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26楼连载)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力水手-007    时间: 2008-9-3 11:29
标题: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26楼连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最近流行的职场小说里,《杜拉拉升职记》是唯一一本由HR背景的作者写的小说,读完之后我感觉里面很多内容都可以拿来用在员工的培训与发展上,下面是我写的一篇读后感,我会在BLOG上连载该书每一章节的感想,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谢谢。正文如下:% s* Q% }6 X4 w- Z* t* r! D 拉拉的三个月民企生涯说起来不过是刚刚够试用期的时间,再加上她大学毕业在国营单位呆的一年,算起来依然是职场新人,青春岁月里透着顽皮和狡黠。每个刚刚毕业的男生女生都曾经历过初涉职场的新鲜与懵懂,都有过稀里糊涂的打发日子的经历,没办法,这就是成长必经的过程;只是不同的人,这个过程的长短略有不同。 4 F) h! f+ s+ t2 J0 f 拉拉是一个简单的人,后来的HR经历造就了还稍微有一点城府,但是总体来看,她依然是一个思维很简单的人,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后来工作中的执行力最强,所以简单也有简单的好。在聪明人辈出的500强里,拉拉能脱颖而出,也许PK的并不是她的IQ,而是她的EQ。 3 g, b; r- r& o7 f$ P 拉拉这三个月所遇到的阿发老板显然发迹于改革开放初期,本身学历不高,靠胆量或者机会发了一笔横财,从此有机会靠折磨大学生来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在广东和福建一带,做生意的风气很盛,很多人家的小孩子都是年级轻轻就不读书,出去做生意,他们的理由很现实:现在的大学生读完还不是一样给我打工,我还不如自己直接做老板雇佣这些大学生。这个逻辑也很简单也很有趣。: Y/ k, y& h0 U7 H/ G 下面这个场景很有意思:老板阿发把拉拉叫到办公桌前,说起自己的创业史,唾沫星子都要喷到站在办公桌对面的拉拉脸上了,口又臭,足足喷了两个小时也不见停,最后其实是居心不良。现实生活中依然会有这种人,对着年轻的美女吹嘘自己的奋斗历程来博得对方好感,然后就会露出内心的真实目的。每一类人的很多方面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场景,换了不同的演员在演绎而已,所以这就是学习历史的作用和价值。( L) F2 B! f1 T1 |6 l' Y 从作者的描述来看,拉拉应该算不上一个美女,当然,之后的职场修炼把拉拉锻造成一个职业的公司白领,也许王伟的表弟从她身上感受到的是一种内涵的吸引力,虽然可能拉拉的身材很不错。三个月的民企经历,见识了暴发户和农民企业家的风采之后,拉拉唯一的收获就是像目前众多职场打工者一样的奋斗目标:要进好的公司,比如世界500强的公司。当然她之后进了500强之后发现,这所谓世界顶级公司也没有自己以前想象的那么完美那么好,就跟围城的故事一样:里面的人想出去,外边的人想进来。 8 R0 [# V2 X4 S T* S) z7 K7 `/ ? 另外一个就是阿发又和拉拉说:“你知道蓝妮吧?她现在自己办公司办得很好,她原来就是胡总的员工,上海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的,这人和你一样聪明,胡总培养过不少人啦。”在本书当中出现的几位女性里面,有上海背景的基本上都会被归入反面角色之类,从玫瑰到帕米拉再到岱西,上海女孩子在作者的书里的整体形象是精明,小气而且阴暗的,在这里顺便提一本著名的职场小说:浮沉,乔莉第一次相亲的那个男人应该也来自上海,AA制居然能算到硬币的级别,呵呵。不知道为什么上海的男生女生给外地人的印象都不怎么好,也许上海人与外地人的争论再过100年也依然没有结果,也许无所谓对错,只是大家为人处事的标准差别太大吧。" F2 i, R* \! D' \ T/ s 拉拉在港资和台资企业的经历作者是只字未提,不过这两类企业在大陆也算比重很大,争议很多的两类企业,也许以后会有来自这两类企业的HR写出港版或者台版的杜拉拉升职记来吧,我们永远充满期待。 6 D# {) q7 g8 t, P0 T . c$ c2 Z" H6 ~8 r* E+ O 文章出处:[url=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color=#810081]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color][/url],欢迎交流与分享。
作者: 怄气的葡萄    时间: 2008-9-3 14:45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博客写得不错啊,中人网的博客怎么不更新呢?
