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打印本页]

作者: bomb    时间: 2006-8-2 15:48
标题: 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人做事情总是要名正言顺,要有个说法给个交代,要找个托辞做个解释,仿佛有了理便一切有了着落。有时人们迷恋理由甚至到了掩耳盗铃的程度。 ; l6 g& a4 B7 f7 ?- o0 `5 ]. F0 l 5 l D9 s6 l* p5 O& ^  所谓借口,其实是“没理找理”,所以找借口时便要绷起脸来,一副“理直才气壮”的样子,方能得逞。而时机未到便慌慌张张地辩解,只会勾起人们的怀疑和警惕。 % ?) b- X _" E: E5 {6 a2 ]5 A0 f4 x+ \0 K" ?1 m   1.胡搅蛮缠也得有说法 / b( x; N' m3 R/ l' \( m8 p% @8 ~ ; {; [: ~+ B2 W% |8 R1 b   人类是理性的动物,事无巨细,都要起个名字,有个叫法,给个说法。即使是个无赖之人,也不愿让人说自己无理取闹,他们总会有自己的“歪理”;皇帝杀臣下、除异己,也得给文武大臣有个解释,尽管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旧常生活中,我们总有很多时候为自己找个遁词。借口随处都需要,只是编造技术有好有赖。 - w# @; h" E) L 4 c2 E% }: @. x2 ^. C; p) T  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印度人因偷窃被当场捉到。不料,小偷一点儿也没有畏缩,反而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我拿了东西又逃走,那才算是偷,但我现在只是拿到东西而已,了不起把东西还给你罢了。”说完就大摇大摆地溜走了。 2 d1 C3 e7 J9 p0 {" j# g * { g) d6 c0 h0 }/ D( b; H  无独有偶,有一位朋友初次到印度旅行时,与人发生了纠纷。他在餐厅进餐时,曾几次离开座位,有一次他回来时正好看到一名男子从他挂在椅背上的上衣口袋中掏出钱包,想取走里面的钱。我的朋友出言指责时,那个人居然说是在替他“清扫皮包”,一直到最后都不承认自己偷窃。 ' i3 Z* i6 t; s: C8 F+ A5 W$ R4 h 1 W/ X, [6 s$ c. y0 j7 Q  看来印度的小偷是找寻借口的高手,在我们看来,这个小偷当然应该是理屈词穷,不会想到他还有什么可以诡辩的了。但他却能理直气壮,并能说出一定的逻辑,倒确实不简单。从这里,起码可以看出对方在险恶环境下所拥有的镇定和机智。另外,人一旦承认错误,很可能一直翻不了身,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 V, k5 ^" g; f5 F0 F9 K' `! J: b' r$ }- }7 D/ ~+ F   当然,这里并不是鼓励大家采取拒绝承认错误的态度或学习颠倒黑白的行为。这里想强调的是,有些人面对初次见面的人,就以理亏的口吻说话,这种无谓的谦卑,反而会使自己站不住脚,并无益处。 ! Y( q' l1 `$ T# ]3 V ; R9 ]$ g) t( n; s8 i  如果不长眼色,不明世事,胡乱找借口,就会惹大麻烦,甚至丢了性命。 . s: m; f4 z8 g . f$ M: N, v; Q6 A, |8 B2 o L ?8 l  刘备与关羽、张飞等人肝胆相照,与诸葛亮鱼水相得,同曹操比较的确可称忠厚,但也并非心无芥蒂。当年攻取四川时,刘备曾与刘璋在涪县会见,刘璋部下从事张裕在座。张裕脸上多须,刘备拿他开玩笑:“我从前在老家涿县,那地方姓毛的人特别多,县城东西南北都是毛姓人家,县令说:‘诸毛怎么都绕涿(借指‘啄”,即嘴)而居呢?”’张裕回敬说:“从前有人作上党郡潞县县长,迁为涿县县令,调动之际回了一趟家。正好这时有人给他写信,封面不知道如何题署好,如果题‘潞长’,就漏了‘涿令’,题“涿令’,就漏了‘潞长’,最后只好署“潞涿君’。借“潞”为“露”之谐音,讽刺刘备脸光露嘴无须。 # [$ G* _9 _, `2 s m: T8 H* ]0 n4 D. J( f  后来张祖归刘备。他对天文、占卜皆通,曾劝刘备不要取汉中,说取汉中于军不利。刘备不听,出兵攻取汉中,证明张裕预言不准。张裕又私下向人泄露“天机”,说魏文帝黄初元年刘备将得益州,九年后将失去益州。刘备不忘当年受辱,借机要杀张裕。诸葛亮问张裕犯了什么罪,刘备说:“芳兰当门而生,不得不锄去。”他找的这个说法,其实并不高明,论借口编造术实不如张裕,可是刘备是主子,权力大,最终占了上风,可见一个人不能持才胡闹,诡辩成性。借口术用于作恶,也不能有好下场,比如北约轰炸科索沃,多少人相信是“出师有名”呢! 7 t& T/ Z; }4 l! `' [ % i5 E R& f+ c! _3 [/ h, O; C6 g3 s   2.“名”正则“言”顺 & q2 u; M8 u( e : C- _, k0 p9 I4 c' O- i7 Q- A4 o$ n  有一位中学教师,脑筋很灵光,工作中很讲究策略,“找借口”能力令人佩服,把找寻借口用在学生身上效果奇佳。他的班上有一个姓胡的同学,人很聪明,升初中的考试成绩是全班第一名。可仅过半年,期末考试却落到班级第26名。这位老师左思右想,也找不出他退步的原因。后来,他了解到,这孩子有尿床的毛病。被褥尿湿了,家长很恼火,这“丢脸”的事使他自惭形秽。原来是精神上的负担,影响了学习成绩。面对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怎么办呢?这位老师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
