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10个不可不听的职场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天色晴朗    时间: 2008-10-16 09:59
标题: 10个不可不听的职场故事
  (1) 有一次,一个老强盗带着徒弟去抢劫银行,被警方追捕。两人狂逃,差点儿连裤子都跑掉了。好不容易甩掉了警察,两人上气不接下气,瘫倒在地上。 K9 P% p# k) V$ a2 z0 i7 t . N Z1 z/ e: t' ~8 S N8 r1 j  良久,惊魂稍定,徒弟说:“师父啊师父,要是这个世界上没有警察,该有多么美好啊!”师父骂道:“放屁!要是没有警察,我们还有饭吃吗?!”徒弟大惑不解。师父“语重心长”地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你想想,如果没有了警察,是不是大家都敢去偷、去抢了?正因为有了这些警察,把那些能人挡住了,我们才有生存空间啊!和他们相比,我们算什么东西?有什么本事啊?我们不就是仅仅凭着一颗贼胆,敢干他们不敢干的事,才混得一口饭吃吗?有了警察,才有我们啊!没有警察,哪里有我们的好日子过啊!” p6 b4 A, l; w% }- j& P. A+ x ; \' p+ V; K; \! O' ~% O- G+ G  你看成功人士多么风光,但是,你只看到一面,没有看到另外一面,你“只看到贼吃肉,没有看到贼挨打”,没有看到他们为成功所流的汗水、泪水,甚至鲜血!即使,你看到了“贼挨打”,你也只愿意做“只吃肉不挨打的贼”。天下哪里有这样便宜的好事!上面那个老强盗的经验,我们是可以好好借用一下的。只要有一点点勇气、自信,就足够用来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障碍。5 u4 l2 e0 v9 u0 _ 1 j, Y* C, N4 x3 w N2 E- n (出自《你就是百万精兵》) * d# U" q, t8 I2 ?# a/ Z0 g& ~+ ?2 H. k6 ~, [0 D/ ? 7 \: K* Z6 P8 X" x * a# K' }& i s2 e$ W* B  (2) 两个食人族到某公司上班,老板说:“如果你们在公司吃人,立马开除!”三个月下来大家相安无事,突然一天老板把这两个人叫到办公室大骂一顿:“TMD,叫你们不要吃人你们还吃,明天你们不用来上班了!” 两食人族收拾东西离开,出门时一个忍不住骂另一个:“告诉过你多少遍,不要吃干活儿的人,三个月来我们每天吃一个部门经理,什么事都没有,昨天你吃了一个清洁工,今天就被他们发现了!” 8 m0 F: G& b0 Q; D3 s6 e0 ~( Q) K8 K' ~* u, y: D6 ?4 \ ) v R H1 n8 h 6 J8 |$ ?0 D$ Y( h7 z  (3) 小狗汤姆到处找工作,忙碌了好多天,却毫无所获。他垂头丧气地向妈妈诉苦说:“我真是个一无是处的废物,没有一家公司肯要我。” 1 J. z& S) h6 Y4 X( M7 a0 F1 b; Q' g# O   妈妈奇怪地问:“那么,蜜蜂、蜘蛛、百灵鸟和猫呢?”1 `" |+ V3 C Y 3 {/ B2 \6 @7 B4 }% U! ^: ?   汤姆说:“蜜蜂当了空姐,蜘蛛在搞网络,百灵鸟是音乐学院毕业的,所以当了歌星,猫是警官学校毕业的,所以当了保安。和他们不一样,我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经历和文凭。”8 j6 n/ ^1 K$ @* @3 G; I: B# N* b : t! S6 @- Z e0 d& t; V; C   妈妈继续问道:“还有马、绵羊、母牛和母鸡呢?” 4 [- N3 a' ` W/ p, a; Y: B; Z3 ?0 ?( {) c# p. \   汤姆说:“马能拉车,绵羊的毛是纺织服装的原材料,母牛可以产奶,母鸡会下蛋。和他们不一样,我是什么能力也没有。” M$ n7 k, Q6 W. p+ a3 r1 g 9 ]7 q# o+ @" `* R3 T  妈妈想了想,说:“你的确不是一匹拉着战车飞奔的马,也不是一只会下蛋的鸡,可你不是废物,你是一只忠诚的狗。虽然你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本领也不大,可是,一颗诚挚的心就足以弥补你所有的缺陷。记住我的话,儿子,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要珍惜你那颗金子般的心,让它发出光来。”! o4 ~$ J. x9 `: a " C( q7 K; J' I0 h! j, C1 e' j  汤姆听了妈妈的话,使劲地点点头。0 v) }# i1 g- o2 L A, M0 g 2 m, ^$ J0 W# K& d4 ]9 ^  在历尽艰辛之后,汤姆不仅找到了工作,而且当上了行政部经理。