作者: jessicahmily    时间: 2008-9-3 17:58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我也挺喜欢这本小说。。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8-9-3 21:03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有楼主所写的文字来看,楼主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希望您能在这里分享您的心得。! U4 @6 g/ [/ ~ 谢谢您对中人网的支持!
作者: 中兴财    时间: 2008-9-4 15:31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我也准备买这本书看一看
作者: rainrain1222    时间: 2008-9-4 19:52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谢谢LZ分享.
作者: rainrain1222    时间: 2008-9-4 19:56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谢谢LZ分享!
作者: tinax    时间: 2008-9-5 11:19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挺喜欢这本小说的8 E* e" [1 i& k% b" p3 U 看了之后大受鼓舞啊:Z
作者: 六色乡嫡    时间: 2008-9-5 16:11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我也看了二遍这部小说了,有很多精彩的章节, 3 U/ m: E/ U! A0 A4 _' L你把它消化得很好,很透彻,呵呵,9 s% g( s$ c* Z: i% ~( f% @) _ 期待你的下一篇读后感。
作者: kiddwang    时间: 2008-9-5 17:09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我也看过这本小说了,我觉得更像一本工具书,把理论融入到实际工作中,能引发很多思考,不过在这里就不卖广告了,呵呵。
作者: snoooooopy    时间: 2008-9-5 17:20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我也非常喜欢这本小说,但是我觉得不是很真实,毕竟是小说。
作者: ponycomb    时间: 2008-9-8 09:45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哈哈。是你啊。有空去你博客看看。你还是那么喜欢机器猫哦
作者: 小虎0001    时间: 2008-9-8 14:36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杜拉拉升职记》是一部值得大家分享的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作者: 越不凡越平凡    时间: 2008-9-8 16:18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正在看浮沉!!!!
作者: 大力水手-007    时间: 2008-9-9 15:20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
[font=黑体][size=5][color=#486477]连载:我读《杜拉拉升职记》(一)[/color][/size][/font]: Y. w2 i3 y1 J b 拉拉在大学毕业四年之后进入这家全球通讯行业排名前20位的DB公司,任职华南大区销售助理。销售助理的经历对于拉拉后来从事的行政人事工作有很多帮助,相同点如下:第一,都类似管家婆,大事小情,事无巨细;第二,跨部门沟通,都需要清楚公司内部的业务流程,这样就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明白努力的方向,同时懂得争取资源;第三,勤快和思路清晰,整天一头雾水的估计经常灰头土脸。这是500强的最低的岗位,却已经需要人很聪明了,难怪普遍的待遇要比内资公司高。 2 K4 v1 B" q: I( q 公司的前台美女海伦应该算是拉拉职场生涯中的第一个贵人,亲和力超好的海伦不但长于公司八卦,而且没有野心,很清澈很透明,也是很难得的可以做朋友的人(一般来说,这样的人最长寿也最快乐)。低头拉车的员工未必是好员工,还需要抬头看路,特别是在聪明人遍地都是500强里,适当的八卦会给到一个人很多的信息,有时候公司的一些改革也会通过八卦的形式来做前期气氛渲染,也有不错的效果。海伦的沟通方式也是很好的新员工培训的一种,效果要比现在流行的集体洗脑的方式效果好很多。培养员工对于公司的忠诚和自豪感是外资公司远远比我们做的好的方面,因为他们的确值得让员工自豪,虽然不过是全球追逐利益的商业机器,但是500强多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影响和流程以及众多操作方法,让自命不凡的我们总是要暂时低下高傲的头,接受这类公司多年的洗脑,拉拉也不能例外。这和婚姻没有什么两样,人们越满意自己的配偶,越为自己的配偶骄傲和自豪,就越愿意忠诚自己的配偶。这方面,我们国内的公司往往很少关注,缺乏对公司的自豪感,很难让员工认同公司的文化,所以难免经常有人造反,挑战上级和老板甚至公司的权威,不论是国人普遍缺乏敬畏感,还是我们自己的公司不太关注自己公司的员工认同感,这类话题都值得每一个经理人深思。