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隔岸观火《写报告的几点技巧》的博文,收获很多。
公司近两年招聘了不少毕业生,作为后备的管理和技术骨干来培养,让他们到公司的生产一线单位去轮岗学习,安排他们每个月写一篇报告。看到他们完工的报告,我觉得估计他们都没有看过隔岸观火这篇文章,怎么内容都是那么空洞、完全让人找不到闪光点。在博文的回复中,有人提到了“see--do---get”这个观念,在此启发之下,我觉得应该还需要加上一个“think”。
思考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这一点在下棋中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不同的棋手,他的思考能力不一样,看到的棋路也不一样,有的只能着眼于当前一步棋,有的可以推算出2-3步,而高手则更为厉害。昨天晚上看《冯仑管理日志》,冯仑说过一句话,人跟人之间从生理上来说,差距都不大(排除性别),都是一百多斤的肉,为什么大家的成就就天差地别呢,关键在于精神世界,在于思考的能力。
古语有这么一句话,”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就很好地解释了这个道理。很多新人,包括我自己刚开始毕业的时候,都很“愚”,不知道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想,自己现在的工作怎么改进,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工作要做,只知道被动地等待上司的工作安排。如果你工作效率高,思路清晰,工作成果非常符合领导的胃口,那恭喜你可以加分了,至少你能胜任当前的工作;如果反之,那么领导对你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差,觉得你不足以“担当大任”,毕竟,小事都做不好,领导怎么可能放心把大事交给你呢?
现在的新人,毕业时大多21-23岁,其中有15年左右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而学校恰恰是一个非常规律的环境。什么时候报到、什么时候放假、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考试,都有着明确的时间安排,学生只要按照课程表走就行了,不用自己动脑子去思考,也没啥思考的时间,毕竟那么多的习题、那么的考试在等着呢。思考能力的弱化,导致了新人在参加工作的初期,适应能力大大降低。企业毕竟还是一个弹性相对较大的环境,如何去做工作,什么时候做,都有个人发挥的余地。在学校习惯了课程表的人,来到公司,没有老师的督促、没有了同学们的提醒(交作业、参加考试或者玩游戏),完全是靠自己,一下子头就晕了,更别说在工作上的主动思考了。
因此,新人谁觉悟的早、谁思考的多、谁思考的细,谁就能尽快地脱颖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