鹦鹉不服气,去找老板理论,说:“汤姆既不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不懂外语,凭什么给他那么高的职位呢?”1 M. E$ X- A* n7 S* K! i 7 ]' L/ c2 }8 V1 ^  老板冷静地回答说:“很简单,因为他是一只忠诚的狗。” % y0 F3 M) l6 D( f6 d) \% o- Z2 d3 K " X' D- ]7 T) j0 s , F3 u' @0 U/ u$ W2 @ X 2 |2 b2 m y' u' m6 t- b* i$ X  (4)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背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9 L8 _9 A6 z; l' i! V* b' x 2 r1 ~$ c6 g% M4 s  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 e+ Q$ C* n7 Q5 D0 d" Z/ q 8 z; u& q. t3 ?+ l9 {! o# t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5 U! k6 J& D. j0 [' g7 }3 r % G# d4 K6 d- r+ ]% ]2 i6 B }& A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H% \% x- s1 e 5 {; P1 w6 X* c. ~* i* d6 ?5 ~# X6 p7 @: } # g* q2 y j' x3 K: Y/ G7 x; y + l3 c4 Y- m+ i: M9 C   (5)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小国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 o) \7 |6 S4 T0 h % D% a3 G- @! U: n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D+ T0 ~; W$ o ' w: Q+ f0 B z9 w$ Q% W9 v+ n   最后,有一位退休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 p5 R6 E* A2 u 7 ]! n* \5 I- R4 V1 V3 h# `   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F. x% y$ a# f, u- {2 I. ~+ z' L0 z 1 i( E) T) @( @% s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的人。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的。善于倾听,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质。 ! S4 Y& V2 O0 [0 `3 A! ` * B; j5 [2 Y& v 1 z" y; k9 @1 S3 ?; a7 Z$ K. x/ v# y9 k1 A! J8 a 7 q. a" e% W1 R m) O   (6) 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 W1 O: q+ V! X) W$ M # N; O/ r0 `' Y6 K* l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 _( q3 ]7 B; U( x8 Z' H$ t 5 N$ \2 u. U7 P9 U. [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 _/ s% p6 k: h+ N' w 4 \$ v0 u+ r7 u# W+ I3 H, \  牛应声而动。 3 ^2 }$ q; `8 Q0 q" W+ k 3 g- W. h k: a" e; w- s  牛用条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则以习惯生活。一个成功的人晓得如何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H( m) v8 ^; a' @% p/ C 0 H; l# T/ n7 X+ I8 g: T; m ; }9 B& x/ o7 a+ [2 g ( @* a ^2 i& C: `/ j& A , C, b8 N5 S: j2 j! @ j& ]  (7)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象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啦,为什么不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跳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0 U; y6 `" U4 A: x5 ` 6 w0 J% Z K/ V8 @9 |. ^5 R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要想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你必须坐(做)得非常非常高。