9 P; d/ D1 v( u0 O 外资公司和内资公司虽然都是公司,都是为老板为股东贡献利润的赢利机器,但是出身于社会主义的公司内部文化依然和来自大洋彼岸的美资公司有很大不同,是沉淀不够抑或是我们只是学到了老外的关于公司治理的皮毛,我们目前依然不得而知;但是我们能从拉拉所在的DB感受到:外资公司就像真正的外国一样,依然是有阶级存在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职业发展的动力,但是中国的古话:人往高处走却能很形象的说明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安于现状的,人总是要求进步和成长的,不论是级别还是待遇,这也许才是现在很多的公司会关注员工职业规划的一个初衷吧。4 |( I6 x# W: Z 外资公司对于办公室恋情一般都有明确的规定,老外在这方面要比我们清醒的多,因为公司只是一个利益场,虽然就像伟人毛主席所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但是在老美的公司里会对整个组织健康运作甚至公司股东收益产生不良影响的行为,都会被说NO。纵观我们内资的企业,这方面依然不是很严格,毕竟中国是一个人情大于制度的社会,这就是国情。至于性骚扰,那就更是刀尖上跳舞了,一旦被抓到证据,会死的很惨,连总统大人克林顿都不例外;这方面欧洲的公司会开明很多,也许这就是文化上的差异吧。 ! G6 O2 b j' w/ X% |9 h 拉拉在知道所谓的小资依然算是穷人的时候,顿时内心就升腾起一股努力追求向上的动力,这是多少培训都达不到的目的,原因就在于:外资公司对于人性的深层关注,要远远超过我们;我们以往更关注的是意识形态和道德底线,所以缺乏对员工深层影响的工具和思路,不是我们的管理依然粗糙,而是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更多的关注员工,就会找到更好的改进员工绩效的方法,不论是公司制度建设或者是企业培训工作,这句话永远有价值。6 e* X8 N- P! S/ w) E (未完待续)后续文章:[url=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url]
作者: jason63    时间: 2008-9-11 08:31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呵呵 刚有人介绍了这本书给我 也打算去买一本看看 好评这么多 应该很不错 :D
作者: deepz    时间: 2008-9-11 09:47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你还是那么喜欢机器猫哦 :P:P:P:P:P:P:P:P楼主应该是一个很可爱很可爱的人
作者: 咔嚓咔嚓胡萝卜    时间: 2008-9-11 10:06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b]《杜拉拉升职记》可以在读书沙龙版区下载到电子书噢。[/b] ' b" u% Y1 o7 {/ ?! e$ o[b]提供链接如下:[/b] 1 U" d+ e+ J8 W# G1 Y( \/ p& S ! y% s! \7 J: o' a) D; p5 W% W" _! s8 i7 y8 p4 L7 |$ V [url=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3221.aspx][color=Red]<杜拉拉升职记>完整版电子书[/color][/url]# M3 {5 p, W: k * }7 R$ f* |( ~1 u1 y[b]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3221.aspx[/b] ' `! \7 M N% Q- ~ [url=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4150.aspx][b]《杜拉拉升职记》提供音频下载[/b][/url]. U+ p, B! Z) \6 R: J8 K [b]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4150.aspx[/b] 7 S0 i F& v9 t% E( u t[url=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3622.aspx%20]杜拉拉升职记的有声版(MP3)听书啦[/url]) K; P! o6 r. t' Y6 I: w! e2 R& p4 d - B" g7 }& r3 x# ? [b]http://bbs.chinahrd.net/showtopic-123622.aspx [/b]
作者: 蛋小花    时间: 2008-9-11 10:34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是本很不错的书
作者: 小笨笨妞    时间: 2008-9-12 17:02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我喜欢这本书,不错!:)
作者: 风小白的    时间: 2008-9-12 17:03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好书,值得一看
作者: 七七0515    时间: 2008-9-15 13:27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满喜欢这本小说的,再介绍两本给各位: 圈子圈套(三部曲)但是第一本最经典,浮沉也是一本很好看的商战小说
作者: RORY0506    时间: 2008-9-15 18:59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看来,我也要去看看.汲取一些经验和知识.
