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打印本页]

作者: zgx6868    时间: 2010-4-26 14:26
标题: 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昨天一个公司找我进行诊断,基本情况是这样的:

8 C3 r; x2 E+ G; ~& u& T

 

; a) p. B0 D3 W( P3 H. T

1、该公司是个钢材销售公司,员工有30名。主要部门包括:市场部、销售部、财务部、行政部。公司年销售额6000万元--1亿元。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是一位30多岁的女性。

: }% v2 A6 G- v! d

 

: ]2 T/ |" u+ s# @( c) g

2、今年春节以后,钢材市场非常火爆,连续几个月价格飞涨。总之,经营形势非常好。

2 {2 G$ H; g; Z9 W6 g

 

. x3 D4 Z3 ]# |" H/ J

3、公司的薪酬体系,或者说公司几乎没有薪酬体系。公司员工全部没有底薪,老板是每月拿出净利润的20%给员工分,根据部门的不同有的多,有的少。就财务部门来说,本地财务会计的市场价格基本是3500元左右,出纳基本是2000元左右。由于市场形势好,按照这种分配办法最近两个月以上两个职位分别拿到了5000元与3000元。其他职位比较同行业的也要高不少呢。大家现在积极性确实很高。

& L4 p+ }/ S5 X5 z5 F

 

* x3 T3 Y- S6 \

这个公司的最明显的问题是留不住人,虽然老板用于员工身上的钱并不少。老板也说了,现在形势好,大家拿钱多,建材市场风云变化,假如形势不好呢,员工是不是可以留得住呢?从实力上讲这个公司还算可以,基本没有银行借款,都是自由资金在周转。而且,老板还想再复制一个同样的公司,只是感觉管理力不从心。

8 [3 ]1 g( M; Q, k" T' C

 

# @6 f0 n( n5 a0 P3 W3 Z

我看了之后,觉得最大的问题在薪酬,并建议董事长建立专业的薪酬考核制度,并设立人力资源部。我想听听大家对此有什么好的建议,尤其是薪酬制度。


作者: qxj189810    时间: 2010-4-26 15:40
标题: 回复 1F zgx6868 的帖子
我们先梳理梳理该公司的问题: 4 @! @7 W$ B, P3 R5 I1、最大的问题是留不住人——有具体数据可以支撑这一结论吗?譬如:' c! V* l5 s- X4 d. D9 Z (1)钢材市场的波动与公司人员的波动状况? 5 P2 W8 B% D7 o- x4 f% s3 G" ?(2)公司销售额的变动与公司人员的变动情况?, Z6 ? I, G* a1 Q( K 2、老板想开另一家公司,但力不从心——力不从心的原因是什么? 1 ?8 w; G! t0 s. N( j把这些问题梳理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
作者: 蹲着玩尿泥    时间: 2010-4-26 18:38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1、人员流动是正常的,只要不要太高,不要影响公司运转就行。 & v) K# n8 h, \8 I2、人员流动的原因过于复杂,建议先完善离职调查程序。
作者: 大尾巴的鱼    时间: 2010-4-26 21:31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1、薪酬体系确实有问题,主要在于将所有人员,销售的非销售的都用一套薪资结构,一般的来说,一些支持部门,如人资、财务等,他们的固定薪水部分应占总薪资的大部分,浮动薪酬(绩效、奖金等)应占小部分,而不是和市场销售人员一样,无底薪全看业绩,因为公司业绩的多少,他们不能成为直接的决定者。所以如果业绩一旦差起来,他们是最先的受害者。同时销售人员无底薪,全看业绩的提成也有其局限性,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当然也是可以的,一旦市场行情一般的时候,就比较危险了,建议适当的固定薪水,并对浮动奖金部分采取分段奖励,各段系数不同的方式,这样既有激励,又有基本保障。

) y6 ^ J& L B$ x3 r, y$ @; v, P0 L


2、建议这家公司在员工职业规划方面做一些工作,能在一个企业里赚到钱当然是好的,不过如果就只有钱,没其他的,员工仅仅为了钱工作,久而久之,工作激情和士气会消亡的,会觉得职业没有前途,工作没劲。


作者: zgx6868    时间: 2010-4-26 22:08
标题: 回复 4F 大尾巴的鱼 的帖子
高人就是高人。我现在已经答应帮助她赶快设计一套绩效考核方案,与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并在适当的时候执行。初步计划是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的第二第三个月实行、
作者: 醉蝶舞    时间: 2010-4-26 23:43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与810斑竹有同样问题。% r0 _8 a$ S" X( C1 m6 b- u 另,大鱼说得很正确,这个公司的薪酬设计有严重问题,对大鱼解答的第一部分,蝶舞完全赞同。 1 W% y1 [3 u/ o6 g1 c1 ]
作者: ........    时间: 2010-4-27 00:23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员工也是趋利的,在目前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如果离职率还很高,绝对不是薪资的问题。 3 r/ H; g$ U1 Y! M' u1 Z7 Y薪酬结构是需要建立,但不是这家公司的唯一问题。
作者: qxj189810    时间: 2010-4-27 08:25
标题: 回复 4F 大尾巴的鱼 的帖子

