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打印本页]

作者: yunxiaojushi    时间: 2006-11-4 08:41
标题: 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7 \1 Y* k% M) U9 S# ?* v2 S3 S/ x 一、同素异构原理 " T/ E+ p6 D( h. U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组织构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一个组织中,即使组成的人力资源因素是一样的,但采用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组织效力的发挥会大不相同,这就是所谓的同素异构原理。因为传统的金字塔结构具有传递信息慢,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外界快速变化的需要等不足,所以需要进行变革。当前变革的趋势是:压缩层次,拓宽跨度。组织结构由金字塔向扁平化、网络化发展,以增强组织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效发挥组织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 i0 H) y* |. M% V2 z 4 k$ D( f# H9 a s. g- h 二、能级对应原理 ( B9 `8 \, P6 s) q能级,指人的能力大小分级,不同行业或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能级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能级对应是指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根据人的能力的大小安排工作、岗位和职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级对应原理要求我们要承认人具有能力的差别,根据人的能级层次要求建立稳定的组织形态,同时承认能级本身的动态性、可变性与开放性,使人的能级与组织能级动态对应。 2 Y4 m! ~, d6 n( p6 C: y* C+ ] 6 V( h) f/ [5 `/ w/ x$ w; x U能级对应原理揭示了人力资源能级结构必须是一个稳定的结构。这种结构应是上小下大,呈正三角形,即能级越高,人越少,能级越低,人越多。 ) i6 J' _- j6 P: T' t. _ % P# i" D/ K+ u3 Y0 V: K( A 三、要素有用原理 * y6 g3 z; x! [9 J) r+ G+ M人力资源个体之间尽管有差异,有时甚至是非常大的差异,但我们必须承认人人有其才,即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都有他突出的地方。比如有的人研究开发能力很强,有的人组织协调能力很强,还有的人表达能力和自我展示的能力强,当然也有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适应的能力很强等。这种差异要求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者要有深刻的认识,对人不可求全责备,而是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地搭配组合人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势,而不是只采用淘汰的办法,使人人都有不安全感。 3 Y% ?7 z; u9 d! k* f* c 5 z$ P' X4 B# A四、互补增值原理 ; |' x( D4 v; I2 E7 H- z由于人力资源系统每个个体的多样性、差异性,因此在人力资源整体中具有能力、性格等多方面的互补性,通过互补可以发挥个体优势,并形成整体功能优化。 + \0 y) I# f9 \. ~' {& [ : D% N9 i7 a) q一是知识互补。不同的知识结构的人思维方式不同,他们互为补充,就容易引起思想火花的碰撞,从而获得最佳方案。 2 b) C8 ]; P/ o: Y 2 _8 i" G$ D5 ?二是气质互补。在气质方面应刚柔相济,比如一个组织中既要有踏踏实实的“管家型人才”,也要有敢闯敢冲的“将军型人才”和出谋划策的“协调型人才”。 + B! S9 A# \. T: a4 Z6 Z8 \, z, O8 X I; x/ P: Y 三是能力互补。即一个组织中应集中各种能力的人才,既有善于经营管理的,也有善于公关协调的,还有善于搞市场营销的和做行政人事的等。 , Z; u4 m" N' a9 r. f ! w, V' l/ g8 H, Q/ I8 {9 H四是性别互补。既发挥女性细心、耐心的优势,又展示男性粗犷、坚强的一面,各展其优,各挥所长。 ( w b# t. B7 o+ A* y v/ K! V# x2 j* \' L" _. W9 v 五是年龄互补。一个组织中,既要有经验丰富、决策稳定的老年人,也要有精力充沛、反应敏捷的中年人,还要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青年人。不同年龄段的人相互补充,组织效率会更高。 6 d; l" d3 w4 V$ Q3 N ; l/ X' [; y/ z五、动态适应原理 ! k. {- Y/ \4 B/ k Q) H% \' h, D现代社会是动态的社会,物质在动,信息在动,人力资源也在不断地流动。对个人来说,有主动择业的权利;对于组织来说,则可以对人的工作进行适时的纵向或横向调整;对于国家来说,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人才流动是绝对的,人才在流动中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组织则在流动中寻找适合组织要求和发展的人才。人才流动分个体流动和结构性流动(即由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人才流动)。所以人力资源开发要正确地认识流动,保持一种动态性开发的态势,促进人才在流动得到优化配置。 ) q; E* A' J* E: S5 a8 E7 a3 d . z+ n. ^6 R3 y) m) ~ 六、系统动力原理 1 N2 P" V4 h8 B9 e. T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物质的、精神的或其它方面的鼓励和表扬,可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6 i" Q: T1 f/ }+ j 2 N; I1 g; {1 V' @ 一是物质动力。