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世界名企这样培养人才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小
时间:
2003-3-26 21:02
标题:
世界名企这样培养人才
丰田公司:岗位轮换培训日本丰田公司对于岗位一线工人采用工作轮调的方式培养和训练多功能作业 员,提高工人的全面操作能力。通过工作轮换的方式,使一些资深的技术工人和生产骨干把自己的所有技 能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人。对各级管理人员,丰田采取5年调换一次工作的方式进行重点培养。每年1月1日进 行组织变更,调换的幅度在5%左右,调换的工作一般以本单位相关部门为目标。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几年 的轮换岗位,有利于成为一名全面的管理人才、业务多面手。短期看,转岗有个熟悉操作的适应过程,可 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但从长期看却是有百利无一害。因为员工经数次岗位变动后,已掌握了整个生产流 程的操作,熟悉了每道工序的操作规则。同时,经常有秩序地轮岗可对员工造成适当压力,能有效发挥其 工作潜能和积极性,使整个企业保持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积极态势。 柏克德公司:逐层选拔培训美国柏克德公司是美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从事基本建设工程的一家大公 司,仅员工就有3万多人。公司层层设有训练机构,并在总公司设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管理人员训练中心 ”。首先,公司从2万名管理人员和工程师中,选择5000人作为基层领导(工长、车间主任等)的候选人; 对这些人,鼓励他们自学管理知识,并分批组织其参加40小时的训练,再从中选拔需要的基层领导人员。 其次,从基层领导中选拔1100人参加“管理工作基础”的训练和考核,从中挑选出600人分别再给予专业训 练,使他们承担专业经理的职务(如销售经理、供应经理等)。最后,再从这些专业经理中选拔300人进行 训练,以补充市场经理的空缺岗位(包括各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等)。 IBM:终身教育IBM的教育特征在于,不论是现职人员,还是临近退休的职工,甚至连已经离开公司的 人员也都作为教育对象。对于临近退休的职工或是已离开公司的职工,所进行的教育主要是一般修养方面 的教育,而不是人事管理或加强销售方面的教育。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提高这些作为IBM的职工或作为曾在 IBM工作过的职工所必须具备的教养和知识。IBM希望这些离了休的员工或者离职了的职工,无论走到哪儿 ,都能以他们出色的风采、才能、气质得到这样的评价:“此人不愧曾是IBM的人,各方面都很能干。” 微软:边干边学和言传身教在微软,新雇员(如开发员)通过“试错法”来学习。在头几天里,新员 工被安排与经理们以及来自其他专业部门的高级人员见面,在听完有关开发周期的一个方向性简介后,开 发经理即派给新员工一个单独的任务,或者让新员工与特性小组一起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允许新员工犯 错误,并由最好的专家来检查,纠正错误,指导新员工进步。新员工在边干边学和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 接受良好的培训。 摩托罗拉:百年树人摩托罗拉公司在加强员工培养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对公司以外人员的培训。在中 国华东地区,公司为南京邮电学院学生开设教学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有潜力成为公司雇员的人才。 另外,公司还在中国内地的不少中小学校和大学中设立了各种类型数额不菲的奖学金,专门用来扶持奖掖 那些品学兼优的学子。许多青少年学子正是从接受摩托罗拉的培训和企业文化熏陶中逐渐对公司产生认识 和认同,为将来效力摩托罗拉,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知识技能准备。
作者:
刺探者
时间:
2003-3-27 01:26
标题:
众所周知
作者:
撒旦
时间:
2003-3-27 13:47
标题:
各有所长
何为名企?正是因为他们采用新进的管理方式,培训方式,才会发展为名企。
作者:
镇琳
时间:
2003-3-27 16:30
标题:
众所周知
名企业就是要做到让人心服口服啊。
作者:
老泰
时间:
2003-3-27 21:30
标题:
呵呵
对于这些的选材方式其实很早看过,我认为这主要源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其价值观 但是真正再国内实行却需要考虑更多其他的制约因素(企业本身,员工个人素养,员工的价值观等等).
作者:
木叶蝶
时间:
2003-3-31 19:30
标题:
还有经济实力问题
作者:
德波鲁
时间:
2003-4-1 11:57
标题:
对啊。
作者:
劳拉不带枪
时间:
2003-4-15 15:34
标题:
中国的企业还没到这种地步
作者:
心只有你
时间:
2003-4-15 23:07
标题:
中国的企业要真能这样,也许还要耐心再等一些时候。
作者:
弹涂鱼
时间:
2003-4-16 15:05
标题: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我们也会有这么一天的,现在有些企业的培训员工也很有特色。只要你善于发掘!!
作者:
WEIGER88
时间:
2003-4-16 19:29
标题:
国企不可能
这是体制问题,国企的老总不会真的去培养自己的对手
作者:
才先生
时间:
2003-4-26 17:28
标题:
good
作者:
我是小呆
时间:
2003-4-27 07:42
标题:
难啊
国内的企业只能是梦想着将来向别人学习了。
作者:
郑伟杰
时间:
2003-4-27 10:39
标题:
没那么多资金
小企业还在忙生存阿
作者:
LANDELO
时间:
2003-5-19 20:23
标题:
循环
人力资源的培训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阶段
作者:
青青鸟
时间:
2003-5-20 14:59
标题:
值得学习,但未必合适
作者:
雁过拔毛
时间:
2003-5-27 21:56
标题:
不实际
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和企业文化。
作者:
zhongling99
时间:
2003-5-28 15:41
标题:
羡慕
关键是中国企业家的意识还不到位
作者:
薇v
时间:
2003-5-29 17:07
标题:
有所感悟,谢谢
感觉挺好
作者:
魏杰峰
时间:
2003-5-29 18:00
标题:
是不错,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做到~
作者:
zhangt0657
时间:
2003-6-1 19:48
标题:
桔生淮南淮北有别
参考借鉴还可以吧,但对国内大多企业来说,也只能限于此
作者:
严谨
时间:
2008-7-30 15:22
标题:
回复:世界名企这样培养人才
只有公司底子厚,就可做得大手笔。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