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文化杂谈之五:贪婪
[打印本页]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4 21:12
标题:
企业文化杂谈之五:贪婪
[align=left][font=宋体][size=3][color=red][b]文章导读:[/b][/color][/size][/font][/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3][color=red]第1页 企业文化杂谈之一:企业文化的知与行[/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3][color=red]第1页 企业文化杂谈之二:企业文化谁来塑造?[/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3][color=red]第2页 企业文化杂谈之三:是谁在破坏企业文化?[/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3][color=red]第2页 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color][/size][/font][/b][/align][align=left][b][font=宋体][size=3][color=red]第2页 企业文化杂谈之五:贪婪[/color][/size][/font][/b][/align][b][font=宋体][size=3][color=#ff0000][/color][/size][/font][/b]
- u$ j0 y; }& S
5 f1 _- G* s% g3 L( e
2 g3 P$ |, Y" t; O [- `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color][/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b]企业文化杂谈之一:企业文化的知与行[/b][/color][/size][/font][/align][font=宋体][/font][font=宋体][/font]
- @9 x a! E7 S0 l& ^
[font=宋体] [size=3]总觉得企业文化太飘渺,谈得具体化就肤浅,谈深了又虚无。[/size][/font]
7 ?4 n2 [. n3 P5 E
[font=Calibri][/font]
5 G! Y0 z" d2 K( x, `# c/ I3 M
[size=3][font=宋体] 记得听过这样一则故事,某次活动后,小学生路过的地方干干净净,大学生走过的地方却一片狼籍。于是有人说:这年头不知怎么了,对小学生说爱国主义,却对大学生讲起了不要随地大小便![/font]
( `* ^5 T$ w/ X6 Q
[font=Calibri][/font]
( ^+ g E* k1 S4 `8 I
[font=宋体] 在现实当中,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也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企业最好管理的,准确地说最配合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最一致的往往是我们口中所说的学历最低素质最低的普通作业员,而最难管理、最不配合、与企业文化发展相悖离的的往往是学历高号称综合素质也高的管理层。[/font]
+ E7 y \7 j- X4 q. ^, p! ~3 ?
[font=Calibri][/font]
) @# R ~+ i# m& h% \
[font=宋体] 也许是普通作业员的学识不高,想法够单纯,你问[/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她会如实答:[/font][font=Calibri]1+1=2[/font][font=宋体],在执行企业制度时也一样。而我们的管理层们,这些所谓素质高的人,你问句[/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她会回答:[/font]
+ {, S& K" j @1 T7 k
[font=Calibri][/font]
* n# T9 f, \, Y' t8 {& Z
[font=宋体] 第一:[/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可以等于[/font][font=Calibri]0[/font][font=宋体],如一只老鹰捉一只蛇,老鹰把蛇啄死了,蛇把老鹰咬死了。[/font]
9 _% _3 y8 o1 f6 J4 I- b& ~5 K6 W
[font=宋体] 第二:[/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可以等于[/font][font=Calibri]3[/font][font=宋体],如一个爸爸加一个妈妈生一个小宝宝[/font]
$ ~$ f& F* `7 Y) |$ j, B- c! {
[font=宋体] 第三:[/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可以等于[/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因为左边一个[/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加右边一个[/font][font=Calibri]1 [/font][font=宋体]是[/font][font=Calibri]11[/font]
9 l% o6 H2 f7 E
[font=宋体] 第四:猜字谜时[/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加[/font][font=Calibri]1[/font][font=宋体]可以为田。当然也也可以为王[/font][font=Calibri] [/font][font=宋体]……[/font]
3 z+ j7 ^( U& U1 u- ]
- F- @) r. E& }; |. x
[font=宋体] 因为素质高,所以想法多,所以做法多。因为职务级别高,所以自认为特权也应该多一点。所以一个制度出来,她能够有几十上百种应对方法,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font]
s4 x9 M/ t# G+ K: i
[font=Calibri][/font]
