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组织计划管理

热度 73已有 1872 次阅读2013-6-3 21:24 | 管理体系, 组织计划管理, 人力资源

       无论是戴明环(计划P—执行DC检查—行为改善A),还是3S管理体系(事前—计划,明确职责、事中—措施与检查、事后—改进与奖罚),还是对于管理的定义(管理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计划始终是排在首位的,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同时也是组织协作的前提,是我们实施指挥监督工作的准则,当然也是我们做好管控的依据。

       在《中庸·礼记》有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曾指出,如果没有事先周密切的计划和准备,就不可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可见从古到今,人们都一直认同着计划的重要性,的确,计划对于一项工作或一件事,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也正所谓有了事前的计划,才能有事中有效的监督、检查及改进,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从企业战略发展与实施的层面上看,任何企业要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都是从组织愿景的展望,组织长、中、短期规划的制定开始的,这里也涉及了一个组织的计划问题,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计划也是确定组织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最为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手段。

       那么计划到底从哪里来?如何将组织的计划转变为个人的计划?作为组织的管理者,我们并不难理解组织规划与个人计划的关系。首先从时间通道角度,先有组织的愿景,再有企业的3-5年的战略发展计划。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我们可以分解得到年度的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及至周计划、日计划。从空间通道的角度,组织年度、季度、月度及周计划,同样也可以再细化到部门及个人的计划。他们交叉排列,组成了一个组织发展规划实施矩阵,这就是组织计划与个人计划的关系图。从这张图谱不难看出,组织战略的实现与个人计划的实现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没有组织明确的规划,个人工作就失去了方向,个人的价值也无法进行衡量及有效评估,没有个人的工作计划完成形成支撑,部门、组织的计划达成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美好的愿望,不能变成华丽的现实。

       现实中,我们又该如何做好组织及个人的计划工作呢?

       从组织层面讲,组织的管理一般都围绕人、财、物、技术的管控进行的。人包括组织各个层面的岗位人员,需要从组织的规划、定岗定编,人岗匹配等方面进行计划管理。财,主要从企业的资金、资产等方面进行预算及计划管理。物,主要从企业的物料、事件、生产运作方面进行计划及管理工作开展。另一方面涉及到企业的技术、品质、研发等工作,也需要有计划地进行。所以组织的计划,必须围绕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及制订:

      一、  组织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及劳动关系建设方面的规划及计划。

      二、  成本费用的管控计划。

      三、  运营管理、流程的管理计划

      四、  协作及分工计划

      五、  目标执行过程中的执行偏差纠正计划。

      六、  重大突发事件对工作带来影响而导致的调整计划。

       从个人层面上讲,具体到个人的基本上都是围绕具体的人、机、物、法、环等方面的工作,但凡事处理都有顺序,正所谓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行一样,我们需要对个人的工作开展制订一个有序的计划。鉴于周计划周期跨度小,比较容易管控,同时周计划也是企业战略执行最基本的工具,在这里我们主要以周计划的制订来进行说明阐述:

       首先,周计划需要明确岗位的名称和日期时限,以确定计划的执行者及完成周期。周日期一般定义为周一至周六,也可按企业的实际确定,一旦确定不能更改。

       其次,我们需要将周计划按工作性质进行分类,包括例行重点工作,改善性工作,未完成工作,并对工作按重要性及时间规划进行有序排列。

       例行重点工作:指一周内从事的重要而又紧急的工作,根据重要紧急程度依次开展工作,例行工作可不用记录。

       改善性工作:指部门/岗位之间针对存在的不足,需要持续改善的方面。

       未完成工作:上一周期未完成的工作,列入本周继续进行跟进,并同时列入重点工作跟进表内。

       从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对工作不能很好的介定的话,也可以根据工作的受众面进行列举排列:企业内部上级安排要完成的工作、个人协调工作关系而需完成的工作、下属提请协作及请示所产生的工作事项。企业外部协调关系需开展的工作,这样也方便计划的输入与确定。

       第三,一旦计划事项确定后,需要将工作按性质进行分别对应填写,确保计划事项清晰明了。一般的书写方式,建议采用:“动词+工作内容”的形式进行。

       第四,对于计划的事项,我们需要对要达到的效果进行预期,注意书写时,要符合结果定义的原则:即客户的满意。

       第五,很多计划往往不是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需要资源及相关人员的配合与支持,故在制订计划时,同时也需要明确所需的资源及支持,以便其它部门及人员做出计划及调整配合时间。

       第六,为了确保计划的有效落地及严谨性,计划的制订者,最好就计划未成时的激励机制进行明确,以鞭策及提醒个人的责任心及处事的态度、信心。

       第七,实际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填写及反馈,与预期进行对比,提升个人对完成质量及程度的认知。

       第八,改进措施,主要是对计划开展的过程进行再一次的回顾,分析过程中的经验收获与不足,从而为今后的改进及突破提供借鉴和帮助。

       第九,承诺执行,没有完成的工作,兑现个人的承诺,即负激励的落地。

       第十、检查人,目的是建立一对一的责任体系,做到相互监督、相互检查,共同提升。

       最后是总结分享工作。针对一周的工作进行回顾及总结,对于做的好的方面,进行提炼及固化,形成分享记录,让大家共同学习及借鉴,做的不足需要改善的,将采取何种改善措施,发挥团队的智慧,共同寻找对策及改善。

       为了保障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及严谨性,对于计划完成情况,在这里做以下补充说明:

       1、个人承诺的负激励政策,不能低于共同约定的标准,如果因他人的工作配合所致,在完成情况中需详细的说明,责任人需承担负激励的50%

       2、 改善性的工作为正激励事项,未按预期结查定义完成不做乐捐,但如完成,可进行即时性激励。

      坚信,如果你能按照这样的一种思路开展组织的计划管理工作,定会让管理及效率更上一层楼!

(本文系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请尊重个人知识产权,违者必究!)


路过

鸡蛋
60

鲜花
8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68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