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清水明心
时间:
2009-11-2 23:19
标题:
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
招聘
工作中一种常见现象——“
面试
,约的人没来,没约的来了”。不敢说痛苦多少,却透着几分涩涩的无奈。
1 ~7 K8 d& T, S/ U
咱们先话话“约的人没来” 这种普遍存在令招聘官难逃郁闷的现象。这种情况按照
应聘
者 的反应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没来没反应,一种是没来有反应。前者往往给人印象不好,后者倒也无可厚非。作为招聘官,面对两种不同的反应,我们如何应 对呢?有人表示无所谓,也有人表示不满,还有人想不通。但是无论怎样,始终坚持的是,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维,不要让应聘者左右了你的想法。所以,我 们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 z; p' s- r7 F$ Z$ h1 a
首先,从自身及应聘者两方面分析其中原因,归纳如下:
& {9 h- x# p6 W1 ~2 h1 @: n; m
自身方面原因:
( ? ^- [3 }. h
1、筛选
简历
时,一部分不合适的人选在里面;
* i. |, N. L. C; Z: A
2、面试通知信息不完整,不清晰;
! G C! n9 R& [) k5 X [
3、缺乏面试到位率预测或对此估计过高;
# W5 i- C/ @! M" I
4、面试官失约,给
求职
者留下不好的HR印象;
) Q% C- b* [' w! j# h5 o" P) Q
应聘者的角度:
' O: f$ W# i' V7 ~* N
1、应聘者属于骑驴找马型,确实因为
时间
冲突,没办法赴约。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 x+ X: P( p: m. C
2、公司的地理位置可能不在应聘者的考虑范围内,而应聘者在接到
电话
时不能及时正确判断;
1 |' Y1 ]9 G9 A6 r; K! K
3、应聘者投递简历的过程中,并不是逐一查看
选择
,而是批量海投,
目标
并不明确,接到面试通知才查询,结果发现和他们的期望相差甚远。
4 S. \: G% z+ H* Z
4、应聘者在面试前收到满意的offer。
0 u- ~$ M3 F# i# \
5、公司的简介不明确,让应聘者看了不知所云,感觉水很深,于是自动放弃。
) h: c% `/ p# F4 i! D% f
6、不排除有个别应聘者情绪化原因及其他。
! a6 a/ y; {, |/ L) X5 \4 A4 [
表面上的原因,五花八门,另类的我们就不去分析了。只能要求自己在筛选简历和通知面试时做好更多的细节工作。
2 t0 ^7 @0 l; t7 W! t+ X
1、认真筛选简历,找出相对匹配度较高的候选人安排面试。
; ]3 T; s! q4 B) T- X( G U; z
2、完整清晰的面试信息-公司名称,
岗位
情况,时间,地点,适当提供附加信息-乘车路线,公司简介,竞争优势等。
4 o7 o4 r- ]+ f* H9 w# u' W
3、注意电话信息和
礼仪
,你的态度,用语和声音都要传递给应聘者这样的信息:这家公司人员很亲切,尊重并重视每一个候选人。
/ a5 S. J v; j! U3 M0 [
4、电话欲面,通知面试本身就可以作为一次简短的电话面试。简单的几个问题,可以从应聘者的答案里听出他的求职动机和意愿强度。
1 r5 ]; O- E$ Q2 ?
5、直接告知应聘者如果你不能来的话请在XXX时简前告诉通过电话或者邮件通知我,便于进行别的安排。做好了事先准备,再遇上实发状况,我们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对策(顺序不分先后):
5 V' k+ L7 V: E' J/ p5 V
1、该
需求
岗位的招聘难易程度;
- }) x) V8 M9 `" u5 V
2、该需求岗位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
8 m. k4 B# t' x& J, c4 B
3、这个人处于招聘过程中的哪一阶段;
$ N0 g: @& Q4 f: c7 s
4、这个人的情况与岗位的匹配度情况;
1 g" P$ W* K9 u0 q) v
5、这个人的实际反应;
" [8 j4 q8 i6 d3 n9 } h9 u
6、公司针对这种现象的一贯做法。
& i- g; L) h3 X* i; B
接着,再来说说“没约的来了”。这种情况比起“约了的没来”还是相对较少的,但是面对越发严峻的求职境遇,有上扬的趋势。所以作为招聘官,我们还是要冷静应对。
0 M2 b8 d& a' D! K5 n2 `: W9 R* T8 A E
首先,不要断然拒绝。如果这个人是你已经筛选掉的,无疑要说明被pass的原因,心平气和,理由明确,态度坚定,更容易说服对方,也避免不必要的纠 缠。有些招聘官,因为工作忙,态度不好,不尊重人不说,也影响对方对公司的整体看法,因小失大。要是再赶上较真的求职者岂不是自找麻烦,所以态度很重要。
* L5 M. z/ v N7 ~# {
如果是
新人
登门自荐,在公司没有硬性规定的前提下,多一些候选又如何呢?值得肯定的是,不请自来者的求职欲望相对强烈,勇气可嘉,并且对公司情况可能相对了解得多。不妨强调我们没有事先预约,看看对方如何表现,这种压力下倘若应对从容,至少说明此人打破僵局及说服
能力
尚 可,主动性较强。那么,当即看一看简历,衡量与需求岗位的匹配度如何,成则邀请,不成说明。既不放过任何可能资源,也不影响公司形象。大方得体的接待,反 而某种程度上为公司做了宣传。即使当时不能马上审阅简历,也可以先留下来,说明如果合适会在多长时间内反馈即可,多一个选择,多一份希望吗!
4 I6 G; t) l1 s; y/ `; p8 X8 ]' i% L
前面提到都是在公司没有硬性规定的前提下,如果有,我们就需要在发布招聘信息时做出明确提示,比如:“电话来访或自荐者恕不接待等”;另外就是要与前台
行政
人员
沟通
好,面试者名单提前备份给他们,对来访者要有简单询问和登记,做好入口把关工作。即便这样也还是会有比较执着的求职者,就要求我们的招聘官要拿出
专业
精神以及十二分的耐性,明明白白的把公司的规矩说给人家听了。
5 K" V# H1 u0 p
无论是“约的人没来”,还是“没约的来了”。都需要招聘官们注意的是:
2 x7 P- i) C' l3 X9 E4 k" I
1、立足岗位,要考虑适当的背景
调查
;
& C" Q }5 L( q( }
2、无论哪种情况,都是变故,都会影响原有工作计划,要及时的与相关的面试官做沟通,调整。
- ]5 V. b3 M5 X, l
相信在关注到这些细节后,准备好明确的处理
原则
,
合理
的应对办法加上良好的态度表现,类似的事件一定会得到妥善的处理,对于招聘官自我掌控的内功修炼和
企业
利益及形象的维护都是有益的。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