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如此“同事”该如何应对 [打印本页]

作者: 深圳湘湘    时间: 2010-1-3 11:20
标题: 如此“同事”该如何应对

背景:某母公司于去年成立了两家下属公司,其中一家下属公司为其100%控股全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地处深圳。另一家下属公司为参股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地处北京。这两家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均为同一人,总经理大多数时间在北京办公,两家公司的财务均由母公司掌控。

+ O% |2 ]) G. q

早在B公司注册成立之前B公司就已经存在几年,后来注册成两家公司之后,B公司的员工一部分划归入A公司管理,另一部分则划归入新注册的B公司了。

0 H3 M$ r. K: \2 t

目前,A、B公司均有自己的行政人事部,A公司行政人事人员(以下简称C)在该公司既无关系也无背景,能够得到此职位纯属偶然,但凭借着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已逐步得到了各部门领导以及公司高层领导的认可。B公司行政人事人员(以下简称D)从筹建B公司开始就已经跟在老总身边,目前已将近5年,由于之前没有注册成为法人,在刚开始阶段跟着老总曾经共过患难。目前被B公司同事私下说成是“B公司不能碰的人”,其关系背景不详,但北京一同事见过该行政人事人事开的车,称其车名贵。

* w; t% R5 l& w) ]' D* u

由于历史原因,A公司北京那部分的员工继续由B公司的D在管理,也由于老总经常在北京办公,所以C不可避免地要经常与D打交道。但纵观这一年来D的表现,怎一个冷字和一个拖字了得。现仅举两例说明如下:(1)A公司与北京部分签订的劳动合同,D可以拖上一两个月才寄到深圳,期间任凭C怎么催都无所谓。(2)A公司北京部分的那些同事的社保由B公司代为缴纳,照理来说,这部分员工社保缴费基数应该是跟着A公司的规章制度来走,但D在买之前完全没有跟C通气就买了,更有甚者,在不知会C的情况下,把一员工的社保按其试用期工资来买,后被C发现,要求其予以更正,D冷冷地答曰:北京一年只能改一次。

6 @* V! u" D0 [8 \" e+ j* x# J$ h

期间C也曾就与D沟通存在障碍跟老总进行过沟通,但老总却总是偏袒着D,让C多多与D沟通,多多与D商量,并认为C沟通有问题,认为C态度有问题(老总认为C可能在嫉忌D)。但C知道,这明明就是D的问题,是D一直不予合作。

+ U5 d, l+ Q$ ^1 G' l% ~7 ]; L

说实话,对于这个老总,C一直心存感激,因为C是这位老总偶然挑选到这个位置上的,没有这个老总,C在这家公司可能永无被人发现的机会。C也一直认定,这位老总是值得她敬重的老总,也是值得她追随的老总。但C也明白,相较于A公司,B公司才是老总最看重的公司,相较于C,D才是他最信赖的人,相较于深圳,北京才是他的根。

- V* |+ E$ Y5 p

针对目前这种现状,请大家讨论一下以下话题:

) q- V1 ]- E( ~7 H( T+ I

(1)C在今年的工作中该如何与D进行沟通?

. Q/ t6 x' k# @* c- S7 d; Q

(2)C是否可以跟老总建议,在目前编制上属于A公司的那部分北京同事里选一个行政人事人员,A公司北京部分的行政人事工作交由新挑选出来的人员处理?如此建议是否会得到老总支持?

& q4 m. I2 y7 s: p+ P# X

(3)目前虽然C与D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关系,但去年曾经发生的一件事情已经出现了D有有意压制和陷害C的苗头,C在今年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

8 R1 a" `& f) i; }: _" @! J" r

(4)请你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一下老总的心理以及D的心理?


作者: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时间: 2010-1-3 13:47
标题: 回复:如此“同事”该如何应对
1,如果不得不沟通,而沟通追求的就是其效果,这时C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认清一下自己及D在自己及彼此心中的角色定位,如果对方自认为是元老,D自然会觉得高C一筹;其二,分析一下D的性格特点及D的优势,如果能欣赏到老总欣赏D的方面最好了,在老总面前勿要是非D,而要欣赏D,尊重D.......
作者: 暮寻蓝水滨    时间: 2010-1-4 03:23
标题: 回复: 如此“同事”该如何应对
只能近观、不能亵玩焉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