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绝大部分的沟通技巧课程只是告诉学生一些方法和技巧,应用于实践的难度比较大。认真总结几年的教授经验,反复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我发现,只有分辨清自己在沟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或者别人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自己的沟通水平。因此,把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加入沟通课程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8 r- H6 j, L1 r+ ]* r2 _
' ]8 F. U& K/ w3 q* K* O0 k
人格分析理论——“P-A-C理论”(TransactionalAnalysis)由心理学家柏恩(EricBerne)提出,是一个简单好用的沟通工具。“P-A-C”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9 V, ~ H: i3 D9 Y9 l4 A# }
5 e+ q, A) K4 @* j; h! J “父母”(P)是指记录在脑里的早期经验,来源于小孩头5年所看到的父母或替代者所做的事情或所说的话,是一套由指导和示范而产生的人生概念。
( |5 g1 Q, t! V$ R
$ k$ I( O' R, p2 T2 b “成人”(A)指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思考,架构自己的理解力,开始说不,并问为什么,所有这些个别化活动成为孩子日渐形成的人格中的一部分,即“成人”。
/ t1 a5 ]: k8 p$ Q9 U1 y% I
' \+ \5 b9 x0 Q% U: n K$ } “儿童”(C)记录的是小孩“所见、所闻、所感觉、所理解”的资料,由孩子头5年对其父母言行的各种反应组成。! @2 J1 H; q/ Q+ m, _8 z- F
3 P0 h" F( C4 e! U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交往分析”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交的基本单位作为“交流”,当两个人见面,一个人先开口说话,或以其他方式表示他人的存在,叫做“交流刺激”,之后,另一个人会说些与刺激有关的话,或做某些事来反应,称之为“交流反应”。“交流分析”就是检查这些交流的方法——我对你做某事,你回报我某事,同时也决定人类会以多重天性(“父母”、“成人”、“儿童”)中的哪一部份作反应。利用这“人际沟通分析”的技巧,了解自己和别人交往时所用的“自我状态”后,如果对这关系感到不满,可以下定决心,自由选择,将“自我”从这一种状态改变到另一种状态,谋求改善人际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