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6-7-25 16:19
标题:
[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瑞鹏公司老总郑建军在外地进行商务活动时,突然接到公司副总陶亚非的电话,向他口头辞职,并说等郑回公司后再递交书面辞职报告。郑非常意外,不得不中断行程,匆匆赶回公司。
, X6 B/ O. F$ b
( g1 J" }, V! j! p/ M
瑞鹏公司主业是整流器、变压器等电源适配器。这个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业内公司到资产数亿,小到家庭作坊;本行业取胜的关键是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相协调及运营效率高。瑞鹏属于行业老大级。
, |( y7 A1 P8 K
- J' Z# v5 c K' o# Z4 {
三年前,郑在马会碰到时任某化工公司运营总监的陶,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于是将之挖到公司,并委以重任。陶到公司后不负所托,,三年来,在公司运营及生产、设计创新方面均做出了骄人的业绩。瑞鹏已今非昔比,订单不断,跻身于行业头羊地位。目前,陶正和副手吴江龙带领一个小组开发GMX项目。如果顺利,公司的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率将大大下降。届时就算是面对松下、摩托罗拉等大客户苛刻的质量要求,也将底气十足。
q5 x Y+ A7 W; l
" ^8 x- D) e+ ^
如果陶在此关口辞职,瑞鹏不仅失去一根顶梁柱,而且GMX项目也失去主心骨,同时郑好不容易卸下的担子要回到自己的肩膀上。想到这些,郑心里更乱了。
8 I8 d6 a* w' Y: c4 c6 A
郑特意与陶相约马会见面。这对两人来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三年前两人在此相识,并一起干出了一番事业。陶先到,望着窗外若有所思,直到郑走到跟前,才缓过神。郑直视陶,问道:亚非,你怎么给我这么个突然袭击?陶不语,从桌上的一个信封里抽出一张纸,递给郑。菜上齐时,郑已经看了三遍。辞职申请简短而委婉,又无不透露出陶去意已决:感谢公司董事会的厚爱和总裁的信任,以及公司各位同仁的鼎力支持,使本人得以在瑞鹏充分发挥才干。但三年的工作也使本人深感心力交瘁,因此想离职休息一段时间,故特向董事会申请辞职,恳请批准。郑明白,陶这是以累做挡箭牌。陶刚进公司时,忙的没白没夜,也没有一句怨言。如今公司进入正轨了,倒要走人?郑喝一口茶,问道: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陶答:我还想好好陪陪老婆和孩子,这两年光忙工作,欠他们太多了。再这样下去,我儿子都不认我这个爸爸了。陶摩着茶杯,有点自嘲。
' g1 | ?! ~0 Z
如果这样,和我打个招呼,放你一个月假,也不用辞职呀。郑心里有些恼火,匆匆中断行程赶回来和你见面,却连真心话也听不到。想到这,郑拉下脸,有些不悦道:这恐怕不是你真心想法吧?陶没有立即接话,向窗外望了一眼,然后转过头,迎着郑的目光,一字一句的说:郑总,如果瑞鹏计划有需要我帮忙的地方,尽管打我电话,我会尽力而为的。见陶没有正面回答自己,郑说道:看来你已经下定决心了?陶默默的点了点头。离开马会,已经夜里11点了,两车一左一右,分道而行。郑在车上给人力资源总监薛绍安打了一电话,约明早到办公室见面。第二天一早,郑到公司时,薛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了。郑问:你怎么看陶这件事?薛说:我看----,他可能要另谋高就了......薛看了总裁一眼,很快又将目光转向了郑身后墙角的一颗粗壮的发财树。郑很诧异:嗯,哪个公司?薛答:可能是海兴,我有一次在某酒店看到他和海兴的副总喝茶。本来这也没什么,他们是同学。可是我听说最近他和海兴高层过往甚密。海兴和瑞鹏一样,也是本行业的佼佼者。前两年在两家公司都还较弱的时候,曾经合作过几次。如今实力不相上下,生意场上也常见面。没想到海兴竟挖自己墙角,而陶竟也选了一个瑞鹏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且做的滴水不漏!郑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看到郑的脸色,薛急忙补充道:不过我也不是很确定。还得再打听打听。
7 E# Z) r* B: A1 G) m* z+ d
" l1 K& k$ G5 Y& h
我对他不薄,可他竟暗渡陈仓!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可以起诉陶泄漏商业机密!想到昨晚陶对去海兴的事只字未提,一股怒气直冲脑门:你现在就给何庆(法律顾问)打电话,请他到公司,商量此事。
* E, N0 w6 l- r4 `; w1 @
& t+ {% V' f4 p4 ]' i
薛有点忧心忡忡:我倒是着急谁来接手他的一摊事?
