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中人网 门户 中人博客 查看内容

为了未来而学习—写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子们

2010-6-27 16:41| 发布者: 果核| 查看: 402| 评论: 21|原作者: 六月雨

摘要: 为了未来而学习—写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子们 作者 六月雨 版权信息:原创文章,因公转载和公开使用,请自觉遵守公告要求,详见http://bbs.chinahrd.net/home.php?mod=spaceuid=10531do=blogid=135470。 ...

为了未来而学习­­—写给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子们

 

作者  六月雨

 版权信息:原创文章,因公转载和公开使用,请自觉遵守公告要求,详见http://bbs.chinahrd.net/home.php?mod=space&uid=10531&do=blog&id=135470

       

      在我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曾经因为部门内部人员补充,面试过不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其中以本科生居多,也不乏人力资源管理硕士生,他们大多来自国内知名的高等院校,没有人会怀疑他们的聪明与智慧。

       因为知道他们没有工作经验,所以我在面试中的考察重点除了语言表达、在校成绩等综合素质外,其它基本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知识为主。目的无非是想看看他们在校期间学到了什么知识,个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解,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力。可是面试的结果,很令人吃惊。除了少数比较爱学习的人外,大部分人的表现不那么令人满意。面对如此无奈的结果,我不由得去思考当前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大家常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要是真这样倒也不错,毕竟学生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可实际上,很多学生是既缺乏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我是这么认为的: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那叫完美,理论和实践不结合那叫残缺的美,理论和实践都没有,一点都不美;光有实践没有理论,是完全的实战派,但不成体系和系统,可在工作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光有理论不结合实践,是所谓的学院派,有体系和系统的理论知识,可以在教育、培训中发挥作用;两者都没有,只能是永远的学徒,这还要看师傅的忍耐程度。

       所以,我认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有点失败,培养出的不少学生连理论也掌握不了,更不用说实践了。以前我们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就是学校,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简单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场、图书馆五点一线,没多少事情可做,只会看书学习;而现在的学生选择太多,有些人连学习也忘了。说开来,这是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不全是学生的错。国外很多大学管理学类教授出去可以到大公司做CEO、做高管,请问国内管理学教授有多少可以胜任?个人认为,大学里一些教管理专业的老师,凭着在所谓的核心期刊发几篇文章(据说自己出版面费),或者写几本书,弄个高级职称或硕导、博导,整日沉溺于功名利禄,而不专心做实践研究,是成不了大家的。

       不管怎么说,一时半会谁也改变不了教育体制的顽疾。而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如何克服教育体制的不足,最大可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武装自己。毫无疑问,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千万不要被所谓的表面现象所蒙蔽,急功近利、玩物丧志,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如果在学生时代能有一些好的实践机会,也要学会去珍惜,这同样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无论如何,只有学到真本领,掌握真知识,才能使自己赢在起跑线上(当前幼儿教育的流行语,在此借用)。与其工作后才开始学习,不如从学生时代起,就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毕业后是把自己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是继续再学习的问题,不是才开始学习的问题。学习的时间不学习,和工作时间不工作一样,只能说是蹉跎岁月、虚度光阴。

       很多学生会说:“光有知识有什么用,单位招聘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可我们缺乏的是工作经验。”不可否认,既有知识又有经验,那是最好不过了。可是有多少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时候强调的是工作经验呢?我们大可不必拿自己的不足去当竞争力。人家招聘部门经理、主管,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人能做的了吗?无论是求职,还是工作,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劣势和别人的优势去对比,就如同非要和姚明比篮球水平,和刘翔比跨栏速度,和做财务的比算帐一样。要知道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然后专注地去做。如果开始就把方向选错了,结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正确的做法是,去找那些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并确保自己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而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呢?是你的综合素质,你的知识储备。综合素质和知识储备来自哪里?那就是学习,不断的学习。

       在不少人的观念里,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需要专业出身,谁都可以做。这最起码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专业出身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没有体现出专业优势,和非专业出身的人干的一样;二是大多数人力资源从业人员干得都不怎么样,谁做都可以。真的希望我的一些感触都是杞人忧天,更希望广大学子都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不管怎么说,为了自己的未来,为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多学点东西总不为过。

