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1 e" _: w' a9 _7 I' J& ^; T用人大师?难道只有杰克-韦尔奇、郭士纳、葛鲁夫、桑迪-威尔才配称“用人大师”吗?不,用人大师并不神秘,你可以成为用人大师,但你必须具备用人大师的胸怀与禀赋! : `% ?% g2 J. { 5 |- \' {. f/ G' t 你是否为发现了一名人才而欣喜若狂? ; R+ G& I8 a( i% B 5 y* a4 Q" ^$ o 看到才能各异的下属在自己竭力提供的环境中取得一次次的成功,你是否很自豪? 3 V4 N) w2 [! R0 w, M6 A' @3 c) |! X( w
当下属的计划实施时遇到了挫折与失败,你会去拍拍其肩膀,告诉他“下次会干好的!”吗? ( P, O W+ t% t: z. |0 {7 ~
# ]- D5 s* `; x2 i' D4 l n 你会“容忍”你的下属比你成功吗? / D5 E& k1 s; x2 v5 \
+ D8 W0 |5 L& L
…… ; }# ]; s V3 E0 d8 f4 }( z, `# a3 f1 h' X, I: L
当你发现,你做到了!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用人大师! + A3 g6 b4 N+ p, H& T; i) u
, A1 P4 h. p) l4 m$ F0 ]+ j( k T; J9 r+ n, C' X
宋代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序》:“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用人能够量材使用,发挥个人专长,那么各种职位的工作都能做好。 ( M* f3 K* ^& ~& w' x + _* n, j; K3 o8 c' _$ p 宋代欧阳修《乞补馆职札子》:“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善于用人的用人大师必然能够让有才能的人竭力发挥他们的才能,让有见解的人竭尽发挥他们的智谋。 ; y" b5 C# F9 v$ m
7 s: H6 J" S3 E& G3 \2 @ 真正的用人大师,真正的将才、帅才,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不但要为员工创造用武之地,更要为员工的成功提供一切条件。中国汉代刘向曾有言:“骐骥虽疾, 不遇伯乐,不致千里”。意即千里马需要伯乐慧眼识珠,人才需要用人大师以宽博的胸怀与果断的决策去拥抱!所以《三国演义》中道:“马遇伯乐而嘶,人遇知己 而死。”试想,当你以用人大师的胸怀拥抱了人才,他们的激情与忠诚会为你创造多少价值! * s5 G4 e1 |' @/ ?+ ^ W3 M* w" V* H, K. i/ Z2 {3 o* u7 S
宋人苏辙在《历代论•汉光武上》中道:“知人而善用之,若已有焉。” 2 N: P# t/ W+ y2 m- C6 T 5 i$ _4 P* I; u 知人善任,若己有焉。意思是说,发现人才并善于使用,那么别人的才能就等于被自己拥有!当你把这一件事做了1000次,你就拥有了大于1000人的力量,那么你会超越杰克-韦尔奇! ! ~+ B2 b3 J. ]6 l- S# ^2 h
. ~6 k0 }: Q' V/ [! D) ^* c* M 你可以像安迪-格鲁夫一样偏执,你可以像杰克-韦尔奇一样严厉,你也可以像郭士纳一样跳“大象的舞蹈”,但无论你如何做你自己,当你无法做到以下10大秘诀,你都称不上真正出色的“用人大师”! ( h _3 J1 E/ r/ ~9 g* v/ ]7 u , x! z( K" a8 O5 t% N 而这10大秘诀是行之四海兼准的真理,每一个秘诀之中都有一条或多条经典的用人古训,你要熟记它们,你更要以此作为自己的用人准则! . ~ S/ u& R& r9 a9 Y; _: M. t+ d$ _1 q' Z2 ?7 g2 o- f
读完以下“用人大师10大秘诀”之后,切记一定要翻至本书的结尾处,精读“用人大师10大忌”,对于管理者来说,那是布满地雷的绝对禁区,稍有不慎,你都可能成为用人的败者!失却贤才,你便很可能被竞争对手淘汰! & m, t; B, E' W: W 秘诀一:尊贤重士 & q1 G. o4 I" j
+ ?. y- l0 |- N0 T8 S' n% d' G 尊贤重士,是成为用人大师的首要秘诀。你必须尊重、重视人才,你首先必须自己具备重视人才的“价值观”,正像每家公司都有其价值观一样,这是作为一名用人大师必须具备的“价值观”!重视人才是一种胸怀,一种包容天下的博大胸怀。 7 Z6 x2 C6 `9 X5 X) e$ o
6 l+ a$ D& Q. ^% E. n
《史记》:“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士也。” & M8 w0 F7 H& o: Z& N + c( Q) s# ~' M 洗一次头,多次停下来用手握住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停下来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赶紧起身接待来访的贤士,怕怠慢了天下贤人。 5 j+ G* l8 x; \5 T* F! G
$ M' D/ ^# H1 w
所以曹操在《短歌行》中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 M/ i3 {8 x& e
( o6 H) e" n" G2 d+ Y- g' f' M
周公吐哺,三顾草庐,这也许就是重视、博求人才的最高境界!思贤若渴,礼贤下士,为延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做到这点,则必天下归心。 * [; T% v$ R7 M+ v) Y8 X - Y) k8 C: h: E' w$ K. L/ e. v 秘诀二:知人识人 ! f6 C+ c0 `* v: @8 @! b: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