作者: bomb    时间: 2006-8-2 15:48
标题: RE: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我思考了两天,看了一些有关的书籍,终于在一天放学后,办公室人都走光了,我找他谈心。扯了一些班里的事以后,我问他:‘听说你会尿床,是不是?’他一听,脸噌地一下红了,头也挂得低低的。我把他朝身边拉了拉,握住他的手说:‘其实,尿床没什么大不了,老师研究过,十几岁的少年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尿床,只不过是许多家长不声张罢了。’他一声不吭。我继续说:‘老师我也尿过床。’‘真的?’他惊奇地问我。‘怎么不是,而且一连延续到初中快毕业。有时一夜尿两三次,睡梦中,我急死了,到处找厕所,找到一个墙角,拉开裤子就尿,结果就尿了一床。’‘哎呀,我也是这样。’他仿佛找到了知音,羞怯之情一扫而光。接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扯开了‘尿经’,讲到好笑的地方,一起放声大笑。这时,我们已没师生之别,好像两个‘尿友’在交流经验。 - l e# }1 s7 F9 c3 Z) P, p . K: u( ~/ e# J O   “后来你是怎么不尿床的?”他突然问我。‘我啊,到了十五岁就自然地不尿床了。’我装着回忆的神情说,‘那时我初中还没毕业,不知不觉地就好了。’他掰着手指算着:‘我今年十三岁,再过两年,我也会好了?’‘那当然!’我肯定地说,‘尿床不是病,到了发育的年龄,就会自然地好了,你用不着烦恼。’当我们走出办公室的时候,他精神轻松多了。 6 P3 E/ I6 Z$ P u, q& m) `+ `! r/ ? 5 P, f/ {( r: g \; ]: b  “后来,由于家庭、老师的默契配合,那位学生终于摆脱了困境,学习大有长进。” ) b& ] |( g: p# j k 8 Z; U0 C" [. C   广告人可以说个个都是找借口的高手,当即溶咖啡在美国首度推出时,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公司方面本来预测这种咖啡的“简单”、“方便”会大受主妇朋友的欢迎。没想到事与愿违,其销售并无惊人之处。姑且不论味道问题,大概是因为“偷工减料”的印象太强的关系,因为在美国,到此时为止,咖啡一直都是必须在家里从磨豆子开始做起的饮料。只要注入热水就能冲出一大杯来,怎么看都似乎太过便宜了。 1 }% G% U# E4 i+ l% Q0 a- ?2 l4 T; b' M   所以,厂商便从“简单”、“方便”的正面直接宣传,改为强调“可以有效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的广告战略。所谓“请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在丈夫、孩子的身上。” : y/ m7 z3 ~+ l7 ?' I2 B - X- T6 f' ~$ W* S" D  这种改变形象的作战,去除了身为使用者的主妇们所谓“对省事的东西趋之若鹜”的内疚。因为“我使用速成食品,一点也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是因为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到家人身上之故。”此后,销售量年年急速上升,自是不在话下。 0 A# J2 Q1 d/ S, i * o& w7 U; L+ L  任何事物都有一体两面。说到传统,其背后的意思就是古板。单只强调即溶咖啡的省事与便利,要完全去除其负面印象可说是相当困难的,但是,如果将“偷工”改变一种看法,就成了节省时间。总之,借口强调偷工的反面意义,即溶咖啡便紧紧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 a/ X: }" q# d- h |. q( j9 C5 O. t  人都是这样,做事情讲究名正言顺,你给他一个名,他是很乐于做些自我欺骗、掩耳盗铃的事的,尤其是事情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实际上,嗜酒者从不主动要求喝酒,却以‘只有你一人,我陪你喝”,或者“我奉陪到底”,“舍命陪君子”这类借口未达到心愿,表面上既不积极,也不干脆。 4 ]( s" B2 {* a5 S' [- m T# l* Q$ W9 h) F& g   这似乎是中国人特有心理,即做事时总想理由推卸责任。