这样,我们出了电梯后,又在电梯口聊了几分钟,相谈甚欢。从那天起,只要我们在电梯遇到,双方都会聊上几句,变成了好朋友! 我赫然体悟到,原来进了知名企业,就像进了高级魔法学院一样,在关键时刻只要使出“魔法卡”,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上,学院还发给我们每人一件“魔法斗篷”(你要叫它员工制服也行),只要穿着它去拜访任何的工地或是小包厂商,你都可以感受到魔法带来的力量:大家都爱你,不吝惜给你更多的微笑和必要的支援!连我这个魔法学院一年级的菜鸟都可以体验到一种愉悦的“漂浮感”,这是我过去在小公司,即使担任PM兼总经理特助也未曾有过的感动! 虽然进了这家企业后,我的薪资比之前降了一些,但它带给我有形无形的福利,让我觉得非常超值,甚至连布爸布妈都雨露均沾。以前我的公司名不见经传,虽然我位阶不低,薪水也很优,但爸妈很难向朋友们介绍我的工作。但有了知名企业的加持,虽然他们还是搞不清楚我在做甚么,不过爸妈的朋友看到我都会说,喔,你就是在XX公司上班的OO嘛,优秀喔!有次我回家遇到我弟的同学来家里玩,打完招呼后对方也说:“啊,你就是在XX公司上班的大哥!”好样的!我的中文全名现在竟变成“在XX公司上班的OO了”,不太习惯,但是,我喜欢! ***来得快,去得也快。 有天和一位当牙医的高中同学闲扯,他开玩笑说牙医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因为全世界的人都有32颗牙齿,所以他总有生意可做(相对于心脏和眼科医生来说)。而且就算被丢到非洲蛮荒地带,他还是可以帮土人拔牙换鸵鸟蛋或是犀牛肉活下来。没错,医生就算没了大医院的白袍,到哪里都还是有机会靠医术提供价值,而木匠、厨师其实要生存也不难,那我自己呢?我虽然是土木工程师,但我自己没有能力从无到有盖一栋房子,就算给我各式各样的工人和机具设备,我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组织他们!我发现,我自己的价值其实建构在一个非常薄弱的基础上,这个基础不怎么仰仗我,我却非常依赖它,简单地说,没了名片,没了制服,没了头衔,我还真的甚么都不是,就像没有南瓜马车的灰姑娘,没有小叮当的大雄。 那天网聚,面对“你何时开始有创业的理想”这个问题,我说了“自由”也说了“挑战”,但事后想过一轮,回忆起原本的初衷,其实真正的答案只有两个字:“生存”! 在这个强调“热血”人人“追梦”的年代,年轻人总是把“创业”与“理想”紧密连结。但对我自己来说,创业原本就非关理想,我只是想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造出一些属于我们的独立价值,希望靠这这些价值,纵使没有“魔法卡片”与“魔法斗篷”的庇荫,也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下去。 底特律是个犯罪率与失业率都名列前茅的美国城市。但在20世纪初,他可是全球第一的工业大城。50年代全球每四台车就有三台是在底特律制造的。后来美国的汽车工业外移加上日本汽车工业的强势竞争,这座城市渐渐从繁华走入衰败。几年前我开车经过底特律,从远处尽是壮观高耸的摩天大楼,很有大都会的气派,但开到了近处一看才发现,才发现不少大楼已经荒废,一楼大厅全是破碎的玻璃和游荡的流浪汉,同行朋友立刻决定不下车,直接开走。城市也好,国家也罢,一整个产业的消失不是不可能的,底特律的衰败,受害最深的就是那些依赖产业最深,最走不开的一群人。 实在很难不把崛起的中国大陆想像成当年的日本车厂,而昔日光辉的台湾,一不小心就会变成今天的底特律。事实上,周围早有不少朋友被迫面对“去大陆还是回家吃自己”的单选题。很多人到这时候才第一次惊觉,原来自己需要公司,远比公司需要自己要多得多! 我一直觉得,“职场”跟“情场”是很相似的。当你过度迷恋对方,依赖对方的时候,通常也是对方开始厌倦,想甩开你的时候。要是有天你变坚强了,独立了,往往又会散发无穷魅力,让对方忍不住靠过来。当一群愤愤不平的员工,集结起来抗议公司关厂或减薪时,其实已经成为这段关系的弱者了。我并不是说劳方权益不该争取,我想说的是,在走到这一步之前,我们应该预备更好的策略,至少也要累积一些筹码。当水草不再丰沛时,就只有两个选择,当个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或是,在同样的土地上种植出自己的价值。前者就是当个具有跨国工作能力专业人员,后者就是创业,发展一套自己的系统,创造出价值。 这就是我创业的心情。不妄想当位高权重的大老板,不敢谈风花雪月的理想,只是希望拿回一些生存的主导权,考验一下自己在没有大企业或是明星产业的光环下,我和我的伙伴们能够创造出多少真正的价值。 其实对于上班族来说,并不是一定要离开公司,自己出来当老板才叫做创业,“创业”只是凸显“价值”的一种形式。如果你月薪6万,市场上能取代你工作的人月薪要价10万,那么你对公司来说就有4万块的净值。我们绝对要排除“靠公司赏口饭的思维”,就和公司与公司的合作一样,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公司是另一个,它以市场机制来购买你的服务与专业,就是那么简单。公司若能用同样或更低的价格找到更高水准的服务,它终究会离你而去。但相对的,你的服务在市场上有更高的价值,你也绝对可以待价而沽。 我老弟是个3D动画师,他有次告诉我,为了让他旗下那些满口理想抱负的动画师体认自己的价值,他要求团队每个人去参加政府主办的交通宣导设计比赛(很多自负的艺术家很不屑那种比赛)。目的在利用最少的制作时间,看看能赚到多少的奖金,这样等于就估算出自己的单位时间价值!结果老弟花了四个多小时的时间拿到数万元的首奖,而其他小朋友则全数摃龟,我猜他们对于何谓“理想”,何谓“价值”这件事上了扎实的一课:如果你自以为傲的专业,在市场上是没有价值的,那么要从何建立起理想呢? 我想对上班族说的是,把自己当作一间独立的公司来经营,其实就是创业!我们和公司的关系,就是一段平等对待的感情,一段互惠的合作。心底能够这么想,自然不会产生过度的依赖或期待,也会持续为拉高自己的价值而努力,成为公司(也是自己)的摇钱树,而不是拖油瓶。 对于有心创业却苦无资本(或怨叹资源不足)的人,我也想说一句或许不太中听的话。有人愿意投资你的事业固然是件好事,但如果你的创业不过是基于一个天外飞来的远大理想(或赚钱点子),却因为筹不到足够的钱便自认无法开展,我认为你是误解了创业的真谛了。创业是自己和伙伴们独力创造赖以生存的价值,而不是向别人借钱去满足自己达不到的梦想。有多少钱做多少事,重点是把自己现有的价值凸显出来,而不是靠着一个idea,弄一笔钱,去市场赌一把!从来就没有扎实的企业是单纯靠点子成功的,如果Facebook的马克.祖克柏等到资金到位才开始写程式,我想今天社群网站之王应该另有其人。 创业非关理想,但求生存,这是我的看法。(文/Bryan Yao) 延伸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