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多注重实习
- h A. p, q4 u; Z& b4 h- v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杨老师指出,对于大学生而言,上大学好
几年,没有一点儿社会上的实践经验,是个缺陷。现在就业竞争越
来越激烈,在校期间不想方设法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求职
不利。从学习的角度讲,在校期间的实训、模拟、案例,对认识不
5 R- G- v( k+ p无好处,但不是亲身感受,难免有隔靴搔痒的感觉。校园环境不能
+ D. @3 R' x3 L/ d9 W+ _. K. S代替商业环境,要获得更真实的商业体验,最好的方式就是到企业
5 i2 ]& K6 k4 x; j+ v实习。
实习,不管是学习过程中的业余兼职,或节假日的一、两天,还是
寒暑假的一两个月,乃至毕业前一学期的实习环节,我对实习的一
, u( V0 i8 z# l( ?7 k1 c5 ?, A个基本观点是: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不要以为自己是学生,是旁
9 e( N% U! |* |0 I观者。心态的差距决定做事投入程度的不同,做事投不投入会造成
* m, `6 D% p8 ^1 A- v8 \: X结果的巨大差异。花同样的时间实践,效率、收获有天上地下之别
- j) n2 f& ]" K. H5 C/ Y" n& n! C5 b,关键在于是把自己当成“局内人”还是“局外人”。
* S0 z Q( d2 {. T3 C3 h( ?短期实习,把自己当成员工;在收益上不要计较收入多少。重要的
是获得企业经验,了解企业运作流程,学习行业知识、产品知识,
3 M- q" Q% `# ?9 |( y x借鉴别人的工作方法,等等。这些经验,在学校得不到。参与社会
% W. Q& \) y" o4 F* ~! s9 a* w实践,要把企业本身当成一个真实的实训室,企业每天做的事就是
9 N0 D: W5 y$ F0 z+ ?( \( X- s实训内容,经理、员工就是实训老师。
6 Z) J& B" k$ R/ d. a# f% B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杨老师指出,在企业短期实习,对自己的
人际交往能力和营销能力也是个锻炼,获得企业员工的接纳、认同
2 O3 i# s. G+ c( c6 a4 Q和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不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作为
' M& z: a6 C$ E+ N一个在校生,当你态度谦卑、恭敬,露出天真无邪的大眼,问他们
3 m/ \/ l$ ~* K- M, W! [/ u1 O, }这儿、那儿的时候,一般人难免不飘飘然,心里得意洋洋。一旦他
0 U1 @' z6 k7 N* s; p4 K, e们默认下你这个徒弟,敞开话匣子,你就等着学东西吧!
为什么我找不到短期实习岗位?
2 L0 [, W4 n0 A8 f$ e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杨老师指出:主要原因是实习岗位的总体
供需不平衡,实习岗位少,学生多。据说目前全日制在校生超过两
千万,从一般大学生的心态讲,大概都希望业余到企业能做些什么
,暑期找个地方短期实习一下。但提供这样岗位的企业数量有限,
. ]* V7 M: ^7 _+ S/ I6 I1 b与欧美发达国家完备的实习生制度相比,绝大部分国内企业没有这
方面的意识、制度和习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也没有出台这方面的
9 w) i R6 H* t, d法律、法规。企业一方面都在抱怨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谁
$ f; S# c$ L% V0 Y8 O' I+ l也不愿意接纳实习生,以为学生去就是添乱,增加企业的成本。
企业不给学生起步的机会,学生的这个“动手能力”也不会从天上
2 F5 m4 V$ [- V. j% D# u& G掉下来。个人认为,企业建立实习生制度,接纳大学生短期实习,
是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国家应该从教育战略的高度,对校企
结合、校企合作、接纳学生实习等方面的问题出台规章制度,进行
必要的规范和激励。育人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儿,也是全社会的共同
责任。
/ F& w2 h: b* ~4 O6 S: T在实习岗位供给紧张的大环境下,学生找起来比较难。难是难,但
也不是没有。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杨老师指出,合理的利用互
2 R9 R0 ?/ g1 S5 H1 K& D: |5 Y联网,懂点简单的网络营销的知识,就可以很简单的找到这样的岗
位,比如,有些招聘网站用“实习生”搜索,能找到相关结果。与
国内企业相比,外资企业把接纳 “实习生”的习惯也带到国内,有
3 ~$ R+ l& w! ]8 T, m- D8 d1 E兴趣、有能力的可以一试。
7 q6 M' U3 R! J% `$ @& d( o t. D毕业前的实习环节应该注意什么?
国家工信部网络营销学院杨老师指出,大学最后一学期,名义上虽
然是实习,其实就是开始工作,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
8 U- q2 c4 w- |5 l3 F) d网上讨论心态的文字很多:心态决定命运,心态决定人生,心态决
定成败,心态决定结局,心态决定一切,等等看法,无不是强调心
态的重要。人出问题一定是先从 “心态”上出问题,计较一时的“
4 S, V3 @/ W( M/ f待遇”、“辛劳”、“名利”、“毁誉”,暂时得不到满足就抱怨
、情绪消极。人获得成就也必然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踏踏实
实、持之以恒专注做一件事。很多学生到单位实习,稍不满意,便
/ B' `5 V1 }) c9 i% j: v6 V6 p4 Q- J辞职、跳槽。很少反过来想,自己又能叫几个人满意?能为企业贡
献什么?
这样说,不意味着人应该永远安于现状,恰恰相反,人要志存高远
0 [, m; o& |! h3 E,“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该出手时就出手。网上流传十大管理
寓言,第一个就是“相信自己是一只雄鹰”,寓言讲:一个人在山
& h0 E8 N9 M' W% P里捡到一只幼鹰,带回家。小鹰和小鸡一块慢慢长大,羽翼丰满了
8 m' K6 s. _$ K1 F% b% p,还是不会飞;鹰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和鸡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
。主人用尽所有办法训练这只长大的鹰飞翔,没有成功;直到一天
0 |2 g; B, m' C# p6 f主人把它扔下悬崖,慌乱中,这只鹰拼命拍打翅膀,才终于起飞,
人“心态”上把自己当成什么,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什么。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