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中"收买人心" 领导不但不该干涉集体娱乐,而且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去。某局机关一向死气沉沉,有一年,大家都觉得该娱乐一下了,便要求星期六下午在会议室跳跳舞,头一个星期局长同意了,第二个星期,局长皱起了眉头,第三星期,局长指示,四点以后再跳,四点钟班车就该开了,谁还会留下来跳呢?该机关星期六下午,一向是大扫除时间,许多人中午清扫完后,便回家了。局长把大家回家的原因,归究到跳舞的原因上,说,你们一跳,不跳的人就以为可以回家了,这就严重影响了上班的纪律。你们跳我不反对,年轻人嘛,坐不住是难免的,跳一跳是应该的,只是不要占用工作时间,我都是赞成的。但是有一条要坚持,一定要保证八小时的严肃性。 这样一来,再没有人在单位跳舞了,大家还和以前一样,中午早早打扫完卫生,各自回家去了。一个单位中的人,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彼此十分陌生,大家都有一盘散沙的感觉。都觉得这是一架机器,每天工作完后,赶快离开这里,否则自己连笑都不会了。 局长对这一点很有感触,他经常对别人说,现在的人和50年代的人没法比,那个时代大家都齐心协力,拼命工作,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同志式的互相合作的关系,现在谁跟谁都很麻木,真不知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里面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只有纯粹的工作关系,而没有一种朋友间的相亲相近的关系。美国有个学者提出一个理论,叫相亲相近效应。认为相似的人比不相似的人,彼此更容易互相喜欢和亲近。如老人喜欢和老人相处,年轻人区和年轻人相交;教育水平和职业相似的人,他们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成为朋友;经济地位相仿的人,更乐于互相往来;有共同信仰和理想的人,容易同甘共苦,携手并进;业余兴趣相同的人,也容易结合在一起,跳舞的找跳舞的,打牌的找打牌的,集邮的找集邮的。 纽康勃(Newcomb)1961年对这种现象做过实验观察,他在密执安大学选了两组学生分别住在两个大屋里,结果发现,条件相似的一个屋里的学生,关系很密切,成了好朋友,而条件不相似的那个屋子里的人,关系平常,难于成为朋友。这种现象是对上述理论的很好验证。 当我们发现别人与我们有相似之处时,这种"一致性"就使我们产生一种愉快感和亲近感(例如中国人在国外见到中国人时,就是这种心情)。彼此相似的东西越多,关系就会越密切。这是因为在我们实现生活目标的过程中,对方使我们产生信赖感、可靠感和安全感。 相似的人,可以在一起探讨共同遇到的困难和摆脱困难的方式。共同的志趣在为联结彼此的坚实纽带。大家可以互相借鉴经验,互相解除压力,因此彼此的吸引力就非常大了。 集体娱乐时,大家可以在一起交谈、了解,彼此熟悉,从纯粹的工作关系过渡到朋友关系,打通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减少彼此间的"不相似",在对工作、对问题的看法方面,达到尽可能的一致性。使单位出现友好、和谐的新局面,使大家能够更加心情舒畅地彼此合作。 如此一来,娱乐不仅仅是玩一玩、乐一乐,更主要的是他能大大提高大家的相似程度。在其中,改变一下自己的上级面目,沟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气氛中争取大家对工作的支持和对单位的喜爱。 有人把这一套道理讲给局长听后,局长不太相信,但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他同意在星期六下午跳舞了,有时自己还上去跳两跳,于是,单位里跳舞的人越来越多,走路的节奏无形中加快了许多,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扯皮的事也少多了,大家觉得舒畅多了。 局长对这种现象有些不解,直到有一天,他看到儿子语文课本上吴伯萧的那篇《歌声》后,才有些明白。延安时期,我们在那样一种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家却是那样的士气高昂,万众一心,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延安的歌声,那无处不唱、无日不响的歌声,那惊天地、泣鬼神的歌声,把大家的心连到了一起,把大家的劲头攒到了一起。也许,集体娱乐的作用真是不小,局长陷入了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