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国秘笈) [打印本页]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6
标题: 《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国秘笈
本帖最后由 jojo505 于 2009-6-18 08:46 编辑
《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
著 者:郑磊(专栏地址:HTTP://CHARLIELZHENG.CHINAVALUE.NET)
内容简介:
本书从“术”与“道”两个层面入手,展现中国企业跨国经营这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的主题。上部集中了18个案例,涉及24家企业,不仅包括传统企业,也包括高技术企业,既有商品市场的国际化案例,也有资本市场国际化案例;有国内企业境外经营的案例,也有国外企业在中国的案例,从多维度、多层面展示了企业跨国经营的操作经验和教训,并从战略高度揭示了问题的核心和实质,覆盖领域包括电子电气、机械、通讯、制药、汽车、化工、互联网等多个产业,涉及联想、TCL、华为、中兴、振华港机、中集、同仁堂、天仕力、大唐、国美、万向、福耀玻璃、奇瑞、吉利汽车等众多知名企业。在本书的下部,对企业跨国经营案例进行理论总结和提高,从一般性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给予理论解释和支持,在最后三章,对企业跨国经营的产业、地区选择,以及如何提高国际化经营管理素质提出了具体建议。
走向海外,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企业家的梦想。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一批中国企业已经不仅迈出了国门,而且开始登陆发达国家市场。他们是先行者、探险者,是壮士也是勇士,甚至会成为烈士,但是,无论失败还是成功,他们的经验对于所有胸怀远大理想的千千万万的本土企业和企业家们都是无可估量的宝贵财富。本书通过一则则生动的案例,对本土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可读性强,同时加入简洁睿智的点评,恰似鏖兵后的小憩,让人若有所思,该书是通过全面的事例及经验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前些年,国内出版过跨国经营的案例书,本书的特点是覆盖全面、案例丰富、评点独到精辟,选择案例代表性强,而在分析手法上定性分析和定量数据并用,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参考价值,将实践提升到了理论高度,是国内少见的这一领域的实践案例与理论相结合的专著。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7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这是一本中国企业决胜海外,最佳读本!有新见解,不错推荐!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7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
企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努力让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并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出现像GE那样的大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走出去”,御敌于国境之外,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理想。政府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这个口号,经过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上既取得了经验也收获了教训。中国企业现阶段的跨国经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跨国经营表现为母国和东道国经营政策、东道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共同作用。比较优势在跨国经营的初期阶段有助力作用,但企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 跨国经营的外因与内因
跨国经营活动表现为进出口贸易、绿地投资和并购,以及许可证贸易等多种形式。制造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涉及到产品、资本、技术的跨国界转移,各国政府支持和欢迎这种经营活动,是跨国经营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在跨国经营时所受到的限制和成本在逐步减少,在区域自由加工和贸易协定之下,物理界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母国和东道国政府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某些行业和市场区域的禁入,但企业总能找到两国政府共同支持的行业,或者是某些不受限制的经营方式,开展跨国经营。
改革开放后,中国向全世界张开了臂膀,尽管对于老外是否占了中国的便宜还有争论,但没有异议的是,外商投资企业确实教会了中国企业很多国际化管理和经营的知识,中国企业是跟着洋老师与国际接轨的。而如今,一些中国企业已经毕业了,或者雏鹰试飞,踏上了走出去的征程。
从国内看,中国巨额外汇储蓄,不能只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来收取微薄的利息。如果堆放在央行,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失去作用,为此,政府也将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未来十年的主要经济目标。从外部环境上看,外来投资能够给被投资的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各国对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兴趣日趋浓厚,渐成潮流。中国企业遇到了较好的向外发展机会。东风已起,中国企业还在等待什么?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7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二、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争
权威理论声称,各国根据自己在某些行业的特长,专心发展产品,可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这对于各国都是最优选择。这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象的解释力有限。如果我们奉之为圭臬,那么中国企业就应该只将资本投入服装、玩具、农产品、装配等行业,我们也许永远只能悲惨地用一亿条裤子去换一架飞机,中国就只能甘做穷国。
中国企业普遍具有廉价而充裕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但是国内企业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产品技术含量一般。光靠低价优势有时并不能敲开国际市场大门。国内企业更多则是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充当国外品牌厂商的加工厂,赚取低廉的加工费。严格地讲,多数中国企业只是被结合进全球生产链条的低端环节,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独立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将产品成本优势转变成商品竞争优势。
不同行业的企业利用比较优势的结果不太一样。在技术发展较成熟而创新机会较少的行业,如家电、个人电脑,企业已经获得了规模生产效益,技术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销售额和利润率仍未达到国际领先企业水平。差强人意的利润限制了研发投入,品牌和渠道上的弱势使得总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在一些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如通讯设备,国内领先企业近年来抓住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契机,同时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几乎可与国际竞争对手同步推出新产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获得较理想的收益。尽管研发经费比国外企业低,但得益于高素质、低成本的研发人员,费用实际利用率却不低于对手。这些企业正在借助比较优势形成一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成功的差异型竞争优势通常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因而代表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而且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更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这是资深战略管理理论家麦克尔•波特为业界熟知的观点。实际上,中国外向型经济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正是这两种战略的混合体。
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是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或者用较低的成本能够取得生产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企业的“混合型”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在质量和技术方面提供与国外竞争对手类似产品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从这个公式里很容易得出原因解释: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是因为本身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而是由于成本只有竞争对手的几分之一,最终表现为在中低档次产品上,中国产品性价比往往是对手的几倍,确保了价格战的战略空间。