大尾巴鱼的回复挺赞成:
1、薪酬体系的梳理变革解决人员流失问题;——对于30来个人的企业,比较简单,但是要体现“公平合理”可能比较困难。
2、员工职业规划解决另开一家企业的“力不从心”的问题——其实,我更喜欢让职业规划纳入培训发展里面,因为对于这种规模的企业来说,除非开另一家企业,否则很难谈得上“职业规划”,况且,这种“开另一家企业”的概率是相当小的,有些员工可能等不及。——这也导致了我们实践中的第三个问题:

, o: i( z# p5 {

3、很多公司为员工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为什么很多人还是离职?而且是骨干型员工?——其实,本质是我们现在的干部管理还是能升不能降、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这么多年都没改变过来这种理念,你想:如果职业发展规划不马上兑现,谁会来等?——这是题外话!


作者: qxj189810    时间: 2010-4-27 08:30
标题: 回复 2F qxj189810 的帖子
补充一点儿:我对该老板“力不从心”的理解是: # e: h' |2 i. y$ y1 A4 h' W1、如果是另开同一家公司,就是运营体系无法复制; 0 c8 n" D! U' K2、人员储备不够。
作者: 大尾巴的鱼    时间: 2010-4-27 09:31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对于小规模公司来说,员工职业规划确实比较难做,除非公司发展迅速,前景可期。不然整个公司就这么几个人,总不能每个人都往上升做经理、总监,但是下面没有兵。" W' N. [0 R- Y7 |3 A' D0 w " z& W4 [* x$ r2 Q因此,如果一个企业规模较小,同时没有迅速扩张的计划。在留人方面靠员工职业规划是比较难的,当然也可适当做一些事情。主要还是靠薪酬、工作环境氛围、员工关怀、员工能力培养等方面。
作者: feeling331    时间: 2010-4-27 16:03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公司规模在30人左右,个人认为是否建立人力资源部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健全人力资源相关职能,尤其是绩效与薪酬体系的建立,两者的整合。 ; s7 p: V- V9 \4 N按照案例上分析,公司是以义务为导向的,销售的业绩好坏与员工的工资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再次基础上,以业务考核加扣提成来设计薪酬与绩效考核比较合理,对于非业务部门就依据对业务的支持和配合程度来进行权衡。5 @% n; W3 j4 s& ^ 关于留人的问题,依照案例来看,公司的薪酬水平还是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的,建议从其他方面考虑留人问题,用发展来留人,用环境来留人等等 0 m6 k# A: Z- ~1 }以上意见仅供参考
作者: zgx6868    时间: 2010-4-27 20:54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感谢大家的回复。我想这个公司的绩效考核时最关键的因素。
绩效考核我的想法是:
1、财务部门、行政部门的薪酬是基本工资加绩效,基本比例是8:2.
2、业务部门是基本公司加绩效,基本比例是(3—5):(7--5),管理层面越高,基本工资比重越高。
3、年初制定销售计划,按照月度分解,根据完成计划情况,核发一定比例的绩效。比如,绩效奖金按照方案应该发1000元,但是本月计划完成了80%,那我就发一定比例的绩效,也就是说扣除一部分,具体扣发多少视岗位不同而不同。
4、制定全年利润计划,到年底超额计划的利润拿出一定比例给员工核发年终奖。


4 @: t6 }. t; B2 V9 M

当然了,这个方案现在实行绝对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在市场比较平稳,或者转差的第二个月开始实行新办法,这样对员工的心理冲击是小一点的,可以使新办法与老办法平稳过渡。



; O- g$ b7 t D, W. J

 



( `7 R) W/ B* R \1 K

当然其他激励方法也要考虑,我认为主要是薪酬问题存在于这个公司。请大家针对我的想法给与意见。我会将大家的意见整理,帮助这个公司设计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由于现在钢材市场异常火爆,所以制定的时间也不是太着急。


. i6 `/ C5 Z- e; }' D/ ^

谢谢大家。


作者: 醉蝶舞    时间: 2010-4-27 22:17
标题: 回复 12F zgx6868 的帖子
68兄,蝶舞浅薄之见,认为您说的这几条绩效、薪酬是可行的,不知各位大虾是否还有不同看法或者有更好的补充。
作者: 缪斯瓜瓜    时间: 2010-4-29 15:07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这个公司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建立明确的薪酬体系。没有底薪,工资全由市场波动来决定,这势必造成员工的不稳定性。 2 l' t- z8 }, z- e公司也没有组织架构,这样就存在了断层,遇到事情的话就没有责任人了。在建立健全薪酬体系外也应该建立健全组织架构
作者: shicaiyuan    时间: 2010-4-30 15:51
标题: 回复: 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最近新进一个小公司做HRM,看了这个案例后,发现打工的和做老板的想法差别N巨大。我们公司500多号人,一年销售收入5个亿左右,老板都觉得没必要去做薪酬结构设计,原因很简单,老板现在能赚钱,过去的自己就是这么成功过来的,而且500人的企业,每个岗位人员现在多少工资,值不值,拿的满不满意,他自己心里也清楚。所以,我想一个30人的企业,换成我们的老板,肯定会觉得是根本没有必要设置人力资源部的。