2 J" k, s+ Y% o8 B) P2 T1 R3 M
: s+ Q/ I" p, r# T. \
郑:可以让吴江龙接手呀,这个GMX项目无论如何也要搞成。可是郑和薛都明白:对吴江龙能否胜任这个角色没有把握。可是,公司又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到外面招一个也不能解燃眉之急。于是郑决定:吴江龙能力是不如陶,但毕竟从始至终参与了GMX项目,而且对公司各方面都熟悉。这个项目决不能半途而废。
4 B1 o1 T8 |. p) M% H
/ t* Y4 h9 ~4 \- T4 f) }
薛低头,迟疑道:我担心吴江龙甚至其他人会追随陶去海兴。这个问题........
' G% z) e( t' N7 B5 n
3 t; z3 t0 n3 f; g4 v, y" x
郑一下头又大了。
2 p6 U2 y- x5 f% |' X+ O
) @; m( }( { K6 `& B0 E
顺便说一句:瑞鹏给陶的待遇,收入上仅次于郑,并且公司承诺,如果干的好,五年后,给百分之四的股份分红权。
2 ?. m, U4 h: B; B
其实,作为公司人力总监,薛知道陶不是见利忘义的人,同时对陶的辞职也并不感到特别意外。他对陶、郑两人的恩恩怨怨也略知一二。在他看来,陶来瑞鹏,是因为郑;如今要走人,也是因为郑。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当初陶刚进公司时,郑可以说全力以赴的支持他。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在公开场合,郑也常常不加掩饰的表露出对陶的赏识。以至于后来公司到处内流传陶是郑的红人、是郑的代言人、是瑞鹏的招牌等说法。但一年前的一件事让郑陶彼此心存芥蒂。当时考虑上海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董事会决定在苏州建一个厂子。郑想让陶担这个担子,没想到陶以自己和家人不适应苏州生活为由坚决拒绝了这项重任。为此,郑好几次在董事会上都表示了对陶的不满。公司的员工也有一些议论,说陶对让他去做这种冲锋陷阵,开辟疆土的事情感到不满,还有人说郑想借此机会把陶逐步置于公司的管理核心层之外,等等等等。至于真正原因,只有郑陶两人自己清楚了。渐渐的,郑不再象从前那样支持陶了。就在半年前,郑还当众让陶难堪了一回。那是在一次公司高层会议上,陶提出,从瑞鹏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必须提高公司员工素质,逐步淘汰高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员工。当时在座的几位高层都点头附和,没想到郑对此提议很不满。他提出反对理由:一是公司属劳动密集型,初中文化水平足够;而是二是很多初中文化水平的员工都是与郑和其他几位创业元老有着或近或远的渊源。要是郑仅仅反驳一下陶也就罢了,没想到郑最后又语重心长的加上一句:亚非啊,你的精力还是放在运营这一块上吧。公司其他方面的事情,我会考虑的。这句话象一记闷棍把陶打懵了,半天没说出话来。从此以后,陶对公司内他那一摊子之外的事,再也不出谋划策了。前些日子,陶还半开玩笑地对薛抱怨:我如今在瑞鹏,好比玻璃板上的苍蝇,前途光明,却又无路可走。
$ @8 z1 k8 Z9 x9 ]# k6 r
(未完)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6-7-25 16:21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接上:
" Z3 x' }. ?6 i# f5 G& Q
6 v7 W; q2 W4 I' E' ?6 h5 v
何律师匆匆赶到瑞鹏,他知道,肯定出大事了,不然薛不会在电话里心急火燎。情况介绍完后,何说:郑总,我看了陶和公司签的合同,里面没有竞业禁止条款,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在合同里对陶离开公司后从事的行业加以限制。如果打官司,几乎没什么胜算。郑一听,急了:陶对公司运营情况了如指掌,也列席了不少次董事会议,对瑞鹏的战略规划清楚的很,难道眼睁睁的看着他带着我们的商业机密投奔海兴却束手无策吗?
: J/ }! a1 I! i/ N( f, v4 P
8 w/ M' T( d9 R! e$ _, I8 J/ Z8 k
何律师点头道:首先我们不能确定陶是否去了海兴,即使他去了海兴,又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泄漏了瑞鹏的商业机密?如果没有证据,我们又告他什么呢?郑咂了一声,说道:那至少也要亡羊补牢。何、绍,你们俩过两天草拟一个协议,我们和其他几位副总签个补充合同,把竞业禁止条款加进去。
+ o' g3 w8 [$ ], ~
' q1 `. ^) e# m$ q4 q9 f
何当即表示反对:郑总,这似乎不妥,会有许多负面作用。没走的人会有代人受过的想法。可不能因为陶一个人走而开罪其他的人。倒可以考虑在今后招聘关键人员时签订这个条款。薛一听也急了:我们这个行业,有几家公司跟员工签这个东西?如果只有我们瑞鹏一家这样做,那以后谁还到瑞鹏来?这不明摆着把人往其他公司推吗?