然而,由低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具有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壁垒低,容易被模仿,很难持久保持;二是无法形成高收益,用以向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升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竞争力之殇。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8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三、 利用比较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具备了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下,仍需寻找将比较优势上升为竞争优势的路径。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而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发达的市场、先进的技术、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本以及良好的研究条件等。双方都有相互获取对方比较优势资源的需要,而这些基本要素流动的成本往往很高,有些甚至难以移动。对于企业而言,获取的最好方式无疑是“走出去”。
目前,中外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都体现了向外拓展资源的趋势。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本等比较优势资源。除了继续加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同时也注意到了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资源。先是将制造工序转移出去,以获取其不具备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之后,又开始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级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以吸纳低成本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强化其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有选择、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尽管拥有成本方面的突出优势,但在综合竞争优势方面差距甚远。而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扩张速度如此之快,差距还将越拉越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局面,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
兵法有云: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企业只有采用同样进取的精神,高效率地开拓国际市场,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尽可能地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并在对方忽视或某些势均力敌的领域与对手展开博弈,取得相对优势均衡。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战略突击方向是在充分利用本国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资源、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跨国经营,结合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资源,创造基于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以达到提升整体优势的目的。或者,在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放弃部分低成本竞争优势带来的收益,作为长期投资,换取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无论采取什么途径,企业成功的根本取决于企业在何种程度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并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9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四、 跨国经营方式取决于竞争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将竞争优势转化为持续和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产品以及服务的能力。尽管不同行业里的企业在这方面差异很大,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如果企业能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就能持续地比对手更有效率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随着国外企业大量涌入,将技术研发中心搬到中国,以争抢和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资源,不仅使国内企业提升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空间正在被挤压、缩小,更大的困难在于中国企业如何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良好的品牌黏性、市场渠道等。中国企业多数采用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于国际中低端市场。在这样的缝隙市场里,国际一流厂商关注度和竞争力不强,给缺少知名度和市场渠道的中国企业留下了一个生存空间。
通过在海外设立贸易公司、售后服务和信息收集点以及小型研发机构,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技术与消费变化趋势,更准确地寻找和定位适于生存的市场。也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互利的战略合作联盟,提高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多数企业以这种方式进行海外市场渗透。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和渠道劣势,如果仅仅依靠自身成长来克服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必然会遭遇资金缺乏和时间过长这两大问题。解决的途径一般采用并购国外有一定影响力和渠道资源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品牌企业。有些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企业甚至以低廉的价格同时获得了部分优质资产和专利技术,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逐步淘汰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行业中,仍有不少。
然而不幸的是,在采取并购方式成长的案例中,目前仍只是极少数企业,如万向、华立等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大多数企业表现出对被并购对象的驾驭能力不足。错误的并购判断,失败的并购整合,不仅拖累了企业原定目标的实现,甚至伤害了企业的健康肌体。在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国际化经营管理能力、缺少跨国企业运作经验、不适应跨国经营环境下的企业文化、不了解海外市场和国际惯例等条件下,并购风险被急剧放大。
中国企业迈向成熟的跨国经营需要一个过程,在决策中既要站得高、看得远,又要走得稳,不能盲目冒进。一些案例企业在对外投资时,出现过为争取获得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未能充分利用甚至不明智地放弃了低成本优势的情况,结果使得总体竞争力大大降低,甚至因此折戟沉沙,惨遭淘汰。如TCL未能及时将海外生产转移到低成本的国内,实际上违背了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初衷。
也有企业通过先在周边地区设立跨国生产企业,逐步熟悉海外企业运作和市场,产品先以贸易方式打入发达国家,在建立了一定市场基础后,在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和服务基地,开展产、研、销一条龙的跨国经营。如海尔,可能在短期内要以损失部分低成本优势为代价,以便能在中长期获得更大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中,有用国内收益补贴海外损失,牺牲部分短期收益,以获得跨期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企业采取何种跨国经营方式,内部取决于其企业能力、战略目标,外部则受到产业和市场环境的制约,而且企业的竞争力是不断变化的,在不同阶段应采取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并无普遍适用的一定之规。
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解剖典型的企业跨国经营案例,借鉴中外经验,探索符合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之路。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9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知与行——国际化经营有没有路线图
跨出国门,把企业办到外国去,把产品销售到国外市场,这是众多中国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已经逐步表现为众多企业的跨国经营实践。有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另外一些收获了经验和教训。无论这些企业属于何种行业、产权性质,从一开始,她们的成功胜算概率就与一个因素紧密相关——企业国际化战略,这是一切经营活动的原点。