即使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也会一味推卸。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先替对方准备好借口,对方就不会再推辞。比如,送礼给人时,先要说:“你对我太照顾了,不知如何感激,这是我一点小意思,请您接受。”由于有了借口,所以对方减少了内疚意识,定会欣然接受礼物。 / D3 ^" {, w; g' A$ a. X* w0 m. p6 D   3.送礼的六种最佳“理由” # t' c) M& l3 V ~ ) k# B) i, c7 C$ I: X3 z1 I. n5 E3 ]  送礼是在人情往来中不能少的手段。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境界全出。送得不好,让人挡回,触了霉头,定会堵心数日。所以,只有巧妙掌握送礼的技巧,才能把整个送礼过程上划一个漂亮的句号。 3 F4 U1 ]( z, P x; E. @& W6 q# f S$ J& g8 j. m   送礼者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或严辞拒绝,或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都令送礼者十分尴尬,弄得钱已花,情未结,赔了夫人又折兵,真够惨兮兮的,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一个准儿呢?关键便是借口找的好不好,送礼的说道圆不圆,你的聪明才智应该多用在这个方面。有以下办法:
作者: bomb    时间: 2006-8-2 15:48
标题: RE: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①借花献佛。如果你送土特产品,你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单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的拒礼心态可望缓和,会收下你的礼物。 $ l) g6 ~0 }/ E: S: | G + @5 {. H! ~" C8 ~' k  ②暗渡陈仓。如果你送的是酒一类的东西,不妨假借说是别人送你两瓶酒,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礼送了,关系也近了,还不露痕迹,岂不妙。 # k: m9 m- y8 Z4 u" X 3 M4 Y" O; _" x' R; M& R, {  ③借马引路。有时你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又与你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你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一般受礼者便不好拒绝了,当事后知道这个主意是你出的时,必然改变对你的看法,借助大家的力量达到送礼联情的目的,实为上策。 . @+ ?+ ?$ D( h7 S# ?1 K9 Q/ {+ t. i1 L4 g# d   ④移花接木。老张有事要托小刘去办,想送点礼物疏通一下,又怕小刘拒绝驳了自己的面子。老张的爱人与小刘对象很熟,老张便用起了夫人外交,让爱人带着礼物去拜访,一举成功,礼也收了,事也办了,两全其美。看来,有时直接出击不如迂回运动能收奇效。 & B9 v; A: V( |- n ) b* b9 _/ m' T- ~+ A  ⑤先说是借。假如你是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们自尊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帮助。你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我家撂着也是闲着,让他拿去先用,日后买了再还;如果送的是钱,可以说拿些先花,以后有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你不是在施舍,日后又还,会乐于接受的。这样你送去的目的就会达到了。借机生蛋。一位学生受老师恩惠颇多,一直想回报但苦无机会。一天,他偶然发现老师红木镜框中镶着字画竟是一幅拓片,跟屋里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正好,他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手头正有他赠的字画。他马上把字画拿来,主动放到镜框里。老师不但没反对,而且非常喜爱。学生送礼回报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如不能“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也是良策。 