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B:新进员工 C:人事部负责人 D:用人部门负责人 背景: A公司是一家国有企业投资兴办的公司,其管理模式及风格均与国有企业非常相似。 B原来服务于一家著名的美资企业,因为一部门急需用人而在招聘网站的简历库中搜到了B,并进行主动约谈。因为这层原因,因此面试用了将近2个小时,用人部门(负责人为D)与人事部门均共同参与了该面试,面试时对公司性质、工作内容以及薪酬福利等诸方面均有谈。B跳槽的动机乃是在外企工作没有归属感。在面谈时了解A公司的情况之后,B很愿意加入A公司,于是在那家外企办妥离职手续之后于6月份加入了A公司。 情境描述: B在上班的第一天前脚一进人事部门,还未填试用登记表时,抛出来的第一句话是“我的社保卡可不可以换”(深圳从2008年3月1日开始发行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之前的卡都是磁卡,2008至2011年这3年为过渡期,两种社保卡均可使用,目前完全可以不用换),C一听这话有点不高兴,不过没有表现出来,忍了,只说暂时不办。接下来填完试用登记表之后,又抛出了第二句话“我的户口还在XX公司,可不可以把户口调过来”。C一听这话,心里在犯嘀咕,这个人是不是到A公司找家来了?不过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只说是等过了试用期再说。填完登记表后,我领着她去她所在的部门报到并给她安排了座位。谁知道这时候她又抛过来一句“这台电脑是不是休产假同事的电脑”(因为在面试中已经告知这个部门有2位同事马上就要休产假,她来之后就要顶上休产假同事的工作),C一听这话恼火了,语气不好地说“这怎么可能呢”,事实上她用的的确不是休产假同事的电脑,而是给她安排了一台新电脑。根据公司制度,新员工上班第一天人事部都要跟新员工讲解公司规章制度的。因此在办妥所有入职手续之后就要跟她讲规章制度了。C还未开口,B又抛过来一句“我今年有没有年休假,我年休假有多少天”,此时C没好气地说“规章制度中会讲到这一点”(此时C的心里已经愤怒到了极点,在C看来,新员工入职第一天,首先应该关心的应该是如何使工作尽快上手,而不是这些,而B的表现在C看来,B进A公司的目的就是来A公司找家来了,完全把A公司当成自己的家了)。等讲完规章制度,C把B交给了用人部门,但B在C心目中的印象已经是坏得不能再坏了,但想着如果能干好活的话,这些小节也就不必追究了。 在B进来将近快1个月时,C主动与D进行过沟通,问及B在该部门的表现,同时把C入职当天所问的这些问题告诉了D,D认为B的工作表现一般,但认为B问这些问题也没什么。 转眼还有十来天,3个月的试用期就快到了,于是C再度征求D的意见,问及B能否正常转正?D的意见是正常转正(员工录用以及转正的决定都是由用人部门决定,人事部门无决定权)。于是在转正之前由D、C两人共同对B又进行了一次转正面谈。在面谈中从D对B的评价可以发现,其实B在部门的表现充其量是很普通,工作缺乏积极、主动、创新的精神。由于之前B的种种思想和行为(在差不多3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还问过C不少类似的问题),C决定在这个时候要把这个问题说出来,于是在转正面谈时提及了对她入职第一天的表现不满意,并希望她以后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工作中,而不是老是关心自己的利益,并且明确告诉B,A公司不是她的家,也有绩效考核和末位淘汰。(由于C实在对B不满意,所以说话带着情绪,言语非常直接)。 听完C的言论,D马上开始圆场, 认为B的思想完全是外企文化思想(D认为外企的人说话都很直接,而且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争取),认为C的思想是国企文化保守的思想,并且认为80、90后的职场人士都这样。但C并不认为这是外企文化与国企文化冲突的问题,而很多80、90后也并不象B这样过度关注自己的利益。 面谈谈完之后,明显感D与B都对C不满。 问题: 1.你怎样看待该案例中的B、C、D? 2.你认为B与C的冲突是国企文化与外企文化的冲突还是观念的冲突? 3.如果你是C,你对B入职第一天问到的这4个问题会怎样回答? 4.在转正面谈时,C的表现是否有越权行为?(毕竟D是B的直接上级,但C表现出来的口气也确实有教育的成份在内) 5.你觉得该案例中A公司的转正流程是否需要修改或有待完善? 6.你所在公司在员工转正环节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值得A公司借鉴? 本帖最后由 深圳湘湘 于 2010-9-4 00:3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