中国企业界这两年出了很多引人侧目的新闻,曾连续并购了Thomson和Alcatel这两家知名跨国企业的电视和移动通讯部门的TCL,宣布从欧洲全线退出;联想在一片质疑声中并购了蓝色巨人的PC分部,正在小心翼翼地学习如何驾驭这艘国际邮轮;海尔在绿地投资和并购的争论中,尝试并购Maytag无功而返。尽管中国企业跨国之“行”跌跌撞撞,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辉煌战绩,但最终能否成功,则充满了未知的变数。千里之行,始于“知”而起于足下。我们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以解析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意识和行动。
一、 国际化战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诠释
对于中国企业如何开展跨国经营,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认识。企业界的实践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如果把国际化经营的起点设定为对外贸易的话,其实,中国的很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早就跨出了国界。如果在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来看,从加入WTO的那一刻开始,中国就快速变成了开放的国际市场中潜在规模最大的一个板块。当西方企业在勾画自己的国际化蓝图时,中国无疑是他们的重要国际市场;而中国企业一谈到国际化,多数都在讨论如何走出去以及走向何处。
拘泥于国际化战略的定义,也许并没有多大的现实价值。让我们看看一些先行者怎样注解国际化。
联想国际化关键词:摸索
20多年前,联想从“为了生存”起步,辉煌时期曾做到中国PC市场第一名,正如她的名字Legend 所昭示的那样,联想从来没有放弃不断地创造“传奇”[1]。在柳传志时代,联想就早已提出要成为营收超过百亿美元,比肩IBM的国际性大企业。少帅杨元庆更是明确提出,要在10年内把联想建成全球领先的高科技公司——2010年进入全球500强。
从联想高层不断修正补充的表述里,我们看到的是对国际化战略逐步摸索的路径。对于为什么要走出去,联想认为企业的根本宗旨应该是保持长期持续增长,而作为一个IT企业,要实现这个目标最终必须走出国门,并且必须形成有突出地位的品牌。老帅柳传志常把制定战略比喻为找路:“在前面,草地、泥潭和道路混成一片无法区分的时候,我们要反反复复细心观察,然后小心翼翼地、轻手轻脚地去踩、去试。当踩过三步、五步、十步、二十步,证实了脚下踩的确实是坚实的黄土路的时候,则毫不犹豫,撒腿就跑。”
TCL国际化关键词:敢想敢干
有人猜测TCL,这个由英文字母组成的的名称从一开始就显示出李东生的愿望:造就一个真正的国际化企业。TCL有着非常强烈的国际化色彩,前身就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合资企业之一,在后来的多元化中,都与国外企业进行了合作。对TCL而言,通过多元化,企业已经获得了快速而健康的发展。如果企业负责人没有创建中国跨国公司的强烈愿望,TCL的国际化并非是必须进行的。
但TCL的掌门人李东生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他认定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实践证明,国际化是TCL发展的必由之路”。李东生认为,国际化是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成功的企业都是国际化企业。TCL的目标一直是建立中国自己的国际化企业、中国的跨国公司。
联想和TCL对待国际化经营的态度,是中国企业最有代表性的两种态度。前者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后者鲁莽大胆、信心满满。我们现在还无法分辩哪种态度更为可取,联想的航船还在大洋中潜行,虽然艰难,但仍未偏离航线;而TCL却在辉煌之后陷入了暂时的孤寂落寞。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9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大脉络,就是向世界打开大门,洞开的门里是亿万双好奇的眼睛。接纳远远多于主动出击。企业是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在逐步了解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开垦中国特色的广袤的市场处女地。这片黄天厚土也曾让世界大吃一惊。从西方角度来看,中国当初少有真正意义的企业主体,原生的市场形态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育。如果说,中国企业在成立之初就有明确清晰的国际化经营方向和战略,是不现实的。
当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在国内市场迎战跨国公司并取得不俗战绩时,他们逐步确立了更具进取心的国际化战略目标, 但这种表述与其背后的原动力却与很多西方跨国公司大相径庭。柳传志说,中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强国,必须有一大批知名的跨国企业,联想就要成为这样的企业。一定要成为国际上的金字招牌,成为民族企业的杰出代表,实现创业初始“科技报国”的理想。新联想的掌门人也表示要“立志将以坚定不移的决心,打造一个属于中国人的国际化品牌,为中国民族企业争光”。李东生也是一个具有强烈国际化意识和使命感的企业家,他曾表示“国家的强大在于经济的强大,而经济强盛的基础有赖于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群体做支撑。因此振兴民族经济,复兴民族工业,与国际化经济接轨,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林,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义务,也是TCL集团光荣的责任和神圣使命”。
这样的表达反映出中国企业家强烈而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但却与商业世界的理解和动机相差甚远。联想和TCL代表了一大批中国企业家的心声,永远值得尊重和敬仰,但也是无法与国际接轨的非商业精神。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49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二、 海尔、中兴、华为的跨国模式之辩
在打造国际知名跨国企业的愿景下,一些中国企业开始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国际化经营。海尔、华为早就不动声色地选择了内部成长的方式,在海外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和市场与研发网络;格兰仕将自己变成了全球微波炉OEM的车间,非自有品牌的市场占有量达到全球第一;美的、长虹等通过战略合作,借助伙伴联盟的力量拓展市场;福耀玻璃坚定地把工厂设在了国内,原材料和产品基本都在国外;而TCL和联想所走的并购之路,正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优先选择,尽管这条路充满了荆棘和坎坷。
并购似乎是国际化的一条捷径,除此之外,也还有其他的模式。为此海尔和联想各自代表曾有过激烈的交锋。其实,从在具体公司的经营环境和发展战略上看,他们并没有根本的分歧。
海尔在海外坚定有序地推进其国际化战略:第一步,先为国际大公司贴牌生产,然后开始用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第二步,进入主流销售渠道。第三步,成为当地化的主流品牌。海尔在拓展海外市场时,也是立体推进。在海外建立了13个工厂,其中在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已初步实现“研发、制造、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目标。海尔按自己的步子走,现在已是位居世界第四的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器唯一取得国际声誉的本土品牌,综合实力即将跨入全球500强行列。海尔已经在自有品牌身上下足了工夫,在2007年全面启动全球化品牌战略后,并购国外企业或者海外上市已成为优先选择。
华为的国际化是从自己建立渠道开始的。在英国、法国、荷兰等欧洲主要市场,华为锲而不舍,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和数以千计的人员。今天,华为海外市场的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和华为类似,中兴通讯也遵循了从国内市场到发展中国家市场,再到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三步走”战略,在美国、印度、瑞典及国内设立了14个研发中心。作为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中兴和华为实现了从技术追随者到局部领先者的飞跃,成为全球电讯行业不可小视的“中国力量”。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 12:50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有观点认为中兴和华为的产品主导型国际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实际上,国际化的本质是消费者、人才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但首先还是产品的国际化。这个意义上的国际化完全可以通过并购国外名牌企业而达到。如果不以人才和企业文化的国际化作为基础,很难驾驭这些被并购的对象。中国企业在真正理解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客户之前,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海尔等企业选择了厚积薄发的步骤,节奏和顺序的不同反映出了企业的不同经营风格。但在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弱势品牌和缺少国际市场网络的情况下,跨国并购最终会成为主要选择,不同点只在于采取这一步的时机。海尔竞购Maytag,华为竞购Malconi都是这样。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7 16:10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海外鏖兵——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实践案例与行动指南》目
录
专家荐言
序 中国企业跨越深海,在弱势中成就辉煌
前言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
导言 知与行——国际化经营有没有线路图
上部 国际化经营案例解析
第1篇 超前一步还是三步
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要么落后被淘汰了,要么成为先烈。只有踩稳节奏,才能成为先驱。且看联想与TCL一路走来的历程。我们又会从中得到什么呢?
