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8||
三、官僚污染
主要体现在:
1. 程序至上:
在官僚者看来,程序重于一切,不论是否能得到事情的结果,也不论是否能有效推动进展,他认可的既定程序一定要走完;他们相信,程序不对结果就不好;而且,其实他们似乎并不在意结果,只在乎程序。这种程序有时写在他心里,对方需要解读和猜测;并且,此程序可能会因心情而变,对方好不容易摸清楚而恍然大悟的程序,在极其类似的情境下,很可能完全被否,直到弄得对方晕头转向甚至发疯为止。而他下面的人却一味地盲目模仿,很快就形成了程序至上的气候。且没有人敢说个不字,因为投诉无门,只会面临更频繁更多变的程序。
例如,受领导委派发一个会议通知,领导看了没问题,便发了出去,可与会者纷纷回邮件或直接找领导说他们事先并不知道此事,言外之意,需要征求他们每个人的意见才能发出去,这是他们认为的合理程序。没想到,如果这次按照他们的程序做了,以后都得这么做,而且所有人都得这么做,否则,为了事项的进展,召集个普通的沟通会都很难实现。
2. 原则至上:
“原则是这样的”,“有规定按规定办”,这些成了官僚者的口头禅,他们的大脑里没有“业务”、“效率”、“服务”等字眼,在某些经营性的公司尤为突出,他们经常被谴责不懂业务,也不想了解业务,只想简单地照章办事。如果没有章,他们的回答也简单,“先放一下,等做了规定再说嘛。”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前进速度很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更不用提什么创新了。真正的管理创新是流程上的不断优化,以及管理系统、制度与文化、战略的匹配度提升。然而,只要存在一个固而不化的强大官僚队伍,就一定会形成不易治理的严重污染,从而拖垮企业。
3. 官位至上
官僚者很在意自己的职位,因为通常来讲,他们的地位是由职位带来的,所以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需要让周围的人明确自己的符号,尤其对那些能力强于他们的下属,他们能做的恐怕只有用权力压人。他们经常提醒对方,“这个部门,我说了算”,“我管你”,“你汇报给我”,“我是你的老板”诸如此类。当对方遇到困难时,他会抓住时机质问对方,“你为什么不找你面前这么资深的老板请教?”他们与那些德高望重的老板的不同点在于,当下属取得成绩,把功劳归于他们的栽培时,他们不会说都是下属的努力,哪怕只是面子上应付一下,而是很自然地接受,并不排除再借题发挥一把,“那当然”,“你说对了”,“没有我,你哪行?”于是,其他人便知道他的厉害,也更多地去迎合他的需求,因而,各路神仙使出浑身解数,表现出比工作本身高出N倍的创意,连中午用餐这一项就煞费苦心,当然,这只是小恩小惠,逢年过节、探亲度假更不在话下。他们的一群表面上趋之若鹜的追随者也更自然地认为,这是他们几乎唯一的发展捷径,便东施效颦,乐在其中,上上下下形成恶性的官僚污染。
4. 功利至上:
有人说,人天生就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通常简单的评价标准是谁在眼前为我所用,就站在哪个队,因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官本位的人为了不断地实现自己的按时到点升级,便采取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即“kiss up,kick down”(比喻对上溜须拍马,对下拳打脚踢),他们知道,只要搞定一个人,便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什么做人的准则,领导的魅力,管理的艺术,一概不用理会。而且,用的人多了,便形成了气候,大家都觉得挺管用,何必处心积虑地变花样呢。下面的人是敢怒不敢言,从而给上面造成的错觉是,管理很有效,于是乎,便形成了严重的很难治理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