5 U" u4 z; o$ z- K$ |* s/ L+ j3 m
[font=宋体]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活跃的思维不好。反映灵敏有时可以称为“活跃”,但也有时候就是“放肆”。[/font]
; u0 Z- z" v$ X7 B
[font=Calibri][/font]
8 r* g7 I; ]# k5 v
[font=宋体] 制度建设容不得小聪明与特权,企业文化建设更是。[/font]
# x0 Q! P6 u/ {4 @& c) X
[font=Calibri][/font]
5 ~9 n0 ~8 z @+ j
[font=宋体] 很多东西并不复杂,如同“[/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数学题里,它就等于[/font][font=Calibri]2[/font][font=宋体]。但是做为人生的哲理题或者是脑筋急转弯,它的答案又有多少?[/font]
+ }8 F7 [9 }* W% K0 Y
[font=Calibri][/font]
8 ] g, v/ h1 K# e2 D, f
[font=宋体] 企业文化知易行难,在建设企业文化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font][font=Calibri]1+1=[/font][font=宋体]?”当做简单的数学题来做,而不是复杂为人生哲理题或脑筋急转弯。[/font][/size]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8-8-4 21:46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王守仁的思想核心是“知行合一”,听起来很简单,但能做到的却很少。
) y# Q/ }6 S9 m9 @
企业文化的构建对很多企业来说就像鸡肋,看着想吃,食之无味,因为大部分时候吃力不讨好,皆因企业文化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
作者:
13963578208
时间:
2008-8-4 23:05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精辟!!!!!1
作者:
xheros
时间:
2008-8-5 13:49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这个1+1到底等于????
作者:
永顺
时间:
2008-8-5 19:51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企业文化倡导者的能力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能利用那些想法多做法多的人的优点,并且用人所长,你就是成功者。当然真正做到驾驭他们是有点难度,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根本。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8-8-5 21:04
标题:
回复: 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quote] 原帖由 [b]xheros[/b] 于 2008-8-5 13:49:00 发表
/ r( \( S$ Q& t& f* S6 ^, j
这个1+1到底等于???? [/quote]
^! J* E4 f& |$ I
有一个会计去应聘。老板问他1+1=?,他回答你想要它等于多少就等于多少,结果被录用,呵呵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6 17:03
标题:
回复: 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quote] 原帖由 [b]隔岸观火[/b] 于 2008-8-5 21:04:00 发表
# ~8 w" u" f0 m1 j) ~
[quote] 原帖由 [b]xheros[/b] 于 2008-8-5 13:49:00 发表
# k( J c7 o7 ?3 ]
这个1+1到底等于???? [/quote]
5 Y8 Q( E/ o9 ]2 {! a
有一个会计去应聘。老板问他1+1=?,他回答你想要它等于多少就等于多少,结果被录用,呵呵 [/quote]
+ U+ v Z" y0 x; F2 h, R- K# \
" V; y( `7 n: E7 I/ c
答案各不相同吧。
J) H2 T. T5 i5 G* \4 c! |
5 V8 D9 T: I* {: E0 q8 e
但我想企业要的文化氛围在大方向上面还是要一致的。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6 17:06
标题:
回复: 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quote] 原帖由 [b]永顺[/b] 于 2008-8-5 19:51:00 发表
& B2 W/ D, {6 [& f, W# A. a) ^. K8 ~
企业文化倡导者的能力对企业文化的宣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你能利用那些想法多做法多的人的优点,并且用人所长,你就是成功者。当然真正做到驾驭他们是有点难度,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能力才是根本。 [/quote]
+ z' R/ V* M) e; r, ]' R& g6 K
" F+ {) q: l& o$ G: d$ ?
内修自身素养,外塑团队素养。我想,这样才是解决企业文化发展阻力的根本之道吧。
' x+ \2 z& h" h* |
是素养,而不是学历、能力、资历。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6 17:29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的知与行
[align=center][size=4][b][font=微软雅黑][color=darkorchid]企业文化杂谈之二:企业文化谁来塑造?[/color][/font][/b][/size][/align][font=Calibri][/font]
7 |9 ^: O3 Z; s9 E; t
[size=3]近些年来大谈企业文化的公司如过江之鲫,推崇这样或那样的企业文化的老板比比皆是。但是什么是企业文化?谁来塑企业文化?如何塑造企业文化呢?