! N/ ~& h: ?" ~

这么小的企业,降低人员流失可以多用些自己的亲戚和乡人。另外像财务、行政这些职群的薪酬构成还是不能纯佣金制,这个固薪要占绝大部分的,浮薪可以在年终业绩完成好的情况下发点奖金,起到激励和留人。对营销和市场人员实施绩效考核,设计好分阶段的提成制是有必要的。


作者: 来啦    时间: 2010-5-1 12:31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只有学习的份了。8 d7 ?, `5 l: {+ m9 T9 T* x 我想无非是两方面,薪酬的和非薪酬的7 |; F3 p' |+ k- G0 H" F 关于薪酬的大家说的很正确7 p0 J' N* h- W& {" ^ 关于非薪酬的我说,是不是做一个公司满意度调查,看看具体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再对症下药。7 U O+ U5 [/ W; p: N 有时员工离职并不是关于钱的问题。
作者: 诺诺妈妈    时间: 2010-5-2 02:18
标题: 回复: 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如果不把楼主的帖子顶上去,就是对真理的一种背叛
作者: 追风鸣    时间: 2010-5-2 14: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乖乖造    时间: 2010-5-3 02:02
标题: 回复: 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我见过的最好的帖子了,谢谢楼主
作者: liziji    时间: 2010-5-4 09:49
标题: 回复:这个公司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企业开门三件事 o0 p8 R: z! I$ i+ u! f2 E! ~8 k' G 3 b* V: ~ w' ]; A7 k1 F& q企业开门三件事,挣钱、花钱、分钱,说的文雅一点是收入、支出和分配。严格说分配也可以包括到支出里面。 / a7 C0 w- `2 A+ g5 \9 H& k; ~说到楼主诊断的企业,我们根据有限数据推算一下:按销售额下线6000万/年算,月收入为500万,小型钢材销售企业的纯利按20%算为100万,老板拿走80%之后,员工的月工资为20万。 1 b8 a0 m1 i0 S+ a! R按楼主透漏的信息,财务部会计加出纳的工资为8000元,人均4000元;行政部按4人计,也按财务部人均工资算,月工资为16000元,人力行政的工资合计为2.4万元。销售部按10人计,按一般企业销售与人力行政工资比2.5倍,人均10000元,销售部工资10万元。市场部(如果没有其他部门,市场部应该包括采购、物流等职能)14人,按财务行政1.5倍的工资算,人均为6000元,市场部工资为84000元。该企业的月工资(生意好的时候)约为20.8万元。1 b3 h. M% T) N 该企业大概就是这么一笔账。- X% ]' U5 i) r+ v' c" W8 U 企业薪酬制度的形成各有各的原因,除了人才市场的要素以外,还与老板的个人想法密切相关,也与企业的特点密切相关。不考虑企业的特点,不考虑老板的特点,HR做企业薪酬往往做不到点上,受累不讨好。7 d1 n8 x! R6 g 过去地主雇佣人力有短工与长工之分,短工还有稳定的季节工与随机性的短工之别,比如关中的“麦客”,新疆的摘棉花,都是稳定的季节工。长工与短工是由企业的特点决定的,薪酬也是企业特点决定的。即使是现在,小时工也是一种短工,也是无底薪制。钢材销售企业受市场影响非常大,所以老板采取“无底薪提成制”的薪酬制度,也有它无可奈何的一面,因为地主家有时也没有余粮。 . t8 f5 e6 P: \! P老板何尝不想实行长工制呢?长工制人员稳定,业务熟练,能给企业带来滚滚利润,培养出人才后,还能拷贝出新的分支机构,为什么不呢?就是因为当市场不稳定时,固定工资就会成为老板的负担。假设公司遇到市场低迷,月利润只有2万,固定工资就有12万,老板每月从腰包里掏出10万发工资,持续一年,还看不到好转的迹象,老板干吗? 0 g* Q5 O1 M* p# {) p有的老板有长远眼光,市场低迷坚持不裁员,掏腰包发工资度过难关,这样的老板毕竟是少数。如果楼主诊断的企业是这样的企业,那就好办一些,否则就是瞎耽误工夫。 " h. f$ P6 u6 n" o! K. K企业的老板如果真想要一个“甘蔗两头甜”的薪酬方案,想综合考虑市场淡旺季、企业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那么就要好好测算一下:老板在市场低迷期能承受的分配底线、骨干员工的薪酬底线。有了这个底线,具体的薪酬政策与标准才有可能有效地制定出来。如果连企业所有者的底线想法都不知道,也不考虑钢材市场的波动规律,以及今后几年的市场变化,这样做出来的薪酬体系,基本上就是拍脑袋,典型的人力资源纸上谈兵。0 K% ~% m' m) z: U 建议楼主好好想想,不要做一个好看不好吃的方案,毁了自己的英名。 & j2 N7 L# X: v- ?# K! g. @" Q/ r+ z D# f$ A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