$ s4 \2 q2 a2 B$ V
7 y$ p$ M! b# u. c; k. ]
郑刚要接着说什么,电话响了。是公司副董事长谢启东。电话里传来老成持重的声音:怎么听说陶要走人,怎么回事啊?郑心头一惊,消息走得好快。他抬头望望面前的两位,他们也正面无表情的望着他。郑回答道:老谢,你真是千里耳啊。郑故意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想缓和一下凝重的气氛。
5 J- K$ G3 x1 E2 N* n+ [
; m! T' J3 v! q0 P: I
谢的语调有些不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呀
6 t' t8 Z9 W0 z0 A
6 \9 Q) @% f6 ], m7 M$ s6 ~+ J
感到谢在电话里有些不满,郑立即略带歉意的说:是啊,这件事我正和薛他们商量,没来得及通知你呢。你看,等这边结束了,我再给你电话?谢答:好吧,我等你电话。
. v$ {' z# Z$ K2 [! z
! Z, _( Z' K' H( ^3 d, z0 v% ^
谢是瑞鹏第二大股东——某集团的代表。当年,正是某集团注入资金。才让瑞鹏挺过了最关键的困难时期。而谢也是瑞鹏5位董事中最年长、商海经验最丰富的一位。虽说正在公司里一言九鼎,但对谢还是有几分敬畏和尊重的。
: }7 ?2 Y1 u4 K; v8 r' p3 y
* Y* R0 A/ [2 W6 O& i7 {8 Y
薛接着刚才的话说:郑总,我们是否要尽快向公司员工解释一下陶的离职?我担心,公司里的其他员工知道这消息后,会有各种谣言,搞得人心惶惶。另外,怎么对董事会说?还有那些同行。
! M' K3 e. j2 n* |7 C+ W
" @& p+ E7 J7 ?2 g2 t
员工、董事会、同行....郑的眼前不断闪现着这些字眼,脑子里乱成一锅粥:就说陶的能力不能适应公司发展需要,我们将他辞退了。郑有些无奈。
8 |1 m7 U* y: `% X4 @: M5 w
5 g+ |! I/ `9 h/ I# g" u" D5 U/ m
薛与何面面相觑,不知这是总裁的气话,还是真要这么做
0 `/ Z/ a& Z( T0 e; n( i
/ L5 N; \9 o3 R7 e4 N$ u$ d
看两人为难的样子,郑有些气不打一处来:难道说他炒了瑞鹏?那样不是让人看瑞鹏笑话吗?
* w6 T+ v, s- a
* [- o4 _# @/ C0 O, \! ?! M* i
薛有些激动:可这么说谁会相信呢?大家都知道陶是瑞鹏的顶梁柱,谢董他们还等着开GXM项目的庆功宴呢!
" [" q; y' s b. k, u
$ m3 \+ p3 H- M$ R/ M7 U' n
郑知道,薛的话有道理:说瑞鹏炒了陶,糊弄外人还行;在业内,尤其公司内部,这个说法根本搪塞不过去。还有董事会那几位,在他们看来,陶是瑞鹏的一大功臣,要知道他走了,脸色能好看吗?
