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杂谈 接近半年的时间,都是做的服务站的筹备建设工作。其中的乏味、疲惫、无奈、辛酸如果扔在泡菜大缸里搅一搅一定能发出某种独特的风味儿,没准儿能拿去泡菜国申请个专利什么的。 言归正传,按照理论上的说法,如果从年龄上划分的话。个人职业中所处的这个时间段应该属于“探索阶段”。这是我偷摸进度娘家,看到的一个高大上名词。 探索阶段大约发生于一个人的15岁——24岁之间的这一年龄段上。在这一时期中,个人将认真地探索各种可能的职业选择。 算了,理论上的东西我自己都看了昏昏欲睡啊。还是谈谈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吧(虽然很多人可能都已经看过了): 上帝制造万物。最先制造了牛,上帝对牛说:“你到人世间去拉犁开荒,给你50岁的寿命。“ 牛一听:“不行太辛苦了,我只要20岁的寿命。” 上帝答应了。又制造了猴子,对猴子说:“你到人世间逗大家取乐吧,给你20岁的寿命。” 猴子一听:“不行我只要10岁。” 上帝也答应了。又制造了狗,让狗给人去看门,也给它20年的寿命。 狗一听:“我也要和猴子一样只要10年的寿命。” 最后制造了人,对人说:“让你们到人世间去享乐去吧,给你20岁的寿命。” 人一听很高兴,但觉得寿命太少了,让上帝增加寿命。上帝便把牛、猴子、狗不要的寿命全给了人。 你看,现在的人: 20岁以前吃穿玩乐不用发愁,尽情享受; 20~50岁期间像牛,奔波奋斗,养家糊口; 50~60岁期间像猴子,成了老小孩,逗大家取乐嬉笑; 60~70岁就成了狗,退休在家,孩子们出去游玩、看电影,便对老人说,“爸(妈),我们出去了,你在家看着门”。 而我,也不过是在“职业”这块希望的田野上拉着犁的青年牛而已。可能也会有20~50岁的其他“牛”偶尔能看到我的这篇文章。而且,一旦不同意这种观点,可能还会瞪着牛眼,喘一口牛气,骂一句:你这个“傻牛”吹的什么牛B?! 实际上,我想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在这个年龄段都是拖家带口,拉犁上山的时节。什么?您不是,您是高富帅、白富美?别逗了,他们现在正开着法拉利奔驰在蓝天碧海之间呢,会来浏览这种苦逼的职场博客?(好吧,如果您真是,对于你这种不好好享受生活,非要来观察搬砖工们的思想工作的无聊行为,我只想对你说五个字:交个朋友吧。) 其实,当我刚一看完这个故事就不禁想:不管这个故事编得怎么样,无非就是把人生的几个阶段的某些特征,通过二次量化具象到几种动物身上而已。 普通人的这辈子吧,说起来真的没什么意思。按故事中的说法也就20年做“人“的时间,剩下的不是做“牛”,就是做“猴”,要不然就是“狗”……想着想着,就会让人感到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了。 什么时候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什么时候,我才可以高大上起来呢?站在楼顶,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呼吸着蕴含着丰富微量元素的空气:“昨天刚去4S订了顶配的宝马,城西的别墅也预定了,给银行的卖VIP理财产品的小美女留了个电话,眼前这份搬砖的工作再也不想去了,剩下的就看你的了。”我对着手中的彩票说着,陷入沉思…… 还是回到现实吧。没有显赫的身世,也不是某某红二代,连买彩票还要犹豫是不是多投100块钱买个复式。所以,我所能做的只有走自己的路。 回头来看,我们先假设这个故事是真实成立的(逻辑上而言)。那么,故事中的我们先做的是什么呢? ——是“人”!‘ 马老先生曾经说过(这次说的可不是巨贾马云先生,而是马克思…..呃,好像他不姓马,不过好赖搏个马年的彩头罢。):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做“人“的时候,多多考虑一下未来当牛做马的日子应该怎么去度过呢?瞧啊,这就是职业规划。 认识一个朋友的朋友,不太熟,但还算有名。这里就不提他的名字了,免得他变得更有名。 他是一位画家。一位从中学阶段就展现出高超绘画技巧的画家。那时候的他,已经能通过画画赚钱了——画公交车月票(好像不能说是“赚”……) 因为思想激进,他没有上过大学。(我认为其实是没考上) 他自学绘画、自学彩色铅笔、自我经营着…… 现在,一幅画就能卖20万…… 壕! 我甚至怀疑,他过去是画月票,莫非……现在改画人民币了?想想自己的房贷、车贷,是找他借钱呢,还是默默地拨打110? 其实,细细想来他并不是因为什么运气。他画得最好的一幅画,其实是自己的人生。从初中时代就确立了自己兴趣爱好,并且把他当成了一项事业来经营。不断积淀着,直到成功。 说到这里,突然想要介绍一本书,这本书应该很多人都看过,或者至少听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本书和其他几本关于一万小时的书一样,都是基于埃里克森和赫伯特.西蒙的“十年法则”的标志性理论,但这本书通过新的内容到了新的高度。一直觉得,如果一本书被打上“励志”的标签就变成了俗物,贬值了。空谈些大道理给我等屌丝灌心灵鸡汤,给埋头耕田的“牛儿”和苦哈哈们打上一剂鸡血,看到些盼头。 这本书当然挺励志的,我是个俗人,还没有读就挺High的了,但最好不要把它当作一本励志书,而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工具书。 所以,还在犹豫什么?赶快拿起电话拨打400-1234567订购吧,这本通往成功的书,不要999,不要998…… (未那个完,待那个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