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6||
被各种观念、方式和思路所围绕许久,原本只是想获得助力,不想越来越觉得逼仄,宛如在密林中踽踽独行,而这些密林,初看去巍峨庄严,细看则不过是人工所植,舶来之物。
怀斯曼的《正能量》一书,封面、封二、封底均印有推介文字,言之凿凿,用词高远,让人觉得不阅读可成巨憾,不笃行可谓落伍。正能量一词,早已被广泛流传,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可以用来指称一切昂扬向上的积极力量,尤其是主旋律。本人也深为所动,认为又一次找到了伟大的精神指引。半年后,终于拿到了《正能量》原书。
读后,热情消退,问题丛生:越发不了解自己了。书中的惶惶理论颇为难懂,比如说,作者认为我们感到快乐不是因为真的有快乐因素,而是我们微笑,甚至是摆出了微笑的样子。其他许许多多行为心理学的实验和测试大同小异。于是想到,飞机上的空乘、麦当劳的员工,他们一定是无时无刻不快乐,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微笑,或者无时无刻不摆出快乐的样子。又想起去年曾经翻译过的一篇短文《幸福文化简史》,文中提到美国的微笑符号和微笑文化,是商业化的产物,或者被商业化。看来,快乐真的如此简单。
CCTV也曾经有过一次令人议论的节目:你幸福吗?被采访的人中,有一部分人很明显难以回答,原因大致是他们并不觉得幸福。如果套用怀斯曼先生的逻辑,幸福约等于快乐,那么CCTV的问题就可以被替换为:你会微笑吗?幸福≈快乐≈会微笑,一切变得如此简单。CCTV只需要现场让被采访的人摆出微笑的样子,不就快乐了,不就幸福了?实现中国梦,不就等于让全体中国人摆出微笑的样子就可以了吗?怀斯曼,高!
时下,各种测评流行。人格、心理、墨迹、情商和各种商,等等,结论也丰富多彩,老虎、孔雀、蓝色、绿色,不一而足。原来,认识自己靠自己不行了,要靠做题。于是,有专业人士纷纷站出来,有人扮演医生,有人扮演判官。指导我们如何做题,告诉我们我们是谁。这么多年了,我们不仅要用西方的理论来思考,美其名曰学习英语的思维方式,现在又要用西方的履的装我们的足,不过,要不要削足?
中国有数千年的有记载的文明史,也就有着数千年的用人史。没有人敢于否则中国的用人观和用人史不厚重。举例来说,《史记》是一部历史,一部英雄人物的传记,也可以说是一部HR史,一部HR的用人史。套用当下的测评论,汉武帝是什么类型?老虎型还是孔雀型?蓝色还是绿色?李斯又是如何?秦始皇如何?后者可是成就大业的创业家,不测评太可惜了。
测评,原本是心理实验的方式,用来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解释现实。当下,测评是一套说法和结论,我们要以此选边站。人要用颜色和动物来划分和归类,但,又不是属相。不要把辅助性的东西当成正文,不要把标点符号当成文字。
我们还看到,领导不行了,因为没有力。光有领导,没有领导力,所以中国的企业比不上西方。读来读去,领导力似乎就是领导+力,领导力=领导!!。问题来了,领导力的核心是领导,还是力?如果是领导,那么领导力有什么新内容?多年来,我们习惯于说,要发挥领导作用,领导是一个作用,当下,要改口说,要发挥领导力。如果是力,领导力是不是说领导有力,或者有力的领导。
在我们的传统语境中,领导就是带头,团结大家,让大家追随,共同完成任务,是不是给出愿景,倒是第二位的事情,愿景再好,领导不带头,总让人有一种“兄弟们,给我上”的感觉,不好。再有,领导加上力之后,变成了模型,有了刻度和线条,仪式感更强了,更可以测评,也更容易讲出一些道理,只不过,人似乎没有了,人的精气神没有了。其实,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东西复杂化,因为,这种复杂化,没有增加多少新意,也就没有增加多少价值。
不论在当下的企业中,HR多么的不够上位,但HR归属于企业的上层建筑,这个地位不要变成了低位。回归事物的本源,坚持传统语境中行之有效的理解、方式和方法,更有用,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