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广州户外拓展培训:用团队决策来化解正副职之争 [打印本页]

作者: gzpassion    时间: 2006-7-14 14:54
标题: 广州户外拓展培训:用团队决策来化解正副职之争
艾经理火气很大,大发雷霆,因为有人写了他的告状信,集团公司正在调查他。 ) X' @( U# O3 |0 u8 |7 M  “说我设小金库,说我搞一言堂,可这小金库谁不在搞,谁能没有,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用钱,一张口就找我要,我又没有开银行,我的钱哪来,没小金库行吗?说我搞一言堂,公司这么一大摊子事谁来负责,当然是我来负责,难道还要我向职工一个个的去请示?”艾经理激动地说。 ( u2 z6 b* s3 V' E; M 7 I, Y4 U$ U/ k) \8 ?0 g$ z  “一看就是那些想取代我的人干的,为什么这样讲,第一,写信的人对公司领导层的事情都知道,连哪次我讲了什么话他都清楚;第二,他的针对性很强,就是要搞倒我;第三,也是最可恶的,他讲的事情大部分都是真的,但他给你进行了歪曲,让你一查就说不清楚,他就在这方面给你使坏?” 5 z7 o- @2 ]' `4 E: Q/ T6 f! r1 P9 L. d( q1 |, R   “事实证明就是我的副经理干的。当然,我这有两个副经理,我怀疑是他们中的一个干的,或者两个都有嫌疑,他们联合起来想把我拉下马……。” 6 I: m! y( @, o& ~! r6 y 5 ?7 V: h6 z, @! F' [9 b   资源之争 3 @, F$ f! m# S1 n0 f " Q, Q! d! F; V+ F" F. M& e+ d, ^  “确实会发生这种现象,”德勤电表的总经理石伟强说。“大多副职从岗位职责上来讲,是正职助手的角色,但作为拥有一定权限的企业领导者,许多副职同正职的权管范围几乎完全一样,而权力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当它的权管界限模糊的时候,就会产生资源之争。” ; G6 Q3 W+ D# @& ^ 6 A5 T5 W' Y, y. }  许多企业都会为正职配一到两名副职,也有的企业会配更多的副职,甚至将副职作为一种荣誉加给那些企业的元老或有特殊贡献的人,通常这些单位都不是需要高度决策的部门,提升他们是为平衡公司内政治的一种需要,一旦他们退职,这些职务将会被取消。 ; H- E2 U4 T6 a9 `/ I' p* K V& I" j& C' H& O$ S3 i) J' j( y   但大多副职都有实际的工作,而且常常看起来比正职的工作更实际。 8 Z2 p! s3 {/ P q3 }9 W , _; r7 ~- E5 i5 G  芭湟坏搅矫敝暗钠笠到铣<痹诙嗉移笠档惫淼淖裳萍担傲矫敝埃ǔR晃换嶂鞴芄镜囊滴瘢垂镜呐琶馕欢滴竦母敝盎崾堑谝桓敝埃还镜牡诙敝埃话阒饕墓ぷ魇歉涸鸸镜哪谖瘢渤3J谴虻愎就獠炕肪车淖遥泄钠笠党;崾艿酵獠可牛行┦抢醋缘胤秸男姓ノ唬运堑氖柰ㄊ潜匾模虼似笠敌枰幸晃弧镜赝ā笠滴终庑┍匦胛值墓叵怠!?1 L, P7 U2 }6 [9 T o : u# [: p, b d; ?   那么正职都在做什么呢?正职除了要为企业很多的事情做决策,还有一个很无奈的情况是:正职有许多时间在开会。这样企业许多实际的工作实际是由副职在管理。 " Q1 E9 i& \. J0 [. {2 T, h* o; Z/ {9 V; w- J   但是这并不是说正职没有事情做,恰恰相反,企业的重大决策都是要由正职来拍板,大多企业的正职为保证决策权的高度统一,将容易产生“个人利润”的人权和财权全部握在自己的手中,而仅给副职留有很小的具体操作的权力。 + Y; |! ^( ]0 b1 i. M3 p1 u 8 s: A5 z1 }) G7 T* C( l5 k, y' \  “我们公司的销售、采购这些具体问题的前期洽谈都是我在安排,但到签字的时候,就由老总来签,有时我辛辛苦苦谈下来的合同,老总一句话就给否了,公司的业务说起来都是我负责,其实我能签字的权力只有两千元,也就请客户的一顿饭钱,一不小心超标了,我还得往里垫,回头要老总签字时还得解释半天。”一位副职抱怨说。 9 S& O& X* h" S% A8 P3 o2 x) O# h, E5 B+ m$ |. L; V1 G   石伟强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只有老总才最明白资源向哪个方向投入产生的效益最大,因此老总一定要控制企业资源的分配权。” ) u7 Y* j, w- I) M4 v; W1 X+ S- S* A5 q1 I. M   要得到更多的资源支配权,做实际工作的副职就一定要“转正”,这使副职开始考虑如何实现这一点。 . ~5 k+ u3 e! Q( L; y) a " n1 i6 v$ u; Y2 K4 U$ n" A' W1 m  “第二梯队”的焦虑 7 A1 x% y! e" x. n3 ]% _$ I5 w $ f' N1 B9 v! ?  