. I# h, ]2 p: _+ v, _6 R
2 i& A3 r) x( g1 b( A
这时,有人敲门,是秘书:郑总,时间快到了,您得去见摩托罗拉的人。想到陶辞职带来的这一大堆问题,有些焦头烂额,忍不住在心里狠狠骂了一句国骂。但他又强压住心头的焦躁和怒气,用平缓的语气对何、薛说:你们先想象看,我们怎么统一口径,向方方面面交代这件事。
; a: Q' A% Q7 @ k$ ]0 {2 o
* C: Q/ c. w% {* R6 Q }
没有人接话。何、薛都有些茫然,他们一时之间也没有什么好主意。
4 n( m& n) P9 ^, W
1 y8 G9 p2 r0 J9 I
通往电梯的路上,郑把思绪拉回到眼前的会面上:怎么和摩托罗拉的人商谈下半年的合作事宜,但一踏进电梯,突然冒出一个念头:陶这一走,会不会影响瑞鹏跟摩托罗拉的合作?电梯开始下降,郑的心头也不觉一沉。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6-7-25 16:21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面对陶辞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郑该怎么办?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6-7-25 16:22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专家意见:
/ O; J/ C- R& r5 S# q- N& j; J
0 ]$ C F0 X4 n$ H6 z# f
/ M; ~4 A8 V' }: @! T7 s# O! Y
在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没有哪个人重要到不能被取代
# \: h& J0 R1 d7 Q* S
! d8 |1 h& I- l5 R
虽然陶辞职并非一时充动,但郑如果下真决心,动真感情,动摇陶的去意也并非没有可能。整个过程中,郑至少有三个误区:
5 Z0 B# L9 r( M! ~
2 N9 R0 G2 e1 O
% ^- C* {! e0 M9 V% @4 C; }6 j7 g
- z ~8 W9 p1 @" t' U
1. 措手不及的无效应急。与陶面谈前,郑没有想清楚,更没有想好应对这一危急的策略,以至于对陶采取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态度。郑应充分考虑到陶离职可能带来的方方面面的负面影响,诸如陶泄漏公司商业机密,谁来接手他手上的工作,以及陶的离职对公司其他同事、公司气氛、公司客户等的影响,还有董事会的压力等等。郑首先应不顾一切的挽留陶,其他问题和想法可以稍后处理。或至少应设法暂时留下陶,给瑞鹏一个解决危机的缓冲。郑应当三顾茅庐,放下架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也许事情会有转机。只要郑下真决心,动真感情,动摇陶的去意也未必不可能。
[/ t" n" v* o: y% b$ v2 b8 @9 s; l
( C0 K& J* K' C* I" P
/ v" \6 y, N2 t' ~+ F v" e
# M0 `8 p8 C- u3 e4 ]/ P4 M
2. 叶公好龙式用才观。这是管理人员常犯的错误:一方面求贤访贤,另一方面又畏贤妒贤扼贤,即限制性使用人才。事实上,除了现实回报外,工作的挑战性,自身的发展、自有价值的体现等都是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的普遍追求。限制了人才的实践和发展舞台便是限制了人才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信任换来的是忠诚,防范换来的是疏远。郑不仅要要为人才设计相应的职位、报以具有竞争力的薪酬,还要在在具体的工作中给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尊重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让他们参与决策,逐步提供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建功立业
5 U' f: Y4 I, x( Y& Q
4 h' O6 S' j. Q1 k6 U- K1 A
# S! j- Q* m5 F
0 ?: `5 w7 i; i3 I
3.毫无准备的人才战。郑缺乏人才竞争意识和人才竞争的危机感。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郑打的是一场无准备之丈。瑞鹏公司首先缺乏对人才的甄别认可机制,其次缺乏保障人才的发展机制,再次缺乏人才的奖励挽留机制,最后缺乏管理人才的继任机制。所以郑就不可避免的遭遇人才危机,而且只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3 ]" y- m5 B9 k& o v5 j6 Y5 N
' O4 K3 L( c" W5 ~ Q9 V, ~
3 r0 h4 R! p: C1 G; V# {
) H0 `# D+ _$ s
综合而言,至少应当做三件事:设法挽留陶;善用人才;使人才建设制度化。
1 g1 s9 f( W9 R0 z7 _- z3 A
: H n1 [5 @& o2 J
: D! t5 b( \2 [5 G
本案中,陶的离职给瑞鹏带来一系列危机,本质上反映了瑞鹏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果郑不能清楚的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在自己,不能突破自己思维的框框,那么这一事件将成死结
2 z* G8 v7 T' \( p f. G, n5 D
) u5 x( o2 |3 @( a4 S8 T
9 r. |7 B' M9 E" H, O
( d0 b N* K8 Q' X" g* h