9 G5 r5 m" M( P* Z2 o ' L: S" N3 h0 a& {   借路搭桥。有时送礼不一定自己掏钱去买,然后大包小包地送去,在某种情况下人情也是一种礼物。比如,你能通过一些关系买到出厂价、批发价、优惠价的东西,当你为朋友同事买了这些东西后,他们在拿到东西的同时,已将你的那份“人情”当作礼物收下了。你末花分文,只不过搭上点人情和工夫,而收到的效果与送礼一般无二。受礼者因交了钱,收东西时心安理得,毫无顾虑;送情者无本万利,自得其乐。 ) ^4 X! z! ^+ s- r3 S+ T5 n) }: a' U $ \! \, y! |1 ?: K+ B* S1 w  4.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 ' s8 w8 L/ [* A1 U; l 0 h3 ]) n3 y9 |$ p; Y  借别人的口,说自己的话,是找寻借口时重要的技巧。难堪的事经由“我听人说”一打扮,就变得不再尴尬;有风险的话,通过别人传过去,便有了进退的余地;不想或不便直接面对的人,也可经第三者从中周旋,穿针引线,化解矛盾。 " o/ D: T9 E, b) K 7 a7 {. @8 ^! n9 J. H- V   现将此类借嘴的方法列举如下: 2 j9 P5 C8 e8 _! N) Q 0 x! K+ L' S9 O5 F! C  ①找个“媒婆”传信息。从前社会上有一种人,叫“媒婆”,专门从事介绍男女相识、牵线搭桥的勾当。那时候男女授受不亲,结婚前不能恋爱约会,有什么要求愿望全靠她来传递,可以想见这项工作何等之难!如果没有一张伶牙俐齿,不会察言观色,没有一套过硬的交际本事,恐怕是难以胜任的。
作者: bomb    时间: 2006-8-2 15:48
标题: RE: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如果你在求人时,能够找到这样一位人才,让他尽其所能,从中撮合,传递信息,论理说情,真是再好不过了。 0 U8 E) S. U4 r/ l, C8 m) O ! ?* w& o4 R! N( v5 P9 p1 ^! c5 R1 X   ②拉出“婆婆”来垫背。孙犁在《荷花淀》中描写几位妇女:“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来,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几个青年妇女的丈夫都参军走了,她们的共同心理是很想念自己的丈夫,都很想去驻地探望一下。但是,由于害羞,不好当着众人直接说出来,就各找了一个借口来表达本意,仿佛到驻地去理由是充分的,非去不可。这就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意愿。 , n1 k3 u# ]' b# X! S 2 ]2 [9 ~: t4 c# ?  这种假借他人之口的表达方式,常常是从侧面切入,暗中点明自己要说的最主要的意思。 2 m/ ^ U" `/ @. c1 P8 r. P8 M, F1 `' R1 K   ③借个“幌子”唬一唬。某人为了推销百叶窗帘,他知道某公司的经理与某局长是老相识,便打听到经理的住处,提一袋水果前往拜访,彼此寒暄后,他说出了几句这样的话: , x, Q4 c/ I5 W Y ]5 I/ D: M + c6 h9 L1 |( j5 F5 s( m  “这次能找到你的门,是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他还请我替他向您问好……” 0 S4 j% \6 n( L: B& ` f ' e! K9 i2 y* c, S9 C8 y7 T  “说实在的,第一次见面就使我十分高兴……听王局长说,你们的公司没有装百叶窗帘……” E4 N9 h6 Y5 E0 L5 } & r' t, c& `& |; I! d& T) F  第二天,百叶窗帘便成交了。此人高明之处就是有意撇开自己,用“得到了王局长的介绍”这种借人口中言,传我心腹事,借他人之力的迂回之法,令对方很快就接受了。 / M D" j3 l8 e* d1 B2 s 0 A/ I6 L( {: g& R   ④让对方主动说出口。尴尬,有时是相对的,而不是相互的。同一句话,己方难以出口,由对方先开口,说出来却可以自然而然。这时诱导对方先开口无疑是上上之策。 # ]( I1 G* O1 S+ j. r: @$ Z e0 O5 g, O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若开口追款,太刺激赵某的未亡人;若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 V' Z) K. L* V: q) s& e+ m . E, g I) C" z& B# h3 X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是这样对赵夫人说的:“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这样吧嫂子: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我跑腿的时候尽管说,吃苦花力气的事情我不怕。你看困难大吗?要干的话,早一天好一天。”看他,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却还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知赵妻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于下去。结果呢?赵妻反过来安慰他道:“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作者: bomb    时间: 2006-8-2 15:49