在企业中设立副职的另一个目的是,预备正职的替代者。 - d5 b" i& J" j& w0 L( p1 j( x4 l' n* s! D" U& L   由于正职会面临升迁、调离、退休等因素,副职将会作为“第二梯队”来培养以接替正职的位置。为了能承担日后正职的职责,副职需要对组织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要经常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在参与中表达自己的意见,使自己逐步以正职的思维来考虑企业发展的问题。 & \& o% W: h! K9 q / a7 y `8 p* a8 `  在这种体制的安排下,许多副职会迅速成长,知识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会与正职非常接近,同时,很多副职在年龄和学历上都有正职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正职离开,副职会顺理成章的接替正职的位置。 2 U) T# I2 P$ r# Y' `4 b % c+ c$ o* n4 N: l7 i  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正职长期不能调离,造成副职无法升迁,对正职产生怨恨;而正职认为副职是自己目前职位一个潜在的威胁,不仅不以培养和支持副职的工作,还处处提防和打压副职,这样正副职之间的矛盾就增加了。 & h3 W! H: E6 |: u( p. x 6 d* p' z: L, n, R7 |+ l. E   正副职之间产生矛盾后,如果正职处于权力的绝对优胜,结局会是副职职位的结束,副职要么被调离,要么被清洗。而当副职的职位安排是由更高层来决定时,情况就会变得复杂,许多企业的高层在希望公正解决正副职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调解,但大多效果不好,甚至会引发正副职之间相互拆台,影响企业正常的工作。 ( z2 V% T0 x. ` " V* p5 |% D- O5 C; Z2 s2 |$ O   团队取代个人意志 3 A" J2 W+ K* Z& ?6 E; U $ e, e4 i- M( \, l$ ^8 `   正副职之争,对错很难判定,实际上更多的不是对错之分,而是所站角度的不同,是个人意志之争。它的危害很大,它使组织内部成立帮派,团队功能涣散无法有效合作,决策执行受阻。鉴于正职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他所站的角度,通常的解决之道是要将板子打在副职身上,因为作为正职的助手,副职过多的参与决策的竞争,削弱了组织正常的功能,破坏了团队的核心。 8 m2 L7 ~- z) }! p ( ^" h, ?" i+ f. p3 O) e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取消副职,”黄键说,“现在许多企业的高层都不设副职,总经理会设助理,但助理同副职是两个概念,一般来说助理是没有副职的级别的,而且正职有对助理绝对否决权。 $ L" M# W+ @/ Q+ u ' \! `3 D$ O) ]$ B5 V& A1 m+ l   柳传志在处理联想集团接班人问题时,也曾考虑过让杨元庆和郭为“搭班子”,但最终还是让他们各自成家立业;GE的韦尔奇在选定伊梅尔特做CEO后,采取的办法是将另两位同样优秀的CEO竞争者的权力削弱,以迫使他们自动辞职;同样,当卡莉.费奥瑞纳入主由惠普和康柏合并组成的惠普公司时,原康柏的总裁迈克尔.卡佩拉不久便明智的选择离去。 3 }. s. y0 |7 z ^1 G$ U) I ; {- ~, w* b) W5 ~5 G$ P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清楚,作为一个意识强烈的个体,以副职的身份留下来,实际上只会对组织和他们个人造成伤害。 * n" p& u) E1 X+ d4 m( i5 t " N7 @* u1 O6 i9 |  许多人担心决策层只有正职一人拍板会加大决策的风险,对此,专家建议,公司要增加的不是会分消决策核心的副职,而是要在决策制度上进行改进,用团队的思想来替代个人意志。公司的重大决策不要仅取决于几个领导班子的意见,使决策成为一个均衡多方权力的杂合体,而是要多参考部门和专家意见,形成投票制,并最终由总经理拍板并承担责任。 , p g0 ^3 ?' r& Z 2 J% O& p1 m0 A& r$ O' ^   当然,总经理拍板的决策机制也有很大的风险,公司要制订相关的制约机制,要加强而不是削弱部门主管的权力,以发挥团队的力量来减少决策的失误。[EDIT]用户“七七乱弹”于2006-7-17 13:02:24编辑过此帖。[/EDIT]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