物质动力是指人类对基本物质需要和物质享受的追求性。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物质利益包括工资、奖金、保险、住房、医疗等,这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 g) p6 I6 P# w6 o. ^1 u. ^% w. N$ g" K9 }( s 二是精神动力。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方面的追求。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精神”是指包括友爱、表扬、奖励、晋升、信任、尊重等的各种非物质性激励。这是激励人们的一种内在动力。 0 V, ] i2 Q2 }3 b# v 8 K+ }9 j& ~' S: t R三是信息动力。信息动力是指一切美好的给人以期望或给人们感情满足的各种信息。现代社会是一种信息社会,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越来越渴望对信息的吸收,因此信息尽管不是直接加于人身上的,但它却以间接的方式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 3 _3 M) M' z0 s ^+ R5 F! o7 O i, e + I# V1 _+ R/ [! ]- n2 a5 h七、竞争强化原理 : N* Q R8 U% G& ~: a4 {竞争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普遍规律,竞争无处不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竞争强化原理是指通过各种有组织的非对抗性的良性竞争,培养和激发人们的进取心、毅力和创造精神,使他们全面施展自己的才能,达到服务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运用不同系统、不同层次的竞争,我们可以选拔战略性人才和各类优秀的管理型人才,也可以发现技术型人才和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竞争在哪个层次,采取哪种形式,我们都要强调竞争的公开性、公平性、合法性和参与性,这样竞争才能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 E7 S& d. @4 u/ A1 g3 H : E. \ r+ ~, Z/ [ 八、反馈控制原理 * {+ x3 }9 A' y/ Y* }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要素或各个变量形成前后相连、首尾相顾、因果相关的反馈环。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其它环节或要素发生变化,并最终又使该环节或要素进一步变化,从而形成反馈回路和反馈控制运动,这就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反馈控制原理。由此,我们在人力资源开发中要注意把握各个环节或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抓住关键环节或主要要素,提高工作效率。 : w$ `/ X" g- k' u F4 J/ A 6 q7 H: l( U; t4 N2 r: r# _九、弹性冗余原理 4 ]0 X* i7 R+ X, m3 j弹性冗余原理是指人力资源开发过程必须留有余地,保持弹性,不能超负荷或带病运行。“弹性”通常都有一个“弹性度”,超过了某个度,弹性就会丧失。人力资源也一样,人们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定额等都有一定的“度”,超过这个“度”进行开发,只会使人身心疲惫,精神萎靡不振,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损失。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要在充分发挥和调动人力资源的能力、动力和潜力的基础上,主张松紧合理、张驰有度、劳逸结合,使人们更有效、更健康、更有利地开展工作。 ; v- ~# O- d. G& o9 r- ^: N * |- X' \6 |7 O/ |1 i+ } ~ 十、文化凝聚原理 ^. `+ f( K) [8 ]2 o1 M0 q 组织文化是一种建立组织成员信仰之上的共同的价值观。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的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组织文化建设息息相关,现在许多大型组织管理都已经发展到一种文化管理的阶段。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通过塑造高尚的组织文化,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等,吸引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建立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忠诚关系,提高组织效率。
作者: zengli    时间: 2006-11-6 09:21
标题: RE: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不错,收藏 [em17]
作者: weitao0123    时间: 2009-10-22 23:14
标题: 回复: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D :D :D :D :D
作者: 糸飒    时间: 2009-10-26 21:45
标题: 回复: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受益匪浅
作者: 安童    时间: 2009-10-29 11:30
标题: 回复: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还好([url]www.sbcs.com.cn[/url])
作者: sunjianjun251    时间: 2009-10-31 11:31
标题: 回复:人力资源开发的十大原理
复制收藏了。谢谢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