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打印本页]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0 22:14
标题: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本文涉及企业及人物均为杜撰。故事纯属虚构,切莫对号入座。)                              

 

案例背景:

A公司是汽车保险公估行业龙头企业,目前正处于业务增长时期,引入外来投资后,资金充裕,准备在今年内在南宁、重庆、昆明、武汉以及长沙这5个城市开分公司,完成对中西部的战略布局。人力资源部在这个扩张战略中要承担人力配置的重任,除了从总部以及其他分公司调动人员以外,尚需要从外部招聘3名分公司总经理。其中有一位候选人B,颇有意思:

 

B先生:

男,1975年生,籍贯:四川绵阳,哈工大98届机械电子专业本科,先后在上海一汽大众任零部件主管、广州本田华南区渠道总监、平安保险重庆分公司理赔部助理经理。

性格和职业倾向测评的结果是:理智、果断,沉稳有余冲劲不足,适合从事企业管理、医生等工作。

HR总监C、营销总监D以及分管营销的副总E面试的结果基本一致:B先生具有汽车结构和零部件知识,熟悉零部件种类和市场价格,熟悉保险理赔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具有带领销售团队开拓及管理大区市场的经验,对内可以和其他部门有效协作,对外则拥有良好的谈判能力和公关能力,以往从业的经历积累了大量行业内人脉,将会有助于业务的开展。

 

然后简历由招聘经理呈到了总裁F总手上。。。

 

F总快速浏览了一遍简历,又仔细看了一下这个人的名字,嘴里还轻轻的念出声,***,然后就笑了。

 

十分钟后,HR总监C和营销副总E到了F总的办公室。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0 22:16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大家坐定后,F总开始说话:“我找你们来是和你们交流一个信息,这个B我刚好知道。”说到这里顿了一下,HR总监和营销副总互望了一眼,然后眼光又回到F总的脸上,等着下文。 “C总(HR总监),你说说我们和这个B的接触和面试情况吧。”F总说道。 C总监一愣,心想这是啥意思呢,F总知道什么呢,怎么话就说半句,管他的,照实说吧。 C总监清了下喉咙,开始描述和这个B接触的过程, “这个B是猎头公司推荐过来的,先是由D总(营销总监)进行了电话面试,后邀请他来总部做了性格和职业倾向测评并由E总、D总和我进行了多对一的面谈。这个B,98年从哈工大毕业后去了上海一汽大众,从技术员做起,后升任零件部主管,负责汽车零部件管理。03年的时候,生了一场病,在家静养了三个月。回单位后岗位进行了变动,因气不过就离职南下。随后应聘进了广州本田从事市场开拓工作,起先是负责广西省,后因业绩不错,升任华南区渠道总监。直到06年中的时候,受一个朋友之邀,考虑到离家近些,就去了平安重庆分公司,任理赔部助理经理,直到现在。整个接触的过程中,B表现出了出色的综合能力,经调查,学历和以往工作的单位也都属实。就目前的情况看,基本是符合这个岗位的要求的,E总、D总和我,我们三人都见过这个B,我们一致同意推荐给F总看看,最终决定是不是可以录用。” E总看了一眼C总监,又看了一眼F总,F总脸上没有任何变化,始终静静的作一副倾听状。 这一口气说了这么一大段,C总监感觉有点口干,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心想,听F总的口气,这个B难道有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呢?反正参与面试还有E总、D总,又不是我一个人,管他呢。 (待续)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0 22:21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杨总=F总