作者: 大力水手-007    时间: 2008-9-17 10:45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有后续)
连载:我读《杜拉拉升职记》(二) 3 g# ~6 u! l' @; ^& j7 T5 w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不知不觉拉拉在DB 已经工作了两年多,拉拉大学毕业也已经5年多了。某些方面,拉拉属于早熟的一种:18岁就跟后来读研究生的男朋友开始恋爱,直到7年后也就是拉拉将近26岁的时候分手。即将步入“剩女”行列的拉拉,在职场的表现依然青涩;直到拉拉被升为广州办行政主管才刚刚正式开始发生转变。是幸运抑或是感情中场休息之后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G" i# \5 X+ ?" w1 w8 U4 g 外资公司里,纵然人事行政的管理比较规范,但是依然会被核心业务部门的人所不屑,毕竟是一群不直接创造剩余价值的人,据说在无比发达的美国国内,所谓的HR大多出于后勤的角色,也就是在发展中的大陆,大家都以自己是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聊以自慰。其实老外的500强里也不例外,都是做不了技术,搞不了销售又不太懂商业的精英被归入到HR之列;至于有人抬杠说,也有不少的之前做技术做销售的男性转到人力资源岗位,但是一般都是已经进入高层了,做的大多是宏观规划,细节上的操作是根本不会涉及的,所以如今的企业里就有了那么多沦落在HR岗位上,每天忙着鸡毛蒜皮的琐碎事的人事行政工作者们的怨声载道了:老板看不起,同事看不起,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呵呵。(别拍我,砖头浪费土地;有玉就抛玉出来吧) + z Z2 y0 }. V 废话少说,回到拉拉的成长上面来。这时候有一个对拉拉成长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玫瑰,正式登场了。拉拉刚刚坐到行政主管的位子上,与玫瑰的少许PK显然不是一个量级;不过勤于思考的拉拉的却能在这个不太河蟹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围绕着广州办装修,拉拉与玫瑰的交锋正式展开。 7 i6 w" P7 E* x( X' e- N0 p1 K 供应商的选择在行政采购方面是一个大大的问题,拉拉就是在这件事上,体会到了什么叫领导加冒号的力量。领导都是对的,不对的是笨蛋的下属。虽然蛮横,但是现实当中,真正开明的领导总是比期望天上掉金币一样可遇不可求。“您老见教得是”,领导们纵然没有系统研习过领导力,但是都直到领导意味着力量:哪个领导不喜欢被追随?其实通过拉拉的经历,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领导的认识,大师们讲的所谓领导力基本上是扯淡,搞懂跟领导相处的游戏规则才是王道。管理领导的“管理”和管理下属的“管理”,显然不是一个意思,这就是中文的奥妙,哈哈。 8 H7 b2 p( k R 在外企里混,规则基本上是一些老鬼子们制订的,所以做“伪军”的筒子们搞懂外资公司的游戏规则同样重要;就比如外企中的越级申诉制度,一点不亚于阴森的封建等级制度。文革中有一句话:革命无罪,造反有理;所以有着造反传统的北京人或者北方人是不大适合在外企里混的,总是搞不清楚老大是谁?(纯粹玩笑话,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有很多大智若愚的先贤认为:我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为公司争取利益,从而与主管产生矛盾的,所以我越级上诉的理由超级强悍,相信老大的老大一定支持我。现实中的结果往往恰恰相反:一般都是下属走人。多少人走了还在骂:MD,老子又被潜规则了。小说里的王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个好人,是一个简单的人,净说实话,净说真理;但是可惜,外企也不是共产主义,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理想化,纵然同事的素质都很高,但是高素质的人凑在一起也不一定就能顺理成章地成立河蟹社会,这个中门道,不是每个人都能搞清楚的。所以说:一个人的成长其实不是外在的推动,更在于自己内心的突破。尽管这个做起来很难很难,远非听几次大师的课就能达到目标。工作环境如春江花月夜一般动听是每一个打工者的美好希望,现实当中却如同高等数学中的求极限:只能无限趋近,却永远达不到。 ( n9 V8 ~1 W- Q5 s R 拉拉后来站在玫瑰的立场上劝说海伦改用新的表格形式,很形象的说明她在成长。