第一章 从“借船出海的渔夫”到“国际油轮船长” /3
1. 联想国际化历程 /3
2. 左冲右突的尝试 /4
3. 如履薄冰的并购整合 /5
4. 航海日志:整合驶入深水区 /7
第二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9
1. TCL国际化经营历程 /9
2. 雏鹰折翅 /11
3. 鹰已重生了吗 /12
4. 旭日东升靠什么 /14
第2篇 代号“土狼”在行动
通信装备制造业给了中国一个难得的追赶抢先的机会,华为、中兴、大唐这些“土狼”们在与“洋狼”共舞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当强的国际竞争力,对于本土高科技企业跨出国门,经营海外市场有很好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第三章 土狼基因与战术剖解 /17
1. 从两匹中国“土狼”说起 /17
2. 狼与狼的不同——华为的勇猛VS中兴的稳健 /19
3. “土狼”成功基因 /21
4. “土狼”成群才能有效突围国际市场 /22
第四章 距峰顶最后1000米的踯躅 /24
1. 华为是这样炼成的 /24
2. 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之辩 /27
3. 跟随战略的终点 /32
第五章 3G何处是通途 /36
1. 中国3G发展全记录 /36
2. 3G决斗场上的壮士 /38
3.在利益博弈中沉浮的“大饼” /39
4.创新是歧路还是正道 /40
5.能否像高通那样占据价值链高端 /42
作者: amt999 时间: 2009-7-14 21:23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不顾业务!不管成本!要HR干什么?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17 13:29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资本海外破冰行动充满了魄力,这是中国实现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然而企业并购并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方面的因素,合适的并购目标加有利的并购协议只是一切的开始,并购之后的企业文化的整合才是企业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任务,因为文化的整合涉及到对人的行为、行为规则甚至价值观的改变。与此同时,并购方除了面临企业层面的文化差异及冲突,还面临更高层次,即国家文化的差异及冲突,因此要关注所并购企业所在国家的政治文化因素。想要消除这些文化隔阂带来的问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本书通过一则则生动的案例,对并购的过程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可读性强。同时加入简洁睿智的点评,恰似鏖兵后的小憩,让人若有所思。该书所包含的事例及经验较为全面,并以此向读者展现了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历史及现实意义。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成为国际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之一,凭借这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愿中国的企业一路走好!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0 18:13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中国企业跨越深海,在弱势中成就辉煌
唐杰 经济学家。南开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副市长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后,世界突然发现,在全球配置资源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将在不久后成长为吸引外资和资本输出的双重大国。进入深海、拥抱海洋的中国企业将不用再携带着制成品去开拓出口市场,而会以不断提升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作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标志,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基本条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入手,也要深入研究企业微观行为,更要关注企业跨国经营的操作细节。
中国企业不缺乏勇气,尽管面对重重困难,有如华为、中兴、海尔、TCL、联想等领军企业依旧在国际企业群体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整理、概括提升,使其成为能够被我国企业共享和借鉴的范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企业必须找出如何在产业链条上升级的路径和方法,而且必须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考虑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当然,中国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范围广且规模巨大的市场,立足国内,最大程度形成成本与市场优势也直接构成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并不长,我国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发达经济体内企业在近百年之间经历过的市场与技术竞争过程。目前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发展过程迥然不同的是,中国企业要从市场与技术弱势起步,在不具备垄断优势的条件下,通过全球配置资源的过程来获取竞争优势。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优势跨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现象,需要有新理论依据。
郑磊的这本书,是他近5年来持续思考和分析的阶段性成果,是一本基于实践案例研究,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著作。尽管书中的理论框架结构可能略显粗糙,还有待完善,但对读者理解现实中发生着的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象仍有助益。
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郑磊提出,作为中间研究过程的合作者,我能够为本书作序。作为合作者,我愿意将本书提交给读者来评判本书所提出的有关市场弱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框架结构是否有价值。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0 18:15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得与失
企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应该以经济全球化为契机,努力让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并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出现像GE那样的大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化市场中“走出去”,御敌于国境之外,是中国人长期以来的理想。政府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这个口号,经过20世纪9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在跨国经营上既取得了经验也收获了教训。中国企业现阶段的跨国经营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共性,也有特殊性。
跨国经营表现为母国和东道国经营政策、东道国的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共同作用。比较优势在跨国经营的初期阶段有助力作用,但企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是跨国经营能否成功的关键,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 跨国经营的外因与内因
