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实行党委监督,厂长负责制在很大程度上对权力的实施进行了制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住了企业在选人用人上的腐败现象,有效地防止了厂长一人说了算的弊端。
但是,作为监督机构的党委或纪检部门来说,如何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如何有效地进行监督,都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从目前许多企业在选人用人上的失误和干部管理上的不正之风上反映的问题来看,党委或纪检部门的监督并未取得有效的约束机制,有个别企业“党委监督”或“纪检监督”形同虚设。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厂长聘任制,党政一把手兼任的制度,对于完善企业管理,减少企业臃肿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这些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又滋生了厂长的腐败行为,甚至为厂长进行腐败找到了正当而“合法”的借口,在此合法外衣庇护下,厂长可以不须征求党委的许可,不须征求副职的许可,想用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人,并美其名曰:“现在实行的是厂长负责制厂长聘任制,这个厂就是我说了算。”无形中放松和助长了对厂长权力的制约,而作为监督机构的党委或纪检部门,为了不影响厂长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为了不涉嫌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的“罪名”,也为了说明厂长、党委书记的“同心同德”,对厂长在重大生产经营决策上的失误采取默认的态度,甚至错误地认为现代企业的党委或纪检部门主要工作就是抓好党建,抓好纪检日常工作,抓好政治思想宣传工作,因而对厂长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采取了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完完全全地把党委的监督、纪检部门的监督抛在了一边。这些问题的暴露都说明了建立党内干部约束机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必须把党委或纪委的监督纳入正常的轨道。
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严格按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作为担负监督重任的党委和纪检部门必须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作好对一把手,尤其是对厂长经理的监督。在企业不宜采用党政一肩挑的机制,从近几年许多企业暴露的问题看,许多腐败现象正是在权力过分集中的管理体制下产生的。实行厂长(经理)党委书记一人兼,就等于取消了监督,给个别心术不正的人打开方便之门。也许有人会讲不是还有副职吗?但事实上副职管得了正职吗?副职敢监督正职吗?实行厂长(经理)、党委书记职务分开,遇事共管,各负其责,从另一方面讲就是对权力的适当分解和合理调整。一个大集团公司或大中型企业党政层层分开,把由一个人负责的多项职能改为只负责一项职能,从而有效地防止权力过于集中,实行权力的有效制约。实行厂长负责制下的党委监督机制,真正使党委的监督作用落到实处,关键是选好一个党委书记。这个党委书记必须是年富力强,富有开拓进取精神,必须是清正廉洁,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好干部,同时他还应具备企业管理方面的才能。近几年从个别企业出现的问题看,却往往忽视了党委书记这个角色,甚至有人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要不要党委书记都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个别企业在安排党委书记这个角色上存在很大偏差,不少企业常常将临近退休年龄的领导安排到党委书记岗位上,有个别企业甚至将在厂长位置或副厂长位置上有问题但又够不上免职处分的人安排到党委书记的岗位上,而这些即将“解甲归田”的人为了给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不损名誉和待遇地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采取“明哲保身”的办法,对厂长在企业重大决策上,选人用人等问题上往往不予监督,甚至不愿和不去监督,有个别党委书记甚至连起码的企业党建也不抓,有些纪检部门领导对监督也信心不足,使本来就监督不力的机制变成了名符其实的“肠梗阻”这不能不说是导致对权力约束失控的主要原因之一。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有不少企业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而相反的厂长(经理)平均年龄却不到40岁,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开招聘制度。
要贯彻公开、民主、竞争、求实的原则,保证用人的公正、公开,有效遏制用人上的腐败现象,达到“任人唯贤”的目的,关键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不仅仅只在党政事业部门进行改革,而且还应尽快把它引入到企业。对企业领导干部实行公开招聘,严格考核,量才录用的原则,尽量减少由上级任命或委派。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班子,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因此,选准、选好掌权人至关重要。有些长期亏损的企业仅仅因为换了一个厂长(经理)就使企业起死回生,扭亏为盈。这些铁的事实足以证明一个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人,关键在于领头人,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好的领头人必然选用好的配角。如广告界的开山鼻主奥格威尔有一句著名的话:“如果你永远录用比你水平还低的人,我们的公司将沦为侏儒公司,相反,如果你录用的人比你的水平还高,我们的公司将成为巨人公司。”一个好的领导者,他必定是“德才兼备”的人,由这样的人选拔下属,那么他必定也会选用德才兼备的人,相反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或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他在选人用人上必然会选用符合他自己“口味”的人,甚至把那些既无德又无才只会逢迎拍马的人选用上,因为他衡量人才的标准只是一个字要么“德”,要么“才”,而这个“德”与“才”也只是他自己心中的标准。可见一个企业如果交给一个心术不正,品德不好的人掌管,必然会导致这个企业风气不正,肌体腐败变质。如原湖南电线电缆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陈海燕等人贪污,挪用巨额公款案说明一个坏的带头人不仅会整垮一个企业,而且也带坏了一帮干部。而避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公开招聘的办法,将那些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只有这样才会使企业腾飞。
三、建立切实可行的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
对企业领导者进行有效的监督,使他们的一切权力处在党委的监督之下,处在纪检部门的监督之下,处在职工群众的监督之下,处在舆论的监督之下,使监督机制真正到位。“没有制约的权力很容易出现腐败。”而要做到监督到位,就必须多层次,全方位的对企业领导实行监督,除正常的党委监督和纪检部门监督外,还应把厂务公开,职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组织部门监督考核干部等等纳入正常监督渠道,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必须发挥党委的核心监督作用,发挥纪检部门的辅助监督效能,贯彻党内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尤其要重视和听取组织纪检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纪检部门应不受行政之干预,独立开展工作。现在有些企业领导在人事任免中往往将组织纪检部门的意见抛在一边,提拔谁任用谁往往是厂长书记一人定,然后走形式的将候选人交给纪检部门“审核”,交给组织部门办理,而纪检组织部门领导一般都是厂长书记的下属,明知厂长书记用人不当也不敢提出异议,甚至有个别纪检组织部门领导还迎合厂长的口味;作为副职领导干部对正职在用人上有不同意见也不愿意当面提出,所谓党委集体讨论或党政联席会集体决定,无非就是厂长书记拿出名单,走走过程,让副职们知道有这一回事罢了。久而久之,使厂长职权越来越集中,胆子越来越大,无形中将班子成员架空,也使更多的下属领导趋炎附势围在实权者周围,渐渐形成庞大的腐败体系,这是当前正在一些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什么每每揪出一个腐败官员往往就会拖带出一大批官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因此铲除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更好地使监督机制到位除实行多种监督机制并举外还要不断完善干部交流轮岗制度。作为企业一把手在一个企业任职时间不宜超过三年而其妻子、儿女及直系亲属也不宜在一个企业担任领导职务。大集团公司和大中型企业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对领导干部实行轮岗交流,并建立配套的管理考核办法,对不适宜做领导的人必须毫不留情地从领导岗位上撤换下来,绝不允许异地做官。真正从实质上消除腐败现象产生的环境条件。可以说从近几年查处的大案要案上看,监督不到位是根源,企业党政一肩挑是温床。对于国有企业领导不宜采取党政领导一肩挑的做法,必须实行厂长负责制下的党委或纪委监督机制。企业厂长在生产经营重大决策,人事任免,尤其在当前企业转制,内部改革等政策运作过程中必须处于党委或纪委的监督之下,不得借口市场经济而脱离党委或纪委的监督。作为党委或纪委也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厂长搞好企业生产和经营工作,只有厂长(经理)书记齐抓共管,企业才会腾飞,也只有党政共管才能更好地对干部实行监督。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