拉拉的话,很残酷也很现实,她这样说:“那你就多努力,早日获得提升,当你更重要的时候,你的下级就会以你为主,和你建立一致性啦。谁叫现在经理是玫瑰不是你呢?”是呀,领导就是领导,不可能要求领导与你建立一致性吧,这就是商业机器的规则,也许有人说,那如果他错了呢;那还有一句话:那是你该管的吗?那是她老大的老大操心的事!官员腐败还有中纪委呢,做好自己吧,各位,不论你在官场还是在职场,游戏规则都很重要。1 R6 x3 j4 [$ |* C: u$ O: Z 愤怒的王蔷们,要搞清楚谁是老大,不论你是否肯为五斗米而折腰,否则将来付出的代价无比惨痛。[b]我们目前所有的教育,培训,所有的大师教给我们的都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假设你的老板是无比英明的,基于这个不太现实的假设,我们会发现工作中所做的一切努力总是没有老师讲的那么地风花雪月,杜拉拉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此,告诉每一个至今还不得不在老板的淫威之下为其提供剩余价值的打工仔:向上管理是希望往上爬的阿土仔们必须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精神的红头第一号文件。[/b] 哎,一不留神,又说了一句名人名言,惭愧呀,哈哈。各位,共勉。 4 ?% E7 X: A; M' ^& {5 _5 f+ P* v) d) w/ x& |9 f (未完待续,更多关注:[url=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url])
作者: 矿长    时间: 2008-10-5 08:12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有后
这部小说的确很精彩,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很有启发,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大力水手-007    时间: 2008-10-15 14:35
标题: 回复: 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有
连载:我读《杜拉拉升职记》(三) ( r' |( @& ]; v8 v$ C- G* V3 R愤怒的王蔷走了。是性格使然还是中了玫瑰的奸计,也许两方面都兼而有之。* \" X# T+ c+ _# R% T% Z( [ 拉拉一上任,广州办要装修,于是开始了和上海总部玫瑰的对手戏;北京办装修导致了王蔷与上司的矛盾积蓄;CEO 来华访问,于是在CEO 来华前完成对DB 中国总部所在地上海办的装修被提上日程。拉拉对李斯特分析装修事宜与美国总部沟通的特点,使得李斯特看到了拉拉的专业能力,连夸拉拉进步神速。在行政事务中,大宗的装修项目是非常能锻炼一个人的,拉拉的思维水平如此有逻辑性而且非常严谨,是每一个读者不得不敬佩的。 % z0 G6 a N. e$ c2 b% b从玫瑰和李斯特的内心活动可以看出很多美资公司的特点,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恰恰是异常复杂。特别作为公司的行政部门,是典型的在做事的过程中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境界。上海总部的装修能看出来拉拉的专业度已经超过了玫瑰,难怪很多人读过这本书之后,发现自己绝望的如同刚刚毕业的学生,相比拉拉进步的速度简直是天壤之别。在DB中国区总裁何好德注意到拉拉整天在加班之后,拉拉的职业生涯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不是他越级上诉,而是她的专业精神引起了老总的关注。在此时,我意识到该书的主人公杜拉拉为什么能顺风顺水地在DB这家500强公司乘风破浪而有惊无险了。总结出拉拉成功的几点经验,希望对所有职场人有所帮助和启发:3 _! H8 g$ b2 }) I# l! i 1)拉拉很简单,简单地接近傻,她给人的感觉是只知道干活儿而不在乎公司对她的回报,她最初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正是这样的心态帮了她避过那么多的内部纷争,也从来不把个人排在前面,使得她身边每一个人都不会与她发生过多冲突。 5 O! r6 t& n5 o$ h; U9 t2)拉拉的执行能力很强,她能天天加班到11点,从而迎来大老板的垂青,莫不是她无心插柳的重大收获。也许一个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当你过多关注自己的回报的时候就会分散了你关注专业工作事情本身,这样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得到了削弱,玫瑰也许正吃亏在这上面。 