作者: 阳光婧婧    时间: 2009-8-30 22:53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没了?等待楼主更新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0 23:51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多谢捧场,接着写。 (续上) F总听完C总监这一段话,微微笑了笑,然后笑眯眯的望向E总,E总一愣,回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E总,你还记不记得上个月我们去重庆,端午节前一天一起吃饭的“张道陵”(外号)?” “记得,这个“张道陵”不信道,信佛。满口仁义道德,搞起下流的事情比哪个都得行!我看他应该是信邪。” “哈哈,是的,就是这个“张道陵”,他刚好认得这个B,有一次跟我说起过这个B,确实特别,我印象很深。当初B进重分的时候,重分内部本来是打算内部提拔一个人,那个人恰好就是张道陵的老战友的侄子,后头“老侄子”没提起来,“黄药师”(外号,重分总经理)不晓得从哪里弄了这个B,把B安在理赔部助理经理的位置上,打算未来接任即将退休的“老叫花子”(理赔部经理)的位子。“张道陵”做“黄药师”的副手也有快5年了,一直暗中垂涎重分总经理的职位,就是一直没得机会,这次见一向谨小慎微的“黄药师”安插自己的人进理赔中心,估计是外面风传小情人的花销太巨是真的,暗中在琢磨着怎么捞钱。于是呢,“张道陵”暗中找人调查了B的背景,不调查则已,一调查还真搞到不少“有趣”(张道陵的原话)的信息。这个B,的确是哈工大98届的,前后工作的单位也没错。刚毕业那会,B很勤奋,肯学,获得了厂里面一个颇有威信的老师傅的赏识,机缘凑巧,在老师傅的帮助下,零件部主管空缺让B给上了,零件部主管是个肥缺,虽不是采购,但和供应商打交道的机会也很多,让B捞足了本钱。所谓饱暖思淫欲,这个B有了钱后估计也是因为年轻,不晓得低调,在外面乱搞惹了花柳病,周身都长水泡。称病是真,后来是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在家用中药调养,几个月后,还真就给他治好了。”说到这里,F总顿了一下。 “估计要不是不方便公开,否则这花柳病专家医生也趁机打个活广告!”E总哈哈一笑,打趣道。 “是的,这几个月没上班,再回去工厂零件部的主管竟然不让做了,让去开发部做工程师,找老师傅,老师傅已经退休在家了,且闭门不见。得病的事情现在也闹得沸沸扬扬,好像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一样,脸面上极不好看,索性就辞了”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1 00:01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电脑太慢了,明天再上传,睡觉啦。
作者: 麓北    时间: 2009-8-31 11:07
标题: 回复 6F 一怒拔刀 的帖子
等着看结果
作者: 一意孤飞    时间: 2009-8-31 11:20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若F总所说的情况属实,是否该录用B先生呢
作者: qinjl2008    时间: 2009-8-31 11:40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我倒!楼主你倒是快点那!当时连载小说呢!吊人胃口!
作者: zherry264    时间: 2009-8-31 13:04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期待楼主的跟新
作者: 共勉    时间: 2009-8-31 13:35
标题: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呵呵,是连载啊