具体到本案:郑首先应当反省自己,加强沟通。在马会见面时,可以先谈谈其他话题,缓和一下气氛,而不是居高临下,直奔主题。对陶提出辞职,首先应当争取使陶收回辞呈;如陶去意已决,应争取让他完成GMX项目再做决议;如陶不愿久留,则应准备善后事宜。
+ B! R6 f! M4 s8 B2 w& N( [7 m$ x
9 x1 o }, c1 v7 ?7 p; ^
, S8 z. j8 \& T
! b* b( o# I4 b- n$ i" V
要挽留陶,郑必须以情动人。郑应当以朋友的身份与陶开诚布公的再谈一次,请陶留下来辅佐自己。郑不妨就送机票到陶家,放其假休息,说不定可以争取到其家人的支持。相信郑与陶的家人是熟悉的。或者请谢董出马说服,说不定陶会卖谢的面子,一旦不成功,郑也较容易向董事会交代。也可以请吴江龙出马劝说,毕竟是一个项目团队的兄弟
) q9 w/ ~ l2 k
9 u# g3 E$ ]5 B. q( Y
; I, J3 p1 X$ n+ s- m9 |$ r# g
) m: ~. T8 l( K5 I7 y+ m) z$ i; o
同时,郑应当直接与海兴公司总裁联系,询问有关陶加盟海兴的传闻是否属实。可以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警告对方,不要挖自己的人。这样,如果确有其事,海兴或许会有所顾忌,从而不会操之过急,使瑞鹏有时间挽留陶。
& J% j, u9 J G" ^7 e
4 \9 X: {4 J% r. h: {' K+ D
% r7 n% [5 u: y
! R' X9 l7 S9 o' t+ C! x8 j4 I H
如果陶坚持要离开,可请其多留一段时间,以完成GMX项目,帮助公司平稳过度。陶很有可能在盛情难却之下答应,暂时留下来。那么郑应当更加信任他,多与他沟通,说不定等GMX项目结束时,一切危机已经烟消云散了。
" o1 g! Z3 \% s% ^, L2 j) w# A% l
* E% C+ y( w- G0 R3 s9 z3 V
' D' H3 T+ B6 |+ X* Z
$ ~" h3 j! b. V( V
如果陶坚持尽快离开瑞鹏,应请他本着本着买卖不成仁义在的原则,做好交接,尤其有关GMX项目的工作。同时充分肯定陶对瑞鹏的卓越贡献。甚至可以开一个有档次的欢送会,真心祝福他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更好,更如意。并坦言,如果去海兴,希望不要挖走项目团队的其他成员。必要的话,可以给予经济补偿。
- t1 p! I/ ?4 L8 v
5 u3 {5 C L S. K [1 X5 y) K
4 g( R9 e. x6 Q; Q
! D# B! V$ A" c
以上对陶可谓仁至义尽。如果陶日后作出对瑞鹏不利的行为,想必会受到良心和瑞鹏员工及同行的谴责。
* Z5 B! }" M, Z5 e& y: Z- f
; T# y/ q" V) Z1 n3 ]$ p# m
- Q) W- F: X5 S5 z
; }6 S6 [& k5 P" D, [9 Q
瑞鹏由于没有与陶签定竟业禁止合同,同时也没有陶泄漏公司商业机密的证据,所以起诉陶显然不妥;与其他高管补签竟业禁止合同也不妥,瑞鹏的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而不是火上浇油。
7 Q3 t% t+ J! J- ^
C: ?7 r& e( E' s: F
. P; z# t: ]: D9 E, I! h
& f5 M" O0 y) N7 u$ O i# w# [9 h
可以让吴江龙来接手GMX项目,但不宜任命他副总。应当与他坦言,陶的离职,也许意味着他的晋升。充分肯定吴江龙对项目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他与副总职位尚有一定的距离。
% ~) A4 q/ H# h
- X' N f* ?: C3 l8 Q8 C
1 A8 c/ y6 Q/ A9 v' h R! Z o
+ I1 r( B4 O9 Y( n- e2 H
郑必须清楚陶辞职的严重性。必须和其他高管层及时沟通。如果可以,请陶向员工公开解释辞职原因,请陶与项目组其他成员一起去客户那做好交接。郑要向员工强调,一切困难都会过去,公司将一如既往的发展。说不定公司会借这个危机形成更强的凝聚力。人在困难的时候最容易抱团。
4 r+ N2 W ^6 E4 A
6 [4 z1 e/ s( x6 F# A8 y% |) b3 _
郑必须和人力及其他高管总结回顾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提出和形成人才建设的有关机制,预防类似的危机重复发生。
作者:
jeremy.zhou
时间:
2006-7-26 15:06
标题:
RE: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em17]
作者:
zwbaby
时间:
2006-7-27 14:23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这个帖子已经在别的地方看过了,好像是在智网
作者:
大地飞鹰
时间:
2006-7-28 08:50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转载嘛,已经标明了。我觉得出处不是很重要,关键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讨论,如果有所收益,就更好了。大家说呢?[EDIT]用户“大地飞鹰”于2006-7-28 8:56:46编辑过此帖。[/EDIT]
作者:
kanyunfei
时间:
2006-7-28 09:21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好铁
& F5 C, D8 L0 S: R7 f6 K
顶
作者:
高虎
时间:
2006-7-29 13:13
标题:
RE:[转载] (精华)(转贴)副总要离职。。。。。
[em17]
作者:
南宁逗号
时间:
2013-5-21 17:02
很不错的帖子。感悟到人才梯队建设的重要性~!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