       最后,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认真思考一下大学四年究竟会有什么收获?或者毕业后能取得什么收获?如果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我真的要恭喜你,为你感到高兴,因为你已经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什么都没学到,我会为你感到惋惜,那四年的青春岁月可能会成为你记忆中永远的痛,前方道路上也许会充满坎坷。

     

        另:虽然不太习惯改版后的新网站页面,但还是要祝贺中人网改版,毕竟新的事物充满新的希望,祝愿中人网越办越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2011-2-20 12:09
学了好多年,感觉所学确实不多,谢谢老师的真话。
引用 2011-2-12 13:28
谢谢!
引用 2010-8-23 13:36
嗯嗯,谢谢
引用 2010-8-23 12:47
missluo: 国内的人力资源专业设置不太好,我是一名专科生,也是这个专业的,我们的课程设置真的很不好,大一什么专业课都没有,还好这个暑假找到一份实习的,在人力资源部 ...
学校里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如果能结合企业实践最好,一是加深印象,二是实战演练。这时候学习面可以宽点,成功学、管理学、经济学多涉猎一些,对以后工作有帮助。真正的学习是从参加工作开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以前的很多文章都谈到,有时间可以看看。
引用 2010-8-23 12:39
国内的人力资源专业设置不太好,我是一名专科生,也是这个专业的,我们的课程设置真的很不好,大一什么专业课都没有,还好这个暑假找到一份实习的,在人力资源部,来到这里才知道我大一究竟学了什么,我觉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可能马上对这些课程设置做变动,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也希望六月雨能写更多针对大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一些宝贵建议。
引用 2010-8-5 20:51
好真实,现在的人比较浮躁,少了点踏踏实实的精神。学习很重要,没工作经验的不能不学习,有工作经验的也得学习,很容易被淘汰,不进则退。
引用 2010-7-11 21:59
赞。学以致用。现在很多学生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只是为了一个毕业证书。老师是为教而教,不在乎理论是否能转化为实践。学校和企业是个断层。
引用 2010-7-8 11:20
LAOBAO是教授类工作人员吗?个人觉得我们的大学教育需要务实精神。据我个人在大学的经验我赞同六月雨的观点,为什么不能比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差距,避免固步自封,自我满足。
引用 2010-7-6 11:37
六月兄写的很好 特别赞同理论是实践的论述,学生本身就是以学习纸上谈兵为主的,纸上谈兵都谈不通,能先把理论搞通就是一种能力,不然,实战也会大打折扣!
引用 2010-7-2 14:20
lanbao1号: 写得也有些欠妥。俗话说:“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你所说的国内的学校的教授不一定能直接到个大公司当什么所谓的CEO,但是,您拿国外的什么人来做比较,其中也缺 ...
谢谢指教!我抽时间认真再读几遍韩愈的《师说》,也许能写出稍微好点的文章。
引用 2010-7-2 13:22
写得也有些欠妥。俗话说:“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你所说的国内的学校的教授不一定能直接到个大公司当什么所谓的CEO,但是,您拿国外的什么人来做比较,其中也缺乏数据与事实论证的,你的文章里大多的是你个人意见,不够完整。有道是“学业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引用 2010-7-2 08:40
颇具指导意义的分享!
引用 2010-6-30 23:33
我也是一名HR专业毕业生,看到六月兄此篇文章,觉得很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在校的学生很少有比较长远的规划和职场人士的那种压力,需要多聆听前辈的建议,不断改善自己的不足。
引用 2010-6-30 17:56
写的真好!值得学习呀!
引用 2010-6-30 10:58
该文章深刻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目前国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设置太过空洞,书籍相似度高、可读性差,操作性低,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严重脱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未来更需要有实践经验的人多多总结,以示后人,才能真正有所发展。
引用 2010-6-29 19:50
谢谢楼上各位朋友支持!新版的评论功能不错,还能修改,不错,不错!
引用 2010-6-29 16:56
为了未来而学习,好文章!学习了。期待博主更精彩的文章。
引用 2010-6-29 12:24
分析得很好,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我深有同感,不单单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在感慨和后悔,受教了。
引用 2010-6-29 10:52
说出我的心声,感觉以前在大学里面浪费了四年,专业知识不扎实,很多都需要重新开始学习
引用 2010-6-28 14:56
学习需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工作需要一个好的工作平台。

查看全部评论(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