跨国经营活动表现为进出口贸易、绿地投资和并购,以及许可证贸易等多种形式。制造企业跨国经营必然涉及到产品、资本、技术的跨国界转移,各国政府支持和欢迎这种经营活动,是跨国经营的基本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企业在跨国经营时所受到的限制和成本在逐步减少,在区域自由加工和贸易协定之下,物理界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尽管母国和东道国政府还是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某些行业和市场区域的禁入,但企业总能找到两国政府共同支持的行业,或者是某些不受限制的经营方式,开展跨国经营。
改革开放后,中国向全世界张开了臂膀,尽管对于老外是否占了中国的便宜还有争论,但没有异议的是,外商投资企业确实教会了中国企业很多国际化管理和经营的知识,中国企业是跟着洋老师与国际接轨的。而如今,一些中国企业已经毕业了,或者雏鹰试飞,踏上了走出去的征程。
从国内看,中国巨额外汇储蓄,不能只用于购买美国国债来收取微薄的利息。如果堆放在央行,将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同时也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失去作用,为此,政府也将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作为未来十年的主要经济目标。从外部环境上看,外来投资能够给被投资的东道国带来经济增长,各国对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兴趣日趋浓厚,渐成潮流。中国企业遇到了较好的向外发展机会。东风已起,中国企业还在等待什么?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0 18:16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二、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争
权威理论声称,各国根据自己在某些行业的特长,专心发展产品,可以取得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这对于各国都是最优选择。这种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主要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现象的解释力有限。如果我们奉之为圭臬,那么中国企业就应该只将资本投入服装、玩具、农产品、装配等行业,我们也许永远只能悲惨地用一亿条裤子去换一架飞机,中国就只能甘做穷国。
中国企业普遍具有廉价而充裕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产品成本低于发达国家的竞争对手。但是国内企业缺乏品牌和渠道优势,产品技术含量一般。光靠低价优势有时并不能敲开国际市场大门。国内企业更多则是利用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充当国外品牌厂商的加工厂,赚取低廉的加工费。严格地讲,多数中国企业只是被结合进全球生产链条的低端环节,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应有的独立地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如何将产品成本优势转变成商品竞争优势。
不同行业的企业利用比较优势的结果不太一样。在技术发展较成熟而创新机会较少的行业,如家电、个人电脑,企业已经获得了规模生产效益,技术和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销售额和利润率仍未达到国际领先企业水平。差强人意的利润限制了研发投入,品牌和渠道上的弱势使得总体竞争优势不明显。
在一些新兴和快速发展的行业,如通讯设备,国内领先企业近年来抓住了技术更新换代的契机,同时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几乎可与国际竞争对手同步推出新产品,形成较强的竞争力,获得较理想的收益。尽管研发经费比国外企业低,但得益于高素质、低成本的研发人员,费用实际利用率却不低于对手。这些企业正在借助比较优势形成一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可以将自己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层次上。低层次的竞争优势是一种“低成本竞争优势”,而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成功的差异型竞争优势通常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因而代表更高的生产率水平,而且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更有可能长期保持下去。这是资深战略管理理论家麦克尔•波特为业界熟知的观点。实际上,中国外向型经济目前所取得的成功,正是这两种战略的混合体。
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来源,通常是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或者用较低的成本能够取得生产技术方法以及发展规模经济。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企业的“混合型”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在质量和技术方面提供与国外竞争对手类似产品时,中国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从这个公式里很容易得出原因解释:和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产品的竞争优势不是因为本身技术先进、附加值高,而是由于成本只有竞争对手的几分之一,最终表现为在中低档次产品上,中国产品性价比往往是对手的几倍,确保了价格战的战略空间。
然而,由低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具有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壁垒低,容易被模仿,很难持久保持;二是无法形成高收益,用以向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升级。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竞争力之殇。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5 15:45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三、 利用比较优势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在具备了比较优势的前提条件下,仍需寻找将比较优势上升为竞争优势的路径。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原料资源,而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于发达的市场、先进的技术、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力资本以及良好的研究条件等。双方都有相互获取对方比较优势资源的需要,而这些基本要素流动的成本往往很高,有些甚至难以移动。对于企业而言,获取的最好方式无疑是“走出去”。
目前,中外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都体现了向外拓展资源的趋势。发达国家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和资本等比较优势资源。除了继续加强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同时也注意到了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资源。先是将制造工序转移出去,以获取其不具备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之后,又开始在发展中国家的高级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研发中心,以吸纳低成本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强化其差异化竞争优势。通过有选择、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在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优势。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尽管拥有成本方面的突出优势,但在综合竞争优势方面差距甚远。而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扩张速度如此之快,差距还将越拉越大!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局面,中国制造企业如何应对?