作者: bluecoffee    时间: 2009-8-31 14:40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顶一下,LZ继续
作者: 悲情叟    时间: 2009-8-31 17:26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搞背调呢?一个公司的总裁居然对候选人知道的这么多,而已经面试过的高管却不知晓,真是有点意思呢? 更何况E总也见过所谓的“张道陵”,唉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1 23:42
标题: 回复 8F 一意孤飞 的帖子
这正是我写这个案例要探讨的东西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1 23:43
标题: 回复 13F 悲情叟 的帖子
E总这下也知道了,只是先后问题。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8-31 23:51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续上,接着说,今天电脑快了许多,争取把案例内容都贴完了。:D “得病的事情有些蹊跷。”C总监喃喃自语,不过还是给F总听到了。 “是的,厂里的人也这样说,有人眼红这个主管职位。” “离开了一汽,南下去了广东,在一汽那段时间还是攒了不少钱,本想着做点什么生意,后来不知道怎么又算了。在广东玩了一段时间,又去各地旅游了一圈,钱花了不少,也有些疲累了,就想着还是找个工作,于是就进了广州本田。起初就是做个销售代表,不过这人学习领悟能力就是强。他年轻后生,能说会道,人缘很不错,很快就干出了业绩,把广西市场做的风生水起,还顺带着把客户公司一个美女职员给抠到手并在广州结了婚,时隔不久,就升任了华南区渠道总监” “F总听来的故事好细好完整,好强大啊!”E总戏谑了一句。 “哈哈,都是这个张道陵讲的,张道陵也没他妈安好心,调查得这么详细。B做了渠道总监,老婆讨了,房子也买了在广州天河,一切都很完美。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件事情,让所有人都没想到。06年初,B坐上总监的第二个财年,结婚的一周年,出了件大事。广本的人称这件事叫“老婆门”,(靠,这年头,啥事都能扯上门,早上出门要锁门,晚上回家要敲门,家里没人应门,时间晚了进不了家门!)新年上班的第二个星期,开员工大会,B的老婆到公司,趁着开早会的机会冲上讲台,夺过话筒,说了一句十分百分千分万分雷人的话。”说到这里,F总有点口干,喝了一口茶。哈哈一笑,又接着说道: “B夫人蓬乱着头发,穿个睡衣,光脚丫子汲着拖鞋,嘿!虽是人字拖,冲上讲台的动作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很利索!B夫人一把抢过话筒,她的原话是这样的:“B,你个狗日的B,亏你还是独生子,父母在堂不好好尽孝,老爷子医病也不出钱不出力,小情人的别墅你倒是置了两套,老娘今天要把你的丑事说给大家听,让你个狗日的B不忠不孝的B身败名裂,看你个狗日的B还敢不敢打我!让你个狗日的再得艾滋!我傻啊,我好傻啊,呜呜。。。”当场就哭了起来,紧接着就有人赶紧把B夫人扶走了。”粹不及防,B瞬间崩溃了,傻瞪着眼,恨不得有个地洞马上钻下去。 这事立马传了开去,对B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影响,且不说B自己每天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而且特别在意别人说悄悄话,好像就是在暗里笑话他。对工作也不怎么上心了,还请人写了一副字挂办公室墙壁上,每天对着勉励自己。” “什么字?”C总监不失时机的问道。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个也立马就传开了,员工在背后又是一顿好笑,B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年中考核的结果,B是一塌糊涂。 B有两个特点,一是贪财好色,二是脸皮薄。经过这样一来,广本待不住了,正好一亲戚提起有个远房亲戚在平安重分任要职,嘿,原来“黄药师”还是一远房亲戚。这样好了,“黄药师”想找个信得过的人,B需要一个地方寻求解脱,眼看这个机会还能有油水,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于是B就进了重分。在重分期间,没做别的,主要就是培养自己人,眼巴巴盼着等着“老叫化”今年退休后,好上位。“老叫化”看在眼里,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即将退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由得B搞。 天有不测风云,“老叫化”退休当口,上头正在考察几个接替人选的时候,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公司内部不晓得从哪里传来一些不利于B的消息,尤其是大众的“生病门”和广本的“老婆门”事件。本来是希望最大的种子选手,一下成了最没希望的替补队员。 “老叫化”终于光荣退休,经理的位置上坐了一个面皮白净书生模样的男子,据说是天津分公司调过来的,正是“张道陵”的老战友的侄子,不过内部人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层关系,只晓得两个人关系不一般。与此同时,“黄药师”的上级还有集团人事部同时接到一封匿名信,大致是关于“黄药师”滥用职权,安插亲信,收受贿赂,作风腐败之类,还提出了许多证据。“黄药师”接受组织上的调查期间,B先生也没闲着,可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老婆门”事件后,B和B夫人协议离婚,开始公开和小情人交往,出入朋友聚会也都带着。这个小情人聪明伶俐,人也漂亮,但就是有一点不好,好赌!正当“黄药师”接受调查期间,B的小情人赌钱欠了一屁股债,把房子都押了输了,这下可把B气得够呛也害得不浅。追债的上门要钱,拿不出,B于是利用职务之便,在理赔工作上动了手脚,却不料刚一出手就给抓了正着。虽说公司不追究不至于吃官司,可这前途是毁了。当初张道陵跟我说到这里就不说了,叹了一声,然后和我干了一大杯。”说到这里,F总站起来伸了个懒腰。 “嗯,如此看来,这个人还要重新评估一番。”E总缓缓说道。F总微笑不语。C总监额头在微微冒汗。。。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1 00:08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案例说完了。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1 00:11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接下来,我想用这个案例说说胜任力模型。我们先看看素质模型,我曾在企业做人事招聘多年这几年做猎头,作为实践人员代表,我更喜欢说胜任力模型,从招聘角度来看,感觉实用和针对性更强些。要说起素质模型,就有必要提一下有名的“冰山模型”:

【什么是冰山模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所谓“冰山模型”,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什么是胜任力模型?】


        借用老麦的创意,同样拿冰山说事。我认为胜任力分5个层次,水面以上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水面以下的我们看不到,但是可以推断出来,还有一些胜任力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
       

        其中,水面上最上层是:年龄、性别、外貌、学历、语言等,这些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是:知识、经验、技能,这些直接看不到,需要进行简单的推理,但也是极容易表现出来的素质,所以还是在水面以上。

        再次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你没法看到,但是又可以感觉到。人际关系不算是一种素质,具备获得优质人脉并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才是素质。但要如何鉴别呢?有时候,会有人跟你吹牛说他和主席照过相,吃过饭,在政府有相当多的熟人,如果你以此就下判断那你就草率了,可能他就是个司机。另外,重要的人脉是潜藏在水面下的,当一个人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候,仍然坐怀不乱,外人看到的是而后问题莫名其妙就解决了,你应该就可以感觉到这个人的人际关系了。

         再往下是:价值观、人生观、信仰,这些东西完全没办法看到,包括听到的也未必能准确反应出其本来面貌,但是可以通过行为去推测,总结。一个人信什么,不信什么,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都是后天形成的。《无间道》里面,梁朝伟一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基本足以表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了。《大话西游》里面,唐僧两句话“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在绞绳前说“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这也可以推测出这个啰里巴嗦的和尚受了什么教育,信什么和不信什么了。阮籍死了老母,朋友嵇康去灵前抚琴一曲,在当时看来多么不可思议,不过现在就不那么惊世骇俗了,用《大腕》里葛优的话说就是两个字:喜丧!

           最底层则是:道德,简单来说,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还是好坏参半。人生就是不断做出选择,通常来讲,面对一个选择时,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是先考虑这是否是道德的,其次是否符合自己的做人准则(价值观),然后才是考虑怎么去做的问题。一切行为的最原始动因就是道德,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是一个高尚的人还是一个卑微的人,多少还是有些差别的。做人要做有道德的人,做事要做符合道德要求的事,道德是人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至于道德的定义,《杜拉拉升职记》里面说得很有意思:由于每个人的良心的承受力不同,做同样的事情未必所有的人都会感到良心不安,但是,如果你担心媒体报道此事,担心妈妈知道了会感到羞耻,那么这件事是不道德的。话说回来,如果此类不道德的事情你坚持要做,你就是个没有良心不讲道德的人。而如果没有任何事情能让你良心不安,即便媒体报道,即便是母亲知道了也无所谓,那么你不能用道德与否去评价,基本上就不是人,是个人渣。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1 00:18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画个胜任力模型图,向老麦致敬!可惜这里没办法直接粘贴图片,还要引用网络图片好鬼麻烦。怀念猫扑的手绘,很久没去了。



第一层:                                                       年龄、性别、学历、外貌、语言



第二层:                                                                知识、经验、技能


 


第三层:(一半在水面上,一半在潜伏)                     人际关系


 


第四层:(做人原则)                                        人生观、价值观、信仰


 


第五层:                                                                             道德




回顾了素质模型和胜任力模型,再回头看案例,你认为B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潜在水面下的胜任力特征是什么?


 


我已经做好准备,就让砖头拍得更猛烈些吧!!


ps:今天和一个同事聊起这个案例,他不以为然,认为用人的关键是能不能控制,鸡鸣狗盗也无妨,道德不道德不是关键。你觉得呢?