. w% q% H" a3 X; D% O9 b2 w
% {7 a9 T) T1 B: x$ `. b- U
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没少遇到这样的事。老板拍着HR的肩恳切热诚地嘱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就交给你了,一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氛围。
- k3 d' K; {. V2 [3 _
2 \: S9 A4 b9 S4 {0 F! R
似乎企业文化就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只凭人力资源部的力量就可以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2 j9 ]) i2 I i P+ F+ P! e
w, _) _0 e- L2 M7 z0 w
殊不知,企业文化的凝聚任重道远,需集众人之力,历经时间洗礼,方能沉淀。而作为企业一员的你,正在影响或塑造着企业文化。
; b" z+ U' V0 ]4 I" ~6 f3 ^
0 P1 ^9 M& C7 x% l7 P: O& V! ?* @
[/size][size=3][font=楷体_GB2312]故事一:
, f8 }# a5 x5 e% b
场景一:总经理A的办公室
0 V. H; h ^9 P y
总经理A总拍着桌子对管理部经理B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做企业不容易,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你看看每个月的管理成本都这么高,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企业来说是不行的……一定要想办法把管理费用降下来!”B经理不断点头连声附合着。[/font][/size]
$ \& M B4 s( G2 n% m8 s
[size=3][font=楷体_GB2312]
) F5 f; Y: b7 s& d+ Y! _( T
场景二:B经理家
9 d5 T8 m! v; ]8 C. ^2 A; l- w
B经理的妻子一边摆碗筷,一边听着B经理的唠叨:“A只知道天天叫我们省,也不看看那管理费用里哪一块最大,就他总经办的花费最大!节约?只会叫我们节约?他自己浪费怎么不说?哪次搭飞机不是一定要头等舱,就不能坐个经济舱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懒得理他这种人,我该怎么花就怎么花。他爱怎么说让他说去。”直听得B经理的妻子直摇头。
" v$ F3 {: P$ _) w: T( i
[/font]
. b9 ]( Z9 q3 Y. w, G% u) h
以身作则,是每一位管理高层的必修之课。不要忘记,员工的眼睛能够看到的范围往往最先是管理者。
% @2 \: b" }, G9 z
2 k z2 ?* H E. ]
[/size][size=3][font=楷体_GB2312]故事二:
* a E4 q* b2 g7 a4 ] X2 |
场景一:门卫室
) C# X6 I1 p9 j u3 o4 }
卫门C:请将手提袋打开检查一下!
" e9 ]2 r& ~! n- E2 F
营销员D:你们烦不烦,每天出门都要检查,我们是在为公司跑业务,为公司赚钱,怎么就被你们这帮人防狼一样防?[/font][/size]
# ~; b5 y: p# U: W
[size=3][font=楷体_GB2312]
0 O; K, M( K: _& @" C( g H
场景二:营销部总监办公室
* i, F; ]8 F1 N/ `4 O* N
D的上司营销总监E对C的上司行政经理F说:“公司订的制度太不合理了,完全是针对工厂管理来定的。你看看我营销人员每天进出工厂多少次,每次又要登记又要检查进出物品,严重打击了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我营销部如果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公司的业务就不要做了,你说是不是?”
9 t/ }& p/ z4 P1 k
D经理陪笑道:“营销部员工天天在外跑,确实很辛苦,这点我都理解。但是公司有公司的规定,进出检查不也是为了更好地保证公司和员工财产的安全嘛!”
/ o8 M: [# \2 E1 H
E总监:F经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灵活一点处理嘛,我营销部门怎么能和工厂一个管理模式呢?别的照样检查,我营销部就免了吧?”
