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多说多错——你有“职场倾诉症”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瑞月    时间: 2009-1-12 13:36
标题: 多说多错——你有“职场倾诉症”吗?
  「案例」   春美去找公司主管请假:“徐总,我明天想请一天事假。”   主管正忙,很爽快地回答:“好啊!”   春美:“我爸爸喉咙不舒服,已经咳了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拖着没去看,我要带他去确诊一下。我妈妈走得早,是我爸爸把我拉扯大的,他有病我一直没空陪他去看,感觉很对不起他,所以明天我要请假。”   主管:“噢!你请假吧,请假吧,没关系的!”   春美走后,主管若有所思:她是不是抱怨公司的工作压力太大了?   ……   春美去找同事打招呼:“小陈,我明天请假。我爸爸喉咙不舒服,已经咳了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拖着没去看,我要带他去确诊一下。我妈妈走得早,是我爸爸把我拉扯大的,他有病我一直没空陪他去看,感觉很对不起他……”   春美走后,小陈若有所思:她是不是抱怨合作的那个项目她做得太多了?   ……   下班路上,春美碰到工会老李:“老李,我明天请假。我爸爸喉咙不舒服,已经咳了一个多星期了,一直拖着没去看,我要带他去确诊一下。我妈妈走得早,是我爸爸把我拉扯大的,他有病我一直没空陪他去看,感觉很对不起他……”   春美走后,老李若有所思:看来工会对她关心不够,她是不是抱怨春节公司没到她家去送温暖?   ……
作者: 瑞月    时间: 2009-1-12 13:37
标题: 回复:多说多错——你有“职场倾诉症”吗?
  「诊断」   其实春美什么想法都没有,她只是习惯于向别人诉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交际中的常见病——倾诉症,患者经常推心置腹地把自己的事情告诉每一个熟人。有人会说这是真诚坦率的表现,但其实这是缺少交际能力的一种典型症状。   交际中有一条信息适量原则,它要求说话人在交际中提供适量的信息,既不太多也不太少。太少的信息会使人无从把握会话要旨,造成误解和无解;而太多的信息一方面会浪费听话人理解时的心理能量,另一方面也会刺激听话人进行多余的理解,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在提供过多信息量的情况下,听者总是认为说话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提供多余信息,若是发现了多余信息,那么一定有其特殊的含义,如果在字面上找不到信息的用意,听者就会进行主动推理,直到发现说话人的隐藏意图为止。在上述案例中,春美就是提供了太多的信息量,以至于大家都会认为她话中有话,导致了多余的理解。   「处方」   信息是否适量,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对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信息性质,信息的合适量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有两个原则:   原则一——信息量和信息的重要性成正比。   原则二——信息量和听话者的关切度成正比。   原则一说的是,越是重要的信息就应该说得越详细。对于重要的问题,说得多情有可原,所以是合适的,别人也不会多心。原则二说的是,听话人越关心的信息就应该说得越详细,对于关心的问题,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因而说得再多也不会多心。   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春美的言谈应该针对不同的对象,提供不同的信息量:   对主管:“我家里有点事,想请一天假。”(对主管来说,春美请假不是一个重要问题,他也并不关心,因而提供少量信息就够了。)   对同事小陈:“我明天陪爸爸去看病,请了一天假。”(春美请假要同事顶班,相对来说就比较重要,而且同事的关系比较融洽的话,小陈对请假的原因也会有比较高的关注度,因此可以考虑多提供一些信息。)   对工会老李则应该保持沉默。(此事和老李无关,不存在重要性和关注度,因而不说为好。)
作者: 琰    时间: 2009-1-13 14:08
标题: 回复:多说多错——你有“职场倾诉症”吗?
呵呵,有道理。该学一下。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