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品位共情感
[打印本页]
作者:
剑殇
时间:
2008-11-5 16:47
标题:
品位共情感
[font=楷体_GB2312][size=3]最近看了雕牌的一个以前的广告,感慨颇多。认真说来,这实在算不得一个特别优秀的广告,把过节回家和妈妈洗衣服以及爸爸做的红烧肉联系起来,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生拼硬凑的感觉,但是,我们又欣慰的看到中国的广告不再是简单的产品推介了,开始有了越来越多人性化的东西,观众也更容易接受。那为什么观众会更容易接受如此种类的广告,而对脑白金避之如虎呢?[/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问题的关键在于感觉,一种被称之为共情感的东西。在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一书中,向我们描述了什么是共情能力:是设身处地、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的能力。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事务,理解他们的感受。[/size][/font]
5 s. I( R3 r( m8 x" T+ h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我们可以仔细的品读上面雕牌的广告语。[/size][/font]
7 X4 \$ o) }: t/ J; o# [& W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女儿:妈,我也想回家……[/size][/font]
7 c. L- P# y) L" J7 F8 q6 G0 ~$ D4 [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母亲:没事,没事,知道你很忙……[/size][/font]
, T4 W) {8 x+ s: h' W& u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辛苦奋斗,漂流在外的孩子,中秋将至,谁不是日思夜想回家?想着全家团聚?单单从2008年春节大雪封路,但还是有为数众多的人宁愿被困火车上也要回家可窥一二。那漂泊的游子不就是千万个你我?那无奈的感觉不就是你我的感觉?[/size][/font]
/ R; b M) e) {9 q, ^& C4 `" Y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说没事就真的没事么?如果真的没事,母亲和父亲又怎么会千里迢迢跑到女儿身边?母亲的那一句话,我相信千万个母亲都曾说过。[/size][/font]
9 O- d8 W/ W6 c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中秋节,你在想着父母,父母也在想着你。[/size][/font]
5 E. @+ l: u5 W: ^. {. l* z2 K$ C' j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雕牌这则广告的成功正是基于对于在无数外地打工人的理解,对于无数父母的理解,从而紧紧抓住了受众的心,在特殊的时间段,对于受众进行了极大的情感唤起。我们发现,这则广告不是站在我们的对立面要从我们的钱包里拿钱,他只是在演绎一个故事,一个我们自己演绎了很多遍的故事,我们的立场是一致的,广告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它变得更温情脉脉了,它正试图和受众进行一次换位思考。[/size][/font]
& e; D) m% E- A1 d" c" a1 `$ s6 x' v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而换位思考,正是共情能力的基础,所谓的共情能力,其实包含着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内容,当你能够对别人,或者组织进行情感唤起的时候,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你都已经对于一件事物施加了自己的影响力。社会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领导者会发现简单的通过职权对员工来施加影响越来越难,特别是80后乃至90后进入职场,他们更有个性,更富创造精神,他们不希望被束缚,他们的希望是得到理解和支持、帮助,我们该如何管理80后才成为人力资源的热门话题。销售人员也会发现,我们很难再通过简单的推销或者某种产品获得订单,客户总会提出千奇百怪的问题,我们必须费尽力气成为他们的朋友,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需要理解客户所想的,也许不只是你所卖的产品,真正成为客户的顾问,了解客户的需求,才可能对客户进行消费唤起,否则结果只能是他站起来说:“对不起,Alex,我想我并不需要。”[/size][/font]
* ^* i3 r0 e- P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共情感在这个高概念、高感性的时代显得如此重要,你需要劝服自己的女朋友不用着急买房子,买车子,你需要管理好你刚刚进入组织的新员工,你需要管理好你的领导,你还需要面对挑剔的客户,总之,你需要尽量把自己的共情能力发挥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我们陷入另外一个陷阱,那么,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呢?有哪些东西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共情能力呢?[/size][/font]
% Y$ q% Z( b+ U& B; h
[font=楷体_GB2312][size=16px] 在丹尼尔·平克的《全新思维》一书中,他向我们展示了人在高概念、高感性的时代所应该具备的六中能力: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共情能力、娱乐感以及探寻意义。而在我看来,后三者,即共情感、娱乐感、探寻意义是一个好的作品,好的方式的重要标准,而前三者,即设计感、故事感、交响感正好是达到以上标准的最重要的三种途径。[/size][/font]
作者:
fage521
时间:
2008-11-17 14:34
标题:
回复:品位共情感
看看,学习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