- ~5 Q+ J4 v% Z7 V y9 |7 W) l
[/font]
$ g1 G2 R: T/ i# E
严于律己,是每一位管理中层的必修之课。不要忘记,员工的特权是往往是管理者给予的。
7 S3 {* _# H: L
1 L! |. `2 s! O# s0 X
之前我在一篇回贴中谈到过,我觉得企业文化的雏形是由领导文化所主导,一个企业产生了他的文化也是随之而产生的,而在企业产生之初往往对企业文化没有什么概念,或者说没有很人为地去没有设什么限制,企业的文化是很随意地无拘无束地存在在。当然这种存在也是在一定条件产生的,往往是老板及其核心员工的一些思想态度,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当这些行为慢慢沉淀,成为企业大多数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时,就说明企业文化由雏形慢慢形成了。当然领导文化不能代表企业文化,因为不能为大部分员工所接受和认可的文化,往往是脆弱的,或者是表象虚无的,很难长久。并且容易产生矛盾,当一个企业的文化冲突到一定程度,要么是企业文化的再造,要么就是企业的变更啦。
5 k* }( ?, |- {4 q. h
- I: L( }; E) R4 b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请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来引导员工吧,说一套做一套是得不到员工支持的,久而久之,让员工看清楚了你的言行不一,对企业文化的不良影响是难以想象的。[/size]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8-8-6 20:20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杂谈之二:企业文化谁来塑造?
“ 所以,企业的管理者,请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上来引导员工吧,说一套做一套是得不到员工支持的,久而久之,让员工看清楚了你的言行不一,对企业文化的不良影响是难以想象的。 ”
* G/ f8 c. L$ N( ?% r$ [! y
说得好!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8 13:54
标题:
企业文化杂谈之三:是谁在破坏企业文化?
[align=center][size=4][font=微软雅黑][color=darkorchid][b]企业文化杂谈之三:是谁在破坏企业文化?[/b][/color][/font][/size][/align][font=Calibri][/font]
) u' Z* j- `# C8 |1 H6 T
[font=宋体][size=3] [/size][/font] 星期一,人事部的林经理刚回到工厂就接到了员工举报,说是星期六晚上有员工在公司宿舍聚众赌博,吵得隔壁几个宿舍都未能入睡。聚众赌博这是公司明文禁止的,按照《员工手册》规定:凡聚众赌博者一经发现予以开除,并不予结算工资。刚好,公司近期又将禁赌列为关键问题在抓,上周星期五的公司全体员工会议上还对此做了特别强调。
* y! b W: d( n3 K C2 d- d* e' t1 R
) e7 g) X3 C3 i" B5 E$ N( f
林经理看着参与赌博的名单,觉得有些头痛。总共9个人,车间作业员5人,车间基层管理人员1人,业务骨干1人,技术骨干1名,中层管理人员1名。如果按照公司规定,全部开除,将会对公司正常运转有较大影响,如果不处理,那公司制度就成了一纸空谈。于是林经理召开了各部门负责人会议,生产部经理当场表态:开除,全部按公司制度办事。业务部经理提出开除太严重,记过,罚款。技术部经理表示支持业务经理的意见。那位参与赌博的部门经理没有吭声。最后由总经理做出了指示,参与赌博者,平时表现一般的车间作业员予以开除,平时表现良好的记过并罚款30元,车间基层管理人员、业务骨干、技术骨干、中层管理人员记过并罚款150元,立即处理。林经理向提出疑问,担心这个处理方式有失公平,不容易被开除的员工接受。三位经理异口同声地回答: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
1 x: q% F& }: G+ w' B, U
8 u5 E# r9 `& ~6 z4 L& A
果然,在做员工离职面谈时,员工就提出了强烈地置疑:为什么同样是聚众赌博,有些人开除?有些人不开除?公司的制度是不是儿戏?更有员工认为这是公司在借故炒人。虽然经过一些手段处理,如期与被开除的员工解除劳动关系并送出工厂。但处理通告一出,员工就议论纷纷,批评公司处事不公、厚此薄彼、言而无信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有员工在公司处罚通告上写字抗议:处事不公、公司太黑!
