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真实案例:比别人早5年成功的捷径

2011-5-6 11:31| 发布者: 论坛管理| 查看: 335| 评论: 10

摘要: 真实案例:比别人早5年成功的捷径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成功有没有捷径?很多人都会说成功没有捷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积累。难道除此之外,成功就真的没有捷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量 ...

真实案例:比别人早5年成功的捷径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思考:到底成功有没有捷径?很多人都会说成功没有捷径,需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积累。难道除此之外,成功就真的没有捷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提早2年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确有提早5年成功的可能。我们不需要一次制定特别详细的职业规划,把它像神一样供上,然后按步实施。但是,尽早明确大目标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刘俊:想成为CIO而不是CTO

卓越网副总裁刘俊说:“我在贝塔斯曼工作时,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要成为CIO,而不是CTO。”毕业后到浦东区环保局做技术工作的刘俊,本以为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计算机与环境科学双学士的专长。但是却事与愿违,过了两年无所事事的生活。后来他跳到日本东星软件公司,当时的规划就是做一个技术人员。刘俊说,真正的职业规划是从进入贝塔斯曼公司之后。“当时虽然仍是做技术,但我接触到了企业的流程,并且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贝塔斯曼的企业流程是固化在程序里的,很多新员工不知道企业如何运作。而刘俊因为懂技术,可以了解他们的程序,从而得以了解企业的运作。“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技术人员通常有两条路,要么一直朝纯技术方向发展,成为CTO,要么把技术作为了解企业的一个手段,发挥技术优势,运用在管理上,成为CIO。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后者,确定大目标后,今后的每一步发展及充电都是为了这个大目标而努力。”

尽早确定大目标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做技术的人常常考虑,今天是WINDOWS2000,明天是WINDOW2003,希望技术越走越深。而懂技术的管理人员,更多考虑如何使企业的效率最大化。如果你的目标是CTO,应该去读软件工程硕士。而我的目标是CIO,所以去读MBA。”刘俊因为很清楚自己的大目标,所以在工作中会有意识地向这个方向倾斜。

在贝塔斯曼看程序时,刘俊更多的不是看技术,而是看流程。仔细研究哪些是德国人做的好的,而哪些是在中国不太适用的。刘俊花了一年的时间把贝塔斯曼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整个流程看清楚,之后又到中美合资的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去学习不同领域的管理流程。而在安泰公司的10个月,刘俊一直在准备考MBA。 一方面倾向管理,一方面利用技术优势。深厚的技术背景让刘俊在卓越做业务时尝到了甜头。

刘俊说:“其实技术能为你节省很多人力成本。做市场时,我希望看到各种各样的统计,如果不懂技术,根本不知道有些数据其实可以统计出来。我在做俱乐部时,我们主要通过寄会刊达到销售目的。我给谁寄,寄什么样的商品,寄的频率是多少,完全是靠数据分析出来的,绝不是凭感觉拍脑袋拍出来的。如果给卓越会员发EMAIL,几乎不需要成本;但如果是寄杂志,就有印刷费、邮寄费、信封费,成本非常高;而寄给根本不需要的人,就是在浪费、在烧钱。我一个星期寄一本,很有可能有3本是浪费的。这个频率怎么控制?我寄出去后,希望多少人有反馈才是赚钱,甚至做多少页才能收到最好的反馈,都是通过数据计算出来的。我知道怎样分析,怎样提取数据,我至今还是自己提取这些数据,这就是技术带给我的优势。”

一切从大目标出发才不会被琐事困住手脚

如果一个人心里始终不忘自己的大目标,就不会被身边的小事困扰,也不会经常觉得受委屈,会很坦然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刘俊在回忆当初离开贝塔斯曼时,感触颇深。“在贝塔斯曼工作一年后,我对系统改造方面开始提出一些意见,但当时感觉自己的提议根本不被重视。他们给你的感觉是,我这个东西已经100多年了,别来跟我捣乱。我当时年轻气盛,总想的是 ‘大不了就不干了’,于是就离开了那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确学到不少东西,如果不那么冲动,可以学到更多。”“而现在在卓越,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琐碎的烦心事,关键是看你的心态。如果你不停地把烦心的事累计起来,就会觉得没法生活了,就只会有一个念头:‘放弃’。而为了一口气,把最终的目标都忘了,这其实是最可怕的。如果你心中固守着大目标,根本不会觉得眼前的小事是委屈!正是卓越给了我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展示自己,让我觉得有种归属感。”现在刘俊会对下属聊这些事情,以自己的经历劝他们不要因为小事忘记大目标。不过他意识到,很多事情一定要亲身经历才会明白。

