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打造管理故事大花园

2011-9-17 08:35| 发布者: 蟹蓝| 查看: 246| 评论: 115|原作者: 小妮子--Grace

摘要: 最近看到很多小故事分享,但是都比较分散。在我们的周围有众多的小故事,有的来源自己,有的来源书籍,有的是道听途说。。。不管从哪里来,希望能够在中人家园给故事开辟一片花园。不管是已经分享过的,还是从未看到 ...
    最近看到很多小故事分享,但是都比较分散。在我们的周围有众多的小故事,有的来源自己,有的来源书籍,有的是道听途说。。。不管从哪里来,希望能够在中人家园给故事开辟一片花园。不管是已经分享过的,还是从未看到的,希望在这里能够沉淀,创造我们的花园。
    鼓励原创分享,欢迎大家积极分享,凡事分享内容符合以下要求,均有积分,原创双倍哦~~
    有个小要求哦~
    1、故事必须有标题;
    2、故事情节描述清晰;
    3、谈谈故事给你的启示;
    4、原创内容请注明【原创】。


      例:

                                                                       青蛙与奶桶
    故事:
  有个牧人将刚挤的一桶鲜奶放在地上,有三只小青蛙打闹时不小心全部掉进了奶桶里。就这样三只小青蛙游也游不动,跳也跳不起。
  第一只青蛙说:“难怪早上眼皮就在跳,好端端掉进牛奶里,我的命好苦啊!”然后它就漂在奶里一动不动,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第二只青蛙试着挣扎了几下,感觉到一切都是徒劳,绝望地说:“今天死定了,我还不如死个痛快——长痛不如短痛”于是它一头扎进牛奶深处,自己淹死了。
  第三只青蛙什么也没说,只是拼命蹬后腿。
  第一只青蛙说,“算了吧,没用的,这么深的牛奶桶,再怎么蹬也跳不出去啊。

  “也许能找到什么垫脚的东西呢!”第三只青蛙说。

  但是桶里只有滑滑的牛奶,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支撑的东西,小青蛙一脚踏空,两脚踏空……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小青蛙几乎想放弃了,但是一种本能的求生欲望支持着它一次又一次地蹬起后腿。它感到牛奶越来越稠, 越来越难以游动……
  然而,慢慢的,奇迹出现了,它们下面的牛奶硬起来了——原来牛奶在它拼命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待到等死的那只小青蛙发现这一点,它兴奋地叫起来,这时它的同伴已经差不多精疲力竭,然而两只小青蛙还是奋力一跳,终于都跳出了奶桶。而它们的另一个同伴,却没能出来。


    启示
  压力和危机来临时,管理者如果先慌了阵脚,不知所措,或者同下属一样,什么也不做,任凭事态发展而不顾,这样怎么能让下属心服!如果你有志气在一个实力相当平均的团队中成为领袖,那就在处理危机时学学那只努力找寻支撑点的青蛙吧,也许就是凭你的坚持和努力,带领大家安然渡过危机, 大家以后也自然唯你马首是瞻! 管理技巧只是很小的一个方面,人格的感召和面临危机时的大智大勇才会真正俘获人心。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一叶碧云 2011-9-16 17:39
这个创意不错啊……顶一个啊
引用 markkk2010 2011-9-16 17:44
本帖最后由 markkk2010 于 2011-9-20 09:49 编辑