4 z1 Z& F3 g. m( N) M
; A: \, ~+ A5 D# ^
林经理又花费了一些手段,总算把这件事情解决了。但他也明白,事情是解决了,但私底下的议论短时间内还会有。再过段时间,大家也会慢慢把这件事情淡忘。但是有些发生了的事情,是发生过了就过去了的吗?究竟是赌博事件对企业的影响大还是处理赌博事件对企业影响大?这件事情中,是谁在破坏企业文化?违反纪律,聚众赌博的员工?还是不按公司规定处理问题的公司领导?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13 10:57
标题:
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
[align=center][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b]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b][/color][/size][/font][/align]
/ F- T. G" A- F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韩国人加班文化的文章,文中提及韩国人形成了一种“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才稀罕”的加班文化,这种加班没有补贴,并且不是强制性的,但是却有很多的职场人士自动自发地加入到加班大军的行列中,仅仅是因为“韩国长年累月加班已经成为一种被普遍理解和接受的企业文化,成为员工融入公司集体所必须表现出的合群、从众行为,是员工表现自己对企业的忠诚和事业进取心的重要形式”。也就是说,如果别人加班你不加班,你就是不合群的异类。就是因为这样,为了表示合群,所以不少人不愿意加班也加班,不需要加班也加班,甚至有些八小时内可以完成的工作故意磨成十小时、十二小时才完成,而这种“工作效率可能不升反降”的文化也为企业和员工所接受。可见文化力量影响之大。
) O0 j2 J. y6 `9 r/ l
& t0 t' q1 I7 ^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在做的培训工作。长期以来,我感觉培训工作都是一项投入多产出少的工作项。有一些常规做法,我感觉与韩国的加班文化很类似,看如同鸡肋,明知食之无味,偏偏弃之又觉可惜。今天我就来列一些我自认为有如鸡肋的一些培训文化:
0 A7 a5 H: H- N! x
( D6 b# D# \5 p1 K) F& [: x
一、 培训工作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福利,不能占用正常的上班时间,只能用晚上或者业余时间进行。
: l2 H, j8 Z, H- K" w' Z
3 }# M2 _& L! }
这点是最常见,又最无奈的一项,无论是做为受训者还是组织培训者。我一向主张在八小时内完成自己的份内事,八小时外是自己的自由时间。但是每每培训工作安排在晚上,就必须要占用一晚的私人时间。如果是培训效果好的话,还会觉得时间总算没有白费,有所收益,但偏偏企业内训不少项目都是“垃圾”,总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和生命。
& U: _8 c! I b7 A* o7 o4 d
! [! t" W) M# I4 f3 h! R
二、 培训项目越多越好,最好是每个星期晚上都安排二天培训。
( k3 G& V: D* {
/ f) ~/ r' ^, z6 e
做为培训组织者,我一直主张项目贵精不贵多,但一般很难说服老板或者是部门主管这一观点。后者通常认为应该给员工多培训,项目越多越好,这样有助于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提升工作绩效。顺便说一句,拟定计划是一般是老板和部门主管提出培训需求的迫切性最强,但在实施中参与程序又最弱,一般以很忙没时间为借口。似乎培训工作就完全成了人力资源部的事。
6 N4 |5 I, B3 J; ~+ z
2 k7 h5 z3 _! t2 a
三、 培训必须脱产。
( \; f# \/ S" C7 @; F
培训必须脱产,坐在培训室里听老师讲。其实在产线或者在岗位上的实操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培训,但这一点往往被忽视。
- ?2 X0 M& Z. B3 k4 c- _
1 i7 ~0 D f) v6 ]+ S& X
四、 培训项目盲目跟从。
H9 ]! S4 W( O$ @- k
/ }5 d: G* W( F6 N# }1 t
年度计划都是根据各部门培训需求来分析汇总的,但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本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与上年度的计划项目相似度一般都在60%以上。好象一说到品管人员的培训就少不了“品管的七大手法”,一说到中层管理人员就是“时间管理”或者“有效沟通”。年年计划年年训,究竟“品管理七大手法”是哪七大还是没有一个品管员说得清楚。
3 t2 g+ I& X: B& a0 d
; Q- ~5 a% y1 }9 V$ ` J& T
五、 培训是为了凑齐ISO审核资料。
% K5 G5 K% T% P9 P* T( v9 r) O
) F* F0 C* C! k9 N6 R
培训工作多走形式,员工往培训室里一坐,把培训签到表一签,整个培训项已经完成了一大半,就等培训讲师说一句“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了。后续的考核、效果评估往往是一笔带过,但是整个培训的记录、员工培训档案却建得完完整整、清晰明了,似乎整个培训完全是为了凑齐ISO审核资料。
! Q; M, Q* m2 w7 E! ~: @1 P/ Q
& r; W+ U& W8 {7 Y2 i1 S1 T+ i/ p: m
六、 培训讲师与受训学员彼此的不尊重。
% n+ D$ S; s. A8 C6 U8 U- B/ p
9 Z0 `$ @6 b! ~$ Y# h
培训讲师课前无备课,临场发挥,培训言之无物、枯燥单调。受训员工参与热情低,迟到、早退,课程中讲电话、闲聊、打瞌睡。整个培训过程完全是走过场,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1 C8 ]5 k) ^3 A2 D( |( i& P! r
d( `% l# K/ B" ^# k6 l7 J
当行为成为习惯,当习惯沉淀为文化,这样的培训文化将是多么的可怕啊!