兵法有云: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企业只有采用同样进取的精神,高效率地开拓国际市场,才可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尽可能地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并在对方忽视或某些势均力敌的领域与对手展开博弈,取得相对优势均衡。因此,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战略突击方向是在充分利用本国相对丰富的比较优势资源、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同时,通过跨国经营,结合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资源,创造基于低成本竞争优势的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以达到提升整体优势的目的。或者,在能承受的风险范围内,放弃部分低成本竞争优势带来的收益,作为长期投资,换取长期利润最大化目标。
无论采取什么途径,企业成功的根本取决于企业在何种程度上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并通过企业经营活动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5 15:46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四、 跨国经营方式取决于竞争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将竞争优势转化为持续和更有效率地向市场提供产品以及服务的能力。尽管不同行业里的企业在这方面差异很大,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循。如果企业能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和低成本竞争优势,就能持续地比对手更有效率地提供产品和服务。
随着国外企业大量涌入,将技术研发中心搬到中国,以争抢和利用中国的比较优势资源,不仅使国内企业提升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空间正在被挤压、缩小,更大的困难在于中国企业如何提升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
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满足客户需要的能力、良好的品牌黏性、市场渠道等。中国企业多数采用以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于国际中低端市场。在这样的缝隙市场里,国际一流厂商关注度和竞争力不强,给缺少知名度和市场渠道的中国企业留下了一个生存空间。
通过在海外设立贸易公司、售后服务和信息收集点以及小型研发机构,有助于企业把握国际市场上的产品技术与消费变化趋势,更准确地寻找和定位适于生存的市场。也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建立互利的战略合作联盟,提高产品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多数企业以这种方式进行海外市场渗透。
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品牌和渠道劣势,如果仅仅依靠自身成长来克服是不现实的,因为这必然会遭遇资金缺乏和时间过长这两大问题。解决的途径一般采用并购国外有一定影响力和渠道资源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品牌企业。有些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企业甚至以低廉的价格同时获得了部分优质资产和专利技术,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逐步淘汰和向低成本地区转移的行业中,仍有不少。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7-27 18:24
标题: 回复: 《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
-
中国企业跨越深海,在弱势中成就辉煌
-
唐杰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快速增长后,世界突然发现,在全球配置资源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将在不久后成长为吸引外资和资本输出的双重大国。进入深海、拥抱海洋的中国企业将不用再携带着制成品去开拓出口市场,而会以不断提升的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作为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标志,这也将是中国企业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基本条件。研究对外直接投资,需要从国家经济战略的高度入手,也要深入研究企业微观行为,更要关注企业跨国经营的操作细节。
中国企业不缺乏勇气,尽管面对重重困难,有如华为、中兴、海尔、TCL、联想等领军企业依旧在国际企业群体中闯出了一片天地,成就了今日的辉煌。先行者的经验教训是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整理、概括提升,使其成为能够被我国企业共享和借鉴的范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国企业必须找出如何在产业链条上升级的路径和方法,而且必须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下考虑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当然,中国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范围广且规模巨大的市场,立足国内,最大程度形成成本与市场优势也直接构成了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时间并不长,我国企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经历了发达经济体内企业在近百年之间经历过的市场与技术竞争过程。目前的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主要是基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发展过程迥然不同的是,中国企业要从市场与技术弱势起步,在不具备垄断优势的条件下,通过全球配置资源的过程来获取竞争优势。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优势跨国企业海外投资行为的现象,需要有新理论依据。
郑磊的这本书,是他近5年来持续思考和分析的阶段性成果,是一本基于实践案例研究,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著作。尽管书中的理论框架结构可能略显粗糙,还有待完善,但对读者理解现实中发生着的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象仍有助益。
在本书将要付梓之际,郑磊提出,作为中间研究过程的合作者,我能够为本书作序。作为合作者,我愿意将本书提交给读者来评判本书所提出的有关市场弱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框架结构是否有价值。