标题: RE:借口计——如何化解人际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5.不妨借个“羊”替罪 8 k# ~8 X0 j8 m# X% }: I* \ 1 ^! Z. j' i+ C8 ~5 O- Q+ f9 w* W   英国一家珠宝店开张营业,正当顾客珊珊而来时,突然女王陛下驾临。她径直走向珠宝首饰柜台,并对周围惊喜交加的人们点头招手,微笑有度。女王御驾光临的消息不径而走,这家新店铺的声誉骤然倍增。前来参观、选购的人群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没有赶上这一盛况的,也纷纷闻风而来。 5 _9 h& I! C6 G. N 1 |* q3 _4 ~; K+ p  后来,人们才知道——更多的人也许很难知道,那天光临的并不是“女王陛下”,而是一位面貌酷似女王的老百姓——珍妮女士。由于她有那么难得的相貌,这家珠宝店老板将她重金聘下,作为珠宝店的广告模特儿,并让她在开张之日正式出场。这一招真是事半功倍,取得了花几十万英镑广告费也难收到的宣传效果。自然这种事待人弄明白时,老板会说他并没有讲那是女王驾临,是顾客自己认珍妮女士为女王的,此事与店方无关。真的有了官司,“替罪羊”肯定是一大群。顾客没有把柄,也拿这巧施借口的老板设办法。此法在许多场合中,都有很大用场: 0 q9 s; g8 R# o4 r/ d1 K5 j$ a ( \5 W& s+ S3 w. u4 L  一天,一位办理房地产转让的房产公司推销员来到一位朋友家,带着朋友的朋友的介绍信。彼此一番寒喧客套之后,他就讲开了:“此次幸会,是因为我的上司赵科长极为敬佩您,叮嘱我若拜访阁下时,务请先生您在这本书上签名。…”边说边从公文包里取出这位朋友最近出版的新着。于是这位朋友不由自主地信任他。在这里,赵科长的仰慕和签书的要求只不过是个借口,目的是对这位朋友进行恭维,使他开怀。 0 h0 {9 v* h$ |% y1 F* L: ^' k5 [! M& ]& r) }# S k   在被恭维者面前,若以第一人称的语气这样说,则必有谄媚的味道,会使人很容易观察其目的。但这位高明的推销员有意撇开自己,用“我的上司是您的忠实读者”这种借他人之口的迂回之法,就比‘我崇拜您”更巧妙、更有效,更容易使人接受,尤为高超的是,一旦遭到拒绝,是第三者的面子不够大,与本人无关。这个第三者无形之中成了一个挡箭牌。 9 }. s- }3 K) o' i+ H ' b) i4 u: v; b( n0 y  有的时候,挡箭牌仅仅是为了遮羞而已,可少了又断然不行,比如问一些敏感话题。“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爱几次?”想必不会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但市场调查的问卷颇多必须问到年收入、地位、学历等很难获得回答的事项。因此,在进行这类调查时,询问者有时会改变询问的方式,使对方容易回答。 # Z/ l6 G1 R/ @: ~, U( ? + B M& t, r! ~4 A* f, O# L& Z  例如前述的“请问你们夫妻一星期做爱几次?”可以改成“你认为跟你们上下年纪的夫妻平均一星期做爱几次?”这不是直接问对方而是问别人怎么样。“一星期差不多x次吧!”如果对方举出具体的数字,那个数字大致就是他本人的情况了。 ( c3 T; L" U' h4 k' `# D * b- h! t' b7 i  再比如反驳对方,也可以第三者的口气来说。一般人是否有接受批评或反驳的雅量,主要取决于反驳或否定的方式。否定或反对自己意见的人就站在眼前,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事。 7 b6 m* R- F" c% |; X6 R . V3 e. t2 a- Z4 g  反过来说,即使是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只要借社会大众或不在场的第三者的口气来表达,多半不会引起直接的反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夫妇都惯用“都怪他不好”来找借口,而双方都心照不宣地乐做替罪羊,别人也多半会看到争吵而原谅了他们的过失。例如,赴宴迟到,夫妇彼此可以互相责备:她换件衣服换那么久,或者他找地图、找路,找得太久。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