       如何将企业治理好,一直是管理者的一个“研究课题”。有的研究有素,也就治理有方;有的研究无得,也就治理失败。要治理好企业,必须网罗人才,古代燕昭王黄金台招贤,便是最著名的例子。
  《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公元前311-前279年)一心想招揽人才,而更多的人认为燕昭王仅仅是叶公好龙,不是真的求贤若渴。于是,燕昭王始终寻觅不到治国安邦的英才,整天闷闷不乐的。
  后来有个智者郭隗给燕昭王讲述了一个故事,大意是: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然而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
  国君的手下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郭隗又说:“你要招揽人才,首先要从招纳我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种才疏学浅的人都能被国君采用,那些比我本事更强的人,必然会闻风千里迢迢赶来。”
  燕昭王采纳了郭槐的建议,拜郭槐为师,为他建造了宫殿,后来没多久就引发了“士争凑燕”的局面。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管理之道,惟在用人。人才是事业的根本。杰出的领导者应善于识别和运用人才。只有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战无不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可能像燕昭王一样筑“黄金台”,但是,我们难道不可以借用报刊一角,筑起“招贤台”,招聘贤才么?
  人才就是效率,人才就是财富。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
引用 海之怀抱 2011-9-16 17:51
本帖最后由 海之怀抱 于 2011-9-16 18:04 编辑

                                                                       成功无捷径
    故事:
         一个青年职员平时工作懒懒散散,在转正前一个月他问老板:如果我兢兢业业工作一个月,我能转正吗?老板答道:你的问题让我想到一个冷房间的温度计,你用热手捂着它,能使表上显示温度上升,不过房间一点也不会温暖。

    启示:
        今天的成就是因为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 其实真正的成功是一个过程,是将勤奋和努力融入每天的生活中,融入每天的工作中。这要靠我们的意志,但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 培训中有一句话:因为你有选择,你主宰自己的人生。


引用 海之怀抱 2011-9-16 17:54
本帖最后由 海之怀抱 于 2011-9-16 18:03 编辑

                                       找问题
故事: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问: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只猎狗。还有哪?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里去了?

启示: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精力,扰乱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自己心目中的目标哪去了?






引用 凯茜儿 2011-9-16 18:04
本帖最后由 凯茜儿 于 2011-9-16 18:04 编辑

用人之道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
        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 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引用 凯茜儿 2011-9-16 18:09
鹦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元。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后只能做最好的攻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引用 威哥1号 2011-9-16 18:48
本帖最后由 威哥1号 于 2011-9-17 14:03 编辑

支持原创,构思一下
有好的idea一定跟大家分享!
                                                                向和尚卖梳子的故事
有一间公司高薪聘请卖梳子的人,但是对象是和尚。大家听到后都觉得这个是难题,一周后,共有三人向和尚卖得梳子。公司的总经理接待了这三位卖梳子的人。第一位向和尚卖了一把梳子,经理问他是如何向和尚推销的。对方答,我在和尚寺庙看到一个和尚在瘙痒,于是我跟他讲梳子可以瘙痒,于是他就买了一把。第二个卖梳子的人卖了10把梳子,经理问他你是如何卖的?对方回答到,这里附近总共有10家寺庙,每到寺庙开放的时候,烧香供奉的诚信者头发都好蓬乱,于是我就建议寺庙的主持,买一把梳子,借给烧香人梳头,是对佛主尊重,于是就卖了十把梳子。第三个人卖了1000把梳子,总经理很惊讶,问他是怎样向和尚卖梳子的。对方答曰,我只是去了一家寺庙卖梳子。我对寺庙的主持说,烧香供奉的诚信者都是好心肠的人,建议主持对每个到访的烧香者都送一把梳子,而且在梳子上写上“积善梳”。既对佛主尊重又爱护供奉人。主持按照卖梳子的销售员说的去做,结果来寺庙烧香的供奉者越来越多,而且该寺庙也因此越来越闻名了。
故事得到的启示:这个故事简单,道理也好简单。摆在面前的困难每个人都会有的,只是关键你是用什么心态去面对。有人听到后马上就退缩了,有人动了动脑筋,想了办法。但是每个人想得办法都不同,我们做人就应该灵活一点,物是死的人是生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凡事多点动脑筋,多点转弯,一定能找到出路。人不仅要活出生活的状态,关键是要活出自己的心态!我相信你一定得的。

引用 芋儿 2011-9-16 18:59
                                                                  河边的苹果

    故事: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启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引用 芋儿 2011-9-16 19:00
本帖最后由 芋儿 于 2011-9-16 19:01 编辑