是为序。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8-3 11:13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其标本意义非常重大。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时所遇到的一切挑战与迎战,使其具有多重意义。众多的矛盾,使新兴市场处于剧烈的变化之中,而这些复杂的情况,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所不能洞察,更不能驾驭的。对于我们中国企业如何走向国际化,郑磊先生的著作,不仅给予了一种“术”的传承与启示,更揭示了其背后的特殊时世,并指明了大道,为中国企业融入世界潮流,接受普世价值,完成现代化全面改造,提供了诸多的启示。
长江商学院高级研究员 罗天昊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8-11 14:45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上 部 国际化经营案例解析
中国企业走出跨国经营之路,这不再是幻想,而是千百企业正在做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本书将通过剖析跨国经营案例,引领中国企业家沿着先驱的脚步前行,为管理学界提供新素材;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为经济学界提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理论新模型。
第一篇 超前一步还是三步
商场如战场,一不小心,要么落后被淘汰了,要么成为先烈,只有踩稳节奏,才能成为先驱。
第一章 从“借船出海的渔夫”到“国际油轮船长”
一、 联想国际化历程
联想集团的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机所公司,像那个年代起家的所有小企业一样,是依靠几十万元资金代理国外电脑开始创业,后来有了自己的过渡性产品——联想汉卡等业务。1987年营业额达到了7 000多万元,企业资产也从1984年的20万元增加到1 300多万元。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联想已占据了中国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其产品曾连续十年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稳居第一,主流产品曾一度在国内市场达到了35%的市场占有率。
联想真正迈开国际化的步伐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上半年,联想在美国洛杉矶设立分公司,下半年在法国的德斯多夫设公司,1991年,联想德国公司也成立了。2001年,联想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的企业远景,开始全面扩张,四面出击,实施其多元化战略。2001年,联想美国公司成立,此时联想在国外已拥有7家分公司、1家物流中心和100多家海外营销渠道。
按照普遍认可的标准,一家国际化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应该来自国外,而联想海外分公司的收入在联想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左右,而且主要是一些零部件,还不是品牌产品、最终产品。显然,这样的国际化程度,离其远大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2003年4月,联想正式启动使用品牌新标识Lenovo,替代了之前的Legend,继续为其国际化做准备。经过3年的跌跌撞撞,2004年,联想的多元化战略以失败而告终。3年前美好的梦想也因此破灭,又开始全面收缩战线,重新回归PC业务之举。
2004年3月26日,联想以不菲的代价正式跻身于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希望利用奥运会的资源来率先实现品牌影响的国际化。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所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含X系列生产线);还有位于日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发中心以及分别在美国、墨西哥、巴西、苏格兰、匈牙利、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的生产基地。由此,标志着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2005年5月,联想正式完成对IBM的PC业务的收购。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8-17 11:21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二、 左冲右突的尝试
联想的国际化之旅是被逼出来。在成为国内PC龙头企业之后,联想在多元化还是国际化的踌躇中,起初选择的是打上国际化印记的多元化战略——“服务的、技术的、国际化的联想”,其实这是半心半意的多元化。换言之,联想彼时已处于探索国际化突围的躁动之中。在纳斯达克的热潮诱惑下,联想以AOL为坐标,进入了互联网领域,双方建立了合资网站;以IBM的成功转型为模板,试图成为国内IT服务业的重量级企业。事后证明,简单的战略模仿和跟随并没有让联想走得更远。联想一直都没有放弃走国际化企业发展之路,只是想先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在国内实现转型后,再寻找国际化战略启动的战机。
早在1990年,联想就在美国和法国设立了公司。1992年初又在硅谷设立研发实验室,以便及时获取电脑行业最新的技术与信息。1993年底,联想集团基本形成技术开发方面由美国硅谷、中国香港、深圳、北京组成的体系;生产方面拥有中国香港、深圳两个基地;销售方面北京联想拥有国内销售网,中国香港联想拥有国际销售网的布局。然而当时海外销量少得可怜,海外销售额占整体业务收入不超过5%。
联想始终想摆脱“只是做PC”的宿命,而其强劲对手戴尔却并不介意自己“只是做PC”的形象,依靠直销和成本管理优势继续蚕食国内市场。廉价PC和无人匹敌的分销网络曾经让Legend(传奇)成为Reality(现实),但当联想转向多元化时,联想的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对手却在以远高于联想的毛利率和惊人的增长速度抢夺市场空间。联想是因为不屑于做PC还是对PC的未来缺乏信心而转向?也许两个因素都有。当对市场和自身判断失误的联想,在绕了一个大圈子后又回到原点时,对手已经跑得更远了。
重新专注于PC的联想决定将创新元素注入新品牌,以一个技术领先型的企业形象去拓展国际市场。联想将重点突破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了北美、欧洲和日本这三个全球最大的PC消费区域,其次才是亚洲和北非市场,同时向世人公布了一个可以量化考核的目标——在三五年内,联想要将海外销售额从现在的5%提高到25%~30%。联想换标后曾尝试使用自己的品牌Lenovo自建销售渠道来打开欧美市场,发现成本极高,渠道组建几乎是无法完成的任务。令人奇怪的是,这次没有让联想管理层意识到有可能需要重新定位主攻市场,而是触发了一个更勇敢的行动——去收购负债累累的IBM的 PC事业部。这是一条短期达到目标的捷径还是饮鸩止渴的慢性毒药?尚难判断。但这符合联想对国际化的愿景,并购IBM 的PCD一扫多元化失败的晦气,联想为民族、为国家争了气。聚光灯的光环之下没有阴影。并购带来的销售规模让联想一下从国内企业变成一家国际企业,甚至被夸大为“具备了全球500强的实力”。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8-20 12:13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三、 如履薄冰的并购整合
2005年5月,联想从形式上正式完成了对IBM的PC业务收购。
并购之后,为IBM原有客户提供服务的已经不是那个令人尊崇的蓝色巨人了。虽然IBM品牌还在,为高端商务客户提供的仍是IBM以前的产品,但是背后运作的是一家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企业Lenovo(联想)。联想虽然在中国非常强势,而在欧美市场,很多消费者还没有听说过Lenovo这个品牌,甚至有些人还以为Lenovo是一种意大利的小甜点。IBM欧美市场上原有的客户能否信任这样知名度不高的公司呢?联想如何兼容IBM原有的渠道?联想驾控这艘蓝色巨舰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一下子跳入大海,不过我们没淹死,活下来了”(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语)。
