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富士康员工集体加薪了30%,不禁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加薪有利于员工收入和感受;忧的是,加薪是不是解决问题的要害?如果不是,那么药不对症,虽多无益,甚至加剧病症。
俗话说:“百病自有百药医”,有病不可怕,毕竟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可怕的是以下三种情况:1、有病不被发现;2、发现了病症,却并不承认有病;3、承认有了病,却对病灶诊断失误,然后药不对症,一错全错。
富士康发生的悲剧,带给全社会对员工待遇及关怀的沉重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孩子们前仆后继,一个接一个走入绝境? 据了解,富士康的薪酬待遇远好于“血汗工厂”,即使“血汗工厂”的员工也没有报道说发生同样的惨事,因此很难在“薪酬”与“死亡”间建立因果关系。 比较集中的观点是,富士康员工为多挣钱,无节制地加班加点,没有时间沟通交流,也没有时间消遣娱乐,导致人情冷漠、意识偏执,最终酿成惨祸。如果事实的确如此,那么加薪之举,是否会误导员工变本加厉地加班,毕竟加同样的班可以比以前多挣30%,诱惑不小。尽管富士康同时出台的政策,还包括每周强制休息一天,但人休心未休,还是不能有效缓解员工紧张的神经。 所以,富士康应对危机的加薪政策是不是上策?我们还需拭目以待,以惴惴不安之心。
疑问之后,我有个建议,不算成熟,供大家研讨。 与其30%的预算用于加薪,不如将这笔钱用于改善员工的业余文化体育生活,创造条件使得这个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群,在紧张劳碌的工余有场地、有道具、有组织去放松身心,消遣娱乐,在朗声欢笑与挥汗如雨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同事间的交流,一个有真心朋友和心情愉快的人是不会自找死神的吧。 可否请富士康人力资源的同行,以文化建设、体育建设、艺术建设和培训建设为基础,构建一个“思维好、身体好、心情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五好人力资源环境”。让员工在这里工作有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花钱不见得多,效果可能标本兼治,永绝后患。
论及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创造,花同样的钱,用于弹性福利所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用于薪酬产出的价值。 因为前者有情有义,后者冰冷铜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