" \1 G. Z; _! N5 {! v$ \
; R- a: p6 ~0 m! w6 F# s
以上只是个人拙见,不知道其他朋友有无同感?
. A8 `2 D# d1 h3 z7 A4 x/ g* \
2 I7 q8 W# ]7 H ]3 b% Y
说了这么多,来讨论一下下列问题:
; s, S. ~8 [' s
1、 是什么原因出现上述的状况?
5 X3 m l0 N, Y& k
2、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 @. u: `+ V( Y. i) v/ H; U3 Q
3、 如果短时间内只能维持上述状况,你是坚持开展培训工作还是暂时取消培训工作?
作者:
huanyi_223
时间:
2008-8-17 14:58
标题:
回复: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
写的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去做呢。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18 16:09
标题:
回复: 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
[quote] 原帖由 [b]huanyi_223[/b] 于 2008-8-17 14:58:00 发表
) X; O% I. ?5 h' w
写的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去做呢。 [/quote]
* G; @4 G9 ~% y- h; x; {/ U
; @+ K2 ]! p/ x, c* i
一千个观众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3 h* D' [" ?) v' W M( b
我很难用一句话从技能上去描述怎么样去做。
9 }. w% s$ t; |" R z$ W2 t
只能说用心做就可以。
作者:
aling0201
时间:
2008-8-22 14:39
标题:
回复: 企业文化杂谈之四:有如鸡肋的培训文化
[align=center][b][font=微软雅黑][size=4][color=darkorchid]企业文化之五 贪婪[/color][/size][/font][/b][/align]
( I- B, H% y% |' M
员工生日礼金是去年才设立的,凡公司正式员工过生日可以收到公司送出的生日卡一张、生日礼金100元,当然还有集体的生日会。生日礼金的本意是在员工生日之际,对员工表达一下公司的心意,让员工能够感受到公司的关怀与关注。而集体生日会一是为了表达公司心意,给员工庆生,二是创造一个员工集体参与交流娱乐的氛围。
. `5 W3 a* s4 r/ G/ r- p* G
! F+ g% o6 Y3 x2 R
集体生日会是今年才开始的。在设立时考虑到经费预算,曾经设想过取消生日礼金,但在征求员工意见时遭到了大力反对。员工普遍认为宁愿要生日礼金也不要生日会。于是公司不得不多预算一场几百元的员工生日庆祝会。老板想法也豁达:只要能够达到效果,多花点钱还是有所值的。
- D5 s$ |! E4 \) z( q1 t% O7 ~
! l9 Q7 a3 \! H( [9 U* D+ k
可是近日,听到一个员工抱怨:公司太小器了,生日礼金才100元,XX公司就有200元……没几天,就听到更多类似的抱怨。
2 N5 i# t3 j2 @, L+ p. r
6 |" h* U) d. f# d
无语啊!人心不足蛇吞象。究竟是什么使得员工的索求越来越贪婪?导致这种局面企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如果来扭转局面呢?
作者:
xu qin
时间:
2008-8-22 20:38
标题:
回复 10F 隔岸观火 的帖子
“诚信”是一个企业最基础的价值观,但,很多的企业连这最基本的都没有做好,何来谈企业文化的建设。底基不牢的建筑,迟早会倒塌的,如同“豆腐渣工程”。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