李靖:在联想的两个半年规划

现任卓越助理总裁的李靖是南开大学国际贸易系97级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经贸委直属企业。李靖说:“当时没有什么职业规划,只是想专业对口,学有所用。刚到单位时满腔热血,想的是我一个人能为国家创造什么成绩,进出口达到多少。但是后来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差距太大。”每天跟朋友打打电话,下午4点半下班,中间洗澡吃饭再花2小时,过于轻闲的工作让李靖感到害怕,不想自己到40岁还要过这样的生活。想到要跳槽,却不知道跳到哪里。工作2年后,一次偶然的招聘会上,学文科的李靖居然被联想看上,被招到联想做网站。这一跳,完全跨了行业。

不能偏离自己的轨道

去联想做网站编辑前,李靖几乎没上过网,联想电话通知面试时,家里人说她正在外面学Word。李靖真正的职业规划在进入联想的头半年。“那个环境给了我一个思考的空间,去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于是就开始思考,互联网是什么样,自己是什么样,我在这个环境是什么状况,在团队里面处于什么位置。那时候正是互联网泡沫时期,联想的FM365网站大有灭掉其他网站的架势。每个人的规划也都跟着泡沫起来,恨不得立刻买房买车。后来泡沫破灭后,也及时调整了心态,规划也跟着务实起来。” 进入联想的头半年,是李靖成长最快的时期。当时学习了很多东西,包括业务方面以及与人沟通的技巧等。所接触的新鲜事情太多,这时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方向,很容易走入误区。

而李靖很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进入联想半年时间,我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我渐渐清楚,网站整体是我要研究的方向,而不是技术本身。所以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不会成天想着Dreamwaver怎么做,或者学习其他什么软件,那样就偏离轨道了。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发展方向,那只是我的工具而已。我个人更感兴趣的是网站的架构、界面,店面的布置、摆放,包括互联网还有没有其他的应用价值。思考的东西不一样,做法也就不一样。在落实具体工作的同时,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其他位置上,不然就会把自己圈定在很有限的范围。”

2次跳槽3份工作,每次都在向更专的方向发展

从1999年到2002年底,李靖一直在联想做网站方面的工作。2002年下半年,随着对IT行业和公司战略的了解,李靖觉得瓶颈出现了。她感觉到,联想正在淡化和放弃互联网业务,对于联想来说,主营业务还是PC,而自己在这里没有太大的舞台,于是她又开始了自己的半年规划。 “当时有很多机会,比如去航空公司或其他企业,但我不想再换行业了。因为我对自己很了解,每个选择都是更进一步,而不是重新开始。可能有人具备重新来过的素质,我对自己性格很了解,我不适合创业,不能重新到一个领域开拓,以后的方向一定是互联网。我愿意做互联网拓展工作,于是到了卓越。”李靖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个良性的过程,工作变换不算频繁,2次跳槽3份工作,感觉更高更专业了。

2003年进入卓越,她开始担任市场部经理。她并不满足市场的拓展,因为她最大的兴趣是卓越的核心业务,即原来的网上事业部。因此平时在做好市场的同时,她更关注核心业务是怎样运营的。因为李靖根据自己的兴趣有这样的规划和准备,所以在去年5月份公司提升她做主营业务时便感觉如鱼得水。 李靖说话语速很快,但思路很清晰,她会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自己的职业规划,而一旦你开口说话,她马上很有礼貌地注视你,表示十分愿意倾听你的提问。

职业规划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她回答说:“记得有人说过,想要成为成功的人,首先要有100%的决心,里面的5%才有可能成功。所以首先要有信心,要制定大目标。平时一定要不断思考,不要轻易陷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她说: “一般目标是3年到5年,要一步步落实,而且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这是一个微循环的过程。” 如果一个人心里始终不忘自己的大目标,就不会被身边的小事困扰,也不会经常觉得受委屈,会很坦然地面对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困难。

刘俊在回忆当初离开贝塔斯曼时,感触颇深。“在贝塔斯曼工作一年后,我对系统改造方面开始提出一些意见,但当时感觉自己的提议根本不被重视。他们给你的感觉是,我这个东西已经100多年了,别来跟我捣乱。我当时年轻气盛,总想的是 ‘大不了就不干了’,于是就离开了那里。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确学到不少东西,如果不那么冲动,可以学到更多。”“而现在在卓越,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琐碎的烦心事,关键是看你的心态。如果你不停地把烦心的事累计起来,就会觉得没法生活了,就只会有一个念头:‘放弃’。而为了一口气,把最终的目标都忘了,这其实是最可怕的。如果你心中固守着大目标,根本不会觉得眼前的小事是委屈!正是卓越给了我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展示自己,让我觉得有种归属感。”现在刘俊会对下属聊这些事情,以自己的经历劝他们不要因为小事忘记大目标。不过他意识到,很多事情一定要亲身经历才会明白。

