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2 E: c: q; T' @2 b 我的一个MBA学生,在北大光华毕业后,从政府机关辞职自己创业去了。两年后,他请我吃饭,问我:“我的公司不大,只有10个人,可这10个人里总是新招
的人多。我不知道为什么老员工总也留不住。我不是贪心的老板,我们员工收入在当地是比较高的;管理也相当民主,所有规章制度都由员工参与制定;不仅如此, 员工年底还参加公司利润分红。” 3 q6 q& o: `) L6 a4 w我问他:“你问过那些走了的员工吗?”
+ d' |4 c# ^) t& e2 l " T- a, }, B, M他答道:“他们说,我什么都好,就是发起脾气,有时让人受不了。可是我发过脾气后也知道不对,事后还会向他们道歉。但是我就不明白,他们怎么连这么点委屈都受不了,宁愿拿低收入去给别人打工?”
! @' D9 R' F$ h9 d. \. z. P 0 _# I N4 F5 e& k4 {0 |9 \7 `$ g8 d1 C0 h9 n# s% z 去年我给一个大型地产上市公司讲课时,正好赶上他们董事长从外地视察项目回来,他走进培训课堂,借用我讲课的话筒和时间,当着参加管理培训的三四百人的! d$ i5 g! H& i ?+ B( ` 面,训斥一个项目经理说:我刚刚从你的工地回来,你的项目进度远远落后于计划,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管的?再这样下去,你是不是应该考虑你的饭碗了?
事后,这个公司的人向我解释说,他们老板就是脾气不好,但是人很公道,他骂完就没事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 K9 w1 f* G/ M8 ~- E我没有问过那位被骂经理的感受,但是从同类的角度,我知道他有可能习惯了,但是心里不可能没有疤痕的。
, J; d- l4 {) ^0 o' S# W& L6 {4 g 0 i- I' @; Y6 i 老板的潜意识压抑着对员工的不满其实,我们从很多企业家身上都能看到这两位老板的身影,他们发起火来从不给下属面子。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他们的性格使然, 可是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看,则并非如此简单。其实是他们的潜意识里已压抑了对发火对象的不满,比如,老板可能认为他素质低、能力差、人品不好、爱与公司算小) h+ F T( G' S' k, E 账,等等,可是这些人又不是对公司完全没用,特别是在没有合适人选替换他们的情况下,老板只能用着他们,并期望他们能快点转变。然而,一个人的转变哪能那 么容易?因此,一遇到他们做错事,老板所压抑的不满就会不顾场合或借题发挥地表现出来。
其实,这些老板发火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已不是就事论事,而主要是在发泄不满。否则,他们对企业的责任心,是不允许他们这样做的,因为这种发泄对一个具有现代人格意识的员工队伍来说,至少是在打击士气和自贬形象。
- ]0 e3 ^" p5 A1 g人的不满压抑不住行为科 学告诉我们,人的不满是压抑不住的,总会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老板对手下这些“鸡肋”员工的不满,就是通过这种发脾气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他在老板心目中/ [6 I1 ?& B4 X: G; y3 @& W 的位置已经不高,所以老板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由性子对待他们了。不幸的是,这种发泄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老板这种由着性子的发泄,往往是真的在手下做错事情的 时候,因此,老板就更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发泄,反而觉得是在对下属做正常的批评。
# X. ?- P. G1 \# u' D3 s- S 8 K5 w9 P h7 {# G' E8 ~: V
下属能从老板的发泄中嗅出味道然而,任何下属都能从老板的这种发泄中识别出老板对自己的轻视。因为人这种灵长类动物,对于他人之于我们的态度极为敏感,并' C/ `! Q$ o- s# R
且判断准确。由于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的主要生存环境,因此我们从小就学习并掌握了察言观色的(也许是先天的)能力。正常人都能够基本准确地从别人的眼神和
6 {' ?% P6 o! u: {; k b' R
当人被轻视了,特别是被自己在意的人看低了,人的自尊就会大打折扣。
什么是自尊?自尊就是人的存在价值。人的存在价值需要通过别人显现出来。你通过别人对你的反映,才能知道你是否对别人有用,你是不是在乞讨,你是不是在跟别人平等地交换?所以说,自尊就是面子,面孔是否好看,要通过镜子才能知道。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说的是“不识实务”的人往往为了面子—尊严,而损失实际利益。然而,有一个新的经济学派叫做行为经济学,通过研究试: J1 v( r1 ?& F5 H 验证实:这些人并不是不识实务,而是尊严有价。也就是说,人的面子是值钱的,老板给下属面子就相当于给下属涨工资;反之,损害下属尊严,实际上等于给下属. U2 ]3 n; T1 I7 m% n 降工资。正因为如此,人家才会到工资收入比你低的公司去。 5 T7 |1 E9 U8 s) ]5 d( p
# z7 [& V( s; H% P: |/ ?( G( N1 U6 i 行为经济学家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让一些试验者到排队等着复印的学生中加塞儿。如果加塞儿者什么理由也不说,挤进去就复印,绝大多数情况会被排队的学生所1 C: j2 U4 [; y+ d% B9 r* ` 阻止;可是,如果加塞儿者说:“对不起,我有急事,能不能让我先复印?”95%的学生都会同意加塞儿者的要求。可是当试验再往下进行时,一个有意思的情况
发生了,当试验者说:“对不起,因为这份资料必须复印,所以请让我先复印吧!”注意,这完全不是理由的理由,因为来复印资料的人,哪儿有没事来复印玩儿8 L: y' V" P! L* P( o 的?然而,竟有高达90%的学生也同意让试验者加塞儿。 3 |" D: f) f) R$ `" Q为什么?行为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只要说了理由,不管理由本身有没有道理,说明理由的本身就表示了对别人的承认。于是,你敬我一尺,我就敬你一丈。看,面子值钱吧!时间就是金钱呀,我让你先复印,就等于让你先赚钱。
[" h: _; b# Q& k行为经济学家对面子又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与试验。
A6 E1 y+ o- d6 k5 h, w. s该试验的第一步叫“独裁者”分钱试验,试验者每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被授予独裁者的角色,另一个人被授予服从者的角色;主持试验的人给独裁者10元钱,让他: K5 F5 W4 z9 m# {5 X5 g 在两个人之间分,他可以分给服从者从0~10元之间的任何数目;服从者对分多少钱没有任何话语权,剩下的钱归独裁者自己。
在试验中独裁者和服从者互相不知道对方身份,而且也不见面,但是主持试验的人知道每个独裁者的分钱结果。于是,一个似乎不合常识的现象发生了,大多数独裁者显得都很大方,都分给了服从者相当数量的钱,只有20%的独裁者把钱全部揣进了自己口袋。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