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道三十年:中国民营经济启示录》
作者:丁子江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ISBN:9787305064920
定价:32.00元
上架建议:经济
★ 中国民(私)营经济具有老迈而又年幼的双重特性,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淤泥”之中,又是东西方不同价值理念“沃土”与“污垢”撞击与融合下的产物。
★ 中国的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有一大堆的“背景”问题,而每一个背景问题后面又有更大堆的深层“背景”问题。问题的链接套着问题的链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中国民(私)营经济的问题就是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
★ 企业家乃撬动社会运作的肉身杠杆,而唯有“知识经济” 给其灵魂主体
★ 民营化的张力:中国经济从此以其远远未尽的舒展,覆盖了历史的光荣
内容简介:
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是社会转型中一种别无他择的风险取向,一种在两难抉择中迫不得已的生存拯救。
经过30年的发展,它在现代经济增长中越来越占有更大的份额,并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出路,并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革中,成为重要的物质力量。民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利用了庞大的社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灵活的机制。这还不是全部。把目光放在改革的全局,考察与它直接联系的多个方面,可以看到民营经济还依靠了什么……
中国民(私)营经济具有老迈而又年幼的双重特性,既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淤泥”之中,又是东西方不同价值理念“沃土”与“污垢”撞击与融合下的产物。本书还从历史的角度,从另一个侧面追述多重文化对民(私)营经济的影响,同时力图揭示在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中的灰色现象。改革开放滋生了民(私)营经济,这种经济正在改变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格局,而改革本身又在痛苦地摘除自身肿瘤。从前瞻的角度看,在民(私)营经济发展的路途中夹杂着危机与希望。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中国正在做一项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伟业,即由一个曾经从繁荣堕入衰败的国度,正在重新迈进繁荣。不管人们善恶的伦理观如何,由于意识形态上已经出现了由宽容到包容以至促进民(私)营经济的转变,因而,民(私)营经济将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做出更重大的贡献是完全可以被预料到的。
作者简介:
丁子江: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哲学硕士及博士、加州州立大学(波莫纳)哲学系教授,曾任美国中国当代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北美中国哲学家协会副会长。曾研究或任教于北京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等。著有《思贯中西》、《美国之劫》、《经济大逃亡》、《中美婚恋的性学分析》、《中美婚恋纪实文学》、《中国当代民营经济史评》、《中国的复兴》(合著)等书,以及大量中英文学术论文和其他各类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种写作奖项。
“对这个国家研究越多,困惑就越大。”一位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学者对我这样感叹道。西方人,尤其美国人最注重方法论,不是把某一模式架构硬套到中国的实际问题上,就是将后者强塞进前者中去,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研究也不例外。就像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所断定的:“经济学是一门按照模式进行思维的科学,而模式本身又夹杂着艺术,这种艺术就是能选出适合当前世界的模型。”倘若既不能“硬套”,又不能“强塞”,便“失去”了问题。最大的困惑就在于此。所谓“失去”,实际上是太多的问题如大团的乱麻,根本无从下手将其理顺。
中国的每一个问题后面都有一大堆的“背景”问题,而每一个背景问题后面又有更大堆的深层“背景”问题。问题的链接套着问题的链接,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中国民(私)营经济的问题就是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之一。
我用了大约20年的时间追踪本书的主题。能完成这本书,除了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了却李定先生的一个愿望。李定先生担任过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华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和中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定先生整个晚年致力于民(私)营经济的研究和探索,发表过200余篇相关文章。早在1997年,李定先生就从一些主导性因素发展入手,作出预言:21世纪是民营经济将成为中国经济主体的时代。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先生曾这样评价说:“作为统战部、工商联的主要负责人,李定同志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要发展中国生产力,一定要大力发展民(私)营经济这一中国的基本事实,把发展民(私)营经济看做一项进一步调动广大人民积极性的举措,以便组成浩浩荡荡的发展生产力的大军。他比别的同志认识得更早,而且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对于观念的改变、政策的制定应当说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由于各种机缘,我与李先生早有接触。我所熟知的几个老前辈,包括已故的北大导师任华教授和已故的美国同事何燕辉教授,都是他在西南联大的校友或同学。我多年从事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哲学的研究,与李先生的研究领域有某些交集。
1996年,李定先生再次到美国访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做了学术演讲,主题是《红色中国与民(私)营经济的现状和未来》。我同他就这个题目进行了数次长谈。李先生当年曾多次说过,希望能在海外有一部关于中国内地民(私)营经济发展历程的书。后来我猜想,大概因为当时这个题目还很敏感,国内不宜出版。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旁观者清”的古老说法使然。我对这个问题也已做过追踪,那次正好在李先生的鼓励下决定启动。之后几年中,写了一些文章。本书部分章节的雏形曾登载或连载在一些中英文学术刊物上,但不尽如人意。写作过程也断断续续,但在此期间一直承蒙李先生的指教。
1999年,李定先生第三次访美,我帮助安排了一次他对中国民(私)营经济问题的学术演讲,受到美国主流学术界的欢迎。这又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与李先生作了进一步的交流。在这里,多次提及李定先生,本意并非想“拉大旗作虎皮”,借所谓高官名贵来壮大本书的声势,而是我为党内有这样远见卓识的人士感到庆幸。
很不幸,2000年5月29日,李先生溘然长逝,本书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但写作并没有完全停止,只是速度更慢了。每次都想观望一下有没有什么新鲜事物出现。1977年至1983年,我就有意识地针对早期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到过天津、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河南、河北等地进行访问。近20年来,为了进一步探索民(私)营经济的问题,我经常飞去北京,并去过上海、广东、江苏、福建、云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陕西、甘肃、新疆、西藏等地,以及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特区进行实地考察和收集材料。为了加以比较,我还对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及越南、古巴、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东德”等所谓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对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访问考察。
我多次见到李定先生的夫人李美全老人,她是北京大学哲学系1948届的毕业生,比汤一介教授高两届,与我算是忘年老系友。每次李美全老人总是有意无意问及本书的状况。2004年,老人还亲赠刚出版的三卷本的《李定文集》给我。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她在中国建国之初,还是毛泽东秘书班子的成员之一。这位80余岁高寿的老人对中国翻天覆地的社会转型感慨万分,当听说本书接近完稿时不由长叹了一声,也许这勾起了她对亡夫种种往事的回忆。
算是十多年磨一剑,本书终于完稿。但李定先生若在世,恐怕不会对它满意。我想,粗糙、纷杂还有疏漏是本书三大败笔。“尽力了,也就够了”,友人的话也许可以作为自我安慰的遁词。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