陆逢兆:以地产为终身职业

现任戴德梁行执行董事的陆逢兆在房地产界已经有20年的工作经验。前10年在香港发展,后10年来内地开拓。当问到这20年来有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从来没有。”

个人兴趣与行业发展的完美结合 “

我喜欢与人沟通的职业,我不怕麻烦。”现为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的陆逢兆1984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主修测量地产实务。在进入大学选择专业时,陆逢兆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当时想过做会计,不过我实在对数字没感觉,去做律师,又觉得自己没时间看书。而房地产是与人打交道的行业,我就是喜欢和人说话。”香港地产发展比较早,大学里地产专业设置也比较成熟。地产实务分为学科地产评估、地产代理、物业管理等。大学期间,陆逢兆除了广泛射猎各领域的知识,还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就是物业管理,这也是跟自己的兴趣有关。

因为物业管理强调全程介入的概念,工程还没开始,物业就要进行各方面的协调工作。而相比来说,中介工作主要集中在楼盘的销售和租赁,评估接触的面就更窄。“物业管理工作非常琐碎,但是我这个人就是不怕麻烦,我特别喜欢看到乱的东西变成有系统有规律的东西。”陆逢兆说。

如果选择一份自己感兴趣的职业,所在行业又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再做20年又何妨?“我比较幸运。80年代正好是香港房地产迅猛发展的时期,我选择了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而香港房地产的发展与英国发展很相近,我们在大学里读的都是英国的东西,考英国的测量师。我经常到图书馆看英国的杂志,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后来在工作中,我作为测量师,就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而1994年到中国,我又赶上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期,在香港的那一套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在中国又派上了用场。那时候,内地还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

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陆逢兆在接受采访的第二天,又要赶往沈阳。他现在负责北方地区的业务,原先主要监管大连和天津两个城市,今年年初兼管北京市场。“北方市场比较大,所以我选择北方。”他说。 20年始终如一的职业难免显得单调,但是陆逢兆懂得随时寻找更广阔的空间,让自己总能体会到工作的激情和乐趣。“毕业时,我计划三年内主要是学习,要弄通物业管理。结果正好在1987年,我成为了一家开发公司物业管理部的主管。做了一段时间后,我感到空间不是那么大,因为是管理公司开发楼盘,我不能自由选择楼盘。19***我到了怡高,一家房地产顾问公司,在那开拓市场,我可以自己选择楼盘,所以做得比较开心。 1994年,我觉得在香港已经发展得差不多了,毕竟香港地方小。正赶上世邦魏理仕要到内地扩展,我就到世邦做物业管理主管,到大陆发展。开始主要在南方,深圳、广州等地,后来发现北方潜力更大。”世邦魏理仕在中国前期开发的许多项目都是陆逢兆的功劳。每说到攻城略地,他总是特别开心。

东海中心就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项目,我记得那是在1996年。”为什么选择戴德梁行而离开世邦魏理仕?陆逢兆的回答很简单。“世邦是美资公司,高管里很多美国人,他们的一些理念跟我们很不一样,他们看城市很表面,发展项目时也相对保守。戴德梁行也是一家国际公司,但骨干是香港人,相对来说,更了解中国市场,而且更愿意做一些开拓工作。

举个例子,戴德梁行在大连成立办事处已经5年了,发展非常迅速。而世邦魏理仕可能到现在还在开会讨论要不要在大**展。”在内地发展的10年中,陆逢兆刚开始还是两头跑,现在已完全扎根内地,尤其是北方地区。“我的后半生一定是在这里发展了。”陆逢兆非常肯定地说。 每个人的职业道路都不尽相同,我们无法把别人的规划套在自己身上。但有一点,不能停止思考;同时,也不要让自己的思考凌驾于能力和环境之上。而且早2年规划,才有可能早5年成功。刘俊和李靖都表示,如果尽早规划,毕业后的两年不那么迷茫,也许一切又会不同。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学习进行中 2011-5-6 07:55
近期也在做职业生涯规划,但迷茫中
引用 DreamCather 2011-5-6 08:51
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迷茫、、、
引用 红尘HR笑 2011-5-6 08:52
一直在思考,从未作行动
引用 欧阳倩 2011-5-6 08:56
职业规划确实很重要,有了目标才会有行动。但是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坚持!
引用 kurki 2011-5-6 14:26
知道应该做职业规划,但是好像很多东西不能完全想明白,也就无从规划了...
引用 crystalme 2011-5-6 14:55
职业规划,早点做结果会大不同,那个悔啊。
引用 qltbh 2011-5-6 20:05
职业规划是很重要~~~
引用 飞翔2000 2011-5-6 22:45
学习了,确实应该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引用 melodyhr 2011-5-10 12:55
很准确
引用 decy 2011-5-10 13:11
规划规划吧

查看全部评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