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27||
谢文“空降”到这家公司以后,既没有急急忙忙的制定培训相关制度,也没有风风火火的组建内训师队伍,既没有抓紧时间做一次漂亮的授课,也没有游说各部门让其制定年度培训规划,而是通过有的放矢的策略,慢工出细活的态度,循序渐进的方法,在没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有效的推动了培训工作的实施,并逐步搭建起了培训体系。她的经验可以复制。新任培训经理,如何有效推动培训工作,取决于以下六大步骤:
一、第一步:首先是定位。从培训在企业中的价值和作用来看,企业究竟是把培训作为留人的策略,还是作为雇主口碑和吸引人才的手段?设置培训这个岗位,是为了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瓶颈,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来解决问题,还是基于企业战略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训对于这个企业来说,只是一种福利还是搭建人才梯队的有效手段?这些问题,如果没有了解清楚,就大刀阔斧的开展培训,失败是必然的。而谢文,恰好就利用入职的前三个月时间,既了解了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内部文化氛围,又了解了领导对于培训的期望。
二、第二步,明确培训在企业中的地位之后,培训经理可以先梳理一下企业目前在培训方面的工作。其实有些时候,培训在很多企业都是零零散散在做的,特别是中小企业,因为没有形成体系,所以感觉没有培训。培训经理入职以后,可以先梳理一遍企业的培训现状,查看企业历来外出、内部培训的记录和档案,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其实就可以了解内部能够支持培训工作的资源,以及曾经开设过的培训课程,还可以找出以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然后根据这些开设过的课程,可以倒推企业的发展历史、企业过去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
三、第三步,是以业务为导向,详细了解企业现状。包括战略环境、发展阶段、市场需求、业务策略、组织架构、文化氛围、人员现状、团队业绩等因素,然后跟各个部门的直线经理碰头,询问并验证目前团队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问题的根源,结合制度、流程、文化等因素综合评估,问题是不是能够通过培训解决。
四、第四步,通过职位说明书、工作分析和行为事件访谈法,结合前期了解到的情况,构建基于企业战略发展诉求下的岗位胜任力模型。然后通过素质能力测评、绩效反馈面谈等方式了解现有员工的素质能力水平,看看团队目前具备的能力与现岗位要求的胜任能力还有哪些差距,这就是很明显的培训需求。
五、第五步,找到可以试点的部门,最好选择老板非常重视的关键业务部门。培训经理和这个部门进行调研沟通的时候,可以想一想有什么重要的业务需求是可以通过培训来解决的,可以部分解决也行。然后共同完成这张表:
年度目标 |
与培训相关的业务需求 |
训后业绩指标 |
行为标准 |
训后效果 |
|
在第一列中罗列出部门的年度目标任务,当年部门期望达到的业务收益,然后找出培训能够解决或者培训能够促进的最重要的业务需求;在第三列中,写出培训结束后,业务部门希望受训员工达到的业绩指标,比如销售额增长10%,成本降低5%,客户满意度上升20%。。。。。。无论业务部门提出的业绩指标数据是多少,作为培训经理,务必引导业务部门的负责人思考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 除了培训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能够达到期望的业绩指标?
2、 当团队员工出现哪些行为表现的时候,可以达成预期的业绩指标?
3、 公司或团队中可能存在哪些因素,阻碍业绩指标的达成?这些因素是否可控?
如果上述三个问题都有明确的解决方案,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第四列:明确培训后,参训员工应该达到的行为标准。比如培训后,员工的行为表现与培训前有什么不同,培训前后做事的方式、效率有什么不同,培训前后的沟通汇报方式有什么变化等等。同时,培训经理还要和直线经理共同探讨,通过什么方式、怎么样衡量员工的行为表现达到了训前设定的标准,然后在最后一列“训后效果”中,写出可以验证培训效果的数据资料,同时确保这些数据资料是训后可以搜集到的。
之后,培训经理就可以依据这张表,做出培训项目方案,方案中要明确培训目标、参训人员、培训周期、培训费用、培训流程、培训考核方式、培训评估方式等,并得到部门负责人的支持。如果这个试点项目成功的话,第一,所有的利益相关人员都会认为培训是有效果的,从而认可这个新任的培训经理。第二,后期的培训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资源支持。
六、培训制度体系的建设,应该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因为制度是要结合实际工作的,不能拍着脑袋就想出来。这个和绩效指标的制定一个道理,得合适企业,合适岗位,合适现状。所以可以在培训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让培训相关制度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入企业中。
想了解更多有关职业发展规划和职场应对技巧的信息,请查找微信公众账号“醒职场”,微信号:zhichang321
《醒职场》是为所有职场人和准职场人打造的平台,涵盖职场技巧、实战指南、发展咨询、职场案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