然而,跳下海游泳和驾驶这样一艘艨艟巨舰是完全不同的。联想的聪明之处是首先稳住原IBM的核心管理层、研发和市场团队,杨元庆本人也将办公室搬到了美国,实现了开局稳定。之后联想在品牌和营销模式上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探索,并不断引进国际化的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补充这条远洋大船上的各个重要岗位,重塑一种既不是单纯的联想,也不是纯粹的IBM的企业文化。
在海外市场,联想Lenovo仅作为公司商标,而不作为产品的品牌使用,Think将作为产品覆盖海外几乎全部的商用电脑,新推出的Idea则用于覆盖普通消费电脑。联想和IBM的PC业务有很大互补性:具有全球规模的IBM的PC主要专注于商用大客户,在中小企业中所占份额很低,消费类市场更是没有涉足;而立足于中国的联想特长则是在中小企业特别是消费类市场拥有强大实力,对大客户市场则需要进一步加强。
联想需要做的是,巩固原IBM PC在商务市场的份额,同时将在中国大获成功的针对消费市场的“交易型模式”推广到全球。2005年年底,开始在印度推广联想的“交易型模式”,短期内收效明显。考虑到印度市场和中国市场的相似性,为了检验这一模式在欧洲市场的适用性,2006年5月,联想将此模式在德国进行推广,当年在德国的业绩取得了86%的增长。2007年4月开始,联想在全球推广交易型业务模式。在大力推动海外交易型业务的同时,联想还尝试了借助IBM的经验,完善其针对大客户的“关系型模式”:将Idea子品牌推向全球个人电脑消费市场。Idea系列包括IdeaPad笔记本和IdeaCentre台式电脑,它们与从IBM收购的ThinkPad笔记本和ThinkCentre台式电脑形成补充。
联想在整合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的处理方式颇具特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周期大约一年,目标是维持员工队伍高度稳定。第一年,联想为保留住原IBM PC业务客户与员工,不惜牺牲了以前的发展速度、效率、降低成本的速度,在IBM ThinkPad笔记本营销上,延续了品牌、业务流程,并最大限度用了原销售人马。这种牺牲直接导致联想净利润率快速下降为1%~2%,比收购前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样低的净利润率如果保持太长时间,就只能证明联想的这次并购整合是失败的。联想对这一状况的认识是清晰的,杨元庆认为“我们不可能永远稳定,否则就没了动力”。在第二个阶段即第二年,整合目标定为最大力度地调整与变革。联想实施了重组与裁员,大幅缩减了成本。这是真正融合的开始,围绕着组织、流程变革,文化取舍和冲突的矛盾突显出来并一直延续至今。IBM历史悠久、制度与流程成熟,但决策缓慢。而PC产业却“像卖新鲜水果的行业,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销售与产品”。联想通过建立独立的全球消费类部门,加速了它不断淡化IBM文化的速度。同时,为了避免IBM文化淡化而联想本土文化尚不能被欧美雇员接受而造成真空,联想巧妙地想到了利用其竞争对手DELL的力量,大批引进DELL的管理人员,他们带来了与欧美同源但比联想本身期望的更灵活、快捷的经营风格。这就进入了整合的第三阶段,也就是文化融合阶段。到目前为止,这些措施效果较好,由杨元庆本人直接负责的全球消费类事业部,也顺利地交给了其副手,而IBM原留任总裁转任顾问,高管层实现权力平稳移交。
作者: 石油225 时间: 2009-8-24 10:41
标题: 回复:《海外鏖兵》(危机并购冷思考--资本市场专家解析中国企业跨
四、 航海日志:整合驶入深水区
尽管联想的国际化历史不算悠久,但在实施整合的过程中,还是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教训,对待整合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在并购后第一年,截至2006年9月底的半年业绩,营业额71.7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则为61.68亿美元;赢利4 30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倒退52.7%;每股赢利0.5美分。面对赢利大幅下降的局面,联想解释为:“我们在美洲和欧洲市场面临着营业额和利润的双重挑战,这对集团整体经营业绩,尤其是利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已度过并购脆弱期的联想不得不表态要对“整个国际业务将动大手术,从经营理念的转变开始入手,在组织结构、人员、业务方面做出彻底的变革” 。
经过3年的全面整合之后,2007—2008年财报显示,联想全年销售额上升17%,净利润较上一财年增长201%。联想还在2008年以167.8亿美元的规模首次挤入Fortune全球500强企业榜单,成为中国上榜企业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毛利率已由2007年的13.5%增加到2008年的15%,利润总额是联想并购IBM之前最好年份的3倍。到目前,新联想已经连续8个季度保持增长。这是一起看似非常成功的并购案,几乎完成了并购时设定的所有财务目标。但是应该注意到,2007—2008财年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还是依靠削减成本,而联想全球的大部分利润增长,仍然主要来源于中国市场。作为关键的指标,2007—2008财年3%的利润率业未达到并购前的预期,这就意味着联想必须非常小心,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亏损的窘境。截至2008年9月的半年财报显示,联想笔记本电脑销量同比增长26%,低于市场平均增速。而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财季因为IdeaPad供应链缓慢,联想消费类笔记本出货量下降了30%。在全球笔记本厂商中出货量排第五名,占7.2%的市场份额。在大中华区,联想的个人电脑销量增长12%,带动第二季度综合销售额上升11%,至19亿美元。尽管受到年初发生的自然灾害及消费需求放缓的影响,联想凭借各产品系列的销售实力,继续在中国市场稳占领导地位,占据29.2%市场份额。这说明,联想国际化的重头产品Idea Pad,在打入国际低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进程并不顺利。联想已经出港,正在深水区行进,没有后退的余地,继续往前走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点评:
联想也许是因为恐惧依赖单一产品打向国际市场的风险太大,而选择了先多元化并试水国际化的路径。而选择转向IT服务,从一家产品制造型公司蜕变为一家以服务带动产品销售的公司,这是从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移的涅磐再生式的嬗变,联想选择了一条风险虽然可控但成功机会渺茫的路。联想在重归PC时将自己贴上“技术领先”的标签,选择了最难突破的欧美日作为重点突破目标,以及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实现的海外销售指标,令其国际化战略再一次充满了传奇色彩。对高增长和多元化的过分追求与有限的能力和资源不匹配为联想多元化狂想加上了一个问号,但并购IBM PC和几乎不可能通过自生达到的海外市场销售指标的高增长,是否和联想现有的能力和资源匹配呢?是理性的跨越还是“青春期的错觉”? 也许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分晓。事实上,初战告捷的联想正在面临着新一轮挑战:由东方较弱品牌并购西方强品牌的文化矛盾即将越来越多地展现。联想“揉沙子”式的以洋制洋的文化再造之路能否走得通,能否在一个不再是丰厚赢利的产业里成为最成功的前三名,这些问题目前不会有最终答案。但是,目前为止联想的一些做法确实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