3 q2 y2 c* ]& m1 H9 `6 \ K3)拉拉的学习能力简直超一流,不论是行政事务的经验,还是内部沟通的轻松应对,还是对DB这样的500强公司的办事流程以及与美国总部的沟通协调上,都远远不是一个刚刚进入外企2年多的人能达到的,一句话:人比人,气死人。# i& s' }) C; E 4)能让自己的上司不讨厌自己,又能通过非正式途径来获取更高层的工作支持,是拉拉的成功法宝。但是这方面都不是能提前设计而有心为之的,都是无心的回报,这么多的回报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拉拉的IQ和EQ的超群。在后面,我们能看到拉拉与王伟的斗智斗勇都难分上下,使得我们这些哟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也要佩服拉拉。 " l* X1 U) j/ k4 m5)如果说李斯特是拉拉的贵人,没有人会同意。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领导赶不上李斯特,比如他的宽容,他的知人善任,他的耐心开明,他的待人和气,他的充分授权,这使得我想起市场上有一门课,叫做“情境领导”,讲的是管理者如何根据下属的特点来制订领导策略。但是在公司里,下属如果能清楚地认清楚领导的特点,而调整自己的说话办事的风格等等,相信一个团队里会和谐很多。杜拉拉的越级沟通,如果遇上一个狭隘的领导,也许结果就会完全不同。6 ], _& Q7 \6 G, v" B! W Z: L 6)拉拉很用心。这一点是做好工作的不二法门。比如拉拉与何好德沟通一段时间下来,就摸清了大老板问话的常见规律。勤于思考和总结,一切都是拉拉的用心,对人对事都如此,难怪她的进步神速。而且拉拉是一个很擅长自我反思的人,比如李斯特对她连续的态度不好,她都能意识到是为自己和李斯特沟通不够。自贬为为一心干活的傻牛,但是她这么强悍的自我思考能力却是我们身边的很多很多人都不具备的。她在那篇“干了活还受气该怎么办?”的文章里总结出来的值得我们在公司里混的稀里糊涂地人认真学习。 N% L. i( K) Q8 ~ 7)拉拉懂得主动争取。从一个只知道干活儿的傻牛,到主动跟李斯特表达职业上升的想法,让我们看到,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是你的真正父母,没有人会为你想的非常周全,这里不过是一个出卖劳动和智慧的平台,而你的付出应该有回报,当一个员工需要去向领导要回报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公司管理上的悲哀,可是这样的悲哀,在大多数公司大多数员工身上都有所体现,这就是残酷的商业社会,真应了那句话:生活总是充满残缺,我们不得不用理想来自我安慰。, n6 O, l/ B6 H8 r1 \ , e L* l* ~: B( m2 S/ { 拉拉在专业工作上的进步的确能让我们学习到很多,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不断追求进步的过程;而她在感情上的成熟,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同样干练和不拖泥带水的拉拉,尽管这不太象一个温柔善良的女孩子的典型表现,也许正是残酷的职场使得拉拉变得如此有杀伤力,是好是坏,仿佛很难说清楚。她与王伟的感情波折要比她在工作上的进步单薄得多,真的是:在城市中,工作是我们生活的全部;现实的寒风凛冽不因四季的交替而有些许变化,我们让自己的外壳变得坚硬,更只能把天生的柔弱深藏内心,只待深夜里与爱人分享,短暂的暗夜休整过后,我们又将拼杀在职场且义无反顾。这就是商业化生存的人生,不论你是快乐还是痛苦,都必须坚持。9 P4 y: t5 A' x# P , Q; A7 Y6 ^6 F5 f6 G9 C* q' d* }2 [ Z V8 q8 D( ]7 g, T! n (未完待续,更多关注:[url=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http://blog.sina.com.cn/dalishuishou007[/url])
作者: sandy11    时间: 2008-10-16 16:24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2
《杜拉拉升职记》是唯一一本我一气呵成读完的书,备受启迪。突然焕起了我的工作热情。:D :D
作者: kk2008    时间: 2008-10-22 00:08
标题: 回复:从《杜拉拉升职记》看员工的学习与发展(第15楼,24楼,2
我准备看看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