                                                       扁鹊的医术

     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引用 糖糖2003 2011-9-16 20:43
本帖最后由 糖糖2003 于 2011-9-16 21:02 编辑

大家的动作真快啊
我也来几个  呵呵

                                               欹器的启示

故事: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观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在那时候把这种倾斜的器皿叫欹(qi)器。
       孔子便向守庙的人问道:“请告诉我,这是什么器皿呢?”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用来伴坐的器皿。”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在那里。不一会,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了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倾斜了,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里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


启示:
           这篇故事是借用欹器装满水就倾覆翻倒的现象来说明骄傲自满,往往向它的对立面——空虚转化。从而告诉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凡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失败的。

引用 糖糖2003 2011-9-16 20:53
本帖最后由 糖糖2003 于 2011-9-16 21:03 编辑

                                      HR有关空降兵的三则小故事
故事(一)
     老王从一个朋友手里买了一个带花园的小别墅,对这个房子老王是一见钟情,朋友交完房钥匙后就匆匆坐飞机出国了。乔迁新居,老王自然倍感兴奋,房子很满意,但唯独花园已经有时间没整理,显得有些杂乱,景观颇为不好。于是老王亲自动手,将花园里的花花草草该拔的拔,该铲的铲,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将花园清理干净,然后再去市场买些好看的花花草草栽入,一时感觉大好,也颇有些得意。

  数日后卖房子的朋友回国登门拜访,老王热情款待,带朋友参观至花园时,朋友非常惊讶老王对花园的改造,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老王很得意,炫耀着自己的辛劳和效率,但朋友却很惋惜的叹道:“可惜交钥匙的时候少交代了一句,本想回国后再告诉你,但没想到你动作这么快,这个花园我种了很多名贵的花卉,其中不乏市场上珍惜的品种,本想回来告诉你如何侍弄这些花草,但没想到你一股脑全给铲了,可惜啊!”老王一听,追悔莫及,后悔当时自己太冲动,还没搞清楚情况就下手清理了花园,结果得不偿失。
启示:
     新官上任三把火,似乎天经地义,但如果还没了解情况就大刀阔斧,把火烧错了地方,结果就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故事(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年轻的楚庄王从他爷爷手里接过王位,令楚国人失望的是,楚庄王一即位,就花天酒地,不理朝政,居然下了纳谏就处斩的禁令,十足的昏君模样,一时朝廷小人张扬,贤臣叹息。三年时光,楚国几乎没有出任何新政,国家实力正在衰减。终于有一天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抱着死谏的决心冲入楚庄王的酒宴,跪求君主理政,本以为必死的老臣却发现,楚庄王突然推翻酒桌,扶起老臣,宣布纳谏禁令废除,同时当天连杀了几个奸臣,提拔了几个贤臣,朝政大治。随后几年的时间在贤臣良工的协助下,楚国国力日增,一时有问鼎中原之势,楚庄王凭借一出“一鸣惊人”的好戏跻身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列。
启示:

     楚庄王的后发制人虽然展现了其雄才大略,但更让人佩服的是,他能耐心的用三年的时间去考察臣工,漂亮的完成了一次国家大洗牌。如此耐性,非常人能为。
     
故事(三)
  苏东坡在北宋时期是王安石的下属,有一天,苏东坡去看望宰相王安石,恰好王安石出去了。苏东坡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诗的草稿,只写了开头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秋霜斗,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是大错特错了。这个平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翰林学土,也不管王安石是他的前辈和上级,提起笔来,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微微一笑。不久苏东坡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东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九月重阳,这一天大风刚停,苏东坡邀请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菊花纷纷落瓣,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往事,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王安石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苏东坡是与其同时代的著名文学家,身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苏东坡的政治表现却远远逊色于其文学领域的造诣,多次遭到政治打击,在王安石的变法时代,苏东坡也一直郁郁不得志。虽然也可能有身不逢时的尴尬,但从这件小事来看,苏大学士的政治素养还是火候欠佳,在未搞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妄下结论,得罪人而遭到排挤也就在所难免了。
启示:

    实地调查,获取最可靠真实的资料是每个新任管理者的必修课,去一线知道市场,知道员工,知道竞争对手,如果坐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即可挥斥方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想只有在三国演义里被神化了的诸葛亮能够做到。   


引用 糖糖2003 2011-9-16 21:02
                                                                快乐工作之寓言故事
故事:
       有个旅客在沙漠里走着,忽然后面出现了一群饿狼,追着他来要群起而噬。他大吃一惊,拼命狂奔,为生命而奋斗。当饿狼就要追上他时,他见到前面有口不知有多深的井,不顾一切地跳了下去。谁料那口井不但没有水,还有很多毒蛇,见到有食物送上门来,昂首吐舌,热切引项以待。他大惊失神下,胡乱伸手想去抓到点什么可以救命的东西,想不到竟天从人愿,给他抓到了一棵在井中间横伸出来的小树,把他稳在半空处。于是乎上有饿狼,下有毒蛇,不过那人虽陷身在进退两难的绝境,但暂时还是安全的。就在他松了一口气的时刻,奇怪的异响传入他的耳内。他骇然循声望去,魂飞魄散地发觉有一群大老鼠正以尖利的牙齿咬着树根,这救命的树已是时日无多了。就在这生死一瞬的时刻,他看到了眼前树叶上有一滴蜜糖,于是他忘记了上面的饿狼,下面的毒蛇,也忘掉了快要给老鼠咬断的小树,闭上眼睛,伸出舌头,全心全意去品尝那滴蜜糖。

启示:
       初看这个故事,觉得这个故事的意义在于让大家领悟“享受生活每一刻”。然而仔细想来,从另一层更为积极的意义上面来讲,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有些困难属于过去,有些困难属于未来,我们当下的任务就是解决每一个现在可以解决的问题,争取获得每一个我们现在可以获得的机会。
引用 糖糖2003 2011-9-16 21:06
本帖最后由 糖糖2003 于 2011-9-16 21:07 编辑

                                                       咖啡,还是杯子?
故事:
          一群大学同学事业有成,聚在一起看望以前的大学教授。话题很快转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上,大家抱怨不迭。
         教授转身去厨房给学生们煮咖啡,出来时拿着一大壶咖啡和很多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其中的一些其貌不扬,有的则昂贵奢华,还有的美妙精致——教授让大家自取。
         当每人手里都有一杯咖啡时,教授说:“不知你们注意到没有,所有漂亮昂贵的杯子都被抢着用了,剩下的都是些便宜的普通杯子。你们只想要最好的,这很正常,但这也正是你们的压力所在。要知道杯子本身并不会使咖啡更醇美,大多数情况下,只是显得更贵重些,而有时甚至因为杯子的华美夺去了我们真正要喝的东西的香醇。其实你们真正想要的是咖啡,而不是杯子,但你们却都去拿最好的杯子,然后互相观察他人的杯子,看是不是比自己的好。大家想想,生活才是咖啡,而工作、金钱和社会地位只是杯子,只是承载生活的容器,我们拥有的杯子不能定义、也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质量。有时,过分聚焦于杯子,我们却没能好好享受杯中的咖啡。不要再抱怨了,好好享受你们的咖啡吧!”
启示: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观念与经济发展一起,变得越来越物质化了,似乎生活价值的唯一坐标就是物质标准。其实真正的智者是品尝咖啡,而不在意杯子。最幸福的人不是拥有最好的东西,而是充分享用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生活中如此,管理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企业与别的企业争相攀比谁用的管理工具看起来最先进、最科学、最新潮,殊不知,管理的真谛并不在于此,真正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理念与方案往往是最简单的。