8 P% k% @- @! z2 @3 M- [ % J! P8 O# ^; V5 F & k" w5 ?" c2 |7 {9 O ; h. K. ` Q3 @" u4 T 8 H4 k+ t, N- E% F* a5 T  (8) 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天气太冷了,小鸟冻僵了,从天上掉下来,跌在一大片农田里。它躺在田里的时候,一只母牛走了过来,而且拉了一泡屎在它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牛屎堆里,发掘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了!它躺在那儿,又暖和又开心,不久就开始高兴地唱起歌来了。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并将它给吃了! : B U9 m3 I9 N! d% T. ^9 l! i' W9 M8 d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 l8 R+ i7 {/ h4 H9 p: h 4 W3 q8 P+ X; ]+ x   1) 不是每个在你身上拉屎的都是你的敌人。" q8 s9 b- }$ \- o% i / j/ F+ _7 n9 O+ A8 v+ W: v% ^   2) 不是每个把你从屎堆中拉出来的都是你的朋友。" q$ ^3 ?' `- t* z 6 P+ ^: l3 a$ n: v- m   3) 而且,当你陷入深深的屎堆当中(身陷困境)的时候,闭上你的鸟嘴!8 K: m/ C5 }+ @, [ e3 k- ^7 g" ]3 W 4 q0 G4 B/ @3 z+ E4 ?: T }7 N6 w* \& d/ W5 o, b/ R5 _# ]/ z, d' Z1 w2 |9 A 3 M1 H' N$ u9 ?! `, J   (9)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 P" y* D! T4 U, u J% L3 }9 L6 g/ u8 D# U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障气,高尚的人也腐败了。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 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m1 O+ t/ n( l. x ! \6 ]3 K, e% D9 p2 a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 ^# u1 ?% t/ e7 @: M# i5 W( _# ]/ L# A9 L9 `: g0 b - D i" r3 t2 b D, F% D4 ~ / g! R) ^ [8 Q+ Q0 F' A * l" I) B' _, V( X1 H4 x- o  (10) 战国时期魏惠王因为齐威王违背了盟约,所以想要发兵攻打齐国。身为国相的惠施为了劝导魏王息兵,请来了国都的一位贤士戴晋人。戴晋人见了魏王问道:“关于蜗牛,君王知道吗?”魏王说:“知道。”戴普人说:“蜗牛长着两只触角。左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触氏;右面的角上有一个国家,称为蛮氏。为了争夺领地,两国交兵开战,伏尸数万,胜者追了十又五天,才收兵回营。”魏王不以为然地笑说:“这不都是虚假之言吗?”戴晋人说:“不是虚假之言,不信的话,我来为你论证一下:以君王看来,四方上下有穷尽吗?”魏王说:“没有穷尽。”戴晋人又问:“人的心巡游过无穷无尽的宇宙之后,返回到人世,可不可以说人世渺小到了似有似无?”魏王说:“对。”戴晋人紧跟着又问:“人世既然渺小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而魏国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很小的地方,国都又是魏国之中很小的一块地方,君王又是国都中很小的一个形体,那么,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而言,跟蜗牛右角上蛮氏国的国王又有什么分别呢?”魏王说:“没有什么分别。”1 I+ F- {; J/ U; n) s- Y3 P3 s ; E) U' R, w1 _$ u  戴晋人离去了。魏王好似被引入了空旷无际的太空,看不到人世,更看不到魏国,体悟到人世和国土的渺小,感受到了征战和扩疆的无聊,认识到交兵争胜,所得不过蜗牛一角之地,实在没有多大意义。于是称赞戴晋人为“大人”,认为他有如此眼光,远远超过了圣人。 $ h+ J$ ^: o6 N ) u: F0 s8 B# |- Q/ V4 ?. h0 o (出自《庄子》) 8 Y: C' f( @9 W5 X8 q c# d8 N5 o) v! i: V( q4 w   故事告诉我们,职场的一切得失都是渺小的,没有人会在临死的时候,后悔自己没有多花点时间在办公室工作。追求快乐和平安幸福,才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作者: 骏豪    时间: 2008-10-16 11:00
标题: 回复:10个不可不听的职场故事
受益非浅 * r) [ r) ?$ T- T: x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