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测测你的创造力 [打印本页]
作者: pyck123 时间: 2009-12-25 15:17
标题: 测测你的创造力
创造才能和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分不开的。具有高创造力的人才,总有一些一般人所不可思议的特殊行为,这些特殊行为就是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
: P) ~; K- n( u Q* ?; Z; M
下列20个测验题,是根据个性心理特征编制和设计的,它不仅能测其创造力,还能帮助从中找到提高创造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请根据每题与自己接近的程度选择“对”与“否”。
# R( l- R( D! d$ F$ Z3 i8 L& G* e 1即使是十分熟悉的事物我也常用陌生的眼光审视它。
c, O, A* V. e' l# Y2 t. _
2我评价资料的标准在于它的来历而不是它的内容。
7 n) u+ n' ~; h n$ q
3对所从事的事业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动摇我的意志。
7 t1 v1 ]6 a- j( [! [
4我从来不做那些自寻烦恼的事情。
0 |# s* m; z' \) J 5聚精会神工作时,常常忘记时间。
. S) Q, |. W/ ^" F4 Y# ~
6我特别关心周围的人们如何评价我。
0 X+ W! e3 U2 d/ [# ?9 @ z8 F, I 7我最愉快的事情是对某个问题深思熟虑、精推细敲。
; l/ ^: V& L# J& S 8我不认为灵感能揭开成功的序幕。
" r4 |" B1 {$ ?" [; f
9我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一旦产生了兴趣很难放弃。
) s X/ {7 X9 g5 u0 t$ V6 ^ 10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我认为是不明智的。
$ f H8 W6 O% w6 e1 ]) f/ Z
11遇到问题,我能从多方面探索它的可能性,而不是拘泥于形式和思路。
$ f: c+ I# e2 f) u* Z& ]6 h4 @ 12那些没报酬的事,我从来就不想干。
/ Q B5 k3 w( P 13我对干事情过于热心,当事情完成之后总有一种兴奋感。
8 ?( g s ]* W* a7 n# G5 h- J4 \ 1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正确的方法。
( D/ ^0 W3 ~) N, I 15我宁愿单枪匹马,也不愿和许多人搅在一起。
4 p" ]3 T d, q# r1 [% p$ ^ 16和朋友争论时,宁可放弃我的观点,也不使朋友难堪。
) @, d0 N4 z' |! S7 J* n/ L8 l! K
17对我来说,提出新建议比说服别人接受这些建议更重要。
- u! t5 X) s" Z* o: I
18我所关心的是什么,而不是可能是什么。
% t4 A' ]' C. O. M" y5 h8 l+ Y8 X
19我总觉得我还有没用完的潜力。
0 }( T7 _ \ F5 k# t7 i 20我不能从别人的成败中发现问题,吸收经验和教训
作者: pyck123 时间: 2009-12-25 15:18
标题: 回复 1F pyck123 的帖子
测验答案2 W* r) S' Y: Z* T6 [" C
每题2分,共40分。凡在单号即1、3、5、7、9、11、13、15、17、19选择“对”的得2分,选择“否”的得0分。在双题号2、4、6、8、10、12、14、16、18、20选择“对”的得0分,选择“否”的得2分。然后,总结出总分。
& S' I8 F& V6 |3 t 测验结果评价:
0 n7 n* }5 l/ P: K* R2 R 28~40分:创造力强。具有许多不寻常的个性心理特征。能灵活深刻地思考,又能有条不紊地思考,也有思考结果加以实现的能力。这是最大的优势,如果已经有所成果要戒骄戒躁,如果暂还没有成果也不要争,只要努力总会在某个方面崭露头角。得36分以上的还有可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要注意的是把灵活思维变成有用的想象力。4 y1 _) G7 Z: X, D; V
16~26分:创造力普通。创造力属中等,对事物判断讲究现实,习惯用现有方法与步骤考虑问题、处理问题。虽说比较保险,但难有大的突破。思维灵活性是创造力的基础,不妨做些自我训练,说不定在机遇顺势时也可显出才能。" V# B& O4 D8 y* n/ u# [, p$ Q
14分以下:创造力弱。在工作上较少尝到灵活思维的快乐和喜悦,在个人生活上也往往缺乏趣味和魅力。不过也不要灰心,一些事务性工作中有其用武之地。
2 S7 ~/ ~2 \ P$ G- z5 I; c
作者: davidluck 时间: 2009-12-25 16:41
标题: 回复:看看你自己的创造力
嘿嘿,我得了36分呢?是不是可以当个科学家呀?:D
作者: brave-heart 时间: 2010-1-11 13:59
标题: 回复:看看你自己的创造力
呵呵,24分!没什么创造力!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