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博友,久违。最近比较忙,比较忙,比较忙,尽管中间屡遭批评博文更新太慢,但直到上周五忙的事方才告一段落,喘息之余得以心想笔耕与大家交流。
上周五晚与朋友把酒小叙,话题信马由缰,聊了许多行业内的趣闻、趣事和趣味觉悟,其中三分之一的酒喝在了知识境界上。夜半散席,微醺中道别良友,独自步行在酷夏静谧的热浪滔天中,内心却清明舒朗,暗自感叹着两件事:第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真了不起,几千年前洞见的农历大暑,节气一到,果然“天地一蒸笼,万物肉包子”;第二是我们对知识的修行确有境界之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不过知识界的一分子,远不能代表知识界全部,境界不分,真相不明,岂不真成了“万物肉包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放在知识界说的就是天下智慧生出知识,知识生出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生出互动转化机制,这个机制生出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知识界。人类在时间的长河里,通过对生产生活实践的总结概括和升华,形成了理论;理论以其抽象浓缩的特征,穿梭于广阔无垠的时空当中,又在无数个时间与空间的交织点还原回实践,指导实践的同时也接受实践的检验,与时俱进,实现科学发展。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大致可以把知识划分为三个境界:器物知识、制度知识、内化知识。 第一境界,器物知识。 器物知识,存在于书本中、网络里、光盘上,也机械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它在知识界的基础层面进行流通,如水上浮萍,无所不在,无所不往,缺憾是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可有一比,如剑,悬于墙上,不在手中,看上去琳琅满目,到用时空空如也。 第二境界,制度知识。 制度知识,经初步消化改造,其理念方法已固化于模式流程中,成为结构化的实践框架和工具化的操作实务。如从天马行空到落地生根,在应用的土壤上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如剑,剑在手,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不过,人是人,剑是剑;手无剑,人无锋。 第三境界,内化知识。 内化知识,已彻底消化吸收,并按自我既有范式重组,达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从精到通,从通到化”的知识最高境界,即我们常说的“化境”。此时的知识,形式已淡而无迹,精髓却融化在血液中,在知识界的高级层面圆通周流,无所不在,无所不往。不用时,它无形无相;需要时,它滔滔不绝。如剑,人即剑,剑即人,人剑合一;手无寸铁,人莫可当。 内化知识,说来挺玄,其实无非是知识转化成了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也可说化成了本能。我们常说的第六感,就是思维习惯最直接的觉悟性;而肌肉记忆,就是行为习惯不假思索的下意识。现实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偶有闲暇时尽可对号入座。
如果把知识的三种境界对标到教育培训领域,我们就可看得透彻许多一直争论不休的现象。小到企业培训评估,大到国家高等教育,千言万语,唇枪舌剑,不过三境界的轮回而已。
经常想起“盲人摸象”,故事里每个盲人都是对的,又都不对。源于亲身实践体验获得的知识肯定假不了,错在没有整个摸遍就草率下结论,明眼人看他们争论得严肃认真,不可开交,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又说不得,因为没有盲人相信,他们只信自己。 事实上,无论我们掌握了多少知识,我们的有知永远只是知识界的沧海一粟,任何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盲点,当此盲点,又有几人可以理喻?
时间不早了,以《蔽月山房》结束今天的小叙吧。 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以其“知行合一”的思想流传千古,其超凡才智从他6岁所做这首诗中可见一斑。在这天地一蒸笼的夜晚,让清澈冷静的智慧带给大家一丝凉爽吧。
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阔。 |
快乐的枫枫: 整的挺老子呢还万物为刍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