作者: johnny2win    时间: 2009-9-3 10:30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用人关键就在于用人之长,避其之短。 邓总的双猫论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好人和坏人工作能力一样的话,肯定选好人,因为雇用坏人还必须付出监管、破坏企业文化和经营风险等隐性成本。如果雇用坏人的利益远大于成本的话,作为理性的人还是会雇用坏人。
作者: ivyleague    时间: 2009-9-3 17:09
标题: 回复: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我觉得利益与成本就像是这个胜任力模型一样,越是深层次的胜任能力,其不胜任所带来的损益(也就是成本)也是越无法估量的,这样的人,如果放在越低层次(也只是监管越多)的职位是越安全,如果是放在一个总经理的职位,那显然是不合适的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5 13:16
标题: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quote] 原帖由 johnny2win 于 2009-9-3 10:30:00 发表
用人关键就在于用人之长,避其之短。
邓总的双猫论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好人和坏人工作能力一样的话,肯定选好人,因为雇用坏人还必须付出监管、破坏企业文化和经营风险等隐性成本。如果雇用坏人的利益远大于成本的话,作为理性的人还是会雇用坏人。 [/quote]

 

风险和收益很难去衡量,完全存乎一心,不好把握。

也许如猛德之流,用则不疑倒是省事的法子,当然,伴随的也将是缺乏监管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

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大了,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用好人的标准一旦确立,对社会认识的引导作用将会是长远的。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5 13:21
标题: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quote] 原帖由 ivyleague 于 2009-9-3 17:09:00 发表
我觉得利益与成本就像是这个胜任力模型一样,越是深层次的胜任能力,其不胜任所带来的损益(也就是成本)也是越无法估量的,这样的人,如果放在越低层次(也只是监管越多)的职位是越安全,如果是放在一个总经理的职位,那显然是不合适的 [/quote]

 

 

赞同!


作者: 一怒拔刀    时间: 2009-9-5 13:49
标题: 回复: 案例分享:道德是潜藏最深的个人素质――胜任力模型新解

[quote] 原帖由 悲情叟 于 2009-8-31 17:26:00 发表
搞背调呢?一个公司的总裁居然对候选人知道的这么多,而已经面试过的高管却不知晓,真是有点意思呢?  更何况E总也见过所谓的“张道陵”,唉 [/quote]


 


上次没仔细看,“背调”就是背景调查吧。从事HR招聘的,真有几个人认认真真深入去做过背景调查?大多都是打电话到原单位去问一下任什么职务,工作起始时间,表现如何云云,对于这样的调查,被调查者大都也跟你打哈哈,表现还不错之类。


 


其次,(我们再分析一下HR的心理):HR背负了沉重的招聘压力,招聘达成率和招聘及时率这两个KPI指标好比两座大山压在头上,一天不除,一天不能安心。碰到这么个用人部门也认可的候选人,犯不着为难是不?这是皆大欢喜的多赢局面啊!如果有人质疑HR做的背景调查,那就让他自己去做,大家都不是专业的侦探,何况背调只是很小的一块工作内容,花那么多精力去做,其他工作还做不?如果特别注重候选人背景,那就请侦探公司啊!


 


这个“张道陵”之所以了解得这么清楚,那是别有用心,专门雇人去调查B的背景。至于为何“张道陵”单单告诉总裁F总,却也是为了散播不利于“黄药师”的流言,把“黄”搞臭搞下台,B在这中间,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散播流言的人也要看对象的,必须考虑两个要素:1、对象是否能有效为我传播流言,案例中这家公司与平安重分有密切的合作关系,最好的流言传播渠道之一了,可以想象,“张道陵”的散播对象和方式肯定不只一种,下面的爪牙也在散播流言。2、保护自己,让流言尽情的传播吧,传到后头大家就忘了最开始散布的人是哪个了,当然,大家也不怎么关心这个了,而会把注意力转向流言本身。要保护自己,最好不要同时告诉两个人,以免别人一谈起,一对质,就发现了最开始的散布者是自己了。这就是为何没有告诉E总的原因。


 


从这个案例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些偶然的不好控制的因素,就好像B的事情,好像是偶然发现的,但却是“张道陵”刻意透露的。让HR郁闷的不过就是信息来源罢了。但其实,要想完全排除这些偶然性,比如请侦探公司调查候选人背景,比如HR的工作饱和需要增加人手,比如HR的分工需要再细化,就可以解决了。但显然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就意味着,HR必须去承担这不可空因素造成的失误,挨骂,也许也算是一项HR修炼吧。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