引用 糖糖2003 2011-9-16 21:13
本帖最后由 糖糖2003 于 2011-9-16 21:14 编辑

                                                     公主的猫
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猫的国家里。
          有一天,一位外国老太太到这个国家来旅游,她给国王带来一只可爱的小猫。国王把小猫送给了自己的女儿娜娜公主。娜娜公主别提多么喜欢这只小猫了,反正你就是用太阳和月亮加一块儿换她的小猫,她也肯定不乐意。可是,有一天晚上,小猫突然不见了。娜娜公主特别伤心,呜呜的哭声惊动了整个王宫。国王非常着急,派人连夜上街贴《寻猫布告》。布告是这样写的:娜娜公主的小猫丢了,有谁捡到赶紧送来,奖黄金一万两。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
          第二天一早,卫兵报告说,有人带小猫来领奖来了。国王高兴极了,连拖鞋都来不及穿就跑出了王宫。可是一看就傻了眼,原来,面前这只“别看年纪小,胡子可不少”的动物不是小猫,而是一只小山羊。
不行:第一张《寻猫布告》没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国王下令,马上去贴第二张《寻猫布告》。这回,布告上写着:“记住,小猫的特点是‘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布告刚贴出不一会儿,又有人带着小猫来领奖。国王一看,又错了!这个“大眼睛,会上树,还会捉老鼠的”,原来是只猫头鹰。不行!第二张《寻猫布告》还没把猫的特点说清楚。国王又下令,贴第三张!第三张布告是一幅画。上面写着:“瞧见了吗——这就是猫!”很快,又有人来领奖了,他们拾来一个大铁笼子,里面关着的那只动物和画上的猫一模一样,只是个头儿要大几十倍,脑门上还有一个“王”字。唉,又错了。这不是猫,是虎大王。
         娜娜公主找不到心爱的猫,饭也吃不下,两眼哭得又红又肿,正坐在镜子前发呆呢!忽然,窗外传来一个奇怪的声音——“喵!”啊,小猫出现在窗台上,娜娜扑过去,紧紧地搂住小猫,快活地亲呀,亲呀……
国王在一旁拍着脑瓜,自言自语地说:“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喵喵’叫才是猫的特点呀!”

启示:
           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一只简单的猫,在表达和沟通上就花费了这么多的周折,从中可以看出沟通技巧的重要性。抓住重点、抓住特性始终是科学表达的不二法门。

引用 凯茜儿 2011-9-17 09:17
袋鼠与笼子


一天动物园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管理心得:事有“本末”、“轻重”、“缓急”,关门是本,加高笼子是末,舍本而逐末,当然就不得要领了。管理是什么?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引用 凯茜儿 2011-9-17 09:19
曲突徒薪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里做客,看见主人家的灶上烟囱是直的,旁边又有很多木材。客人告诉主人说,烟囱要改曲,木材须移去,否则将来可能会有火灾,主人听了没有作任何表示。 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四周的邻居赶紧跑来救火,最后火被扑灭了,于是主人烹羊宰牛,宴请四邻,以酬谢他们救火的功劳,但并没有请当初建议他将木材移走,烟囱改曲的人。 有人对主人说:“如果当初听了那位先生的话,今天也不用准备筵席,而且没有火灾的损失,现在论功行赏,原先给你建议的人没有被感恩,而救火的人却是座上客,真是很奇怪的事呢!”主人顿时省悟,赶紧去邀请当初给予建议的那个客人来吃酒。

   管理心得:一般人认为,足以摆平或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棘手问题的人,就是优秀的管理者,其实这是有待商榷的,俗话说:“预防重于治疗”,能防患于未然之前,更胜于治乱于已成之后,由此观之,企业问题的预防者,其实是优于企业问题的解决者
引用 凯茜儿 2011-9-17 09:21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 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 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 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 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引用 凯茜儿 2011-9-17 09:23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给猴子一棵树,让它不停地攀登;给老虎一座山,让它自由纵横。也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引用 凯茜儿 2011-9-17 09:24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义,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

查看全部评论(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